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出口特種設備管理規定
總的原則:中國加入WTO后,進口要和我國的要求相一致,符合我國的管理規定、技術規范、標準等要求;出口涉及國家形象,要保證產品質量,加強監督檢驗。
國家質檢總局《關于實施若干問題的意見》(國質檢法〔2003〕206號)第十五條:關于進出口特種設備的安全監察:
(一)鍋爐壓力容器進出口的安全監察,按照《鍋爐壓力容器制造監督管埋辦法》(國家質檢總局令第22號)的規定執行。對列入《進出口商品檢驗法》規定的法定檢驗目錄內的其他特種設備,依據現行有關的法律、法規進行。各地檢驗檢疫機構和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機構,應當積極配合,做好檢驗監督工作。
(二)進口特種設備的安全技術要求應當與境內特種設備的安全技術規范、標準一致;出口特種設備的安全技術要求應當遵守《進出口商品檢驗法》及其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第四條國家商檢部門根據對外貿易發展的需要,制定、調整并公布《商投機構實施檢驗的進出口商品種類表》(以下簡稱《種類表》)。
第五條列入《種類表》的進出口商品和其他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須經商檢機構檢驗的進出口商品,必須經過商檢機構或者國家商檢部門、商檢機構指定的檢驗機構檢驗。
前款規定的進口商品未經檢驗的,不準銷售、使用;前款規定的出口商品未經檢驗合格的,不準出口。
本條第一款規定的進出口商品,經收貨人、發貨人申請,國家商檢部門審查批準,可以免予檢驗。
商檢局《商投機構實施檢驗的進出口商品種類表》
商品編碼?商品名稱?計量單位?檢驗別
?不銹鋼制法蘭?公斤?B?
?不銹鋼制其他管于附件?公斤?B?
?其他鋼鐵制法蘭?公斤?B?
?裝壓縮氣體或液化氣體的鋼鐵容器,零售包裝用?公斤AB?
?裝壓縮氣體或液化氣體的鋼鐵容器,非零售包裝用
?蒸發量在900噸/時及以上的發電用鍋爐?臺/公斤?AB?
8402l190?蒸發量超過45噸/時的其他水管鍋爐?臺/公斤?AB?
?蒸發量不超過45噸/時的水管鍋爐?臺/公斤?AB?
?未列名蒸汽鍋爐,包括混合式鍋爐?臺/公斤?AB?
?過熱水鍋爐?臺/公斤?AB?
?集中供暖用的熱水鍋爐?臺?AB?
?蒸汽鍋爐和過熱水鍋爐的輔助設備?公斤?AB?
?集中供暖用鍋爐的輔助設備?公斤?AB?
?水蒸汽或其他蒸汽動力裝置的冷凝器?公斤?AB?
?煤氣發生器,乙炔發生器及類似水解氣體發生器?公斤?AB?
?減壓閥?套/公斤?B?
?油壓或氣壓傳動閥?套/公斤?B?
?止回閥?套/公斤?B?
?安全閥或溢流閥?套/公斤?B?
?未列名閥門?套/公斤?B?
故,出口特種設備不受《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約束,應當按《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要求進行商檢,不需要在國內取制造許可證。
一、鍋爐、壓力容器
1、依據:《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鍋爐壓力容器監督管理辦法(試行)》、《鍋爐壓力容器制造監督管理辦法》、《關于調整進出口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檢驗監管工作的通知》
2、進口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督管理
(1)產品的安全管理:必須滿足我國的鍋爐壓力容器安全技術規范。如短期內不能完全執行,在征得國家質檢總局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機構同意后,可以用國際上成熟、完整的體系,并被多數國家采用的技術標準,但鍋爐要滿足《鍋爐壓力容器制造許可條件》中對用鋼、結構、檢驗、安全附件、儀表、出廠文件等要求,壓力容器要滿足技術資料、銘牌、設計、用鋼、制造、檢驗等要求。
(2)企業制造許可要求:必須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鍋爐壓力容器制造許可證》。境外企業的鑒定評審機構設在中國特種設備檢測研究中心。
(3)產品安全性能監督檢驗:由國家質檢總局授權有相應資格的檢驗機構承擔。我省的進口鍋爐壓力容器監督檢驗由省特檢院承擔。
3、出口鍋爐、壓力容器監督管理
按照《鍋爐壓力容器制造監督管理辦法》規定進行,檢驗檢測機構完成檢驗出具檢驗報告,交外貿經營單位持此報告向產地商檢機構報檢。出口設備的監檢工作按照所簽訂的合同要求,如不需要出具監檢報告,監檢機構可不出具監檢報告。
4、《關于調整進出口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檢驗監管工作的通知》(國質檢[2006]107號):
(1)對于出口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元件,檢驗檢疫機構應根據抽樣標準抽取樣品送經國家質檢總局核準的特種設備監督檢驗機構(以下簡稱檢驗機構)檢驗,安全性能檢驗合格后,貿易關系人應持檢驗機構出具的安全性能檢驗報告,直接向檢驗檢疫機構報檢,無須再經省級鍋爐安全監察機構審核蓋章。
(2)進口成套設備中的壓力容器、壓力管道元件也應獲得總局簽發的制造許可證。因特殊需要,經國家批準進口的舊成套設備中屬關鍵部件的壓力容器、壓力管道元件,須經當地檢驗機構安全性能檢驗合格后,出具安全性能檢驗合格證明,辦理檢驗檢疫手續后,準許安裝使用并辦理使用登記。
5、《進出口鍋爐壓力容器監督管理辦法(試行)》(勞人鍋[1985]4號)
第五條?一切進出口鍋爐、壓力容器必須經過檢驗。
第十二條?……承擔出口鍋爐壓力容器制造的單位必須持有制造許可證。(不再執行,與22號令不一致)
6、《鍋爐壓力容器制造監督管理辦法》(20**年國家質檢總局令第22號)
第六條?境內制造、使用的鍋爐壓力容器,制造企業必須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鍋爐壓力容器制造許可證》(以下簡稱《制造許可證》)。未取得《制造許可證》的企業,其產品不得在境內銷售、使用。
二、壓力管道
1、依據:《壓力管道元件制造許可規則》、《關于對進口壓力管道元件實施安全監察的意見》
2、具體條款:
(1)《壓力管道元件制造許可規則》第二條凡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使用,并且符合《條例》適用范圍的壓力管道元件,其制造許可應當符合本規則的規定。
(2)《關于對進口壓力管道元件實施安全監察的意見》(質檢鍋函[2004]4號):要求對境外制造單位首批進口的壓力管道元件(焊接鋼管,燃氣用聚乙烯管材、管件,閥門,膨脹節及密封元件等)按照我國規范和標準要求進行型式試驗,合格后方準使用。
三、機電類特種設備
1、《特種設備質量監督與安全監察規定》(2000年原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令第13號)
第十條在中國境內銷售境外制造的特種設備,其產品必須符合我國有關特種設備的法律、行政法規、規章、強制性標準及技術規程的要求。
?境外企業在中國境內銷售境外制造的特種設備,必須明確中國境內注冊的代理商,并由代理商承擔相應的質量和安全責任。該代理商必須持接受委托代理和在中國境內注冊的證明材料,到所在地省級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機構備案。
?凡在中國境內銷售境外制造特種設備的產品或者部件,其同類型首臺產品或者部件必須由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指定的監督檢驗機構進行型式試驗,合格后方可以正式銷售。
篇2:特種設備生產管理規定
(1)特種設備生產單位應執行《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以及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制訂并公布的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進行生產活動。
(2)特種設備的設計單位需經省一級質量技術監督局的許可,方可從事設計活動。
(3)鍋爐、壓力容器中的氣瓶、氧艙和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的設計文件,應當經省一級(含副省級)質量技術監督管理部門核準的檢驗檢測機構鑒定,方可用于制造。
(4)特種設備出廠時,應附有安全技術規范要求的設計文件、產品質量合格證明、安裝及使用維修說明、監督檢驗證明等文件。
(5)從事特種設備的安裝、改造、維修等活動的單位,需取得質量技術監督管理部門的許可資格,方可從事相應的活動。跨省從事特種設備的設計、制造、安裝、改造、維修活動還需憑已取得的許可資格,到該地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辦理備案手續。
(6)特種設備安裝、改造、維修的施工單位應當在施工前到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辦理報裝手續,報裝批復后方可施工。
(7)特種設備的安裝、改造、維修竣工后30日內,施工單位將有關技術資料移交使用單位。使用單位應當將其存入該特種設備的安全技術檔案。
(8)特種設備需經由國務院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核準的檢驗檢測機構監督檢驗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篇3:特種設備使用檢測安全管理規定
1.設計和制造
對實施生產許可證的特種設備,由國家質量技術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統一實行生產許可證制度;對未實施生產許可證管理的特種設備,實施安全認可證制度。未取得相應產品生產許可證或安全認可證的單位不得制造相應產品。
(對鍋爐制造廠的鍋爐產品實行出廠監督檢驗制度。監督檢驗工作由當地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機構或其授權的鍋爐壓力容器檢驗所進行。鍋爐制造廠應繳納檢驗費。)
2.安裝、維修保養與改造
安裝、維修保養、改造單位必須具備相應的條件,向所在地省級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機構或其授權的特種設備監察機構申請資格認可,取得資格證書后,方可承擔認可項目的業務。該資格證書在全國范圍內有效。特種設備安裝、維修保養、改造業務不得以任何形式轉包和分包。
3.使用與管理
(1)注冊登記制度
新增特種設備在投入使用前,使用單位必須持監督檢驗機構出具的驗收檢驗報告和安全檢驗合格標志,到所在地區的地、市級以上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機構注冊登記。將安全檢驗合格標志固定在特種設備顯著位置上后,方可投入正式使用。
(2)安全技術性能定期檢驗制度
使用單位必須按期向所在地的監督檢驗機構申請定期檢驗安全技術性能,及時更換安全檢驗合格標志中的有關內容。安全檢驗合格標志超過有效期的特種設備不得使用。
(3)使用管理制度
使用單位必須制定并嚴格執行以崗位責任制為核心,包括技術檔案管理、安全操作、常規檢查、維修保養、定期報檢和應急措施在內的特種設備安全使用和運營的管理制度,必須保證特種設備技術檔案的完整、準確。(特種設備檔案是從特種設備的設計、制造、使用、檢修全過程的文字記載)
(4)報廢制度
標準或技術規程中有壽命要求的特種設備或零部件,應當按照相應的要求予以報廢處理,特種設備進行報廢處理后,使用單位應向負責該特種設備注冊登記的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機構報告。
(5)應急救援預案
使用單位應根據特種設備的不同特性建立相適應的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應定期演練,對其可行性、符合性和有效性進行檢驗,確保當事故發生時事故應急救援預案能真正起作用,將事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