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吊高空吊裝施工作業安全防護專項技術措施
1施工安全防護
)1機械操作人員必須按照設備操作說明及要求操作
2在設備施工范圍用醒目的安全防護繩(帶)與周圍進行隔離并樹立明顯標志牌防止閑散人員誤入施工現場造成安全隱患,若需進行夜間施工則在施工位置按相關要求懸掛紅色警示燈
3吊車為特種設備操作人員必須持有特種作業許可證方可進行吊車起吊重物作業,、
4吊車起吊鋼筋籠等重物時在作業范圍內必須用安全繩(帶)與周圍進行隔離
5在起重設備起吊重物施工時必須配置專門的指揮人員進行指揮,及時與設備操作人員溝通聯系確保操作正確安全。
6施工作業前在設備起吊半徑內的設備及人員要撤離安全距離外,有閑散人員及重要設備在起吊施工作業半徑內時不得進行起吊施工確保已將人員及設備撤離至安全范圍后方可進行作業施工
7貫徹執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
8人行通道處設置安全警示牌,對存在安全隱患的地方采取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
9做好緊急預案工作確保發生事故時做好應急處理。
篇2:高空吊裝安全防護作業指導書
1、目的
為了所有高空吊裝施工過程中安全防護達標。降低高空作業事故,杜絕重大吊裝傷亡事故。
2、適用范圍
適用于本公司所有高空吊裝施工作業的安全防護。
3、管理規定
3.1一般規定
3.1.1起重機司機、起重工屬于特種作業人員,必須經專業安全技術培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嚴禁酒后作業。
3.1.2作業前必須檢查作業環境、吊索具、防護用品。吊裝區域無閑散人員,障礙已排除。吊索具無缺陷,捆綁正確牢固,被吊物與其他物體無連接,確認安全后可作業。
3.1.3輪式或履帶式起重機作業時必須確定吊裝區域,并設警戒標志,必要時派監護。
3.1.4大雨、大雪、大霧及風力六級以上(含六級)等惡劣天氣,必須停止露天吊裝作業;嚴禁在帶電的高壓線下或一側作業。
3.1.5作業時必須執行安全技術交底,聽從統一指揮。
3.1.6使用起重機作業時,必須正確選擇吊點的位置,合理穿掛索具,試吊;除指揮及掛鉤人員外,嚴禁其他人員進入吊裝作業區。
3.1.7鋼結構構件盡量在地面安裝,并裝設進行高空作業的安全措施,盡量避免或減少在懸空狀態下的作業。
3.2吊運裝作業的規定
3.2.1吊運裝作業人員必須精力集中,隨時注意起重機的旋轉、行走和重物狀態;吊運作業人員在工作或起吊運裝動作未結束時,不準擅自離開作業崗位。
3.2.2旗語、手勢信號明顯、準確、音響信號清晰宏亮;上下信號密切配合,下信號要服從上信號指揮。
3.2.3指揮信號站位得當,指揮動作要使起重機司機容易看到,上下信號容易聯系,始終能清楚觀察到起吊、吊運、就位的全過程。指揮信號站位要有利于保護自身的安全,不能站在易受碰撞、磕絆、難躲避,易受意外傷害,無保護措施的墻頂等危險部位。
3.2.4起吊離地20-30cm,應停鉤檢查。檢查內容包括:起重機超載、鋼絲繩打扭、變形,掛鉤不牢,吊索受力不勻,吊點不當,吊物松散、不平穩、有浮擺物、鉤掛,其他疑問等,應立即落鉤,處理徹底后再起吊。
3.2.5吊物懸空后出現異常,指揮人員要迅速判斷,緊急通告危險部位人員迅速撤離,指揮吊物慢慢下落,排除險情后才可再起吊。
3.2.6吊運中突然停電或機械發生故障,重物不準長時間懸空,要指揮將重物緩慢落在適當的穩定位置并墊好。
3.2.7嚴禁吊物從人的頭頂越過,必須越過障礙物或人頭頂時,其距離不準小于50cm。
3.2.8吊鉤上升時,吊鉤起升的極限高度應與吊臂頂點至少保持2m的距離。
3.2.9起重機行走時,應注意觀察并及時排除軌道上的人或障礙物,注意電纜應有足夠的長度,軌鉗是否打開,起重機與軌道止檔至少要保持2m的距離。
3.2.10吊運不易擺平或脫鉤的重物時,必須適用卡環或專用的安全吊具,保證穩起穩落,嚴禁用鉤直掛吊運。
3.2.11嚴禁吊物越過居民、街巷、有人建筑物、高壓線和在其上空旋轉,必須時應于吊運前采取相應的有效措施。
3.2.12塔式起重機不準在彎道處吊裝,必須在彎道上進行起重作業時,要認真擬定作業方案、制定安全技術措施,經技術部門主管批準,指揮人員必須按彎道作業指導書、安全技術交底的規定,指揮吊運裝作業。
3.2.13堅決抵制違章作業指令,堅持“十不吊”,嚴格執行吊運作業安全操作規程。
3.2.14起重機不得在架空輸電線路下面或一側作業。通過架空線路下方時,超重臂必須落下。必須在架空輸電線路一側作業時,起重臂、鋼絲繩或重物與架空線路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
3.2.15起重機軌道的鋪設,必須符合規定要求,否則應停機調整,至符合規定時止。在井、坑、槽、池邊作業時,為保證起重機的安全,井、坑、槽、池邊必須保證1:1~1:0.75的坡度。不能保證時應采取必要的技術安全措施,經技術主管和安環科批準后才可作業。
3.2.16發生人身、機械事故或重大未遂事故時,應及時向公司安環科報告,保護好現場。需要移動現場機械、設備、物料時,應將事故位置、移動物件的原狀等做出標志和記錄,以便進行事故調查與分析。
3.2.17項目部的施工人員進場安全生產教育、技術交底的可操作性、完備性及要求標準必須符合國家規范、規程、公司的管理手冊、程序文件、作業指導書和安全管理制度的要求。
篇3:高空作業吊裝作業安全技術措施
編制:
審核人:
現場負責人:
各監管部門意見:
為了切實保障員工在作業過程中的生命安全,有效防止、控制事故的發生,特制定本方案:
1.認真貫徹有關安全規程,克服麻痹思想,牢固樹立不傷害他人和自我保護的安全意識。
2.高空作業前,對有關防護設施及個人安全防護用品進行檢查,不在有安全隱患的情況下冒險作業。
3.在進入施工現場時,按規定正確戴好勞動保護用品。
4.高空作業時衣著靈便,不穿拖鞋和高跟鞋等易滑的鞋。
5.安全帽、安全帶、安全網等安全防護設備齊備,且質量合格;并正確使用這些安全防護品。高空施工時,按規定正確使用安全帶、安全帽,且掛設在安全可靠處。
6.高處作業人員不相互打鬧,以免發生失足墜落事故。
7.高空作業前,對有關防護設施及個人安全防護用品進行檢查,不在有安全隱患的情況下冒險作業。
8.患有禁止從事高空作業疾病的人員不得從事高空作業,防止因身體不適原因而導致高空墜落。
9.遇到大雨、6級以上大風等惡劣天氣時,不得進行室外高空作業。
10.使用梯子等登高作業時,梯子不缺檔,不墊高使用。使用時上端要固定牢靠,下端有防滑措施。
11.高空作業人員必須經過現場培訓、交底。安全交底要結合施工現場情況,并確定指揮人員。
12.在施工時根據作業環境特點做好防滑、防墜落工作,避免事故發生。
13.高空作業時,不投擲物料及工具。
14.高空作業使用的吊具在使用前要經過試驗檢查合格后方能使用。
15.吊運物料由現場指揮人員進行指揮,散料用吊籃裝置起吊,吊運大件使用有防止脫勾裝置的吊勾或卡環。
16.清理高空物料時使用垃圾桶,手持工具和零星物料隨手放在工具袋內。
17.高空作業設備在施工前仔細檢查,防止零部件落下傷人。
18.在施工現場周邊設置醒目的預防物體打擊的安全警示牌和警戒線。
19.建立登記、安全檢查記錄,發現隱患要立即整改,定人、定措施,定完成日期,做好整改記錄。在隱患沒有消除前必須采取可靠的防護措施,如有危及人身安全的緊急險情,應立即停止作業。
20.起重重物前要經檢查驗收,并對各種安全裝置進行靈敏度、可靠度的測試,確認符合要求方可使用。
21.吊裝作業前,應對起重吊裝設備、鋼絲繩、鏈條、吊鉤、吊鏈、吊裝帶等各種機具進行檢查,必須保證安全可靠,不準帶病使用。
22.起重吊裝各種防護措施以及危險作業區的人員的安全保護措施等準備工作應符合方案要求。
23.起重吊裝作業前應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內容包括吊裝工藝、起重物體重量及注意事項。
24.當進行高處吊裝作業或操作人員不能清楚地看到作業地點或信號時,應設置信號傳遞人員。
25.鋼絲繩出現磨損斷絲時,應減載使用,當磨損斷絲達到報廢標準時,應及時更換合格鋼絲繩。
26.應根據構件的重量、長度及吊點合理制作吊索。
27.吊具應根據構件重量、形狀、吊點和吊裝方法確定,吊具應使構件吊點合理吊索受力均勻。
28.應正確使用吊鉤,嚴禁使用焊接鉤、鋼筋鉤,當吊鉤掛繩斷面處磨損超過高度10%時應報廢。
29.各種吊裝作業前,應預先在吊裝現場設置安全警戒標志并設專人監護,非施工人員禁止入內。
30.吊裝作業中,夜間應有足夠的照明,室外作業遇到大雪、暴雨、大霧及六級以上大風時,應停止作業。
31.吊裝作業人員必須佩帶安全帽,高處作業時必須遵守操作規程的規定。
32.吊裝作業時,必須分工明確、堅守崗位,并按規定的聯絡信號,統一指揮。
33.嚴禁利用管道、管架、電桿、機電設備、建筑物等做吊鉤固定點。
34.任何人不得隨同吊裝重物或吊裝機械升降。
35.吊裝作業現場的吊繩、吊具等要避免同帶電線路接觸,并保持安全距離。
36.吊裝作業時,必須按規定負荷進行吊裝,吊具、索具經計算選擇使用,嚴禁超負荷運行。所吊重物接近或達到額定起重吊裝能力時,應檢查制動器,用低高度、短行程試吊后,再平穩吊起。
37.懸吊重物下方嚴禁站人、通行和工作。
38.在吊裝作業中,有下列情況之一者不準吊裝:
a)、指揮信號不明;
b)、超負荷或物體重量不明;
c)、斜拉重物;
d)、光線不足、看不清重物;
e)、重物下站人;
f)、重物埋在地下;
g)、重物緊固不牢,繩打結、繩不齊;
h)、棱刃物體沒有襯墊措施;
i)、安全裝置失靈。
39.必須按計劃進行作業,嚴禁變更作業內容,擴大作業范圍或轉移作業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