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建筑火災防與救措施
央視新址園區在建中的附屬文化中心大樓工地于2009年2月9日20時27分發生火災,過火面積約10余萬平方米,樓內十幾屋的中庭坍塌,即將投入使用的各種設施也遭到損壞。這事件在全國引起廣泛關注,人們不約而同地想到了一個嚴峻的話題:高層建筑的火災應如何預防和撲救。
引發高層建筑火災的原因
《民用建筑設計通則》規定,高于24米或超過10層的建筑屬于高層建筑,高于100米的建筑屬于超高層建筑。高層建筑的內部結構因樓層高而比一般建筑復雜,而引起火災的原因也多種多樣。
首先,高層建筑樓內導線多且鋪設集中、隱蔽,用電線路高負荷運轉。高層建筑安裝的用電設備多尤其是現代智能型大樓,其電線、電纜接點眾多且鋪設線道集中,電氣、電子設備長時間運行時,造成用電的總功率大幅度上升,使電線、電纜持續高溫,加速導線接點與絕緣層的老化或損傷,最終導致電線短路起火、電表燒毀,并引發火災。例如2007年12月12日發生在浙江省溫州市中心28層的商住樓溫富大廈的特大火災,就是由樓內“朵朵鮮”花店吊頂內照明線短路而引發的。
其次,高層建筑裝修材料多且防火性能差。高層建筑的裝修面積大,使用的裝修材料品種繁多,由于裝修材料生產廠家多、質量參差不齊,材料的防火性能難免魚龍混雜。高層建筑的柱子、頂梁、墻面、吊頂裝修材料用量極大,如果選擇耐火性能低的材料,火源極易引起火災。另外,防火性能較好的材料通常價格較為昂貴,為節省費用,或缺乏消防安全意識,裝修單位往往會私自使用一些未經阻燃處理的木條、墻毯等廉價的不防火、不阻燃的裝修材料。室內大量可燃物的存在,降低了房屋的耐火等級,為高層建筑埋下了火災隱患。2008年10月9日,哈爾濱市正在建設的28層高層建筑物“經緯360度”發生的火災就是因電焊工違章電焊,引燃天棚上的裝修材料,導致火災。
另外,高層建筑內居民的生活用火使用不慎。隨著城市的飛速發展,高層居民樓越來越多,眾多居民聚集在高層建筑內。由于居住人員的防火意識與素質等參差不齊,生活中一人不慎就會殃及眾人安全。從統計資料表明,在高層建筑火災中,不少是由居民用氣、用火疏忽造成的,因廚房一般建筑面積較小、物品密集、用火次數頻繁,使廚房成為家庭火災的易發場所,而其中大部分高層火災是因家庭廚房用火的粗心大意,操作中引發油鍋、煤氣和液化氣等著火。如用油炸食物時,油過多溢出,遇炊具明火“暴發”火災;炒菜時,人離開廚房導致食物被火烤焦起火,并引燃其他物品而引發火災;家中天然氣或液化氣泄漏,遇火源發生爆炸或爆燃。這種情況下,居民驚慌失措或采用錯誤的滅火方法,常常會延誤滅火良機,導致火勢蔓延成災。2007年3月16日,哈爾濱市18層建筑宏光大廈火災就是居民廚房內煤氣泄漏遇明火而引發的。
高層建筑火災滅救難度大
由于高層建筑樓層高、上下通道少,居住人員多、疏散困難等特點,一旦發生火災,撲救難度大,難點多。
首先,高層建筑樓內滅火裝置難以滿足火災撲救要求。高層建筑上百米,發生火災時,由于受到消防車水泵壓力和水帶的耐壓強度等限制,一般不能直接利用消防車從室外消防水源抽水到高層火災樓層進行撲救,通常依靠高層建筑的室內消防設施撲救。但由于目前城市高層建筑的發展速度與相應的火災撲救技術支持水平不同步,高層建筑內部的消防設施還不能滿足火災時的滅火要求,尤其是二類高層建筑仍以消火栓系統作為撲救火災的主要手段。這種系統要求的消防用水量大,水壓要求高。當高層建筑發生火災時,用水量高達80L/s以上,有時甚至超過100L/s,火場實際需求用水量遠遠超過設計消防供水量。火災初期可以采用消防栓系統進行滅火,但一旦火勢蔓延,采用消防栓系統滅火,建筑內的水量和水壓則難以滿足要求,這是高層建筑火災撲救的最大難點。
其次,滅火裝備施救高度有限,難以撲滅高層建筑內的火災。高層建筑發生火災時,一般采用內外結合的方式滅火,即消防云梯車戶外射水和救援人員室內射水相結合。但消防云梯也不是萬能的,目前,全球消防體系能夠提供的最高云梯約130米,而國內消防系統最高的云梯車只能升至限定值的80%左右,在這個基礎上,高壓水龍還能噴射出10米左右的水柱。但目前全球高層建筑最高已達101層、492米,遠遠高出云梯車的滅火能力范圍。如果著火的摩天大樓超出云梯滅火高度,則無法從室外進行高層建筑的火災撲救,除非讓消防人員冒險進入火點,人工啟動大樓內部的消防栓,或動用直升機,否則只能依靠樓內自救。
再次,高層建筑樓層高、通道窄,救援人力物力上下運行效率低下。從我國目前的消防設備來看,在撲救高層建筑火災的過程中,能使用的高科技消防設備還很少,如消防直升機、空中救護設施等。如果出現因電力中斷導致消防電梯無法使用、云梯車的高度又不夠的情況,消防人員只能全副武裝從室內樓梯間登上樓層進行滅火。由于消防員需要負重登高,體力消耗大,這樣就會嚴重影響滅火行動速度和效率。
另外,高層建筑火災發生時,消防行動指揮部與一線消防人員通信不暢。高層建筑發生火災后,火場指揮部與滅火前沿陣地一線官兵間,由于樓上與樓下高層之隔,加之消防隊員配戴呼吸道防護裝備等,造成通信指揮不暢通、聯絡困難,導致救援行動展開及相互協調困難等。火場總指揮難以對滅火行動進行直接指揮和給出最為及時有效的撲救指令,通常只能靠一線官兵憑借經驗進行臨場判斷,作出決定,展開撲救,難以形成整體的滅救合力。
最后,高層建筑的防火安全責任制落實不到位、有名無實。在眾多的高層建筑發生的火災事故中,很多是由于樓內居住人員或辦公單位多而雜,防火安全責任制落實不到位,或消防安全責任負責人思想意識不強,在實際工作中沒有認真負責,以致消防通道堵塞或挪為它用、消防栓等消防設施長期沒有檢修、自動滅火系統因長期維護保養不善處于癱瘓狀態,導致在消防過程中至關重要的消防通道和設施在救火過程中不能正常、充分發揮作用,貽誤了救災的最佳時機,造成國家、人民嚴重的人員財產損傷。
高層建筑火災防救對策
高層建筑消防工作一直是國際消防界關注的重要課題,火災撲救更是國際消防界公認的難題。要做好高層建筑火災防救工作,除了提高人們的防火意識,更重要的是從根本上做好防火和滅救的各項工作。
首先,高層建筑設計層高應與滅火水源供給能力相適應。消防給水系統是目前國內外撲救高層建筑火災的主要滅火設備,因此,高層建筑設計時要考慮消防給水能力,保證消防給水滅火能力與建筑層高設計相一致十分重要。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建筑的高度逐漸升高,目前全球最高建筑已將近500米,在我國上海,如此高的建筑可在一年之間建成,而火災滅救的能力卻可能尚未滿足滅火的需求。因此,在建筑的層高設計上應充分考慮到相應城市地區的水源壓力和供給能力,當其不能適應高層建筑的滅火需求時,則應設法完善樓內的消防水源設計方案,采取必要的補救措施,嚴格落實消防規定和要求,從而保證建筑的消防能力能滿足火災滅救的應急措施。
其次,高層建筑樓內的裝修應嚴格執行高層建筑防火材料要求。高層建筑在裝修材料和選擇設計上,應嚴格執行高層建筑對防火材料的要求,在材料使用上多用防火材料。室內吊頂應采用阻燃材料,墻面、地面和基層應采用非燃或難燃材料,以盡量減少產生火災的危險性。制作廚具的木材一定要經過防火處理。不能為節省費用或偷工減料,隨意將應該使用防火材料的部分使用普遍材料進行裝修。另外,不得私自更改建筑內部結構、管道和線路,不得私自移動和更改消防設施。
再次,高層建筑樓內的電力線路設計應充分考慮用電超負荷的情況。面對高層建筑用電線路鋪設集中、電力消耗大的實際情況,為保障用電安全,在設計電力線路時,應充分考慮到用電超負荷的情況,實現當電路溫度過高或超負荷運行時,相應的電路自我保護系統能自動啟動、切斷線路供電,避免火災事故發生。
還有,高層建筑樓內應配備應急火災自動報警和滅火裝置。高層建筑規模大,居住人員密集,各種電氣設備使用頻繁,存在的火災隱患多。因此,應在樓內配備必要的應急火災自動報警和滅火裝置,確保火災一發生就有相應的火災報警系統在第一時間啟動火災自動滅火系統和排煙系統,從而抓住寶貴的時間將火勢控制或撲滅,為等待專業救援設備和人員的到來、保障人身和財產安全爭取寶貴時間。
另外,相關部門要制定完善的防火滅救應急方案,并使防火責任落實到人。高層建筑火災撲救困難、火勢發展速度快、人員疏散難度大。在高層建筑的消防安全工作上,必須堅持“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和“立足于自防自救”的基本原則。在嚴格落實與消防相關的各項制度和法規的同時,應明確消防安全責任人,根據建筑的地域特點、結構特點、居住和使用人員構成特點等,制定相應的火災滅救應急方案,并將責任落實到人。實踐證明,實行防火安全責任制是行之有效的,有利于增強消防安全意識,有利于提高高層建筑整體抗御火災的能力。
最后,城市消防隊應增配相應的高層建筑火災滅救裝備。在規劃城市高層建筑發展的同時,應加強城市消防隊伍高層建筑火災滅救裝備的配套能力建設,針對高層建筑火災日益突出的現實,在消防車輛裝備建設上,應適當增加特種設備,重點配備云梯、登高平臺、舉高噴射消防車等對于高層建筑火災滅救搶險具有針對性作用的救援車輛。在高層建筑相對集中的地區,應配備專門針對高層滅火的舉高消防車。同時,為滿足高層建筑滅火救援的需要,應配備大功率水罐消防車和移動式供水設施等消防器材。
篇2:火災時現場人員行動措施
發生火災時,現場人員應采取什么行動
任何人發現井下火災時,應根據火災性質、災區通風和瓦斯情況,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滅火,控制火勢,并迅速報告礦調度室。在現場的區、隊、班組長應依照礦井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的規定,將所有可能受火災威脅地區(火災瓦斯流經的地區、由于火風壓造成火災瓦斯逆流的地區以及可能發生爆炸的地區等)的人員撤離危險區域,并組織人員利用現場的一切工具和器材進行滅火。電氣設備著火時,應首先切斷其電源。在電源切斷前,只準使用不導電的滅火器材進行滅火。
如果火災范圍大或是火勢猛,則應在撤出災區人員、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穩定風流,控制火勢發展,防止人員中毒和預防瓦斯或煤塵爆炸的措施,并隨時保持和地面指揮部的聯系,根據指揮部的命令行事。如果現場人員無力搶救,同時人身安全有受到威脅的可能或是其它地區發生火災,接到撤退命令時,就要立即進行自救和組織避災。確定控制風流的措施,是控制火勢,減小災情的重要方法。控制風流的方法有:正常通風;減少風量;停風或短路;反風。
一般不能輕易采用停風或減風,特別是當火災發生在瓦斯礦井時,由于停風或減風會使井下風流中的瓦斯濃度增加,有造成瓦斯爆炸的危險。停風或減風還使巷道中分配的扇風機風壓降低,更容易受火風壓的影響。
當火災發生在總進風流中(進風井口、井筒內、井底車場或總進風道等)時,應進行全礦性反風,以防止煙氣流入井下各生產巷道。
火災發生在總回風道中(總回風道、回風井底、回風井內或回風井口)時,必須維持原風流方向,才能使煙流不侵入井下。
井下機電硐室發生火災時,通常應迅速關閉防火門或修筑臨時密閉墻,以隔斷風流。
由于火風壓的作用而產生風流逆轉時,應在火源的進風側修筑臨時密閉墻。這樣可以迅速減弱火勢,從而減少火風壓的作用。
篇3:車管部機動車輛火災預防措施
1、各類機動車輛應配置滅火器,司機應熟練掌握其使用方法。
2、車輛出行前,事先檢查油箱和輸油管是否牢固,防止車輛在行駛中松動、脫落或斷裂,老化的機械零件要及時更換。
3、電源線路的接頭也要經常檢查是否牢固,老化的分電器、點火線圈和高壓線,要及時更換。車輛在行駛中發現電線被燒,應立即斷開電源,車輛減速停放在安全地帶并立即采取撲救措施,防止火勢蔓延。
4、清洗車輛時,必須先將電瓶線拆掉,使用汽油清洗車輛零件時,一定要用毛刷并將機件搬到室外遠離火源的空曠地方,需要照明時應使用手提式應急燈。
5、車輛應停放在有人管理的停車場內或安全可靠的單位內部,以防止犯罪分子進行放火破壞。
6、禁止把擦車用的油棉絲到處亂扔。嚴禁乘客攜帶易燃易爆物品上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