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項目施工安全管理要點

項目施工安全管理要點

2024-07-22 閱讀 3029

一、上級組織安全大檢查

上級部門到項目安全管理檢查重點主要包括:安全生產責任制、施工組織設計及專項施工方案、安全技術交底、安全檢查、安全教育、應急救援;分包單位安全管理、持證上崗、生產安全事故處理、安全標志及現場隱患情況、文明施工等。

二、安全管理保證項目的檢查

(一)安全生產責任制

1)工程項目部應建立以項目經理為第一責任人的各級管理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制;

2)安全生產責任制應經責任人簽字確認;

3)工程項目部應有各工種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4)工程項目部應按規定配備專職安全員;

5)對實行經濟承包的工程項目,承包合同中應有安全生產考核指標;

6)工程項目部應制定安全生產資金保障制度;

7)按安全生產資金保障制度,應編制安全資金使用計劃,并應按計劃實施;

8)工程項目部應制定以傷亡事故控制、現場安全達標、文明施工為主要內容的安全生產管理目標;

9)按安全生產管理目標和項目管理人員的安全生產責任制,應進行安全生產責任目標分解;

10)應建立對安全生產責任制和責任目標的考核制度;

11)按考核制度,應對項目管理人員定期進行考核。

(二)施工組織設計及專項施工方案

1)工程項目部在施工前應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施工組織設計應針對工程特點、施工工藝制定安全技術措施;

2)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應按規定編制安全專項施工方案,專項施工方案應有針對性,并按有關規定進行設計計算;

3)超過一定規模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施工單位應組織專家對專項施工方案進行論證;

4)施工組織設計、安全專項施工方案,應由有關部門審核,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監理單位項目總監批準;

5)工程項目部應按施工組織設計、專項施工方案組織實施。

(三)安全技術交底

1)施工負責人在分派生產任務時,應對相關管理人員、施工作業人員進行書面安全技術交底;

2)安全技術交底應按施工工序、施工部位、施工棟號分部分項進行;

3)安全技術交底應結合施工作業場所狀況、特點、工序,對危險因素、施工方案、規范標準、操作規程和應急措施進行交底;

4)安全技術交底應由交底人、被交底人、專職安全員進行簽字確認。

(四)安全檢查

1)項目部應建立安全檢查制度;

2)安全檢查應由項目負責人組織,專職安全員及相關專業人員參加,定期進行并填寫檢查記錄;

3)對檢查中發現的事故隱患應下達隱患整改通知單,定人、定時間、定措施進行整改。重大事故隱患整改后,應由相關部門組織復查。

(五)安全教育

1)工程項目部應建立安全教育培訓制度;

2)當施工人員入場時,工程項目部應組織進行以國家安全法律法規、企業安全制度、施工現場安全管理規定及各工種安全技術操作規程為主要內容的三級安全教育培訓和考核;

3)當施工人員變換工種或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施工時,應進行安全教育培訓;

4)施工管理人員、專職安全員每年度應進行安全教育培訓和考核。

(六)應急救援

1)工程項目部應針對工程特點,進行重大危險源的辨識。應制定防觸電、防坍塌、防高處墜落、防起重及機械傷害、防火災、防物體打擊等主要內容的專項應急救援預案,并對施工現場易發生重大安全事故的部位、環節進行監控;

2)施工現場應建立應急救援組織,培訓、配備應急救援人員,定期組織員工進行應急救援演練;

3)按應急救援預案要求,應配備應急救援器材和設備。

(七)分包單位安全管理

1)總包單位應對承攬分包工程的分包單位進行資質、安全生產許可證和相關人員安全生產資格的審查;

2)當總包單位與分包單位簽訂分包合同時,應簽訂安全生產協議書,明確雙方的安全責任;

3)分包單位應按規定建立安全機構,配備專職安全員。

(八)持證上崗

1)從事建筑施工的項目經理、專職安全員和特種作業人員,必須經行業主管部門培訓考核合格,取得相應資格證書,方可上崗作業;

2)項目經理、專職安全員和特種作業人員應持證上崗。

(九)生產安全事故處理

1)當施工現場發生生產安全事故時,施工單位應按規定及時報告;

2)施工單位應按規定對生產安全事故進行調查分析,制定防范措施;

3)應依法為施工作業人員辦理保險。

(十)安全標志、標牌

1)施工現場入口處及主要施工區域、危險部位應設置相應的安全警示標志牌;

2)施工現場應繪制安全標志布置圖;

3)應根據工程部位和現場設施的變化,調整安全標志牌設置;

4)施工現場應設置重大危險源公示牌。

三、文明施工管理

(一)文明施工檢查

主要包括:現場圍擋、封閉管理、施工場地、材料管理、現場辦公與住宿、現場防火。一般項目應包括:綜合治理、公示標牌、生活設施、社區服務。

(二)文明施工保證項目的檢查評定應符合下列規定

1.現場圍擋

1)市區主要路段的工地應設置高度不小于2.5m的封閉圍擋;

2)一般路段的工地應設置高度不小于1.8m的封閉圍擋;

3)圍擋應堅固、穩定、整潔、美觀。

2.封閉管理

1)施工現場進出口應設置大門,并應設置門衛值班室;

2)應建立門衛職守管理制度,并應配備門衛職守人員;

3)施工人員進入施工現場應佩戴工作卡;

4)施工現場出入口應標有企業名稱或標識,并應設置車輛沖洗設施。

3.施工場地

1)施工現場的主要道路及材料加工區地面應進行硬化處理;

2)施工現場道路應暢通,路面應平整堅實;

3)施工現場應有防止揚塵措施;

4)施工現場應設置排水設施,且排水通暢無積水;

5)施工現場應有防止泥漿、污水、廢水污染環境的措施;

6)施工現場應設置專門的吸煙處,嚴禁隨意吸煙;

7)溫暖季節應有綠化布置。

4.材料管理

1)建筑材料、構件、料具應按總平面布局進行碼放;

2)材料應碼放整齊,并應標明名稱、規格等;

3)施工現場材料碼放應采取防火、防銹蝕、防雨等措施;

4)建筑物內施工垃圾的清運,應采用器具或管道運輸,嚴禁隨意拋擲;

5)易燃易爆物品應分類儲藏在專用庫房內,并應制定防火措施。

5.現場辦公與住宿

1)施工作業、材料存放區與辦公、生活區應劃分清晰,并應采取相應的隔離措施;

2)在施工程、伙房、庫房不得兼做宿舍;

3)宿舍、辦公用房的防火等級應符合規范要求;

4)宿舍應設置可開啟式窗戶,床鋪不得超過2層,通道寬度不應小于0.9m;

5)宿舍內住宿人員人均面積不應小于2.5㎡,且不得超過16人;

6)冬季宿舍內應有采暖和防一氧化碳中毒措施;

7)夏季宿舍內應有防暑降溫和防蚊蠅措施;

8)生活用品應擺放整齊,環境衛生應良好。

6.現場防火

1)施工現場應建立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消防措施;

2)施工現場臨時用房和作業場所的防火設計應符合規范要求;

3)施工現場應設置消防通道、消防水源,并應符合規范要求;

4)施工現場滅火器材應保證可靠有效,布局配置應符合規范要求;

5)明火作業應履行動火審批手續,配備動火監護人員。

7.?綜合治理

1)生活區內應設置供作業人員學習和娛樂的場所;

2)施工現場應建立治安保衛制度、責任分解落實到人;

3)施工現場應制定治安防范措施。

8.?公示標牌

1)大門口處應設置公示標牌,主要內容應包括:工程概況牌、消防保衛牌、安全生產牌、文明施工牌、管理人員名單及監督電話牌、施工現場總平面圖;

2)標牌應規范、整齊、統一;

3)施工現場應有安全標語;

4)應有宣傳欄、讀報欄、黑板報。

9.?生活設施

1)應建立衛生責任制度并落實到人;

2)食堂與廁所、垃圾站、有毒有害場所等污染源的距離應符合規范要求;

3)食堂必須有衛生許可證,炊事人員必須持身體健康證上崗;

4)食堂使用的燃氣罐應單獨設置存放間,存放間應通風良好,并嚴禁存放其它物品;

5)食堂的衛生環境應良好,且應配備必要的排風、冷藏、消毒、防鼠、防蚊蠅等設施;

6)廁所內的設施數量和布局應符合規范要求;

7)廁所必須符合衛生要求;

8)必須保證現場人員衛生飲水;

9)應設置淋浴室,且能滿足現場人員需求;

10)生活垃圾應裝入密閉式容器內,并應及時清理。

10.社區服務

1)夜間施工前,必須經批準后方可進行施工;

2)施工現場嚴禁焚燒各類廢棄物;

3)施工現場應制定防粉塵、防噪音、防光污染等措施;

4)應制定施工不擾民措施。

四、規范安質環保部門內業資料管理

工程項目部應規范建立和留存以下基礎資料,并應建檔分類、分卷管理(參照附件)。

(一)安全質量管理目標:應包括總體目標、分解目標、各級簽訂的責任書、目標量化考核資料等。

(二)安全質量管理組織結構及職責:應包括安全質量委員會或領導小組、組織體系(框圖)、保證體系(框圖)、安全生產責任制(參照股份公司《項目安全生產責任制通則指引》制定)等。

(三)安全質量法規和文件:應包括法律法規、規范規程、強制性標準、企業規章制度等文件清單,上級安全質量管理有關文件執行和落實情況等。

(四)安全質量管理有關制度和相關資料:

1.安全教育培訓制度和相關記錄:安全教育培訓計劃,“三類人員”培訓取證情況,項目管理人員教育培訓考試記錄,項目作業人員教育培訓考試記錄,架子隊(班組)日常安全教育培訓記錄,轉崗、換崗、返崗及新進場作業人員安全教育培訓記錄(重點是與人員動態管理相結合,及時培訓),教育培訓效果評價。

2.安全質量檢查(隱患排查治理、專項整治)制度和相關記錄:日常檢查記錄(專職人員每日巡查,應有存在問題描述和整改驗證記錄),每旬、月定期檢查記錄和冬季、雨季、汛期、防火、設備等專項檢查記錄(項目經理帶隊、相關部門參檢人員簽字,并執行《關于進一步強化中國中鐵安全質量監管記錄工作的通知》(中鐵股份安〔2011〕274號)要求,須附問題或隱患照片、整改跟蹤驗證照片以及整改情況說明)。

3.安全生產費用使用管理制度和相關記錄:安全生產費用提取和使用計劃,詳細的安全生產費用使用支出清單。

4.安全質量獎罰考核制度及相關記錄:對嚴重安全質量問題或隱患有關責任人的處罰、教育記錄,各崗位人員履職履責定期考核、獎勵記錄。

5.危險源、安全風險辯識與控制及應急預案管理制度和相關記錄:危險源調查、辨識、評價記錄,安全風險控制措施,應急預案編制、培訓、演練記錄。

6.施工用電安全管理制度和相關記錄:臨時用電施工組織設計和審批手續,臨時用電安裝使用驗收記錄,接地電阻測試記錄,漏電保護裝置檢測記錄,配、用電設備日常檢查、維修記錄。

7.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方案管理制度及相關記錄: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編制、評審、審批手續,按審批意見修訂和完善的記錄。

8.危險性較大工程專項施工方案及專家論證制度和相關記錄:按項目涉及的危險性較大分部分項工程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履行審核、審批手續,按審批意見修訂和完善的記錄;深基坑開挖、地下暗挖及高大模板工程、臨時支架、大型吊(安)裝工程等危險性較大工程結構驗算資料,審核和專家論證記錄;對專項施工方案實施情況進行監督落實和現場驗收的記錄。

9.施工技術交底制度和相關記錄:分工序的施工技術交底和安全措施,交至施工班組和作業層的交接簽字記錄,現場發現的明顯質量安全缺陷采取的措施和記錄,關鍵工序現場盯控計劃與記錄。

10.大型臨時設施及非標設備設計、檢算、審核制度和相關記錄:大型臨時設施及非標設備設計資料、檢算書、審核審批手續和現場檢查驗收記錄。

11.特種設備使用管理制度和相關記錄:特種設備管理臺賬,安裝、拆除方案,檢驗資料、使用告知書、檢驗合格證書,日常維護、保養和運轉記錄,班前安全檢查和交接班檢查記錄。

12.消防及火工品管理制度和相關記錄:當地公安機關對火工品庫的審批手續,火工品入庫、領用、退庫和全程跟蹤記錄,倉庫保管員和看守員培訓取證記錄,消防器材采購、發放記錄、旁站監督記錄。

13.安全防護用品及勞動保護用品管理制度和相關記錄:建立采購、發放臺賬,特種安全防護用品的三證資料和安全標志。

14.分包管理和相關記錄:分包方名單,分包方考察評價資料,工程施工分包合同,分包方營業執照、資質證書、安全生產許可證,架子隊(班組)、分包方安全生產協議書。

15.“三類人員”證件、特殊工種證件管理:對證件進行識別后實行原件管理,有效控制關鍵人員流動,在保證證件安全和取用自由的情況下,通過友好協商,積極試行身份證件原件的有效管理,實現對作業人員流動狀態的真實管控。

16.其他制度和相關記錄:安全質量事故報告與調查處理制度、安全生產例會制度、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制度、班前安全講話制度、安全技術交底制度、工程測量(監控量測)制度、施工圖核對制度、隱蔽工程檢查及旁站制度、原材料進場檢驗制度、配合比試驗及拌合站管理制度等。

篇2:施工現場交通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條施工車輛必須服從指揮、聽從調度,在指定地點作業,在指定路段行駛,未經許可不得將車輛駛出施工區域。

第二條施工車輛不得亂停亂放,盡量避免妨礙施工現場通行。

第三條超重、超長、超寬、超高運輸車輛進入施工現場時應瞻前顧后、兼顧左右、謹慎行駛,最好指揮車在前開道。

第四條未經指揮長批準,施工現場的交通道路不得隔斷或挖斷。

第五條起重車起吊、挖土車作業時周圍應設安全距離并有防護圍欄和警告標志。

第六條施工車輛脫離施工現場行駛時,應注意文明整潔,必須將車輛清洗干凈。

第七條違章作業或違章行駛造成交通事故或經濟損失由車方負責。

第八條工程施工,要求各施工單位盡量使用自己的車輛運送土石方、建筑垃圾等。在確有困難情況下需雇請社會車輛時,應嚴格查看車方的牌照、執照、行駛證、年審年檢、車輛保險等各種證件及相關手續,確認齊全合格后方可雇用。

第九條凡違反道路行駛規定的,每車次處罰用車單位500-1000元。

篇3:施工船舶使用安全管理規定

1、所有施工船舶(包括挖泥船、炸礁船、拋石船、材料運輸船舶等)必須持有符合三類海區要求的有效證書(適航證)和相關證書;船長、輪機長、駕駛員、話務員應持有有效的適任證書。

2、施工船舶上必須配有足夠的救生衣、救生圈和救生筏等救生設備,并配有足夠的消防器材和油污水分離器等設施。

3、船舶上應配有甚高頻電話(VHF)和聯絡電話,并配有施工作業區的近期航行通告等。

4、應按照調度室指定的航行線路、停靠站點和實踐航行,定點靠泊。

5、裝載設備及材料運輸的船舶,必須按核定噸位裝載,不得超載和偏載;裝載的設備、料具應擺放平穩均勻,并捆綁牢靠。

6、船舶上應設有安全應急通道,船艙兩側通道暢通,并嚴禁堆放任何物品,同時應做好冬季防凍、防滑工作。

7、施工船舶上嚴禁裝運和攜帶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險品,如因工作急需需要攜帶者應事先與船長聯系并進行妥善處理,嚴禁人貨混裝。

8、船舶上的垃圾要集中回收和處理,禁止隨意拋擲海里,船上的油污水必須分離裝置集中處理,并應有書面記錄。

9、船長、輪機長應經常檢查、保養和維修船舶的機械設備和安全設施,確保運行安全、夜間航行應有足夠的照明和信號顯示。

10、遇有六級以上大風和大霧、雷雨、風暴等惡劣天氣時,禁止施工船舶進行水上作業和運行,并到海事部門指定的錨地錨泊避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