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吊裝安全技術措施

吊裝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23 閱讀 1378

一、重大危險源及有害因素辨識作業中,涉及的一些重大危險源及有害因素,其辨識及控制措施詳見附表1。二、概述當需要移動重物(設備)時,在人員無法采取其它方法進行作業或采用其它方法作業較為困難時,需用行車或其它吊裝設備進行作業。三、作業地點四、人員組織員五、作業前準備1、作業前,所有作業人員必須認真學習本措施。2、作業前,所有作業人員必須穿戴好勞動防護用品。3、作業前,作業人員必須明確安全負責人,并且做好互保和聯保工作。4、作業前,安排專人對作業環境和設備作認真細致的檢查,確認無安全隱患后,方可開工。5、作業前,必須經值班廠領導或分管廠長在開工單上簽字確認后,方可進行作業。6、作業前,必須向廠調度匯報工作內容。7、作業前,在作業現場5m范圍內設警戒線擺放安全警示牌。8、作業前,準備好作業用具:鋼絲繩套、手動葫蘆、卸扣和其它根據情況要使用的作業工具,并由現場負責人對所需工器具進行檢查,確保正常安全后方可使用。9、作業前,要對被吊裝物件或單位吊裝物件的資料數據進行核實(包括物件的形狀、大小、結構、質量等),并通過計算確定應采用的鋼絲繩套、卸扣、手動葫蘆等工具的安全系數、型號、數量,要保證繩套等起吊附件承重為起吊物件重量的7倍以上。10、作業前,要將固定繩套的位置確定,需要焊接吊耳的地方要提前焊接吊耳。11、需要臨時加裝起吊設備時,要檢查起吊設備懸掛點的承載能力是否大于應承載所有物重的2倍以上,否則禁止作業。六、作業程序1、選取被吊物件的合適部位用鋼絲繩套進行連接固定(要保持被吊物件的重心與主鋼絲繩的受力方向一致);2、檢查連接部位是否牢固;3、連接好被吊物件后,裝配人員離開吊物件,站在安全位置;4、操作人員在操作過程中站在被起吊物件無滑落趨勢的地點進行作業;5、緩緩開動控制按鈕或勻速拉動小鏈并注意觀察物件是否有傾斜或滑落跡象;6、勻速平穩的將物件移動至合理高度和要求位置后將物件緩緩放下并將物件固定;7、待物件放置平穩后卸下繩套和手動葫蘆,進行下次操作;8、作業完畢后,將行車開至安全位置,卸下手動葫蘆和繩套,交庫保存。七、安全技術措施1、組織所有作業人員認真學習本措施,并進行考試,考試不及格不得參檢。2、在實施作業前,要準備好使用的材料、校驗完好的工器具,特別是要檢查鋼絲繩是否符合吊裝系數要求,鋼絲繩保證無咬繩現象,吊鉤防脫鉤設施是否完好,嚴禁使用不完好工具,確保安全。3、所有作業人員必須穿戴好勞保用品。4、作業過程要做好互聯保工作。5、作業前,對作業環境周邊5m的范圍進行全面細致的清掃,確保無雜物,保證作業地點的平整,并拉好警戒線,擺放好設備檢修標志牌。6、物件脫落滾動及擺動(方向)范圍嚴禁站人。7、禁止任何非作業人員在警戒線范圍之內停留。8、作業負責人安排專職電工負責停送電,并懸掛停、送電牌。需停、送電時,由跟班領導親自與專職電工聯系辦理送電票。9、作業前后必須向廠調度進行匯報。10、由安全監護人檢查作業人員的勞保用品和施工地點的作業環境。保證作業現場通風良好,無易燃、易爆物品。11、作業工器具必須統一放置、統一管理,不得隨意擺放。12、吊裝作業時嚴格執行起重設備操作規程。13、起吊物件時,拉小鏈要穩拉,操作中注意觀察周圍情況、聯接情況及各部受力狀況,要穩拉穩放,嚴禁硬拉硬拽。14、起吊時,嚴禁大幅度斜拉或擺動,每次斜拉步距不大于800mm,斜拉角度不大于20°斜拉時作業人員要看準其運動趨勢并保證有足夠的躲避空間,不得隨意靠近拖拽擺動的設備,嚴防起吊連接部位滑脫,設備在起吊時應盡量保持平衡。15、起吊過程中,如發現起吊不動或有卡阻現象時,先處理再起吊。16、作業時,必須有專人監護物件、起吊繩索以及各部連接受力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17、嚴禁有人在起重物下及周圍3m內停留或通過,嚴禁有人在起重物上站立,或人與物一起吊運。18、嚴禁使用任何其它類型的繩索(如麻繩、鐵絲、鐵鏈等)代替鋼絲繩。19、要始終保持被起吊物件的重心下移,重心與鋼絲繩的受力(合力)方向一致。八、起重設備操作規程1、進行起重工作前,應當認真檢查工作場地以及所用的工具。起重大型設備,必須制定起裝方案和相應的安全措施。2、起重作業時,必須由專人負責指揮,起重工必須持證上崗。起重工應當熟悉各種手勢、信號和旗語。禁止在高壓線下進行起重作業。3、起重物體時不得斜吊。禁止吊固定或掩埋不明物件。禁止超負荷吊裝以及超負荷使用各類起重工具。4、禁止任何人在起重物下面通過或停留。禁止任何人站在起重物上。禁止人與物一起吊運。起重現場應當設警戒線。5、禁止將有電纜通過或有滑線電纜的鋼梁、水泥梁作為起重支承點。在鋼梁、設備及樓板上禁止焊接吊環和打吊裝孔,如果確實需要,必須經有關部門同意并計算后,方可進行。吊環焊接必須牢固可靠。6、廠房內的吊裝孔,每層之間必須有可靠的信號聯系裝置和安全裝置。各吊裝孔必須有牢固蓋板和欄桿;臨時吊裝孔、眼,必須設置臨時欄桿、蓋板和醒目標志。7、嚴禁在運行管道、帶電運轉機械設備,以及不堅固的建筑物或其他物體上固定滑輪、葫蘆、卷揚機等作為起重物的承力點。8、起重工具必須經常檢查,定期檢修維護。電動葫蘆、手動葫蘆、千斤頂等檢修后,必須做超載20%的試驗,經試驗合格后,方可繼續使用。9、起重設備的起重噸位必須明確、清楚,信號裝置、安全自動裝置、卷揚機限位裝置、行程限位裝置、緩沖裝置、自動聯鎖裝置等必須靈活可靠。10、起重設備必須有專人負責維修保養,定期檢查,并建立檔案。禁止任意拆卸、更換零部件;確須更換,應經主管部門同意。11、吊鉤、吊環禁止補焊。有下列情況之一的,應當更換:a)表面有裂紋、破口的。b)開口度比原尺寸增加15%的。c)扭轉變形超過10°的。d)危險斷面或吊鉤頸部產生塑性變形的。e)掛繩處斷面磨損超過原高度10%的。12、汽車式起重機應當嚴格按照《輪胎式起重機安全使用規定和安全操作規程》操作。13、自動起重機應當符合《起重機安全管理規程》的技術要求。14、鋼絲繩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必須報廢:a)鋼絲繩被燒壞或斷一股的。b)鋼絲繩表面被腐蝕或磨損達到鋼絲繩直徑40%以上的。c)受過死角擦扭,部分受壓變形的。d)鋼絲繩在一個捻距內的斷絲根數達到下表所列數值的。不同結構鋼絲繩允許斷絲根數值(根)鋼絲繩結構安全系數6×19+1互捻制的6×37+1互捻制的6×67+1互捻制的18×19+1互捻制的6以下122236366以上14-1626-3038-4038-40

篇2:集裝箱吊裝作業安全規定

為了確保集裝箱裝卸作業過程中的生產安全,特制定本吊裝作業安全規定。

一.集裝箱吊裝機具在使用前,必須認真檢查確認“龍門架、滾輪、葫蘆”等部件的技術狀況無異常后,方可進行吊箱與卸箱作業。每次裝卸作業完畢后,要將龍門架推移至不影響車輛行駛安全得的位置停放。

二.集裝箱在吊裝作業前,須認真檢查箱體外部無破損,吊扣、鎖孔無變形裂紋后,方可進行吊裝作業。在集裝箱吊裝過程中,作業人員應首先用三角木固定好每個滾輪,吊裝架的位置應與吊裝的集裝箱保持適當的平行距離,拉動葫蘆時作業人員應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離。

三.集裝箱在吊裝作業過程中,作業人員要充分配合裝(卸)車駕駛員完成集裝箱的裝卸工作。集裝箱吊裝完畢后,作業人員要配合駕駛員確認集裝箱拖板鎖頭定位符合運輸要求后,方可解除吊裝掛件。在車輛駛離裝(卸)箱場地過程中,作業人員要協助駕駛員觀察視線盲區,確保吊裝作業全過程的生產安全。

四.集裝箱在吊裝過程中,必須及時裝車或落地,因故不能完成上述操作(集裝箱在懸空狀態下),作業人員必須在作業現場監護,確保生產安全。如因故中斷作業,作業人員必須將集裝箱落地(或采取其它措施)方可離開現場。

五.集裝箱吊裝機具要堅持每天(使用前)例檢,每半月定期保養潤滑,發現異常情況要及時報告管理部門,嚴禁機具帶病或違規作業。

以上規定,請參與集裝箱裝卸工作的操作人員及駕駛員共同遵守。

民生國際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

2006年5月15日

篇3:吊裝安全作業證制度

1、《吊裝安全作業證》由機械電力處負責管理。

2、《吊裝安全作業證》由項目單位負責人辦理,填寫相關內容,交施工單位負責人批準。

3、吊裝作業人員必須持有特殊工種作業證,吊裝質量大于10噸的物體應辦理《吊裝安全作業證》,由施工單位主管領導初審簽字,工程總公司負責人審批、簽字。吊裝質量大于40噸以上或不足40噸但環境惡劣、危險性較大的作業,必須制定吊裝方案,由工程總公司主要負責人或主管工程師初審簽字,廠機電部門審批。

4、嚴禁變更作業內容。擴大作業范圍或轉移作業部位,應重新辦理。

5、吊裝作業指揮、安全監護人由施工單位主要負責人指定,在起吊作業中要嚴格執行起吊作業的安全要求和“十不吊”規定。

6、《吊裝安全作業證》批準后,項目負責人應將《吊裝安全作業證》交給作業人員,作業人員應檢查《吊裝安全作業證》確認無誤后方可作業。對吊裝作業審批手續不全,安全措施不落實,作業、環境部符合安全要求的,作業人員有權拒絕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