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工程建設安全事故分級規程

工程建設安全事故分級規程

2024-07-22 閱讀 8575

一、企業職工傷亡事故是指職工在勞動過程中發生的人身傷害、急性中毒事故。即職工在本崗位勞動、或雖不在本崗位勞動,但由于企業的設備和設施不安全,勞動條件和作業環境不良。管理不善,以及企業領導指派到企業外從事本企業活動,所發生的人身傷害(即輕傷、重傷、死亡)和急性中毒事故。

二、傷亡事故的類型

1、輕傷及輕傷事故。

輕傷是指造成職工肢體傷殘,或某些器官功能性或器質性輕度損傷,表現為勞動能力輕度或暫時喪失的傷害。一般指受傷職工歇工在一個工作曰以上,但夠不上重傷者。

輕傷事故是指一次事故中只發生輕傷的事故。

2、重傷及重傷事故。

重傷是指造成職工肢體殘缺或視覺。聽覺等器官受到嚴重損傷,一般能引起人體長期存在功能障礙,或勞動能力有重大損失的傷害。

重傷事故是指一次事故中發生重傷(包括伴有輕傷人無死亡的事故。

3、死亡事故和重大死亡事故。

死亡事故是指一次事故中死亡職工1~2人的事故,相當于建設部3號令中的工程建設四級重大事故;

4、重大死亡事故是指一次事故中死亡3人以上(含3人,下同)的事故,相當于建設部3號令中的工程建設一、二、三級重大事故。

5、工程建設一、二、三、四級重大事故。

根據建設部第3號令《工程建設重大事故報告和調查程序規定》:(已廢止,執行493國務院令)

一級事故是指死亡三十人以上;或直接經濟損失三百萬元以上的事故。

二級事故是指死亡十人以上,二十九人以下;或直接經濟損失一百萬元以上,不滿三百萬元的事故。

三級事故是指死亡三人以上,九人以下;或重傷二十人以上;或直接經濟損失三十萬元以上,不滿一百萬元的事故。

四級事故是指死亡二人以下;或重傷三人以上,十九人以下;或直接經濟損失十萬元以上,不滿三十萬元的事故。

6、急性中毒事故。

急性中毒事故指生產性毒物一次或短期內通過人的呼吸道、皮膚或消化道大量進入體內,使人體在短時間內發生病變,導致職工立即中斷工作,并須進行急救或死亡的事故。

三、特別重大事故標準在《特別重大事故調查程序暫行規定》(19*3月29曰國務院34號令)第一章第2條中,對特別重大事故的解釋為:“本規定所稱特別重大事故,是指造成特別重大人身傷亡或者巨大經濟損失以及性質特別嚴重、產生重大影響的事故。”為了對特別重大事故進行更加確切的定義。原勞動部頒布了”關于《特別重大事故調查程序暫行規定》有關條文解釋(勞安字1990)9號)”,對特別重大事故從定性和定量兩個方面進行了進一步的解釋,即凡是符合下列6種情況之一者即為《特別重大事故調查程序暫行規定》中所稱的特別重大事故:

(1)民航客機發生的機毀人亡(死亡40人及其以上事故);

(2)專機和外國民航客機在中國境內發生的機毀人亡事故;

(3)鐵路。水運。礦山、水利。電力事故造成一次死亡50人及其以上,或者一次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000萬元及其以上的;

(4)公路和其他發生一一次死亡30人及其以上或直接經濟損失在500萬元及其以上的事故(航空、航天器科研過程中發生的事故除外);

(5)一次造成職工和居民100人及其以上的急性中毒事故。

(6)其他性質特別嚴重、產生重大影響的事故。

篇2:生產安全事故分級界定

1、特別重大生產安全事故:一次死亡30人及其以上的事故,或一次死亡30人以下但社會影響特別惡劣、性質特別嚴重的事故,或一次造成直接經濟損失一千萬元及其以上的事故。

2、特大生產安全事故:一次死亡10人以上、29人以下或直接經濟損失一百萬元及其以上、一千萬元以下的事故。

3、重大生產安全事故:一次死亡3人以上、9人以下,重傷10人以上或直接經濟損失五十萬元及其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事故。

4、一般生產安全事故:一次死亡1人以上、2人以下,重傷3—9人或直接經濟損失十萬元及其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