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硫酸使用注意事項
濃硫酸是一種無色無味粘稠液體。具有強腐蝕性和強氧化性,在儲存和使用過程中一定要嚴格按照規范操作,注意安全。
一、濃硫酸的危害
1、健康危害:
對皮膚、粘膜等組織有強烈的刺激和腐蝕作用。
蒸氣或霧可引起結膜炎、結膜水腫、角膜混濁,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發生呼吸困難和肺水腫;高濃度引起喉痙攣或聲門水腫而窒息死亡。
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燒傷以致潰瘍;嚴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腎損害、休克等,口服濃硫酸致死量約為5毫升。
皮膚灼傷輕者出現紅斑、重者形成潰瘍,愈后癍痕收縮影響功能。濺入眼內可造成灼傷,甚至角膜穿孔、全眼炎以至失明。
慢性影響:長期接觸硫酸霧者,可有鼻粘膜萎縮伴有嗅覺減退或消失、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硬化和牙齒酸蝕等癥狀。。
2、環境危害:溶液對水體和土壤可造成污染,硫酸霧也是一種大氣污染。
3、燃爆危險:硫酸雖不燃,但很多反應卻會起火或爆炸,如與金屬粉反應會產生可燃性氣體,與水混合會大量放熱。
著火時應立刻用砂土、干粉滅火器或二氧化碳滅火器滅火。不可用水滅火。
二、防護措施
呼吸系統防護:可能接觸硫酸蒸氣或煙霧時,必須佩戴防毒面具或供氣式頭盔。緊急事態搶救或逃生時,建議佩帶自給式呼吸器或用濕布捂住口鼻。
眼睛防護: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
防護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和膠鞋。
手防護:戴橡膠手套。
其它:工作場所應通風、有水源和消防器材,應設安全淋浴和眼睛沖洗器具。工作后,淋浴更衣。單獨存放被污染的衣服,洗后再用。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
三、泄漏應急處理
若有少量濃硫酸泄漏,可用大量自來水沖洗,清洗液用廢液桶收集,處理后排放。
若有大量濃硫酸泄漏,疏散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禁止無關人員進入污染區,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好面罩,穿化學防護服。合理通風,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勿使泄漏物與可燃物質(木材、紙、油等)接觸,在確保安全情況下堵漏。噴水霧減慢揮發(或擴散),但不要對泄漏物或泄漏點直接噴水。用沙土、干燥石灰或蘇打灰混合,然后收集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也可以用大量水沖洗,經稀釋的洗水收集處理后排放。
四、中毒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脫去被污染衣著,用大量2%碳酸氫鈉溶液或清水沖洗20分鐘以上(用布擦會擴大燒傷面積),就醫
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15min,就醫
吸入:迅速離開現場到空氣新鮮處,呼吸困難時輸氧。給予2-4%碳酸氫鈉溶液霧化吸入。就醫。
食入:誤服者給牛奶、蛋清、植物油等口服,不可催吐。立即就醫。
五、濃硫酸的使用及注意事項
注意對硫酸霧的控制,加強通風排氣。車間硫酸霧最高容許濃度:2mg/m3,車間內要有方便的沖洗器具。禁止煙火、進水進食,嚴格遵守操作規程,搬運時輕裝輕放。
濃硫酸溶于水后能放出大量的熱,因此濃硫酸稀釋時,常將濃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燒瓶用玻璃棒引流),并不斷攪拌,使稀釋產生的熱量及時散出。切記“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斷攪”。不能將水加入酸中,否則會產生飛濺,導致灼傷。稀釋好的硫酸應冷卻至室溫后存放入試劑瓶中。
若不小心將濃硫酸倒在實驗桌上,可先用抹布擦除,再用水沖洗。清洗液收集處理后再排放。
六、濃硫酸的儲存
應儲存于陰涼、干燥、通風良好的倉庫,應與易燃物、還原性物質、堿類、金屬粉末等分開存放。
篇2:硫酸鹽酸管理使用規定
為了加強對危險化學物品的安全管理,保證實驗室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保障實驗人員生命、財產安全,保護環境,根據國務院《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的規定,并結合我公司具體情況,特制定本辦法。
一、硫酸
1.儲存
A.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庫房。庫溫不超過35℃,相對濕度不超過85%。保持容器密封。應與易(可)燃物、還原劑、堿類、堿金屬、食用化學品分開存放,切忌混儲。儲區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和合適的收容材料。
B.嚴禁將濃硫酸與濃硝酸及有機溶劑(如甲醇、乙醇、甘油等)和礦物油類(機油、汽油等)物品混放。
C.硫酸的儲存及使用必須指定專人管理,儲存硫酸的庫房必須加鎖,實行雙人監控,即鑰匙由指定的兩人保管,必須兩人到場方可打開庫房。使用硫酸必須經過部門領導同意。
2.危害性
硫酸具有極高的腐蝕性,特別是高濃度硫酸。高濃度的硫酸不光具有酸性,另也有強烈去水及氧化性質:除了會和肉體里的蛋白質及脂肪發生水解反應并造成嚴重化學性燒傷之外,它還會與碳水化合物發生高放熱性去水反應并將其碳化,造成二級火焰性灼傷,對眼睛及皮肉造成極大傷害。
3.使用操作
從事儲存、使用硫酸的人員,必須接受專業知識,安全知識等內容的培訓。并經考核合格,方可上崗作業。
操作濃硫酸時,必須在空氣流通和采光好的地方進行操作,嚴格遵守操作規程。
配制、使用濃硫酸時必須按規定采取保護措施,穿防酸服,配戴護目鏡,防護手套、防護圍裙等。
打開濃硫酸瓶子封口時應小心,面部應遠離瓶口,瓶口不能對準他人,防止濃硫酸外濺造成事故。
取濃硫酸時,手不準只提瓶蓋(正確方法為一手拖住瓶底,一手護住瓶體),防止瓶體脫落發生安全事故。
稀釋和配制濃硫酸時必須在耐酸容器內進行,將濃硫酸緩緩倒入蒸餾水中,并用耐酸棒均勻攪動使之降溫散熱,并且瓶口不能對著自己面部,加入過程中如發現溫度過高應等降溫冷卻后再繼續稀釋,嚴禁向硫酸中倒水,以免硫酸飛濺傷人。
盛裝過濃硫酸的一切用具應由使用者及時、親自子干凈。
4.急救措施
A.皮膚接觸:大量硫酸與皮膚接觸需要先用干布吸去,不能用力按、擦,否則會擦掉皮膚;少量硫酸接觸無需用干布。然后用大量冷水沖洗,再用3%~5%碳酸氫鈉溶液沖洗。用大量冷水沖洗剩余液體,最后再用NaHCO?溶液涂于患處,最后用0.01%的蘇打水(或稀氨水)浸泡。就醫。
B.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
C.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D.食入:用水漱口,給飲牛奶或蛋清。就醫。
二、鹽酸
1.儲存
A.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庫房。庫溫不超過30℃,相對濕度不超過85%。保持容器密封。應與堿類、胺類、堿金屬、易(可)燃物分開存放,切忌混儲。儲區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和合適的收容材料。
B.鹽酸的儲罐材質標識符合要求,嚴禁帶缺陷使用。儲罐應分類存放,間距不小于1米。
C.鹽酸(易制毒化學品)須有單獨的倉庫存放,實行雙人雙鎖,出入庫臺賬登記要清楚、全面、準確。無關人員不得進入鹽酸化學品倉庫,倉管員和聯絡員每月盤點當月的使用數量和庫存數量,即使將盤點情況回報給部門領導。
2.危害性
接觸其蒸氣或煙霧,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現眼結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燒灼感,鼻衄、齒齦出血,氣管炎等。誤服可引起消化道灼傷、潰瘍形成,有可能引起胃穿孔、腹膜炎等。眼和皮膚接觸可致灼傷。慢性影響:長期接觸,引起慢性鼻炎、慢性支氣管炎、牙齒酸蝕癥及皮膚損害。
3.使用操作
A.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
B.作業工人必須配戴耐酸堿橡皮手套,護目眼鏡。嚴禁吸煙攜帶易燃易爆物。
C.使用人員須開具鹽酸使用申請單,在部門負責人簽字后,向倉庫領用鹽酸。出庫時聯絡員陪同領用人將鹽酸送到使用部門。鹽酸的領用應該建立臺賬,單獨裝訂成冊備查。
D.使用人員應按計劃使用,合理申請購買鹽酸。嚴格記錄使用量,用途并在使用登記薄上簽字。使用人員不得私自存放鹽酸在非指定儲存和轉讓給如何他人和單位。
E.使用鹽酸,應注意鹽酸使用后殘夜的回收和處理,不得將含有鹽酸成分的殘渣直接排放出場外。
4.急救措施
A.皮膚接觸: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至少15分鐘,可涂抹弱堿性物質,如肥皂水等。就醫。
B.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
C.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D.食入:用水漱口,就醫。
篇3:硫酸安全使用管理使用制度
為了加強對危險化學品的嚴格管理,保證人身安全,避免造成人身傷害,特制訂本制度。
一、硫酸(H2SO4)的物理和化學性質
1.物理性質
純硫酸是無色油狀液體,能以任何比例溶解在水中,含量一般在96%-98%之間,密度為1.84g/ml,沸點為338℃,不易揮發。
2.化學性質
硫酸是一種強酸,稀硫酸具有酸類的通性,能和金屬、金屬氧化物及堿類物質等發生反應。
硫酸具有強烈的腐蝕性,對人的身體及其他物品能因腐蝕而發生破壞現象及危害人的生命安全。
二、安全操作與管理
1.生產班每班必須將成品酸打入成品酸庫,避免在緊急情況下,地下酸槽溢酸。
2.硫酸入庫應隨時注意硫酸大庫的使用情況,發現隱患及時找相關人員處理。
3.成品酸出庫由保管負責,要有出庫單位,保管必須設立臺帳,每月結束應對硫酸庫存進行盤庫。
4.干吸操作工負責對硫酸出庫進行監督和管理工作,如發生溢酸或造成安全事故,必追究當事人應有的連帶責任。
5.磷酸車間生產用酸,保管開出庫單,由磷酸車間萃取操作工與硫酸車間干吸崗位聯系,由硫酸車間干吸崗位負責向磷酸車間打酸,直至磷酸車間酸罐有回流為止。如因聯系不利造成事故必究雙方當事人責任。
6.萃取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業培訓,并考試合格,方能獨立操作。
7.硫酸槽周圍禁止與該崗位無關人員進入,若發現一次罰款20元。
8.干吸操作工在開車前和生產中應隨時檢查貯槽管道、閥門有無泄漏現象,如出現管道、閥門泄漏,應立即停車處理并及時上報有關部門,凡違章指揮,違章生產造成的安全責任,將追究當事人責任,并賠償因此而造成的全部經濟損失。
9.在放酸和開關閥門時必須穿戴整齊。戴上防酸手套,禁止赤膊、赤足上班,以防酸濺出傷人。
10、控制好硫酸流量,保持原用量一致,防止硫酸中轉槽溢槽,若違反每次罰款1000元。
11、硫酸貯槽貯存量不超過硫酸貯槽容量的90%,禁止滿槽、溢槽,若違反每次罰款1000元。
三、硫酸貯槽維護、檢修
a)每年必須定期對硫酸貯槽進行探傷、厚度檢測,保證貯槽的安全使用。
b)機修人員必須堅持對硫酸管道、閥門、泵進行巡回檢查,發現泄漏,立即處理,若發現泄漏又不及時處理,每次罰款500元,直至開除。
c)從事硫酸管道、閥門、泵檢修時,必須戴防酸手套,特別注意面部、眼睛的防護,若有物料溢出,及時進行現場清理。
d)在設備、管道、閥門檢修時,必須關閉槽子根部閥,待確認關閉后,才能進行拆卸。
e)硫酸泵檢修時必須切斷電源,再進行拆卸。
四、應急措施
五、凡發現有酸泄漏地面,應立即停車,關閉貯槽根部閥門,用石灰中和,并進行隔離,防止危險源擴大,嚴禁用水沖洗,嚴重的應通知相關部門處理。
六、凡發現硫酸等化學物質引起的灼傷,應立即清除或擦掉灼傷物質,然后再用大量水迅速沖洗,嚴重的馬上送醫院治療,灼傷后切勿立即用水沖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