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Z超市進出口管理制度

Z超市進出口管理制度

2024-07-23 閱讀 7828

一.員工通道:

A.外出入口,負責外來人員登記,除指定財務人員,不得帶包進入賣場,不得攜帶商品出入。員工可帶包進入,出來時需主動示包,接受保安人員檢查。

B.內出入口:禁止所有人員帶包和商品出入。

C.物品攜出/歸還需填《物品攜出/歸還申請表》,保安核實后留保安聯放行,登記物品歸還后注清。

附:《物品攜出/歸還申請單》

二.倉庫出入口

原則上貨品只準入不準出

收貨部的出入口需設保安人員,尤其是收貨入口處。送貨員或其它部門的人員進入收貨區必須佩戴工牌,否則不許進入收貨區。進出所攜帶物品一律經保安檢查。

禁止部分商品卸下的送貨車輛進入。

進入送貨區的送貨車,::需登記車輛牌號和訂貨單。

車輛出場時檢查是否有攜帶商品。

收貨部內應裝設電眼裝置,加強對收貨監控管理。

加強員工的法制教育及員工崗位責任制的知識教育,提高防范意識,互相監督,遵守公司的有關規定,杜絕一切不利于公司的盜竊行為。

商品的進出都必須有清單同行。

退貨給供應商的商品應有主管或經理批準,與退貨單同行方可出入。

員工不能攜帶私人物品進入收貨部,如掛包、手袋等,所有私人物品均應按公司規定存放到指定地方。

員工不能在收貨區域內接受供應商贈送的任何物品。

不許在收貨區域吃東西。

附:《廠商攜入物品明細單》(駐場、展銷)

三.顧客入口

禁止員工通行

禁止穿背心、拖鞋、赤膊者入內

無會員證者不得入內

規范語言:

“請您出示會員卡。”

“對不起,我店是會員店,無會員卡無法購物,請您到××處辦理會員卡。”

幼兒園食品安全應急預案

篇2:進出口集裝箱管理制度

1、目的

對進出貨的集裝箱進行有效控制,確保出入貨柜箱的安全以及最終產品質量滿足產品標準。

2、范圍

適用所有進出本公司集裝箱。

3、職責

3.1裝箱員負責對出貨集裝箱外圍、內部、裝貨過程直至裝柜結束的查驗、確認。

3.2倉庫保管員負責對收貨集裝箱外圍、內部查驗并上報生產部和市場管理部。

4、管理要求

4.1入廠裝柜的登記和檢查

裝箱員負責對到廠的貨柜進行安全檢查,包括:貨柜是否經過改裝,藏暗格(檢查改裝的七個檢查點:柜頂、貨柜天花板、貨柜門、柜地板、柜下部、左邊柜墻、右邊柜墻、后部柜墻),貨柜是否能關好,有無漏水,貨柜是否干凈,是否適合裝本公司產品,貨柜是否攜帶易燃易爆物品,柜內是否有異物;生產部在裝柜時負責對以上事項進行復查。如發現安全隱患,立即報告上級主管,由主管通知相關人員協調安排更換貨柜,以免影響正常出柜。

4.2倉管員按照公司程序負責核對出貨文件,確保所裝貨物產品合格并與裝箱單數量相符、品名無誤。

4.3倉管員安排裝箱,并對正在裝柜的貨柜進行監督,做好記錄,內容包括:裝柜起止時間,貨柜型號,拖車車號,貨柜上封條是否和出貨文件上相同,發現異常及時上報主管領導。

4.4裝箱員負責核對集裝箱封箱鎖號。并在裝箱完成后確認集裝箱無誤后方可封箱,上鎖。

4.5整個裝箱過程均需拍照并作相應記錄留檔。

4.6貨柜司機進出工廠,保安員必須詳細檢查拖柜司機的有效證件,登記拖柜司機的姓名、電話號碼、公司名稱,登記司機所托貨柜的型號、拖車車號、出廠時間。

附件:

《集裝箱裝柜檢查表》

篇3:進出口化妝品檢驗檢疫監督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保證進出口化妝品的安全衛生質量,保護消費者身體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及其實施條例、《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和《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等法律法規的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列入《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實施檢驗檢疫的商品目錄》及有關國際條約、相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由檢驗檢疫機構檢驗檢疫的化妝品成品和半成品的檢驗檢疫及監督管理。

第三條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以下簡稱國家質檢總局)主管全國進出口化妝品檢驗檢疫監督管理工作。

國家質檢總局設在各地的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以下簡稱檢驗檢疫機構)負責所轄區域進出口化妝品檢驗檢疫監督管理工作。

第四條進出口化妝品生產經營者應當依照法律法規和相關標準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保證化妝品安全,對社會和公眾負責,接受社會監督,承擔社會責任。

第二章?進口化妝品檢驗檢疫

第五條檢驗檢疫機構根據我國國家技術規范的強制性要求以及我國與出口國家(地區)簽訂的協議、議定書規定的檢驗檢疫要求對進口化妝品實施檢驗檢疫。?

我國尚未制定國家技術規范強制性要求的,可以參照國家質檢總局指定的國外有關標準進行檢驗。

第六條進口化妝品由口岸檢驗檢疫機構實施檢驗檢疫。國家質檢總局根據便利貿易和進口檢驗工作的需要,可以指定在其他地點檢驗。

第七條檢驗檢疫機構對進口化妝品的收貨人實施備案管理。進口化妝品的收貨人應當如實記錄進口化妝品流向,記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第八條進口化妝品的收貨人或者其代理人應當按照國家質檢總局相關規定報檢,同時提供收貨人備案號。

其中首次進口的化妝品應當提供以下文件:

(一)符合國家相關規定要求,正常使用不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的聲明;

(二)產品配方;

(三)國家實施衛生許可或備案的成品,應當提交國家相關主管部門批準的進口化妝品衛生許可批件或者備案憑證;

(四)國家沒有實施衛生許可或備案的成品,應當提供下列材料:

1、國家質檢總局指定的檢測機構出具的可能存在安全性風險物質的有關安全性評估資料;

?2、在生產國家(地區)允許生產、銷售的證明文件或者原產地證明。

(五)銷售包裝化妝品成品除前四項外,還應當提交中文標簽樣張和外文標簽及翻譯件;

(六)非銷售包裝的化妝品成品還應當提供包括產品的名稱、數重量、規格、產地、生產批號、生產日期、保質期、加施包裝的目的地名稱、加施包裝的工廠名稱、地址、聯系方式;

(七)國家質檢總局要求的其他文件。

第九條進口化妝品在取得檢驗檢疫合格證明之前,應當存放在檢驗檢疫機構指定或者認可的場所,未經檢驗檢疫機構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調離、銷售、使用。

第十條檢驗檢疫機構受理報檢后,對進口化妝品進行檢驗檢疫,包括現場查驗、抽樣留樣、實驗室檢驗、出證等。

第十一條現場查驗內容包括貨證相符情況、產品包裝、標簽版面格式、產品感官性狀、運輸工具、集裝箱或存放場所的衛生狀況。

第十二條進口化妝品成品的標簽標注應當符合我國相關的法律法規及國家技術規范的強制性要求。檢驗檢疫機構對化妝品標簽內容是否符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要求進行審核,對與質量有關的內容的真實性和準確性進行檢驗。

第十三條進口化妝品的抽樣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樣品數量應滿足檢驗、復驗、備查等使用需要。以下情況,應當加嚴抽樣:

(一)初次進口的;

(二)曾經出現質量安全問題的;

(三)進口數量較大的。

抽樣時,檢驗檢疫機構應當出具印有序列號、加蓋檢驗檢疫業務印章的《抽/采樣憑證》,抽樣人與收貨人或其代理報檢單位應當雙方簽字。

樣品應當按照國家相關規定進行管理,合格樣品保存至抽樣后4個月,特殊用途化妝品合格樣品保存至證書簽發后一年,不合格樣品應當保存至保質期結束。涉及案件調查的樣品,應當保存至案件結束。

第十四條需要進行實驗室檢驗的,檢驗檢疫機構應當確定檢驗項目和檢驗要求,并將樣品送符合資質條件的檢測機構。

檢測機構應當按照要求實施檢驗,并在規定時間內出具檢驗報告。

第十五條進口化妝品經檢驗檢疫合格的,檢驗檢疫機構出具《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并列明貨物的名稱、品牌、原產國家(地區)、規格、數/重量、生產日期等。進口化妝品取得《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后,方可銷售、使用。

進口化妝品經檢驗檢疫不合格,涉及安全、健康、環境保護項目的,由檢驗檢疫機構責令當事人銷毀,或者出具退貨處理通知單,由當事人辦理退運手續。其它項目不合格的,可以在檢驗檢疫機構的監督下進行技術處理,經重新檢驗檢疫合格后,方可銷售、使用。

第十六條免稅化妝品的收貨人在向所在地直屬檢驗檢疫機構申請備案時,應當提供本企業名單、地址、法人代表、主管部門、經營范圍、聯系人、聯系方式、產品清單等相關信息。

第十七條免稅化妝品應當實施進口檢驗,免稅化妝品可免于加帖中文標簽,免于標簽的符合性檢驗。在《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上注明該批產品僅用于免稅店經營。

首次進口的免稅化妝品,應當提供供貨人出具的產品質量安全符合我國相關規定的聲明、國外官方或者有關機構頒發的自由銷售證明或者原產地證明、產品中可能存在安全性風險物質的安全性評估資料、產品配方等。

第三章?出口化妝品檢驗檢疫

第十八條出口化妝品生產企業應當保證其出口化妝品符合進口國家(地區)標準或者合同要求。進口國家(地區)無相關標準且合同未有要求的,可以由國家質檢總局指定相關標準。

第十九條國家質檢總局對出口化妝品生產企業實施備案管理。具體辦法由國家質檢總局另行制定。

第二十條出口化妝品由產地檢驗檢疫機構實施檢驗檢疫,口岸檢驗檢疫機構實施口岸查驗。

口岸檢驗檢疫機構應當將查驗不合格信息通報產地檢驗檢疫機構,并按規定將不合格信息上報上級檢驗檢疫機構。

第二十一條出口化妝品生產加工企業應當建立質量管理體系并持續有效運行。檢驗檢疫機構對出口化妝品企業質量管理體系及運行情況進行日常監督檢查。

第二十二條出口化妝品生產企業應當建立原料采購、驗收、使用管理制度,要求供應商提供原料的合格證明。

出口化妝品生產企業應當建立生產記錄檔案,如實記錄化妝品生產過程的安全管理情況。

出口化妝品生產企業應當建立檢驗記錄制度,依照相關規定要求對其出口化妝品進行檢驗,確保產品合格。

上述記錄應當真實,保存期不得少于二年。

第二十三條出口化妝品的發貨人或者其代理人應當按照國家質檢總局相關規定報檢。其中首次出口的化妝品應當提供以下文件:

(一)出口化妝品企業營業執照、衛生證、生產許可證、生產企業備案材料及法律法規要求的其他證明;

(二)自我聲明,聲明化妝品符合進口國家(地區)相關法規和標準的要求,正常使用不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等內容;

(三)產品配方;

(四)銷售包裝化妝品成品應當提交外文標簽樣張和中文翻譯件。特殊用途化妝品成品應提供相應的衛生許可批件或產品中可能存在安全性風險物質的有關安全性評估資料。

第二十四條檢驗檢疫機構受理報檢后,對出口化妝品進行檢驗檢疫,包括現場查驗、抽樣留樣、實驗室檢驗、出證等。

第二十五條現場查驗內容包括貨證相符情況、產品感官性狀、產品包裝、標簽版面格式、運輸工具、集裝箱或存放場所的衛生狀況。

第二十六條出口化妝品的抽樣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樣品數量應當滿足檢驗、復驗、備查等使用需要。

抽樣時,檢驗檢疫機構應當出具印有序列號、加蓋檢驗檢疫業務印章的《抽/采樣憑證》,抽樣人與收貨人或其代理報檢單位應當雙方簽字。

樣品應當按照國家相關規定進行管理,合格樣品保存至抽樣后4個月。涉及案件調查的樣品,應當保存至案件結束。

第二十七條需要進行實驗室檢驗的,檢驗檢疫機構應當確定檢驗項目和檢驗要求,并將樣品送符合資質條件的檢測機構。

檢測機構應當按照要求實施檢驗,并在規定時間內出具檢驗報告。

第二十八條出口化妝品經檢驗檢疫合格的,由檢驗檢疫機構按照規定出具通關證明。進口國家(地區)對檢驗檢疫證書有要求的,應當按照要求同時出具有關檢驗檢疫證書。

出口化妝品經檢驗檢疫不合格的,可以在檢驗檢疫機構的監督下進行技術處理,經重新檢驗檢疫合格的,方準出口。不能進行技術處理或者技術處理后重新檢驗仍不合格的,不準出口。

第二十九條來料加工全部復出口的化妝品,來料進口時,能夠提供符合擬復出口國家(地區)法規或標準的證明性文件的,可免于按照我國標準進行檢驗;加工后的產品,按照進口國家(地區)的標準進行檢驗檢疫。

第四章?非貿易性化妝品檢驗檢疫

第三十條化妝品衛生許可或者備案測試用、企業研發和宣傳用的非試用樣品,報檢時應當由收貨人或者其代理人提供樣品的使用和處置情況說明及非銷售使用承諾書,入境口岸檢驗檢疫機構進行審核備案,數量在合理使用范圍的,可免于檢驗。

進口化妝品收貨人應當如實記錄化妝品流向,記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兩年。

第三十一條進口非試用或者非銷售用的展品,報檢時應當提供展會主辦(主管)單位出具的參展證明,可以免予檢驗。展覽結束后,在檢驗檢疫機構監督下作退回或銷毀處理。

第三十二條攜帶、郵寄進境的個人自用化妝品(包括禮品),需要在入境口岸實施檢疫的,應當實施檢疫。

第三十三條外國及國際組織駐華官方機構進口自用化妝品,進境口岸所在地檢驗檢疫機構實施查驗。符合外國及國際組織駐華官方機構自用物品進境檢驗檢疫相關規定的,免于檢驗。

第五章?監督管理

第三十四條報檢人對檢驗結果有異議而申請復驗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復驗。

第三十五條檢驗檢疫機構對進出口化妝品的生產經營者實施分類管理制度。

第三十六條檢驗檢疫機構對進口化妝品的收貨人、出口化妝品的生產企業和發貨人實施誠信管理。對有不良記錄的,應當加強檢驗檢疫和監督管理。

第三十七條國家質檢總局對進出口化妝品安全實施風險監測制度,組織制定和實施年度進出口化妝品安全風險監控計劃。檢驗檢疫機構根據國家質檢總局進出口化妝品安全風險監測計劃,組織對本轄區進出口化妝品實施監測并上報結果。

檢驗檢疫機構應當根據進出口化妝品風險監測結果,在風險分類的基礎上調整對進出口化妝品的檢驗檢疫和監管措施。

第三十八條國家質檢總局對進出口化妝品建立風險預警與快速反應機制。進出口化妝品發生質量安全問題,或者國內外發生化妝品質量安全問題可能影響到進出口化妝品安全時,國家質檢總局和檢驗檢疫機構應當及時啟動風險預警機制,采取快速反應措施。

第三十九條國家質檢總局可以根據風險類型和程度,決定并公布采取以下快速反應措施:

(一)有條件地限制進出口,包括嚴密監控、加嚴檢驗、責令召回等;

(二)禁止進出口,就地銷毀或者作退運處理;

(三)啟動進出口化妝品安全應急預案。

檢驗檢疫機構負責快速反應措施的實施工作。

第四十條對不確定的風險,國家質檢總局可以參照國際通行做法在未經風險評估的情況下直接采取臨時性或者應急性的快速反應措施。同時,及時收集和補充有關信息和資料,進行風險評估,確定風險的類型和程度。

第四十一條進口化妝品存在安全問題,可能或者已經對人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損害的,收貨人應當主動召回并立即向所在地檢驗檢疫機構報告。收貨人應當向社會公布有關信息,通知銷售者停止銷售,告知消費者停止使用,做好召回記錄。收貨人不主動召回的,檢驗檢疫機構可以責令召回。

出口化妝品存在安全問題,可能或者已經對人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損害的,出口化妝品生產企業應當采取有效措施并立即向所在地檢驗檢疫機構報告。

檢驗檢疫機構應當將轄區內召回情況及時向國家質檢總局報告。

第四十二條檢驗檢疫機構對本辦法規定必須經檢驗檢疫機構檢驗的進出口化妝品以外的進出口化妝品,根據國家規定實施抽查檢驗。

第六章法律責任

第四十三條未經檢驗檢疫機構許可,擅自將尚未經檢驗檢疫機構檢驗合格的進口化妝品調離指定或認可監管場所的,有違法所得的,處違法所得3倍以下罰款,最高不超過3萬元;沒有違法所得的,處1萬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四條將進口非試用或者非銷售用的化妝品展品用于銷售或者試用的,有違法所得的,處違法所得3倍以下罰款,最高不超過3萬元;沒有違法所得的,處1萬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五條不履行退運、銷毀義務的,由檢驗檢疫機構由處以1萬以下罰款。

第四十六條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及其所屬檢驗檢疫機構的工作人員泄露所知悉的商業秘密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七條進出口化妝品生產經營者、檢驗檢疫工作人員有其他違法行為的,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處理。

第七章附則

第四十八條本辦法下列用語的含義是:

(一)化妝品是指以涂、擦、散布于人體表面任何部位(表皮、毛發、指甲、口唇等)或口腔粘膜,以達到清潔、護膚、美容和修飾目的的產品;

(二)化妝品半成品是指除最后一道“灌裝”或者“分裝”工序外,已完成其它全部生產加工工序的化妝品;

(三)化妝品成品包括銷售包裝化妝品成品和非銷售包裝化妝品成品;

(四)銷售包裝化妝品成品是指以銷售為主要目的,已有銷售包裝,與內裝物一起到達消費者手中的化妝品成品;

(五)非銷售包裝化妝品成品指最后一道接觸內容物的工序已經完成,但尚無銷售包裝的化妝品成品。

第四十九條?本辦法由國家質檢總局負責解釋。

第五十條?本辦法自年?月?日起施行。原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2000年2月17日公布的《進出口化妝品監督檢驗管理辦法》(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令第21號)同時廢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