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挖土方作業安全技術措施

挖土方作業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23 閱讀 6127

一、人工挖土方

(1)人工挖土時,人與人的間距應在2m以上。挖掘土方應從上至下進行,禁止采用挖空底腳或掏洞的挖掘方法。

(2)人工挖掘的井坑、基坑應設置釘有防滑條的斜道,如坑道狹窄,可使用靠梯,但階梯的距離不大于40cm。

(3)操作人員上下基坑時,不得攀登固壁支撐,應走通行斜道。

(4)人工挖土使用的各種工具(鍬、鎬、鋤等)必須堅實牢固,工具把柄應用堅硬的木料制成,表面必須刨光。

(5)每班開始工作前,應詳細檢查挖土的邊坡是否有松動、斷裂、虛軟和懸土等現象,如有上述現象,應立即采取防止塌方措施。

(6)禁止一切人員在基坑內休息,防止土方塌落傷人。

(7)人工挖土方時,溝槽周圍應設專人清理殘土,防止坑口積土過多,造成塌方傷人。

(8)在懸巖陡坡上進行挖方采石作業時,工人應系好安全帶。

(9)在隧道、峒室挖土施工中,每班作業人員應做到“敲幫問頂”,如發現險情必須立即排除。

二、機械挖土方

(1)進行機械挖土之前應制定專門的安全技術措施指導施工。

(2)開動挖土機械前,應發出規定的音響信號。

(3)機械多臺階同時開挖,應驗算邊坡穩定,挖土機距離邊坡應有一定的安全距離,以防塌方,造成翻車事故。

(4)挖土機在行走或工作時,嚴禁任何人員在伸臂和挖斗下面通過和逗留;嚴禁施工人員進入挖斗內,不準利用挖斗遞送物件;嚴禁在挖土機的回轉半徑內進行各種輔助工作或平整場地。

(5)挖土機暫時停止工作時,司機應將挖斗放到地面上,不難使其懸空。

(6)清除挖斗內的泥土或石塊,應在挖土機停止運轉并得到司機許可后方可進行。

(7)挖土機械在建、構筑物附近工作時,應保持1m以上的安全距離。

(8)挖掘機操作時進鏟不宜過深,提斗不得過猛,一次挖土高度一般不超過4m。

(9)挖掘機往汽車上裝土時應待汽車停穩后方可進行,鏟斗嚴禁從汽車駕駛室上方越過。

(10)挖掘機在行駛時,鏟斗應位于機械的正前方并離地面1m左右,回轉機構應制動,上下坡的坡度不得超過20°。

(11)挖土機械行駛時,駕駛室外不得載人。

(12)多臺自行鏟運土方機械同時作業時前后間距不得小于20m。

三、土方運輸

(1)人工吊運土方時,應檢查起吊工具、繩索是否牢固,吊斗下方不得站人,卸土堆應離開坑邊一定距離,以防造成坑壁塌方。

(2)在基坑內向上運土時,應在邊坡上挖設臺階,其寬度不得小于70cm,相鄰臺階的高差不得超過1.5m,嚴禁利用擋土支撐擱置傳土工具或站在支撐上傳遞。

(3)用手推車運土,應先平整好道路,用翻斗汽車運土,運輸道路的坡度、轉彎半徑應符合有關安全規定。

(4)須在坑、溝上通行運輸時,要搭設牢固可靠的渡橋,并設1.2m高的欄桿扶手,夜間設有足夠的照明。

篇2:土方施工安全作業規定

1.所有作業人員上崗前必須進行本工種的安全操作規程、勞動紀律、技術標準以及安全防護用品使用等崗位要求的培訓教育;

2.每日工作前,必須進行班前安全教育,并檢查施工作業面無安全隱患后才能進行施工;

3.開挖前應作好場地的排水措施,特別是基坑(槽)邊界的排水溝;

4.分析地勘及設計資料,結合現場情況對可能產生流砂現象的土方開挖前,必須采取防治措施;

5.在山頂斜坡上施工時,必須檢查、清除施工作業面上方影響安全的松動石塊;

6.基坑(槽)周邊嚴禁超堆荷載,土方的堆放必須距離基礎邊沿1m,1m外堆土的高度不應超過1.5m;

7.對土方開挖后不穩定或欠穩定的邊坡,應根據基坑(槽)或邊坡的土質特征采取安全防護措施;

8.基坑(槽)與附近的建筑物距離不得小于1.5米,危險時必須采取加固措施;

9.基坑(槽)內土方開挖時,兩人之間的操作間距應大于2.5m,挖土應由上而下,嚴禁采取挖空底腳(挖神仙土)的施工方法;

10.基坑(槽)挖土深度超過3m以上,如使用吊裝設備吊土時,起吊后坑內人員應立即離開吊點的垂直下方,起吊設備距坑邊一般不少于1.5m,坑內人員必須戴安全帽;

11.人工挖孔樁開挖時,護壁須高出地面150-200mm,防止雜物滾入孔內;

12.人工挖孔樁孔下有人時孔口必須有監護;

13.人工挖孔樁開挖深度超過10米時,應有專門向井下送風換氣的設備;

14.基坑(槽、孔)開挖中須用電力時,現場的一切電源、電路的安裝和拆除必須由持證電工操作;電器必須嚴格接地、接零和使用漏電保護器,并且電線、電纜必須架空2.0米以上,嚴禁拖地和埋壓土中;

15.挖孔樁孔內須用電或照明時,孔內電纜、電線必須有防磨損、防潮、防斷等保護措施;照明必須采用安全礦燈或12V以下的安全燈;

16.基坑(槽、孔)上下應設置靠梯或應急軟爬梯,供人員上下,不得腳踏坑(井)壁凸緣或者土壁支撐件上下;

17.基坑(槽、孔)的周邊應設置防護欄桿或懸掛危險標志或警示標志;緊鄰交通道路時,夜晚還須設置警示照明;

18.土方作業時必須經常對基坑(槽、孔)土壁或護壁支撐進行檢查,是否存在土壁變形開裂、支撐松動等不安全跡象,特別是雨后,必須進行檢查無異常后才能繼續作業;

19.作業人員不得在基坑(槽、孔)內進行工間休息。

篇3:土方開挖作業安全管理規定

1?目的

為了明確施工現場各種土方開挖作業活動的HSE控制要求,以確保土方開挖作業施工安全,避免開挖作業過程中事故的發生,特制定本規定。

2?適用范圍

本規定適用于內蒙古滿世能源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煤化工項目(以下簡稱“項目”)承接管理的建設項目施工現場地面開挖、鉆孔、打樁等土方開挖作業活動的管理。

3?編制依據

建筑工程預防坍塌事故若干規定(建質[2003]82號)

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辦法(建質[2011]87號)

4?職責

項目施工管理部門負責對土方開挖作業的統一管理、監督、檢查工作。

項目HSE管理部門對土方開挖作業的行為實施監督。

監理公司負責監督、檢查相關許可證辦理、安全措施的編制和HSE措施落實工作。

承包商負責動土作業許可證的辦理,按照規定編制專項安全技術措施,并負責土方開挖作業HSE措施的落實工作。

5?管理內容

凡是在與項目有關的任何區域的現有地面以下,采用機械、人工等方式進行的開挖、鉆孔、打樁等作業活動,都屬土方開挖作業。

承包商要針對土方開挖作業的具體情況,編制相應的土方開挖施工方案,并按規定進行報批;當開挖深度超過3m(含3m)時屬“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必須按要求編制安全專項施工方案,除按規定進行審查、報批外,還要報項目HSE管理部門備案。

土方開挖作業開始以前,承包商必須按《現場施工臨時設施管理規定》的要求,辦理“動土安全作業審批表”,經批準后方可開始作業。

土方開挖作業開始前,承包商應對包括機械操作人員在內的所有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和安全技術交底后方可施工。土方開挖可能涉及到電纜、管道等地下設施時,必須在現場設專人監護人,確保在作業過程中使這些設施不被破壞。

所有超過1.2米深的溝、坑土方開挖作業,必須根據土質情況按照規范要求放坡;在必要時要采取支護措施。

當開挖深度較深時,如有人在溝、坑底部或周邊作業,要根據土質情況,安排專人監護。

所有土方開挖產生的棄土應將棄土直接運至棄土場,需回填的土應堆放在距離開挖邊沿至少3米以外的地方,避免開挖時土方邊沿受壓塌方。

土方開挖完成一段或一面時,溝或坑的周圍要用腳手架桿等材料按照臨邊防護的要求進行硬圍護,不允許僅拉設警戒繩。

每個基坑和溝槽都要設置供人員上下的爬梯。爬梯必須做到牢固可靠、易于攀登,出入口要高出地面1米便于進出。所有跨越坑道的走道、連接橋、斜坡都要有標準的欄桿,確保人員安全。禁止跳躍或跨越基坑和溝槽,在適當距離設置通道以滿足通行要求。

當土方開挖深度低于地下水位時,要設置溢流槽和集水坑,及時進行排水。為避免開挖邊坡發生塌方,在地下水特別豐富的區域或深基坑開挖,要采取合適的降水措施;同時要采取一定的護坡固定措施。

為防止地表水進入溝、坑,在其周圍要建擋水壩和排水溝;要避免溝、坑的底部有積水。

外載荷、混凝土、運輸車輛等,要遠離土方開挖處以保持邊坡穩定,在其周圍要設置圍欄和禁止標識以阻止機動車進入,防止由于過于靠近開挖邊沿或溝、坑邊沿而危及其斜坡的穩定。圍欄和溝渠邊沿之間不能堆放多余的材料和設備。

當在道路上或道路兩側開挖時,夜間要設置閃光標識燈,并按規定設置圍欄,圍欄離溝邊的距離保持1米以上。

在雨季和解凍期進行土方作業,應在作業前和作業中經常檢查土方邊坡,當發現邊坡有裂紋或不斷有落土及支撐松動、變形、折斷等情況,應立即停止作業,經采取可靠措施,檢查無隱患后方可再施工。

各管理單位與責任主體土方作業日常檢查執行“土方作業日常安全檢查表”內容。

基坑作業一旦完成,支撐被拆除以后,邊坡有可能坍塌,要從底部至上逐層拆松橫撐,緩慢小心地拆除支撐工具。在地層不穩定時,使用繩子把工具移出溝、坑底。

樁基孔以及各類敞口井的周圍必須設置可靠的硬圍護,防止人員墜入和車輛的安全。

土方開挖中遇到特殊地質條件或不明物體時,應立即停止作業,經動土作業批準人員確認并排除問題后方可再施工。

6?記錄要求

6.1?記錄控制

實施本規定項目HSE管理部發生的記錄控制,執行《文件與記錄控制程序》及本規定的要求。

6.2?記錄編號

執行本規定發生的記錄不要求編號。

6.3?記錄保存

“土方作業日常檢查表”由進行檢查的人員保存至項目結束后銷毀。

7?附表

“土方作業日常檢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