水泥穩(wěn)定土施工的技術要求
①水泥土包括細粒土、中粒土和粗粒土三種。水泥穩(wěn)定中、粗粒土做基層時,水泥土中水泥劑量不宜超過6%。
②宜在春季和積溫較高的季節(jié)施工。
③雨季施工,應注意天氣變化,防止水泥和混合料遭雨淋,下雨時停止施工,已攤鋪的水泥土結構層應盡快碾壓密實。
④配料應準確,灑水、拌合、攤鋪應均勻。應在混合料處于最佳含水量+(1~2)%時碾壓,達到以重型擊實試驗法為標準的最低壓實度的要求,使用壓路機應先輕型后重型。
⑤厚度不超過15cm時,選用12~15t三輪壓路機碾壓,層厚超過20cm時,可選用18~20t三輪壓路機和震動壓路機碾壓。城市道路宜選用集中廠拌,從加水拌合到碾壓終了的延遲時間不應超過2h。為此,應選用初凝時間3h以上和終凝時間6h以上的水泥,宜采用42.5級和32.5級的普通硅酸鹽水泥、礦渣硅酸鹽水泥等。
水泥土路拌法施工,從加水拌合到碾壓終了的延續(xù)時間,不應超過3~4h,并應小于水泥的終凝時間。
⑥嚴禁用薄層貼補法進行找平。
⑦必須保濕養(yǎng)生,防止忽干忽濕。
⑧養(yǎng)生期內允許施工車輛慢行(<30km/h),禁止其他車輛通行。
篇2:水泥穩(wěn)定土結構層施工規(guī)定
(1)土塊應盡可能粉碎,土塊最大尺寸不應大于15mm.
(2)配料應準確。
(3)路拌法施工時水泥應攤鋪均勻。
(4)灑水、拌和均勻。
(5)應嚴格控制基層厚度和高程,其路拱橫坡應與面層一致。
(6)應在混合料處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氣候炎熱干燥時,基層混合料可大1%~2%)時進行碾壓,直到達到下列按重型擊實試驗法確定的要求壓實度(最低要求)。
(7)水泥穩(wěn)定土結構層應用12t以上的壓路機碾壓。用12~15t三輪壓路機碾壓時,每層的壓實厚度不應超過15cm;用18~20t三輪壓路機和振動壓路機碾壓時,每層的壓實厚度不應超過20cm;對于水泥穩(wěn)定細粒土,采用能量大的振動壓路機碾壓時,或對于水泥穩(wěn)定細粒土,采用振動羊足碾與三輪壓路機配合碾壓時,每層的壓實厚度可以根據(jù)試驗適當增加;壓實厚度超過上述規(guī)定時,應分層鋪筑,每層的最小壓實厚度為10cm,下層宜稍厚。對于穩(wěn)定細粒土,以及用攤鋪機攤鋪的的混合料,都應彩先輕型、后重型壓路機碾壓。
(8)路拌法施工時,必須嚴密組織,采用流水作業(yè)法施工,盡可能縮短從加水拌和到碾壓終了的延遲時間,此時間不應超過3~4h,并應短于水泥的終凝時間。采用集中廠拌法施工時,延遲時間不應超過2h.
(9)水泥穩(wěn)定土基層施工時,嚴禁用薄層貼補法進行找平。
(10)必須保濕養(yǎng)生,不使穩(wěn)定土層表面干燥,也不應忽干忽濕。
(11)水泥穩(wěn)定土基層上未鋪封層或面層時,除施工車輛可慢速(不超過30km/h)通行外,禁止一切機動車輛通行。
篇3:石灰水泥穩(wěn)定土施工工藝及常見問題
1、工程概況
長平一級公路長壺段,起始于山西省長治市,終于山西壺關縣。全長14.4km,底基層厚度為28cm,分兩層施工,全部使用路拌機拌和平地機整平。2004年5月開始至2004年9月結束,歷時4個月。
2、原材料選定
(1)石灰。要求Ⅱ級或Ⅱ級以上的生石灰,石灰要分批進料,使用前7天左右用水消解。消解后的石灰以不揚灰、不結團為原則,使用前必須對其有效鈣、鎂含量進行測定,不合要求不得使用。
(2)水泥按設計標號經檢驗合格即可。
(3)土規(guī)范要求朔指12~20的黏土(亞黏土),實際施工中根據(jù)土質而定,建議選用朔指12~18的土為最理想。
3、施工方法及要求
3.1施工流程
測量放樣→備土(灑水燜料)→攤土→攤鋪石灰→(灑水)拌和→推土機履帶穩(wěn)壓→再次粗略整平→(灑水)撒水泥→拌和→推土機穩(wěn)壓→整平→碾壓→養(yǎng)生。
3.2施工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攤平土后可根據(jù)土質干濕決定是否灑水,如果土干、有揚塵或固結成塊,可事先灑水燜料,但不可過濕,以免影響路拌機拌和。土層一定要攤平。由于路拌機是由兩個輪控制左右平衡,因此一旦土層不平整,路拌機就會發(fā)生傾斜,拌和刀也隨之傾斜,發(fā)生上翹,出現(xiàn)一端拌和不夠深度、拌和不均勻或有夾層的現(xiàn)象。拌和完畢后穩(wěn)壓、粗略整平。穩(wěn)壓、整平是為了二次拌和的速度和質量。穩(wěn)壓時壓路機滿輪壓即可,不必錯輪,整平時粗平就可以,然后撒上水泥進行二次拌和,如果第一次拌和完后發(fā)現(xiàn)含水量不足,可以在第一次拌和完補灑水。二次拌和后用推土機履帶穩(wěn)壓,然后平地枧整平。之所以用推土機履帶穩(wěn)壓,是因為履帶壓后土層表面有凹槽,有利于整平時的補土,避免了光面相接形成的起皮。
灰土壓實是一個較難的環(huán)節(jié),原因有三:一是灰土中自灰用量的控制。少則鈣鎂含量不足,影響灰土質量;多則土樣的標準干密度小于最佳配合比的標準干密度,難以達到壓實標準。所以,壓實度的控制從白灰水泥的用量開始就要精確計算、嚴格控制。二是含水量控制較難,特別是對于朔指較小的土,水少則難以壓實,多又很容易翻漿。針對上面兩種情況,現(xiàn)場試驗人員要勤取樣、多試驗,為施工員提取數(shù)據(jù)指導施工。施工人員要多總結經驗,不但要從理論數(shù)據(jù)控制,還要學會通過觀測土樣顏色,知道配比大小,通過手接觸感受水分多少,及時作出調整。三是灰土壓實要求一遍成型,對壓實機械操作水平要求較高。要求一定要有一套固定的碾壓辦法,建議的碾壓順序為50t(60t)振動壓路機穩(wěn)壓一遍——強振兩遍——光輪一遍。振動壓路機穩(wěn)壓不可開振。無需錯輪,快碾一遍意在防止接縫處的推移,封住表層水分。第一遍振壓一般錯輪30cm左右,第二遍60cm左右,具體情況略有不同,應按試驗段總結的壓實方法確定。第二遍作用多是用來消除輪跡,以壓實度而言只能提高一兩個點。第二遍振壓進行中,只要有一定的工作寬度。三輪壓路機就要緊跟上,要求10cm~15cm輪距,三輪壓路機可增加一個百分點,既保證了壓實質量,又使外形美觀,達到監(jiān)理、業(yè)主的要求。三輪壓實中經常出現(xiàn)的情況(尤其高溫時期)就是振動碾壓后并無起皮,三輪開始碾壓卻會出現(xiàn)很薄的起皮現(xiàn)象,這就是表層缺水的原因所致。發(fā)現(xiàn)這種情況一定要先均勻補水,再晾一段時間,待表面不n黏輪就可以開始壓,這時效果就一定很好。
4、常見問題及其處理方法
4.1起皮現(xiàn)象的避免
有關灰土施工中,起皮可分成3種情況:①碾壓時表層過濕;②表層含水量過小;③薄層補貼。
這3種情況都比較容易解決。第一種首先是控制含水量,發(fā)現(xiàn)過濕時要稍等一段時間,或用裝載機膠輪預碾一遍,再用壓路機壓實(此法只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起皮)。第二種情況就要補水,一定要用噴水均勻的灑水車,少量即可。第三種情況用推土機穩(wěn)壓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但仍有這種情況別無他法,只能通過提高平地機操作水平來保障。
還有一種原因很常見,但一般施工中很難注意,那就是路拌機拌和不到底、有夾層、夾層中石灰含量少或干脆無石灰。因此,即使含水量合適,也會發(fā)生彈簧現(xiàn)象,經振動壓路機推移后也會發(fā)生起皮。表象同上述3種情況相同,但上述3種的處理方法均不能避免。此種情況一定要注意控制路拌機,及時檢查拌和深度,并注意拌和前的穩(wěn)壓整平,為路拌機的行走平衡最大程度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一旦發(fā)生這種情況只能重新拌和,就會浪費機械和材料,而影響施工進度。
4.2施工接縫的處理
施工接縫一般采用對接形式,前一天施工的最后10m左右不上水泥,拌和好后只粗平,不碾壓。第二天上水泥與下一段一起拌和碾壓。無振動穩(wěn)壓時要注意多將接口處穩(wěn)壓幾遍,避免振壓時接口處的推移起包。
5、石灰水泥穩(wěn)定土與一般二灰土施工的區(qū)別
由于水泥的特殊性能,石灰水泥穩(wěn)定土與一般二灰土施工存在一定區(qū)別:①一定要在二次拌和時再上水泥。以免水泥凝結過早,影響灰土強度;②二次拌和后水泥已經發(fā)生水化反應,不可再灑水拌和,耽誤水泥凝結時間周此一定要在二次拌和前控制好含水量;③水泥初凝前就要壓實完畢,因此施工段不宜過長。第一段以60m為最佳,既可在初凝前壓實。又可合理利用機械,不使機械空閑。后面的施工段可稍長,但不要大于9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