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爬式液壓翻模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l?概述
外爬式液壓翻模施工是滑升模板和翻模兩種獨立體系綜合為一體的新型施工技術,具有操作簡單、投資小、施工進度快、作業人員相對安全和勞動強度低、施工質量容易保證的優點,近來被廣泛應用于高橋墩和大型房屋柱體施工中。但因涉及的相關技術多、技術要求高且應用時間不長等原因,其安全技術尚不夠成熟。對此,本文以內昆鐵路烏家坪l#大橋為例,闡述該系統在施工過程中的安全技術問題。
2?工程概祝
烏家坪l#大橋位于內昆鐵路DK509十l42(中心里程)處,為全線的重點工程,橋長437.29m,橋高92m,主墩高77m,橋址斜跨一V形溝谷,地形起伏大,地質復雜,水源和物資供應匾乏,交通困難,夏天雨季長,降水量大,冬季氣溫低,因而有效施工期短。據此,我們在主墩施工中采用了自己現場設計加工的外爬式液壓翻模系統。
3?翻模施工工藝原理
利用己達到一定強度的墩身鋼筋混凝土體用外模板及爬架作為承力結構,以支承及提升工作平臺,平臺提升到位后,拆卸最底一節模板并提升至頂節模板上,進行安裝、校正,綁扎鋼筋后灌注混凝土。實施作業時,模板翻升、綁扎鋼筋、灌注混凝土和提升平臺等項工作是循環進行的,直到墩頂為止。其間穿插平臺對中調平、接長頂桿、混疑土養生及埋設預埋件等項工作。外爬式液壓翻模取滑模與翻模的優點,將兩種體系綜合為一體,又把平臺與模板分成兩個獨立的體系,從而克服了滑模施工所要求的連續性和施工組織的復雜性及體系易扭轉造成混凝土體表面質量差的不足,解決了翻模施工腳手架及平臺的周而復始地架立、拆除與上翻而帶來的工人勞動強度大,施工工序循環周期長等諸多矛盾。
4?外爬式液壓翻模系統的總體構造與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該系統有工作平臺、連接平臺、爬架裝置、吊架、模板、液壓提升設備及輔助設備等部分組成(見圖l)。工作平臺是安裝吊架、千斤頂的支承結構及堆放材料、工人作業的主要工作場地;連接平臺用于連接墩的雙壁的翻模工作平臺,并可增強平臺的穩定性:爬架裝置用于支承千斤頂爬升,并通過爬架模板及拉桿把平臺及其上施工荷載傳到已施工的墩身上;吊架用于提供拆裝模板及混凝土養生、拉桿處理、橫聯預應力張拉等所需的工作面。模板是墩身成型的部件,其拆裝、翻升由人工借助倒鏈滑車完成;液壓提升設備是平臺提升的動力設備;輔助設備是為主體系統工作提供能源、維護及結構物養護的配套設施包括配電盤、照明、通訊指揮、安全、消防、維修工具及混凝土養生用水管及高壓水泵等。
5?翻模及平臺組裝安全技術要求
翻模及平臺組裝是整個橋墩身施工的第一步,它的組裝質量與安全可靠性是后繼施工安全質量的保證,為此必須確保技術可靠、防護到位、牢固。
因為整個系統是中線對稱結構,所以每節模板在組裝時應由線路中心向兩端逐一對稱、兩側同步安裝,并要確保中線水平精度,模板間連接縫要密貼。為使今后拆模便捷安全,可在模板下面鋪放墊木木楔,為減少模板安裝時在空中對位困難,一般在安裝前在地面按墩壁設計截面尺寸放出大樣,再按模板組裝平面圖選定規格尺寸,作為標記。模板組裝完成后應及時上好拉筋撐木,上齊模板間的連接螺栓、螺母與墊圈,待測量、安全檢查符合要求后再擰緊,而后進行復測與檢查;同時安裝吊架并綁扎安全網,保證作業人員安全。
平臺組裝必須對中調平,平臺上的機具、材料應均布設放,當墩的兩壁工作平臺達到同一水平高度時要安裝連接平臺,以增強平臺的穩定性,擴大作業面。
6?翻模施工工藝流程安全技術要求
在翻模系統實施作業時,模板安裝、翻升、綁扎鋼筋、灌注混凝土和提升平臺等項工作是循環進行的,直至墩帽下端為止。其間穿插平臺對中調平、接長頂桿、混凝土養生、埋設預埋件及橫聯施工等項工作在鋼盤安裝過程中若遇鋼筋與模板立桿相抵觸時,應采取適當調整鋼筋間距的方法來解決。鋼筋擺放在平臺上時需對稱、均勻,不可超載堆放。墩身混凝土采取分層均勻對稱灌注,搗固密實,搗固棒不得撞擊模板、拉桿及鋼筋,混凝土泵送管道不得與模板系統相聯接,以免在泵送混凝土過程中對模板造成振動,進而引發事故。
提升平臺在混凝土灌注并初凝后進行,提升高度以能滿足一節模板組裝度為準,不得大于2.Zm,嚴禁空提過高而降低整個系統穩定性,增加危險,在提升過程中要進行糾偏、調平以保證模板位置準確,確保工作質量。爬桿上升到固定頂桿的螺栓位置時,應即時安裝加強板并擰緊固定螺栓,提升到位后立即對稱轉動緊固爬桿的螺栓。
模板翻升是一個受力轉換過程,工序比較繁瑣。
應注意做好以下幾點:一是各種模板拆除前均要用吊鉤或“八”字型掛鉤將其掛牢,并在上好拉筋、撐木、螺栓、墊圈等,調檢好尺寸后方可拆除,以防發生墜落而造成事故;二是安裝拉桿前要檢查其兩端螺紋,如有損傷應更換:三是模板吊起之前,應認真察看模板面板是否己脫離開上節模板圍帶,以免撞掛導致事故;四是爬架模板內的緊固螺栓待模板整體組裝后要及時擰緊。
7其它施工安全注意事項
由于橋墩身高度大,橫向收坡率緩,待模板系統爬升到墩身上部時,工作平臺橫梁外懸部分太長,為保證其安全、在本系統設計時應采用活動欄桿,欄桿隨吊架內移,致使平臺的工作面積不斷減小,為增強平臺的穩定性,應將欄桿外嚴禁堆放料具作為一項制度執行;平臺的位置正確與否同施工安全和工程質量關系很大,為此要定期觀測糾偏;系統中使用的液壓設備,起重設備必須定期檢修保養,以確保其技術狀況良好;經常檢查供電系統的絕緣保護及架空狀況,保證絕緣可靠,漏電、短路保護等措施良好,線路架設規范;整個系統內各結構、部件之間連接牢固,運送管道通暢。
另外,由于在整個現場施工中所涉及的區域廣泛、工種繁雜、工作銜接緊密,所以對現場人員要進行規范化、標準化管理。
8?應用效果
由于在各個墩身施工中應用了以上安全措施,在整個施工期間均安全順利,未發生任何人員傷亡事故和物資受損事故,工期比按常規的方法施工縮短了25天。工程質量經建設、監理單位驗收評為優良。
篇2:液壓入樁施工方法措施
液壓入樁的施工方法
1施工程序
液壓管樁的施工程序為:測量定位一樁機就位―)復核樁位一吊樁插樁一樁身對中調直一靜壓沉樁一接樁一再靜壓沉樁一送樁一終止壓樁一樁質量檢驗一切割樁頭一填充管樁內的細石混凝土。
2施工要點
(1)靜力壓樁單樁豎向承載力,可通過樁的終止壓力值大致判斷,但因土質的不同而異。樁的終止壓力不等于單樁的極限承載力,要通過靜載對比試驗來確定一個系數,然后再利用系數和終止壓力,求出單樁豎向承載力的標準值?κ,即?κ=k?s。如判斷的終止壓力值不能滿足設計要求,應立即采取送壓加深處理或補樁,以保證樁基的施工質量。壓樁應控制好終止條件。湛江海運集團綜合住宅樓樁基工程,壓樁到設計樁長時,壓力表的壓力達到單樁承載力2.7倍時,即可停止壓樁,否則應增加樁長,并會同設計單位另行處理。
(2)壓樁應連續進行,采用硫磺膠泥接樁間歇不宜過長(正常氣溫下為10~18min)3接樁面應保持干凈,澆注時間不應超過2min;上下校中心線應對齊,偏差不大于10mm;節點矢高不得大于1%樁長。(3)垂直度控制,調校樁的垂直度是沉樁質量的關鍵,須高度重視。插樁在一般情況下人土30~50
篇3:液壓爬模:施工工藝
五里坡特大橋是陜西寶雞至甘肅平涼高速公路寶雞至陜甘界段的控制性工程,位于寶雞市鳳翔縣與千陽縣交界處,橋梁全長1238m,主橋上部結構為85+4×160+85m預應力連續剛構橋,最大樁深70m,最大橋高172m,被譽為“西北第一高墩”。
因其超高空心墩、大直徑超深群樁、大體積承臺、大跨徑連續剛構等高難度結構、安全風險高、工期緊、技術難點多,成為中國公路建設史上一個引人關注的亮點。
液壓爬模的概況
五里坡特大橋主墩墩身高達153m,設計為變截面雙肢薄壁空心墩。墩身底部48m,截面由10×4m變化至7×4m,變坡率為32:1,墩身垂直橋向壁厚70cm、順橋向壁厚110cm。為保證工程質量、施工安全和進度計劃的完成,對于高墩施工難度大的實施方案,應盡量減輕模板和支架的重量,減少施工翻模的次數,并加快施工進度。該橋采用了國內先進的液壓爬模施工工藝,它集模板支架、操作平臺為一體,利用自身液壓系統和完成的主體結構為依托,隨結構的升高而升高。該工藝具有受力科學、堅固耐用、拼裝靈活、模板周轉次數多、設計理念先進等諸多優點,液壓爬模施工過程中無需其他起重設備,操作方便,工藝簡單,經濟合理,爬升速度快,全封閉施工,安全系數高。五里坡特大橋153m的高墩僅用142天完成了封頂施工,實現了零事故,工程質量達到了規范要求,并提前20天完成了計劃任務,為上部施工提供了充足的時間。
液壓爬模的結構
液壓爬模的結構并不復雜,使用功能分為模板系統、爬升系統和工作平臺系統三大部分,其中:
模板系統模板系統設計為整體木模,高度為6m,面板采用22mm進口維薩板,豎肋采用20cm×8cm工字木架,橫肋采用14d槽鋼以減輕自重,增大模板剛度,面板與豎肋采用自攻螺絲和地板釘連接,豎肋和橫肋采用連接爪連接構成。每塊模板采用2根雙16d槽鋼組合件作為斜撐主背楞,斜撐主背楞與面板采用連接爪和調節座連接,可通過調節座進行模板的豎向調節,然后在斜撐主背楞安裝可調節螺旋斜撐與主操作平臺的后移裝置連接,做水平移動。模板系統用于混凝土澆筑。
爬升系統爬升系統由爬架、埋件系統、導軌部分、液壓系統組成,液壓爬模體系的預埋件包括:埋件板、高強螺桿、爬錐、受力螺栓和預埋件支座等組成。導軌由2根20d及一組梯擋組焊而成。爬升千斤頂最大行程30cm,最大頂升力為10t,每套爬模配置10臺千斤頂、一臺油泵、一個操作控制箱,爬升系統用于爬架系統的轉移爬升。
工作平臺系統工作平臺系統為施工人員提供安全操作平臺,也用于小型施工機具的擺放場所。共設置六層,用于外模的安裝、調整和安裝后移裝置,因模板的支撐及脫模需要的空間較大,所以寬度為2.5m,便于操作。有的為液壓爬模系統操作平臺,用于安放液壓設備。有的為施工修飾及拆除爬錐和掛座的施工平臺,平臺與墩身混凝土表面距離為50cm,采用合頁護欄,避免雜物從接口處掉落。
該施工步驟為:模板安裝完畢并檢查合格后,澆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強度達到15MPa時,即可將模板拆除,安裝掛座、三角架、后移裝置、工作平臺等,待澆筑完第二節墩身混凝土且脫模后,再安裝掛座、導軌、液壓系統。導軌爬升前應認真檢查掛座是否按要求安裝,同時檢查上、下換向盒內的換向裝置是否為同時向上級換向裝置上端頂住導軌,如果發現裝置有問題,應及時糾正,達到要求方可進行導軌爬升。當導軌爬升到位后,將上、下換向盒同時調整為向下,關閉液壓油泵,切斷電源,然后拆除下層受力螺栓、掛座和爬錐,進行清洗后便于周轉使用。
爬架爬升前要認真檢查液壓泵是否正常,導軌附墻撐是否緊貼混凝土面,承重三角架附墻撐是否遠離混凝土面,并將操作平臺上的不必要荷載清除,然后將上、下換向盒同時調整為向下,下端頂住導軌。經檢查確認爬架爬升設備完全符合要求后,操作人員方可啟動液壓泵,千斤頂施力后開始爬架的爬升。
千斤頂每一個行程應在軌道每個梯檔上,要有專人觀察自鎖提升件的卡鎖與導軌的梯檔是否緊貼或是否在梯檔上,同時還要有專人看管是否同步,若發現不同步,可通過調整液壓閥門控制進行調整或將其余千斤頂油門關掉,只開爬速較慢的那個爬架,待同步后再將其余的油門打開同步爬升,符合上述條件后方可進行下步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