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S改性瀝青路面施工質量控制措施
1、工程概況
贛南工業大道及昆廈連接線工程總長6837km,路幅寬度80m,按城市主干道Ⅱ級標準設計,機動車道2*12m,瀝青路面結構層厚度:下面層6cm、上面層4cm;非機動車道2*5m,瀝青路面結構層厚度:下面層5cm、上面層3cm。該大道是贛州市連接贛粵高速公路、105國道及贛豐線的主要通道,交通量大,重載多,為抗車轍、抗老化、增加耐久性、延長壽命,上面層采用AK-13級配的SBS改性瀝青混凝土鋪筑。
2、施工設備及技術交底
2.1施工設備
下面層施工完成后,對全線進行平整度的檢測,同時對中央分隔帶邊緣、非機動車道邊緣,橋頭接縫、收費廣場水泥路接頭等處重點進行檢測,使其質量及平整度達到要求。
2.2技術交底
第一次應用改性瀝青混凝土施工上面層,項目經理部特別對現場施工人員、技術干部、設備操作人員、材料員進行技術交底,在非機動車道鋪筑200m改性瀝青上面層試驗路,現場結合《公路改性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J036-98進行講解和總結,摸索經驗,確定經驗數據。
3、質量控制
3.1原材料的質量控制
3.1.1集料的控制
粗集料:對粗集料要求必須是反擊破碎機破碎的碎石,應干凈、干燥、無風化石,同時有多個破碎面,材料員料場蹲點及每車驗收的方法進行質量監控。
沙:采用河沙,要求潔凈、干燥、無風化雜質。同時工地質檢室重點抽檢沙的含泥量,含泥量超標的堅決廢棄。
填料(礦粉):采用石灰巖碾磨的石粉和水泥相結合作為填料,拌和站回收的粉塵難于檢測和控制其質量,在此次施工中未使用除塵回收粉。
3.1.2SBS改性瀝青的控制
SBS改性瀝青由廈門華特集團有限公司在工廠改性后,罐裝運輸到工地,特別要求罐裝的運輸車有攪拌和加熱功能,基質瀝青采用SK牌。工地派質檢人員常駐工廠進行監督,到工地后質檢室每車檢測,檢測時要求取樣均勻,有代表性,對每分試樣應加熱后一次澆滿所需的試模,不重復加熱使用,試驗澆模的溫度達到160度以上。
3.2SBS改性瀝青混凝土配合比設計
工地在進行配合比設計時,要求粗、細集料級配曲線必須符合規定要求,選擇最佳改性瀝青用量關鍵是OAC。工地實驗室經多次反復試驗確定上面層AK-13改性瀝青油石比為:5.2%。
3.3SBS改性瀝青混凝土生產過程質量控制
項目經理部采用兩臺泉州南橋產1000型間歇式瀝青攪拌機,該設備送料、烘干、計量、溫控均能自動控制,但較進口設備穩定性略差,為保證拌出合格的材料,工地對拌和機作了改進,同時利用試鋪路段總結出的經驗作了強制規定:
(1)礦料級配有偏差,溢料多。原因是熱礦料二次篩分的振動篩偏短,篩分不干凈,改進措施是增大皮帶輪直徑,在振動篩中部增一條攔阻皮帶(由廢輪胎制作)效果顯著。
(2)攪拌時間控制在44S/拌。
(3)儲存瀝青儲罐由于未裝攪拌裝置,在罐之間安裝三通閥通過瀝青泵互相泵吸,達到了攪拌的目的。
(4)溫度控制:瀝青加熱溫度180-185℃(儲存155℃)、礦料加熱溫度190-195℃、瀝青混合物出廠溫度170-180℃。
3.4SBS改性瀝青混凝土運輸質量控制
(1)為減少熱量散失,拌和樓未安裝成品料倉,成品料直接倒入車廂,特別要求車輛運輸能力較拌和能力有富余,工地派專人進行調度指揮,防止了車輛接不上而影響質量。
(2)裝料時,要求車輛向前分三次緩慢移動,使料在車廂中成三堆分布,防止裝料時堆成斜坡造成離析。
(3)為避免混凝土與車廂板粘結,由專人在車輛側板與底板灑一薄層隔離劑。隔離劑由1/4柴油和3/4水混合配制,效果良好。
(4)每輛運輸料車,裝滿成品料后,強制要求遮蓋雙層蓬布,保溫效果明顯。
3.5SBS改性瀝青混凝土壓實質量控制
改性瀝青混凝土對溫度要求較高,應本著“緊跟、慢壓、高頻、底幅”進行碾壓,同時結合本項目特點總結了以下幾點控制方式:
(1)壓路機必須緊跟攤鋪機,不超過5m,壓實速度控制在4-5km/h,前進開振倒退關振,漸變方向,不擰死彎,不停機于5小時內壓實路面。
(2)壓路機粘輪,在噴灑水廂中加洗衣粉(2包/1箱水)效果很好。
(3)初壓溫度控制在160-165℃,終壓溫度120-125℃,實踐證明該溫度壓實效果較佳。
(4)攤鋪機及壓路機停機產生的碎坡,瀝青混凝土溫度在90-100℃間用雙光輪橫向多遍壓實可消除。
3.6SBS改性瀝青混凝土接縫的質量控制
接縫處理直接影響路面平整度,為解決接縫問題,采用每天攤鋪完工前關掉找平裝置,在2-3m范圍內用帶控制其攤鋪厚度,終壓以后,當天用三米直尺檢查,達不到要求的加班加點用切割機切割(因未完全冷卻易于切割)厚度、平整度不合要求的油面層。在重新攤鋪時,將攤鋪機的仰角提高半格,并在熨平板下墊等于松鋪系數厚度的若干薄木塊。在攤鋪機后,用壓路機進行橫向碾壓,確保接縫平順。在起步處產生離析、小油餅、縱縫明顯等問題,處理辦法是專門做了細料篩,篩出一些細瀝青混凝土料到手推車中,如發現離析處,立即用細料補上;發現小油餅,專人用小鏟刀鏟除,補上細料,縱縫隙底凹也用細料補上用壓路機碾壓消除。
4、結語
雖然是第一次應用SBS改性瀝青混凝土鋪筑路面,但全體施工人員尊重科學,相信科學,在施工中不斷總結經驗,圓滿完成了鋪筑任務,該項目經江西省質檢總站驗收,被評為優質工程。
篇2:某熱拌瀝青混合料路面混合料攤鋪碾壓施工安全技術交底
熱拌瀝青混合料路面混合料攤鋪碾壓施工安全技術交底
1.混合料攤鋪施工安全要求
(1)各種作業機械、車輛應按規定路線行駛,有序作業;瀝青混合料攤鋪過程中,應由作業組長統一指揮,協調作業人員、機械、車輛之間的相互配合關系。
(2)粘在車槽上的混合料應在車下使用長柄工具清除,不得在車槽頂升時,上車清除。
(3)指揮人員應隨時檢查車輛周圍情況,確認安全后,方可向車輛操作工發出行駛、卸料指令;瀝青混合料運輸車輛在現場路段上行駛、卸車時,必須由專人指揮。
(4)特殊情況下,由于條件限制,現場需使用加熱工具的火箱應符合下列要求:
1)用火前必須申報,經現場消防管理人員檢查、驗收,確認消防措施落實并簽發用火證后,方可用火。
2)火箱應遠離易燃、易爆物品10m以上;與施工用柴油桶距離不得小于5m。
3)嚴禁火箱設置在架空線路下方;火箱應設專人管理,作業結束必須及時熄火。
(5)機械攤鋪應符合下列要求:
l)攤鋪路段的上方有架空線路時,其凈空應滿足攤鋪機和運輸車卸料的要求,機械應與架空線路保持安全距離。
2)瀝青混凝土攤鋪機作業,應由專人指揮;機械行駛前,指揮人員應檢查周圍環境,確認前后方無人和障礙后,方可向機械操作工發出行駛信號;機械行駛前應鳴笛示警。
3)瀝青混合料運輸車向攤鋪機倒車靠近過程中,車輛和機械之間嚴禁有人。
4)瀝青混凝土攤鋪機運行中,現場人員不得攀登機械,嚴禁觸摸機械的傳動機構。
5)清洗攤鋪機的料斗螺旋輸送器必須使用工具;清洗時必須停機,嚴禁煙火。
6)攤鋪機運行中,禁止對機械進行維護、保養工作。
(6)人工攤鋪應符合下列要求:
1)鐵鍬鏟運混合料時,作業人員應按順序行走,鐵鍬必須避開他人,并不得揚鍬攤鋪。
2)手推車、機動翻斗車運料時,不得遠扔裝車。
3)攤鋪作業在酷熱時段應采取防暑措施。
2.混合料碾壓施工安全要求
(1)瀝青混合料碾壓過程中,應由作業組長統一指揮,協調作業人員、機械、車輛之間的相互配合關系,保持安全作業。
(2)壓路機運行時,現場人員不得攀登機械,嚴禁觸摸機械的傳動機構;兩臺以上壓路機作業時,前后間距不得小于3m,左右間距不得小于1m。
(3)作業中必須設專人指揮壓路機,指揮人員應與壓路機操作工密切配合,根據現場環境狀況及時向機械操作工發出正確信號,并及時疏導周圍人員。
(4)施工現場應根據壓路機的行駛速度,確定機械運行前方的危險區域,在危險區域內不得有人。
(5)使用壓路機應符合相關的道路機械安全技術交底的具體要求。
篇3:熱拌瀝青混合料路面透層油粘層油施工安全技術交底
熱拌瀝青混合料路面透層油與粘層油施工安全技術交底
1.特殊情況下,由于條件限制,現場需明火熬制瀝青時,應編制專項安全技術措施,并應經主管部門批準,并形成文件;用火前應進行用火申報,經現場消防管理人員檢查、驗收,確認消防措施落實并簽發用火證后,方可熬制瀝青。
2.灑布機作業必須由專人指揮;作業前,指揮人員應檢查現場作業路段,確認檢查井蓋蓋牢、人員和其他施工機械撤出作業路段后,方可向灑布機操作工發出作業指令。
3.現場使用瀝青宜由有資質的生產企業配制的合格產品;需現場熬制時,應嚴格按照經主管部門批準的專項安全技術措施的要求進行操作。
4.施工前應根據施工現場條件,確定瀝青混合料運輸和場內調運路線;運輸道路應堅實、平整,寬度不宜小于5m。
5.凡患有結膜炎、皮膚病和對瀝青過敏反應者不宜從事瀝青作業。
6.施工區域應設專人值守,非施工人員嚴禁入內;施工人員應按規定佩戴工作服、手套、鞋等勞動保護用品。
7.瀝青噴灑前,必須對檢查井、閘井、雨水口采取覆蓋等安全防護措施;瀝青灑布前應進行試噴,確認合格;試噴時,油嘴前方3m內不得有人。
8.人工裝卸桶裝瀝青運輸車應符合下列要求:
(1)運輸車輛應停放在平坡地段制動,并設方木擋掩牢固。
(2)瀝青桶在跳板上滾動時,應由專人指揮;瀝青桶兩端應系控制繩,收放兩端控制繩時,應緩慢、同步進行;跳板應有足夠的強度,坡度不得過陡。
(3)發現瀝青桶泄漏,必須堵嚴后,方可搬運。
9.在道路上灑布透層油、粘層油應使用專用灑布機作業。
10.采用液態瀝青車運送液態瀝青時應符合下列要求:
(1)向儲油罐注入瀝青,當浮標指示達到允許最大容量時,應及時停止注入;用泵抽熱瀝青進出油罐時,作業人員應避開。
(2)滿載運行時,遇有彎道、下坡應提前減速,不得緊急制動;油罐裝載不滿時,應始終保持中速行駛。
11.施工前,應檢查運輸道路上方架空線路,確認路面與電力架空線路的垂直距離符合安全距離要求、通訊架空線的高度滿足車輛的運輸安全要求。
12.塊狀瀝青搬運宜在夜間和陰天,并應避開炎熱時段;搬運時宜采用小型機械裝卸,不宜直接用手裝運。
13.遠紅外加熱瀝青應符合下列安全要求:
(1)加熱設備應完好,防護裝置應齊全有效,電氣接線應符合施工用電安全技術交底的具體要求;使用前應檢查,確認正常。
(2)輸油完畢后應將電機反轉,使管道中余油流回鍋內,并立即用柴油清洗瀝青泵和管道;清洗前,必須關閉相應閥門,嚴防柴油流入瀝青鍋。
14.人工運送液態瀝青時,裝油量不得超過容器容積的2/3。
15.瀝青灑布時,施工人員應位于瀝青灑布機的上風向,并宜距噴灑邊緣2m以外。
16.吊裝桶裝瀝青時應符合下列要求:
(1)吊裝作業應設專人指揮,吊臂旋轉范圍內嚴禁有人,瀝青桶的吊裝應綁扎牢固。
(2)吊起的瀝青桶不得從運輸車輛的駕駛室上方越過、不得碰撞車體。
(3)瀝青桶落地放穩后,作業人員方可靠近摘卸吊繩。
17.明火熬制瀝青應符合下列要求:
(1)熬制瀝青鍋內不得有水和雜物,瀝青投入量不得超過瀝青鍋容積的2/3,塊狀瀝青應改小并裝在鐵絲瓢內入鍋,不得直接向鍋內拋擲,嚴禁烈火加熱空鍋時加入瀝青。
(2)預熱后的瀝青宜用溜槽泄入瀝青鍋;用瀝青桶直接倒入鍋內時,桶口應盡量放低,不得使熱瀝青濺出傷人。
(3)瀝青一旦著火,必須立即用鍋蓋將瀝青鍋蓋上,并封爐熄火;外溢的瀝青著火,必須立即用干砂、濕麻袋等滅火;嚴禁在著火的瀝青中澆水;現場應按消防規定配備消防器材。
(4)熬制現場臨時堆放的瀝青和燃料不宜過多,堆放位置應距離瀝青鍋5m以外。
(5)熬制中應隨時掌握瀝青溫度變化狀況,發現白煙轉為紅、黃色時,應立即熄滅爐火。
(6)瀝青脫水應緩慢加熱,經常攪動,嚴禁猛火;瀝青不得溢鍋,發現漫油時應立即熄滅爐火。
(7)熬制過程中發現瀝青鍋漏油,必須立即熄滅爐火;舀取瀝青應用長柄勺,并應經常檢查,確認連接牢固。
(8)作業結束時,必須熄火、關閉爐門、蓋牢鍋蓋。
18.六級(含)以上風力時,不得進行瀝青灑布作業;透層油噴灑后應及時撒布石屑。
19.熬制瀝青鍋灶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要求:
(1)鍋灶應遠離易燃、易爆物20m以上,與建筑物的距離不得小于15m;架空線路垂直下方不得設置鍋灶。
(2)瀝青鍋的前沿(有人操作的一面)應高出后沿l0cm以上,并高出地面80cm~100cm。
(3)瀝青鍋與煙囪的凈距應大于80cm,鍋與鍋的凈距應大于2m,火口頂部與鍋邊應設置高度70cm的隔離設施。
(4)鍋蓋應采用鋼質材料,嚴禁使用敞口鍋;鍋灶上方應設防雨棚,棚應采用阻燃材料。
(5)舀、盛熱瀝青的勺、桶、壺等不得錫焊。
20.明火預熱桶裝瀝青應符合下列要求:
(1)預熱前必須打開瀝青桶的大小孔蓋,遇僅一個孔蓋時,必須在其相對方向另開一孔;桶內有積水,必須排除。
(2)加熱時必須用微火,嚴禁猛火。
(3)發現瀝青從桶的砂眼中噴出,應在桶外側面以濕泥堵封,不得直接用手堵封。
(4)加熱中發現瀝青桶孔口堵塞時,操作人員必須站在側面用熱鋼釬疏通。
(5)瀝青匯集槽應支搭牢固;流向瀝青鍋的通道應暢通。
(6)現場應按消防部門規定配備消防器材。
(7)作業結束后,必須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