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泵出口液壓油站檢修施工方案
一、編制依據
1、《工業金屬管道工程施工規范》GB50235-97
2、《閥門檢驗與安裝規范》SY/T4102-2013
3、《現場設備、工業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36-98
4、《焊接件通用技術條件》JB/T5000.3-1998
5、《電業安全工作規程》?GB26164.1-2010
6、《二期循環水泵、清污機、補水泵檢修規程》?Q/CDT-QTHPC1174—2016
二、項目概況
4B循泵出口蝶閥無法完全關閉。一旦4B循泵停運出口門關閉不嚴,會使水泵倒轉、管道易造成水錘,嚴重時機組會因凝汽器缺水真空急劇下降而造成非停事故。因此該隱患危害及大,必需消除。
施工難度主要是時間緊、閥門大(DN2200)且需有關聯閥門關閉嚴密可靠管道內無積水。同時在坑內作業空間受限增加施工難度.因此各項準備工作必須到位,嚴格按標準施工,嚴格控制檢修質量,必須保證更換一次成功。
三、組織機構及職責:
1、項目總負責人:
全面負責整體工程的組織、協調,包括施工前的設備、機具、材料及人員的準備,全面協調施工過程中所出現的各種問題,統籌安排,做到合理施工,合理調配,并對工程的安全生產和文明施工負責。
2、技術總負責人:
具體負責工程的指揮工作,對工程的前期準備,施工方案的編制審核,機具、人員的準備,材料的供應,協調施工中所出現的各種技術問題。
3、項目施工負責人:
具體負責施工準備組織工作,包括人員、設備、材料、機具的準備,對現場工作的組織安排、施工進度、安全生產、文明施工、技術質量等進行有序管理。
4、安全、防火負責人:
具體負責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對施工現場進行全面的檢查,對存在的不安全隱患及時進行處理,做好施工安全技術交底,并在施工中加強檢查。使現場施工人員嚴格按照操作規程和安全技術交底進行施工。
?
四、安全措施:
⊥65⊥、檢查工作票的安全措施是否已正確執行,確認無誤后方可開工
2、?開工前要確認電源已斷開,使用的電源要有漏電保護裝置
3、?坑內作業照明應充足,多設置移動照明設備。
4、施工用的工具應仔細清點和登記,回裝后應再次清點,不得遺失。
5、?做好防止觸電的安全措施。
6、?做好機械傷害的安全措施。
7、?為了保證人身安全,檢修前必須進行危險點分析及防范措施交底工作。
8、?在工做票經過工作許可人同意后,由工作負責人向工作人員交代工作范圍和注意事項后方可開工。
交叉作業設專人監護,井坑外留一人專用聯系工作。作業坑內進行吊裝作業,此坑內其它檢修工作終止。焊接用地線必須接至焊接點20cm內。每個作業點必須由一名熟練工帶領。其它安全措施按照工作票危險點防范措施執行。
五、技術措施
1、4機組停運4B循泵前池下插板,泵坑內下400噸潛水泵1臺及100噸潛水泵2臺抽凈積水。
2、4機組循環水供回水管道及相關聯系統閥門關閉嚴密措施可靠、管道內無積水后,方可進行拆解工作。
3、拆解后原蝶閥兩端缺口,用Φ16、10厚各一個鋼板進行焊接封閉,禁止法蘭聯接封閉。
4、拆解蝶閥直至兩側端口封閉完成,中間不可停頓。以防其它異常情況造成水淹廠房事故。
六、堵板焊接技術要求:
1、焊縫外觀應成型良好焊縫表面不允許有裂紋、氣孔、夾渣、熔合性飛濺等;
2、焊縫咬邊深度≤0.05δ且≤0.5mm,連續咬邊長度不應大于100mm,且焊縫兩側咬邊總長不大于該焊縫全長的10%;
3、焊縫表面不得低于管道表面,焊縫余高不超過1+0.2b1,且不大于3mm(b1為焊縫寬度);
4、檢測發現焊縫缺陷超標不合格時,應立即組織人員對焊縫進行返修。同一焊縫的同一部位返修次數不應超過兩次,仍不合格應將該部位切除,重新焊接,進行焊縫表面質量檢查,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七、工器具列表:
序號
名稱
數量
備注
1
吊車
1臺
2
電焊機
1臺
3
400噸潛水泵
1臺
4
100噸潛水泵
2臺
5
10厚鋼板
2塊
6
移動電源盤
1個
7
汽割工具
1套
8
電焊把線
1套
9
安全警示帶
200m
10
防護膠皮
1卷
11
滅火器
2個
12
手錘
2把
13
敲擊板手
2把
14
鋼絲繩
2對
15
吊環
2對
16
螺絲松動劑
10瓶
17
眼鏡板手
1套
18
活板手
2把
19
其它工具
若干
?
篇2:定期檢修制度(液壓泵)
1、每班對基礎螺絲及所有緊固件檢查一次。
2、每班檢查一次開關,操作按鈕是否靈活可靠。
3、每班檢查一次電機和曲軸箱的溫度是否正常,油位是否合格。
4、每班檢查一次壓力表的讀數是否正常。
5、堅持每班擦洗一次油污、臟物。
6、液壓泵箱至少每月清洗一次。
7、各種保護裝置、控制裝置由專管人員每月檢查一次。
8、每三個月對曲軸箱換油一次。
篇3:礦區單體液壓支柱地面檢修工操作規程
礦區單體液壓支柱地面檢修工作業操作規程
1.上班前不準喝酒、上班不得干與本職無關的工作,遵守有關各項規章制度。
2.新到礦的支柱應按MT112《礦用單體液壓支柱》中的“出廠試驗規范”的有關規定進行操作試驗和密封試驗,合格后方可下井使用。
3.單體支柱不得露天檢修、露天存放。在地面存放時間超過3個月的新支柱或修復支柱,下井前應按上述規定進行抽查;存放期超過1年的支柱應逐根試驗,檢查支柱性能是否有變化。性能不能保證或在貯藏、運輸中損壞的支柱,不允許下井使用。
4.檢修場地應清潔衛生,各類待修支柱、檢修合格支柱應分類碼放整齊。檢修后經試驗各項性能合格的待用支柱,應垂直或傾斜存放。
5.冬季,檢修車間應有取暖系統,車間最低溫度不得低于0℃,以保證檢修質量。
6.工作介質的牌號應與支柱使用說明書中指定的牌號一致,不允許隨意更換工作介質牌號。工作介質注入支柱前,應經過120目/英寸濾網過濾后方可使用。
7.壓力試驗機的各種保護措施,必須齊全可靠。在壓力試驗時,操作人員應在防護欄外側操作,其他人員應遠離試驗柱體。
8.備用零部件質量和規格,應符合技術標準要求。
9.檢修前,應首先檢查所用工具、量具、材料和備件、各類儀表及拆柱機、試驗臺等儀器設備,應完好。
10.應建立維修卡片,詳細記錄支柱編號維修日期、故障、維修內容、試驗情況、維修人等。
11.支柱解體前,要首先將其外表煤泥、煤塵沖洗干凈。
12.在操作拆柱機對支柱解體時,不得用鐵錘或銅棒敲擊油缸或活柱的任何部位,防止變形,影響密封性能。
13.在活柱體中拆活塞時,要用準用工具拉出活塞,嚴禁使用手錘敲擊。
14.檢查缸體和活柱的銹蝕、拉傷和磨損、變形情況。
15.對變形的活柱或油缸需用校直機、油缸整形推力器進行修復。
16.使用限位鋼絲的活柱,在拆卸手把體時,鋼絲槽內要套入廢舊的O形圈,防止刮壞導向環和防塵圈。
17.所有零部件檢測報廢標準均按部頒標準執行。
18.更換所有不能使用的零部件。
19.按產品說明書要求,清洗各零部件。
20.更換所有密封件。
21.活柱組裝:
(1)將手把體裝在活柱上。采用鋼絲限位的活柱體,限位溝槽內套上廢舊的O形圈,防止碰壞防塵圈。
(2)將Y形圈裝在活塞上,裝上防擠圈,密封圈裝在溝槽內,防擠圈裝在低壓側,將活塞裝在活柱上。
22.整柱組裝:
(1)活柱組裝時必須將活塞端由油缸上裝入連接鋼絲。
(2)將復位彈簧掛在活柱內,使用專用工具卡住彈簧,裝上底座,裝入連接鋼絲。
(3)將頂蓋裝在活柱上,打入圓柱銷,并注意頂蓋四爪的一條對稱軸線與孔的軸線平行。
23.對檢修的三用閥,要按規格型號調定開啟壓力,其值為額定工作壓力的0.9~1.1倍,并對每個三用閥進行1.5倍壓力試驗、開啟壓力試驗及密封性能試驗,具結果達到MT112標準要求后,方可安裝使用。
24.將調試好的三用閥裝在活柱的閥孔內,準備試壓。
25.支柱的逐根試驗按《單體液壓支柱出廠檢驗暫行技術條件》進行。
26.支柱檢修后,應將活柱降到底,垂直或傾斜存放在氣溫不低于0℃的干燥的室內。
27.支柱如果短期不用,應將支柱腔內乳化液放盡允許水平放置,但三用閥進液孔用塑料堵好,以防臟物進入。
28.切斷電器設備電源,清理檢修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