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更換分級旋流器分配箱安全措施

更換分級旋流器分配箱安全措施

2024-07-15 閱讀 4799

楊澗選煤廠318分級旋流器因分配箱磨損嚴重,因此我廠在停車檢修期間,對318分級旋流器分配箱進行更換,特編制本安全技術措施。1、工程概況:楊澗選煤廠318分級旋流器因分配箱磨損嚴重,本次將對318分級旋流器分配箱進行更換。2、組織機構:組長:王飛副組長:趙洋王國華李侃安檢員:楊寶林邢雨峰成員:機修班組成員3、管理職責組長管理職責1、全面落實檢修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對安全檢修工作全面負責。嚴格執行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2、負責建立、健全本廠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和安全生產保障體系,配備足夠的專、兼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3、發生生產安全事故時,要做好現場保護,立即組織搶救并及時、如實上報各類生產安全事故。4、履行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安全生產職責。副組長管理職責:1、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嚴格執行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對選煤廠安全技術負直接責任。2、負責編制重大安全技術方案和安全技術措施,并按規定履行報批手續。并組織技術人員向班組進行技術交底。3、在車間機電設備檢修時,深入檢修現場,監督和指導檢修作業程序和人員作業行為,明確檢修負責人和安全負責人,安全措施要可靠。4、參加選煤廠生產安全事故的搶險和救援工作,參與安全、質量、環境事故的調查、分析和處理,提出防范和改進措施安檢員管理職責1、監督本廠安全專項作業方案的編制、審批、實作業;監督檢查安全技術交底的貫徹落實情況,做到全體相關人員接受交底并簽字。2、監督并參與安全生產檢查,檢查現場設備運行狀況和各種安全措施以及防護裝置的狀況,執行日巡檢制度,對發現的安全隱患按“五定”原則進行更改,并將整改情況及時上報安監部,對整改不合格或者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有權停止生產,做好監督檢查和日巡檢記錄。3、落實安全生產獎罰制度,制止“三違”行為,并對“三違”行為進行處罰。4、監督本廠及時、如實報告生產安全事故,參加事故搶險、救援工作,按“四不放過”原則,嚴肅責任追究。4、準備工作及材料設備明細:檢修人員將準備好的318分級旋流器分配箱用叉車運輸到末煤車間,用行車吊運至318分級旋流器旁。改造人員將所需材料準備到位,主要的設備材料如下:序號設備名稱數量備注1行車1臺2氧氣、乙炔1套5、檢修措施:1、在停車后必須嚴格實行“停電上鎖”制度,通知集控室對317分級旋流器入料泵進行鎖電,并排專人驗電,配電室、集控室做好停電上鎖記錄。2、用行車將318旋流器分配箱吊運至318旋流器旁。3、松動分配箱端蓋,將端蓋吊出,并且吊出分配箱。4、將新分配箱安裝到原來的位置。5、將原分配箱端蓋安裝好。6、安裝完畢后聯系集控送電,就地調試。6、在調試設備時,起車時要點動啟動,遇到情況要緊急停車。7、檢修完畢時,職工要認真對設備進行檢查,嚴禁亂扔亂放邊角余料,要活完場地清,并做好設備的衛生清理工作。6、安全技術措施:1、進入生產現場要正確佩戴好勞保用品。2、在停車后必須嚴格實行“停電上鎖”制度,通知集控室通知集控室對317分級旋流器入料泵進行鎖電,并排專人驗電,配電室、集控室做好停電上鎖記錄。3、使用廠房內行車時,要由起重工統一指揮,指揮信號要清晰、明確。行車下嚴禁坐、臥、行走。4、需要動火時,認真填寫動火報告,采取相關的防火措施及器具,嚴格執行《動火安全技術措施》,氧氣、乙炔必須保證安全距離5米以上,距明火10米以外。5、用叉車運輸頭輪時,叉車速度必須在20km/h以下,并由專人進行駕駛。名稱班組安檢員交底人負責人接受人簽字:楊澗選煤廠2014年6月18日

篇2:選煤廠分級旋流器設備大修中修小修內容

選煤廠分級旋流器設備大、中、小修主要內容

分級旋流器(大修周期3年,原煤過煤量1200萬噸)

1.小修

⑴旋流器修補。

⑵修補或更換損壞部分的工字鋼角鋼及礦漿分配器。

⑶修補或加固檢查通道的安全欄桿和平臺。

⑷檢查更換旋流器的底流口、溢流口、入料閥門及入口壓力表。

2.中修

⑴更換礦漿分配器及部分水力旋流器。

⑵更換承載旋流器的部分工字鋼或局部補強。

⑶更換或修補器體損壞腐蝕處的部分鋼板。

⑷檢查器體內部防腐層、其損壞部位要重新防腐。

⑸更換導流筒。

⑹溢流箱、底流箱修補。

⑺修補中心管并作防腐處理。

3.大修

⑴更換全部水力旋流器。

⑵更換全部工字鋼及全部副梁。

⑶更換中心管并作防腐處理。

⑷更換殼體并重新作防腐處理。

⑸溢流箱、底流箱更換。

收貨部制度

篇3:分級旋流器操作工操作規程

一、一般規定

1、應經安全和本工種專業技術培訓,通過考試取得合格證后,持證上崗。

2、嚴格執行《選煤廠安全規程》、崗位責任制、交接班制度和其他有關規定。

3、熟悉選煤工藝流程及各種技術指標要求。

4、熟悉所屬機電設備的結構、工作原理和技術參數。

5、掌握設備開、停車順序及檢查和排除—般故障的方法。

6、上崗前必須按規定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女工發辮要盤入帽內,禁止戴圍巾,禁止穿高跟鞋和拖鞋或赤腳進入工作現場。

7、工作現場應保持整齊清潔,地面做到“四無”(無積煤、無積水、無積塵、無雜物),設備做到“五不漏”(不漏煤、不漏水、不漏油、不漏電、不漏氣)。

二、操作程序

(一)開車前的檢查

1、確認檢修工作已經完成,檢修人員已經撤離設備。

2、入料管線接頭、閥門不漏水,閥門應靈活、好用,無堵塞現象。

3、水介質旋流器各部位,特別是入料口、排料口的磨損不能超過要求,無堵塞。

4、水介質旋流器的可調部件完整、靈活。

5、系統內各儀表(如壓力表、流量表、料位計等)應靈敏可靠、停車時指示應在相應的位置。

6、確認一切正常后,向調度發出可以開車信號。

(二)開車、停車

開車

1、就地開車時.接到調度的開車指令,按下啟動按鈕開車;集控開車時,由調度進行集中控制開車。

2、設備運轉正常后向調度匯報。

停車

1、接到停車信號后,即通知來料泵司機停車;停料后,關閉相應的閘門。

2、檢查清理旋流器入料口、排料口的雜物。

3、檢查有關管道、閥門有無漏水、堵塞、開啟不靈的現象,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4、定期檢查入料口、排料口、中心管及內襯的磨損情況,應通過實測來確定其磨損是否超限,嚴格按規定更換磨損部件。

5、檢查各儀表,如壓力表、流量表、濃度計,發現不正常,應及時處理。

6、按規定填寫崗位記錄,做好交接班工作。

三、正常運轉中注意事項

1、水介質旋流器給料后,觀察儀表顯示的流量、入料壓力以及排料口排料的形狀和濃度,了解其工作效果。

2、水介質族流器的操作因素有入料壓力、入料濃度、入料量、中心管高度和底流排放方式。一般數據如下:

A、入料壓力通常取0.05—0.3MPa。提高入料壓力,可使流量增加,改善分級效果,提高底流濃度,但底流口磨損大,動力消耗增加。

B、入料濃度對分級效率和底流濃度有很大影響。分級粒度愈細,入料濃度應愈低,低濃度能獲得較好的分級效果。分級時給料濃度一般控制在250g/L以下。

C、中心管高度是一個重要的操作因素,用于精選時,提高中心管高度可降低溢流產品灰分,反之則使底流灰分增加。中心管位置不合適將使旋流器工作紊亂。

D、底流的排放方式對分級效果影響很大,以使底流連續呈傘狀旋轉排出為好;底流呈柱狀甚至間斷排放,表明旋流器中部的空氣柱被破壞,從而使溢流跑粗,分級效果降低。

E、處理微細原料時.應采用較高給料壓力或多臺小直徑旋流器并聯工作。

3、根據水介質旋流器的用途,檢查底流、溢流的濃度、粒度組成和灰分,以判斷旋流器的工作效率。

4、在正常情況下,旋流器的入料閘門應全開,入料壓力可通過調整入料管上閥門進行控制。

5、應與來料泵司機保持密切聯系.隨時通報入料壓力、濃度等變化情況,力求穩定旋流器的工藝參數,以保持良好的工作效果。

6、發現旋流器底流中含過多粗粒度時,應及時與上道工序分級設備的司機聯系,促使其提高分級效果,減輕旋流器不必要的負荷和損失。

7、根據原料的數量和旋流器工藝參數要求,決定水介質旋流器的開動臺數。

四、特殊情況的處理

1、必須定期檢測水介質旋流器各主要部件的磨損情況,發現超限應及時更換。

2、水介質旋流器上的檢測儀表(如壓力表、流量表、密度計等)顯示不準或不動.應及時維護或更換。

3、水介質旋流器排料口有時被雜物堵塞而斷流,應及時將雜物排除,以保證其正常工作。

4、調整中心管高度是水介質旋流器操作的重要因素,如調節失靈或磨損過多不能達到可調目的時,應立即停車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