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硫酸溶液安全使用規范

硫酸溶液安全使用規范

2024-07-09 閱讀 2189

1、目的:安全正確操作硫酸溶液,確保操作者和設備生產的安全。

2、安全操作服裝規定

1)使用高度危險性之化學藥品時(如硫酸等),必須穿戴防護面具、抗酸堿防護長袍與抗酸堿手套等

2)不可攜帶個人使用之防毒面具或護具。

3、安全規定

1)領取

領取硫酸溶液前需先到倉庫開具《危險化學品領料單》,填寫物料名稱、規格及型號數、量等相關信息,經經理簽字副總以上審核后方可到倉庫領取物料;用專用手推車搬運物料過程中需輕拿輕放,不可碰撞、倒置或橫放物料,包裝紙箱不可隨物料進入無塵車間;

2)存儲

硫酸溶液的存儲應專柜存放,且有通風設備,移動或更換溶液后,應放回原處并扣上門栓。

3)使用

A:所有使用者一?需先經過合格使用者訓練及考核后,方可自行使用;

B:使用化學防護器著裝必須齊全,應全程穿戴防酸圍裙、防酸手套及防酸面罩,以維護作業時的人身安全;

C:使用化學槽前應先確定排氣抽風系統正常運行;無機區設備所使用的藥品為無機化學藥品,切不可將有機類藥品(如:丙酮…)拿至本設備區操作與配制;

D:配制新溶液時需再三確認標識,以免發生誤配之危險,除會造成制程之損失外,嚴重易造成工傷事故。另需注意其化學特性及使用期限;

E:溶液使用完畢的空瓶,需先經過沖洗后方可放置于空瓶回收柜中;

F:若要暫時離開,對遺留下來而無人管理的化學藥品,要加以標簽標識使用者名稱,化學藥品名稱,配制日期。絕對不要任何未貼標簽的溶液或尚未清洗的器具放在一旁;

G:在化學槽工作時英養成良好的工作姿勢,上身應避免前傾至化學清洗槽上方,一方面可防止危險發生,另一方面也可減少污染機會;

H:化學槽不操作時,應隨時將蓋子蓋妥,清洗水槽之水和氮氣關上;

I:使用完畢之藥品、燒杯、晶片,務必物歸原位,并做適當處理,清洗臺時刻保持整齊干凈。

4)作業規范:

A:燒杯使用前要先清洗(DIwater沖洗),配置溶液前亦然;

B:拿燒杯時需用雙手,以兩手抱緊燒杯外側拿起;不可單手抓,因為容易滑落甚至摔破。拿燒杯或水杯時,手指不可碰觸到杯緣或燒杯內部;

C:配置溶液時,化學藥瓶不可放于清洗臺上,因為藥瓶的底部跟外側都很臟,倒酸時,注意不能讓藥瓶瓶口接觸到杯緣。使用完畢應立刻將藥瓶放回柜中;

D:酸堿溶液不可與有機溶液混合使用,因為混合時會產生高熱、燃燒甚至劇烈爆炸反應。而有機溶液都是易燃物,而不宜放在同一個槽中;

E:溶液不慎傾倒到地面時,若面積很大,可先用無塵紙圍住,再以吸液棉覆蓋,最后置入垃圾桶膠袋內封好。作業時戴較厚的防酸手套,小面積的酸堿潑灑可用濾紙、無塵紙吸附。勿在無塵室內使用中和粉末(會有顆粒污染);

F:操作本區設備時所使用之防護器具?有污損,需進行清潔并放回原處;

G:抗酸堿面罩、圍裙之清洗:以擦拭紙沾清水,將沾附之殘酸廢堿清除后歸回原位;

H:在作業過程中發生化學品危害時,應先脫去衣物,請就近使用急救藥品及設施。

5)配制硫酸+雙氧水順序:

A:先量取400ml雙氧水倒入燒杯中,將量筒用水槍洗凈;

B:再量取1200ml濃硫酸,順著杯壁緩緩倒入燒杯中;若要降溫,可先將燒杯置于水槽中,開啟鼓泡功能;

C:清洗用具,打掃臺面,將溶液瓶放回至溶液柜中;

6)排放

A:傾排廢液前,先檢查是否過熱,要等其冷卻至低于50℃以下才方可傾倒,以避免水槽管路提早劣化。

B:在倒酸堿溶液時要先將D.I水開啟,目的是加速稀釋進入管路內的酸堿溶液,且拿一水杯承接,防水四處濺灑,待水杯中的水溢滿并流入水槽之后,將酸堿溶液沿槽璧倒入,最后要將杯子清洗干凈歸位。

C:務必依排放規定進行排放,嚴禁任意倒入任何非指定排放口。

7)酸堿防護服標準穿戴如下圖:

篇2:硫酸安全使用管理使用制度

為了加強對危險化學品的嚴格管理,保證人身安全,避免造成人身傷害,特制訂本制度。

一、硫酸(H2SO4)的物理和化學性質

1.物理性質

純硫酸是無色油狀液體,能以任何比例溶解在水中,含量一般在96%-98%之間,密度為1.84g/ml,沸點為338℃,不易揮發。

2.化學性質

硫酸是一種強酸,稀硫酸具有酸類的通性,能和金屬、金屬氧化物及堿類物質等發生反應。

硫酸具有強烈的腐蝕性,對人的身體及其他物品能因腐蝕而發生破壞現象及危害人的生命安全。

二、安全操作與管理

1.生產班每班必須將成品酸打入成品酸庫,避免在緊急情況下,地下酸槽溢酸。

2.硫酸入庫應隨時注意硫酸大庫的使用情況,發現隱患及時找相關人員處理。

3.成品酸出庫由保管負責,要有出庫單位,保管必須設立臺帳,每月結束應對硫酸庫存進行盤庫。

4.干吸操作工負責對硫酸出庫進行監督和管理工作,如發生溢酸或造成安全事故,必追究當事人應有的連帶責任。

5.磷酸車間生產用酸,保管開出庫單,由磷酸車間萃取操作工與硫酸車間干吸崗位聯系,由硫酸車間干吸崗位負責向磷酸車間打酸,直至磷酸車間酸罐有回流為止。如因聯系不利造成事故必究雙方當事人責任。

6.萃取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業培訓,并考試合格,方能獨立操作。

7.硫酸槽周圍禁止與該崗位無關人員進入,若發現一次罰款20元。

8.干吸操作工在開車前和生產中應隨時檢查貯槽管道、閥門有無泄漏現象,如出現管道、閥門泄漏,應立即停車處理并及時上報有關部門,凡違章指揮,違章生產造成的安全責任,將追究當事人責任,并賠償因此而造成的全部經濟損失。

9.在放酸和開關閥門時必須穿戴整齊。戴上防酸手套,禁止赤膊、赤足上班,以防酸濺出傷人。

10、控制好硫酸流量,保持原用量一致,防止硫酸中轉槽溢槽,若違反每次罰款1000元。

11、硫酸貯槽貯存量不超過硫酸貯槽容量的90%,禁止滿槽、溢槽,若違反每次罰款1000元。

三、硫酸貯槽維護、檢修

a)每年必須定期對硫酸貯槽進行探傷、厚度檢測,保證貯槽的安全使用。

b)機修人員必須堅持對硫酸管道、閥門、泵進行巡回檢查,發現泄漏,立即處理,若發現泄漏又不及時處理,每次罰款500元,直至開除。

c)從事硫酸管道、閥門、泵檢修時,必須戴防酸手套,特別注意面部、眼睛的防護,若有物料溢出,及時進行現場清理。

d)在設備、管道、閥門檢修時,必須關閉槽子根部閥,待確認關閉后,才能進行拆卸。

e)硫酸泵檢修時必須切斷電源,再進行拆卸。

四、應急措施

五、凡發現有酸泄漏地面,應立即停車,關閉貯槽根部閥門,用石灰中和,并進行隔離,防止危險源擴大,嚴禁用水沖洗,嚴重的應通知相關部門處理。

六、凡發現硫酸等化學物質引起的灼傷,應立即清除或擦掉灼傷物質,然后再用大量水迅速沖洗,嚴重的馬上送醫院治療,灼傷后切勿立即用水沖洗。

篇3:易制毒硫酸安全使用管理制度

一、易制毒硫酸管理人員,應認真學習《易制毒化學品管理條例》、《危險化學品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制度、標準及相關的業務知識。不定期對員工進行教育和培訓。

二、硫酸為易制毒品。本公司硫酸儲罐規格為Φ15×9m,最大儲存量為2900噸,安全儲存量為2300噸,硫酸儲罐區設立圍堰約200m,懸掛警示牌,有防護措施,圍堰外水池經常排水。

三、倉庫建立臺賬,硫酸出入庫實行登記,如實記錄使用情況和庫存狀況等,并保存兩年備查。

四、所有操作人員在操作過程中必須使用規定的防護用品(戴耐酸手套、穿防酸雨靴等),嚴禁酒后上崗,嚴禁穿拖鞋、短褲上班。作業場地配置保護裝置,庫內重地,閑人免入。

五、硫酸卸酸入庫時,運酸司機和專管人員必須在場,嚴禁擅自離崗,禁止閑雜人員靠近,控制下酸管口,防止硫酸外漏。

六、專管員勤檢查,檢查硫酸儲存量是否符合要求,檢查儲罐、閥門及管道是否完好,一旦發現滴漏跡象,應及時處理和整改。庫邊應無雜草,水溝無阻塞,無其它安全隱患,如有異常應及時通知值班主任或安全專干處理.

七、專管人員和操作人員擔負硫酸守護職責,24小時監控,發現可疑人員進入灌區,應予以阻止并報告安全專干,防止硫酸被盜用或取作它用。

八、如發現硫酸泄露,當班人員應立即報告值班主任和安全專干,值班主任和安全專干應立即報告應急救援正副總指揮,啟動應急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