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澆混凝土樓板施工方面的裂縫防治措施
1)應嚴格按配合比進行計量投料,控制攪拌時間及水灰比,并根據現場砂含水量變化及原砂中含有5以上的礫石篩選調整施工配合比,保持混凝土強度及坍落度一致,防止因水及水泥用量過多,而增加了混凝土中多余的水分及空氣,從而產生較大的內應力,導致產生收縮裂縫。
(2)混凝土中骨料的用量占體積的70%左右,必須注意粗骨料的質量,石子宜用15-20進行合理級配,含泥量<1%;砂子應用中、粗砂,含泥量<3%,砂率控制在40%左右,坍落度控制在14~20;水泥應選用非早強度型、水化熱低、質量穩定的普通硅酸鹽水泥,減少混凝土自身收縮。
(3)混凝土樓板澆注時應專人看管,控制澆筑厚度及作業程序,樓板應一次澆筑完畢,還應進行護筋、護模,保證鋼筋無位移、變形,模板不走跡,支撐牢固,不跑漿。
(4)鋼筋制作及綁扎和接頭位置及處理均應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保護層采用統一墊塊,鋪設準確、牢固,保證保護層厚度符合規范要求。模板中線管鋪設密集處的上部及下部鋪放一層18號鋼絲網,寬度每邊應大于管區100為宜。
(5)現澆混凝土樓板必須采用平板振搗器振搗,水平垂直方向各一遍,每次振搗相互重疊1/3的振搗寬度,不留施工縫。
(6)在初凝后,終凝前應用木抹子趕平壓實及用鐵抹子趕壓三遍,減少收縮裂縫的出現。
(7)混凝土澆筑完畢12h內,及時進行合理養護,保證規定的養護時間,一般情況下不少于7d,對摻有外加劑或抗滲混凝土養護不少于14d,提高混凝土自身拉伸應變能力,防止干縮變形出現裂縫。
(8)發展纖維混凝土,在普通混凝土中摻入少量的抗裂合成纖維(8~19長)摻量0.6~1.8kg/m3,可以控制混凝土的早期裂縫。
篇2:建筑樓板質量通病分析防治措施
建筑樓板工程質量通病分析及防治措施
一、縱向裂縫產生的原因
沿板縫方向產生縱向裂縫的因素較多,程度也不盡相同,但歸結起來,主要有如下幾種:
一是板縫嵌縫質量低劣。裝配式板是由多塊條板拼接而成的體系,條板之間灌縫后成柱鉸連接,能傳遞剪力,但不能傳遞彎矩,雖然仍非一體,但具有一定的整體性。相鄰板之間有明顯的共同工作效果,這對改善受力板的工作狀態是有利的。有的施工人員對此認識不足,操作草率,用落地灰、碎石雜物填塞板縫;有的用粒徑較大的其它部位的剩余混凝土灌縫,致使大骨粒卡在縫的上部,影響縫底混凝土搗不實,養護不良,嵌縫質量不高,傳遞剪力能力減弱。當一塊板受較大荷載作用時,即與相鄰板產生錯位而導致縱向縫。
二是灌縫后施工受荷過大過早。施工中為了加快進度,往往在嵌縫后即著手下道工序的施工,從而導致嵌縫混凝土在硬化過程中或由于荷載過大引起板與嵌縫混凝土脫離,或由于受荷載過早而造成嵌縫混凝土“內傷”,使嵌縫名存實亡,失去了傳遞剪力的作用,這就是產生縱向裂縫的又一重要原因。
三是樓地面面層與樓板結合不實。在鋼筋混凝土設計規范8(TJ10―74)中,樓面面層是作為恒載處理的,面層與板面結合牢固時,在設計荷載作用下,板撓度減小,強度安全儲備提高,板與面層為一體;反之,如果板面清洗不凈,亦不灑水濕潤,勢必造成面層與板面脫離,則面層對板的強度、剛度均不能起增強作用,變形也就不可能減少。
四是安裝樓板時支座處不鋪墊砂漿。設計裝配式樓板時,是將樓板作為簡支梁計算的,支座為理想鉸接。但支座處鋪墊砂漿后,板在支座處的實際受力狀態和簡支狀態是有一定差別的。這是由于板與支座之間砂漿的粘結力,將對板產生一定的約束(微小負彎矩),使跨中產生一反撓度(-F2)。在荷載作用下,簡支梁跨中撓度F1=與(-F2)之和,即F=Fl+(-F2)=Fl―F2為板的最終跨中撓度。它顯然是小于外荷載產生的簡支梁跨中撓度Fl的。因此,支座粘結力的存在減小了構件的跨中變形,這對防止縱向裂的產生顯然是有利的。根據實踐和實驗證明,在同級荷載作用下,板下鋪漿時,其跨中撓度減少20%而承載能力提高17.6%。但實際施工中,這一環節往往被忽視,或未鋪墊砂漿或提前鋪抹,待砂漿硬化后再安裝樓板,這都使鋪墊砂漿的效果大大降低。
五是構件本身的結構性能不符合設計要求。
二、縱向裂縫的防治措施
一是重視和提高嵌縫質量。為了保證嵌縫的質量,在樓板安裝后應認真清理板縫除去雜物,并灑水濕潤,然后在板側涂刷0.4~0.5水灰比水泥漿,再以200號細石混凝土(骨料粒徑以5~10毫米為宜)振搗密實,初凝后認真養護,混凝土達到一定強度后再安排下道工序施工。
為了盡可能在較短時間內獲得較高的嵌縫混凝土強度,可采用在混凝土中增加復合型減水早強劑。當水灰比為0.5,摻水泥量的0.5%+0.03%的UNF加三乙醇胺復合劑時,48小時抗壓強度可達94.33公斤/平方厘米,比空白強度提高53%,這樣的強度和時間是可以滿足施工進度要求的。新規定要求樓板安裝應至少拉開30毫米,為嵌縫工作提供了足夠的操作空間,使嵌縫混凝土質量更易得到保證,因此拉開一定距離是適宜的。
二是清洗板面。進行樓地面面層施工時,應先將板面清洗干凈,灑水濕潤,待略干后在板面涂刷0.4-0.5水灰比的水泥漿再進行面層施工,可大大改善板的受力性能,增加板之間的整體性。
三是安裝樓板時板底鋪墊砂漿。在安裝樓板的同時,在板底支座處鋪墊1:2.5-1:4水泥砂漿(厚度以15~20毫米為宜),使板與支座粘結牢固,有利于鋪板找平。
四是加強樓板構件的質量管理。在批量生產樓板過程中,使構件生產始終處于穩定的高水平狀態。對于使用的鋼筋混凝土樓板應進行強度、剛度及裂縫開展寬度檢驗,對預應力樓板還應進行抗裂度檢驗,合格產品方能安裝。
篇3:住宅樓板裂縫防治措施
上海市政府有關部門規定,房地產企業開發的商品住宅樓板必須用現澆混凝土樓板。在實施過程中,如何杜絕新建商品房樓板的裂縫,是不少房地產企業的一塊心病。筆者經過多年的實踐,對住宅工程裂縫產生的原因作了分析,同時提出了行之有效的防治辦法。
一、裂縫現象分析
新建住宅的樓板在房間中部及房間陰角處是裂縫的高發部位,業主驗收后不能接受,認為是危房,有嚴重的質量問題,引起投訴,有的還要求賠償。這牽涉了房地產企業大量人力、精力,甚至影響房地產公司后續住宅的開發建設。
一般樓板裂縫有如下特點:裂縫出現時間一般為該樓板澆注混凝土后8個月至一年;樓板所用混凝土都是商品混凝土;房間中部裂縫較長,有時與房間的進深一樣長,與橫墻平行,為貫穿裂縫;房間陰角處裂縫與橫墻成45度角,延深至墻邊,為貫穿裂縫;裂縫寬度較小,一般為1毫米以內;裂縫一旦存在就不會閉合消失;樓板中的鋼筋與混凝土均符合設計要求。
二、裂縫產生的原因
樓板裂縫產生的原因有很多,包括設計、施工及材料方面。
1、設計方面:主要由于住宅平面布局較長、不規則,伸縮縫、后澆帶設置不合理;樓板中預埋線管多,引起樓板混凝土厚度減小;樓板厚度較小,剛滿足設計計算要求,未考慮其他因素;樓板鋼筋采用單層鋼筋,在支座處配置負彎距鋼筋,鋼筋間距較大,未考慮其他因素;混凝土強度等級較高,大于C30等。
2、材料方面:主要由于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粉煤灰摻量大;混凝土水灰比大,施工采用混凝土泵輸送,為增加可泵性,提高混凝土塌落度;混凝土中的細骨料為細沙或特細砂,且含泥量較大等。
3、施工方面:主要由于混凝土澆搗完成后養護不到位,澆水養護不夠;混凝土澆搗時振搗不到位;樓板鋼筋保護層未控制好,樓板厚度未達到設計要求;樓板中的線管處未采取加強措施;主體施工周期過快,模板支撐拆除早,磚、鋼筋過早放在樓板上,局部集中荷載較大等。
三、裂縫的防治措施
混凝土結構本身是允許帶裂縫工作的結構,其安全工作性是可以保證的。國家的《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中對結構裂縫作了計算規定,對不同結構的裂縫寬度也作了限制。但對于住宅而言,裂縫會引起小業主的強烈不滿,所以房地產開發企業對住宅樓板的裂縫必須杜絕。針對上述裂縫產生的原因,要結合設計、施工、材料等各方面因素,進行綜合防治,才能達到少出現或不出現裂縫的目的。
1、設計方面應采取的措施
⑴住宅建筑平面應盡量規則,避免平面突變。當平面有凹口時,凹口周邊樓板的配筋應適當加強。當樓板平面形狀不規則時,宜設置梁使之形成較規則的平面。
⑵住宅長度較長時,要合理布置伸縮縫、后澆帶。
⑶當樓板中的線管較多時,應適當加大樓板的厚度,保證混凝土的有效截面高度,并在線管上方設置鋼筋網片保護。廚房、衛生間、陽臺樓板厚度不小于90毫米,其他房間的樓板不小于110毫米。
⑷樓板鋼筋要采用雙層雙向鋼筋,雖然用鋼量增加,但對裂縫的防治很有效,單層鋼筋的做法雖滿足設計計算要求,實際上負彎距的鋼筋設置不理想,位置不易固定,在施工中極易變形。鋼筋的間距不要大于120毫米,鋼筋直徑不要大,最好用二級鋼,不要用一級鋼。
⑸混凝土的強度等級要小,不要大于C30.
2、材料方面應采取的措施
⑴應采用硅酸鹽水泥和普通硅酸鹽水泥拌制,并控制摻合料的摻量,粉煤灰的用量不要超過水泥量的15%.
⑵混凝土的水灰比要控制,用水量不得大于180公斤/立方米。保證現場澆搗時混凝土塌落度控制在15厘米以下。
⑶控制好混凝土中的細骨料,不得用細沙或特細砂(Uf≥2.3),盡量杜絕細骨料的含泥量。
3、施工時采取措施
⑴混凝土澆搗完成后一定要加強養護,要專人負責,專人養護,保持混凝土樓板的濕潤,至少要7天。
⑵混凝土澆搗時要振搗均勻,不要漏振,也不要多振,要嚴格按照施工規范進行操作,要挑選技術好、負責任的工人進行此項工作。
⑶嚴格控制鋼筋的保護層厚度,尤其是上部鋼筋。對于不同厚度板的上下層鋼筋之間的距離要用不同高度的馬凳,并保證足夠的數量,達到混凝土板設計有效截面。同時對板的混凝土厚度要保證按照設計要求的厚度,不能偷工減料。
⑷樓板中的線管要增設鋼絲網進行加強,線管不宜立體交叉。這是控制板中部裂縫的有效措施,一定要特別注意檢查。
&nb
sp;⑸主體施工周期不宜過快,要保證合理的工期,一般一層保證10天的工期,如12層住宅,一層在主體階段快2天,則整個主體施工的時間也才快24天,這些時間可以在基礎施工、主體驗收、裝飾施工中通過合理安排工序,合理組織勞動力,擠出時間,但對板的裂縫控制卻有極大意義,可能減少后期的很多麻煩。
⑹控制施工荷載的堆放。施工用的材料,如磚運上樓板后要均勻放置,不能堆得過高,不能超過4層,不能集中放在一個地方,盡量放在支座處,放置時要輕放。這對于裂縫的控制非常重要,因為此時的混凝土強度還很低,有了沖擊力和集中壓力,混凝土會產生內傷,很多裂縫是在此時產生的。
⑺在保證合理工期的時候,采用3套模板。這是因為樓板裂縫主要是在初期混凝土強度很低時,受力后產生,而用3套模板后,保證了施工荷載不是由其單獨承受,而是4層樓板同時在承擔,有效地減少了樓板的壓力。這是大華集團經過多年摸索后,獨創的一項措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以大華某樓盤為例,13萬平方米的住宅,在主體結構完成一年后,僅發現有一個房間出現裂縫,總共只有3條。
4、結束語
現在上海的施工監督管理非常有力,住宅樓板的裂縫是通病,不影響結構的安全性,對于裂縫的控制是個綜合的防治,在做好以上各方面工作后,實踐證明,樓板的裂縫是可以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