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裝作業工作前安全分析
序號關鍵操作環節潛在危害與風險控制措施1作業前危害辨識安全措施不到位、人員傷害、設備損壞起重作業前對施工區域、環境和作業過程進行識別并制定相應的作業程序和安全措施2明確指揮、司索、吊車司機、監護人員及職責,技術交底無作業資質、多人指揮、沒有監護人員易造成人員傷害、設備損壞1.指揮、司索、吊車司機必須持證上崗。2.嚴禁無人多人指揮,指揮人員佩戴明顯標志。3辦理起重作業許可證違章作業、人員傷害、設備損壞吊物大于10噸,起重質量達到吊車額定負荷95%4起重前安全檢查人員傷害、設備損壞1.選擇適合的索具、吊具。2.對吊車、索具、吊具進行安全檢查。3.對吊裝區域內(空中、地面)進行安全檢查。4.嚴禁在6級以上大風等惡劣環境下作業。5司索人員對吊物捆綁吊掛捆綁不牢、人員傷害、設備損壞1.吊裝捆綁:吊掛應牢固平衡,吊點和吊物的重心應在同一垂直直線。2.吊掛重物時,起吊繩、鏈所經過的棱角處應加襯墊。6試吊:檢查機器穩定性,制定器可靠性,吊物綁掛牢固性吊具、索具脫落、設備損壞試吊確認一切正常后,方可正式吊裝7吊升(運)物料吊物擺動大,人員傷害,設備損壞1.起重臂:吊鉤或吊物下有人、吊物上有浮置物時,嚴禁進行起重操作。2.起吊操作人員平穩起吊。3.起重吊臂,吊鉤輪滑與吊物保持安全距離。4.嚴禁直接用手攙扶。8起吊過程停工或休息吊物懸掛在空中,人員傷害,設備傷害嚴禁在起吊停工或休息時將吊物懸掛空中。9吊物下放利用極限位置限位停車,設備損壞在下放吊物過程中嚴禁自由下落及利用極限位置限位停車10吊物就位,解開索具用手攙扶吊物就位,人員傷害1.要使用拉繩、撐桿或鉤子輔助就位,嚴禁用手攙扶吊物就位。2.嚴禁在起吊物就位前解開吊裝索具。11起吊完成現場清理施工物品遺留物件,造成損失將吊鉤和起重臂放到規定的穩妥位置,所有控制手柄均應放到零位,將吊索、吊具收回放置于規定位置,并對其進行檢查、維護、保養。
篇2:集裝箱吊裝作業安全規定
為了確保集裝箱裝卸作業過程中的生產安全,特制定本吊裝作業安全規定。
一.集裝箱吊裝機具在使用前,必須認真檢查確認“龍門架、滾輪、葫蘆”等部件的技術狀況無異常后,方可進行吊箱與卸箱作業。每次裝卸作業完畢后,要將龍門架推移至不影響車輛行駛安全得的位置停放。
二.集裝箱在吊裝作業前,須認真檢查箱體外部無破損,吊扣、鎖孔無變形裂紋后,方可進行吊裝作業。在集裝箱吊裝過程中,作業人員應首先用三角木固定好每個滾輪,吊裝架的位置應與吊裝的集裝箱保持適當的平行距離,拉動葫蘆時作業人員應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離。
三.集裝箱在吊裝作業過程中,作業人員要充分配合裝(卸)車駕駛員完成集裝箱的裝卸工作。集裝箱吊裝完畢后,作業人員要配合駕駛員確認集裝箱拖板鎖頭定位符合運輸要求后,方可解除吊裝掛件。在車輛駛離裝(卸)箱場地過程中,作業人員要協助駕駛員觀察視線盲區,確保吊裝作業全過程的生產安全。
四.集裝箱在吊裝過程中,必須及時裝車或落地,因故不能完成上述操作(集裝箱在懸空狀態下),作業人員必須在作業現場監護,確保生產安全。如因故中斷作業,作業人員必須將集裝箱落地(或采取其它措施)方可離開現場。
五.集裝箱吊裝機具要堅持每天(使用前)例檢,每半月定期保養潤滑,發現異常情況要及時報告管理部門,嚴禁機具帶病或違規作業。
以上規定,請參與集裝箱裝卸工作的操作人員及駕駛員共同遵守。
民生國際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
2006年5月15日
篇3:吊裝安全作業證制度
1、《吊裝安全作業證》由機械電力處負責管理。
2、《吊裝安全作業證》由項目單位負責人辦理,填寫相關內容,交施工單位負責人批準。
3、吊裝作業人員必須持有特殊工種作業證,吊裝質量大于10噸的物體應辦理《吊裝安全作業證》,由施工單位主管領導初審簽字,工程總公司負責人審批、簽字。吊裝質量大于40噸以上或不足40噸但環境惡劣、危險性較大的作業,必須制定吊裝方案,由工程總公司主要負責人或主管工程師初審簽字,廠機電部門審批。
4、嚴禁變更作業內容。擴大作業范圍或轉移作業部位,應重新辦理。
5、吊裝作業指揮、安全監護人由施工單位主要負責人指定,在起吊作業中要嚴格執行起吊作業的安全要求和“十不吊”規定。
6、《吊裝安全作業證》批準后,項目負責人應將《吊裝安全作業證》交給作業人員,作業人員應檢查《吊裝安全作業證》確認無誤后方可作業。對吊裝作業審批手續不全,安全措施不落實,作業、環境部符合安全要求的,作業人員有權拒絕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