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工程(現澆水磨石細石混凝土水泥砂漿)安全監理制度
1操作時必須穿膠鞋。
2晚上收光地面要有足夠的照明。不得隨便移動臨時照明線,不要把衣物等掛在電線上。
3在室內推運小車時,特別是在過道中拐彎時要注意車把擠手。人推小車時不準倒退。
4清理樓內地面時,清理出的垃圾雜物等,不得由窗口、陽臺、井道隨意向下拋擲。
5井架吊籃提升或下降時,必須關好井架安全門,頭、手不準伸入井架內,待吊籃停穩,方能進入吊籃內工作。
6冬季施工,如需生爐增溫,必須經主管防火工作的領導批準,并落實好防火措施。
7使用磨石機應戴絕緣手套、穿膠鞋,電源線須進漏電保護器并采用橡膠軟線,不準有接頭。三角磨石必須安裝牢固并有防護罩,經試運轉正常后方可操作,運轉時不得進行維修。
8擦草酸時要戴橡膠手套。
9磨石機上方不準站人或堆物。
篇2:房屋樓地面工程維修制度
樓地面是房屋的主要水平承重構件,它們將自重和使用荷載傳遞給墻、柱及基礎上,對墻身起水平支撐作用,并有分隔空間、隔聲、隔水等作用。
一、地面起砂的維修
(一)地面起砂的原因
水泥地面起砂的表面現象為光潔度差,顏色發白不堅實,表面先有松散的水泥灰,隨著走動增多,砂粒逐步松動,直至成片水泥硬殼剝落。
造成水泥地面起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水泥砂漿摻合物砂級配不當,水灰比過大,養護不適當;水泥地面在未達到足夠的強度時就上人走動或進行下道工序;冬季低溫施工時,門窗未封閉或無供暖設備造成大面積冰凍;原建材不符要求,如水泥受潮或砂粒過細等都有可能造成地面起砂現象。
(二)地面起砂的防治
防治起砂的主要方法:首先要針對起砂原因采取相應措施,如水灰比過大就要嚴格控制水灰比等。其次,維修措施因根據具體情況而定,在樓地面起砂不大的情況下,可采取兩種方法進行維修,一是起砂部分用磨石水磨,直到地面露出堅硬、平整、光亮的表面;二是清理面層,再用鋼絲刷清除松動砂粒并沖洗干凈,最后在濕潤面層下純水泥漿罩面、壓光。在樓地面起砂面積較大的情況下,用107膠水泥漿修補:首先清除浮砂并沖洗干凈,凹凸不平處用水泥拌合少量107膠做成膩子嵌平,再用107膠加水攪拌勻刷地面一遍,以加強地面的粘連力,隨后用107膠泥漿分層涂刷3~4遍,3天后進行打蠟工作,以增強地面的耐磨性和耐久性。另外應注意107膠用量約為水泥重量的20%左右,多了強度會下降,少了粘結力不強。
二、地面空鼓的維修
它多發生于面層和墊層之間,或墊層與基層之間。空鼓處受力容易開裂,嚴重時大片剝落,破壞地面使用功能。
(一)造成空鼓的原因
(1)做樓地面的面層前,基層表面清理不干凈有浮灰,結合層粘結不牢;
(2)原材料質量低劣,配合比不正確,達不到規定的強度;
(3)樓地面的樓板表面或地面墊層平整度較差且未處理好;
(4)違反施工操作規定,未按要求做好結合層;
(5)養護不善,受到振動等。
(二)防治空鼓的方法
(1)清理地面的混凝土墊層或樓板表面,并用水沖刷干凈;
(2)按施工質量要求,嚴格選用原材料;
(3)當樓地面的基層平整度較差時,先做一層找平層,再做面層,使面層厚薄一致;
(4)嚴格遵守施工操作規定;
(5)養護期間,禁止人在上面操作和走動,應適時澆水養護;
(6)對空鼓的面層,先將空鼓部分鏟除,清理干凈并用水潤濕,再做結合層,最后用原材料嵌補,擠壓密實、壓光。
三、水泥樓地面裂縫的維修
(一)水泥樓地面裂縫的原因
(1)地基基礎不均勻沉降、樓板支座產生負彎矩,使樓面產生裂縫;
(2)樓板的板縫處理粗糙,降低了樓板的整體性,使樓面產生裂縫;
(3)大面積的水泥砂漿抹面,沒有設量分格縫,使樓地面產生收縮裂縫;
(4)原材料質量低劣,如水泥標號低或失效等;
(5)現澆鋼筋混凝土樓面溫差變形裂縫;
(6)使用維護不當等。
(二)水泥樓地面裂縫的防治
(1)由于地基基礎不均勻沉降引起的裂縫,先整治地基基礎,再修補裂縫;
(2)提高樓地面面層的整體性,可在樓板上做一層鋼筋網片,以抵抗樓面端部的負彎矩;
(3)處理樓板的板縫,其施工順序為:清洗板縫,水泥砂漿灌縫,搗實壓平,養護;
(4)根據質量要求,嚴格選用原材料;
(5)嚴格控制施工質量;
(6)大面積的樓地面面層,應做分格;
(7)對一般的裂縫,可將裂縫鑿成V型,用水清掃干凈后,用1:1~1:2的水泥砂漿嵌縫抹平壓光即可;
(8)對于大面積裂縫,且影響使用的面層,應鏟除重做。
四、水磨石地面的裂縫、光亮度差、細洞眼多的維修
水磨石
地面的裂縫的主要原因:地面回填土不實,高低不平;造成墊層厚薄不勻,引起地面裂縫;基層未清理干凈;暗敷電線管線太高,也易引起地面裂縫。其防治措施,關鍵在于面層下面的基層處理,如回填土應層層壓實,冬季施工中的回填土要采取保溫措施,同時務必注意將基層清理干凈等。
水磨石地面光亮度差,細洞眼多,產生原因既有磨光的磨面規格問題,也有金剛石砂輪規格問題;同時磨光過程中的二次補漿未采用擦漿而采用刷漿法,造成打磨時的洞眼出現。其防治措施主要為:對于表面粗糙光亮度差的,應重新用細金剛石砂輪或油面打磨,直至光滑。洞眼較多的,應重新擦漿,直到打磨消除洞眼為止。
五、木地板的維修
木地板,主要存在地板起鼓、地板縫不平、表面不平整及踩時有響聲等現象。
地板起鼓主要因局部板面受潮所致,或未鋪防潮層,或地板未開通氣孔。防治措施:應注意木板的干燥及施工環境的干燥;遇到起鼓時應將起鼓的木地板面層拆開,在毛地板上鉆通風孔若干,晾幾天時間,待干燥后重新封板。
木地板縫不平,常常是因為板條規格不準或板潮所致。修補縫隙一般可用相同的材料創成刀背形薄片,醮膠嵌入縫內創平。
木地板表面不平整,一般多為電刨、手刨同時用,板面吃力深淺不勻,或房內彈線不準所致。若已造成上述情況,可將高刨平或磨平,或調正木柵高度。
地板踩踏時的響聲往往是由于木
篇3:地面工程(現澆水磨石細石混凝土水泥砂漿)安全監理制度
1操作時必須穿膠鞋。
2晚上收光地面要有足夠的照明。不得隨便移動臨時照明線,不要把衣物等掛在電線上。
3在室內推運小車時,特別是在過道中拐彎時要注意車把擠手。人推小車時不準倒退。
4清理樓內地面時,清理出的垃圾雜物等,不得由窗口、陽臺、井道隨意向下拋擲。
5井架吊籃提升或下降時,必須關好井架安全門,頭、手不準伸入井架內,待吊籃停穩,方能進入吊籃內工作。
6冬季施工,如需生爐增溫,必須經主管防火工作的領導批準,并落實好防火措施。
7使用磨石機應戴絕緣手套、穿膠鞋,電源線須進漏電保護器并采用橡膠軟線,不準有接頭。三角磨石必須安裝牢固并有防護罩,經試運轉正常后方可操作,運轉時不得進行維修。
8擦草酸時要戴橡膠手套。
9磨石機上方不準站人或堆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