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物的不安全狀態安全技術措施

物的不安全狀態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23 閱讀 5762

人機系統把生產過程中并發揮一定作用的機械、物料、生產對象以及其他生產要素統稱為物。物都具有不同形式、性質的能量,有出現能量意外釋放,引發事故的可能性。由于物的能量可能釋放引起事故的狀態,稱為物的不安全狀態。這是從能量與人的傷害間的聯系所給以的定義。如果從發生事故的角度,也可把物的不安全狀態看作為,曾引起或可能引起事故的物的狀態。

在生產過程中,物的不安全狀態極易出現。所有的物的不安全狀態,都與人的不安全行為或人的操作、管理失誤有關。往往在物的不安全狀態背后,隱藏著人的不安全行為或人失誤。物的不安全狀態既反映了物的自身特性,又反映了人的素質和人的決策水平。

物的不安全狀態的運動軌跡,一旦與人的不安全行為的運動軌跡交*,就是發生事故的時間與空間。所以,物的不安全狀態是發生事故的直接原因。因此,正確判斷物的具體不安全狀態,控制其發展,對預防、消除事故有直接的現實意義。

針對生產中物的不安全狀態的形成與發展,在進行施工設計、工藝安排、施工組織與具體操作時,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把物的不安全狀態消除在生產活動進行之前,或引發為事故之前,是安全管理的重要任務之一。

消除生產活動中物的不安全狀態,是生產活動所必須的,又是。預防為主"方針落實的需要,同時,也體現了生產組織者的素質狀況和工作才能。

(一)能量意外釋放與控制方法

生產活動中一時也未間斷過能量的利用,在利用中,人們給以能量種種約束與限制,使之按人的意志進行流動與轉換,正常發揮能量用以做功。一旦能量失去人的控制,便會立即超越約束與限制,自行開辟新的流動渠道,出現能量的突然釋放,于是,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就隨著突然釋放而變得完全可能。

突然釋放的能量,如果達及人體又超過人體的承受能力,就會釀成傷害事故。從這個觀點去看,事故是不正?;虿幌M哪芰恳馔忉尫诺淖罱K結果。

一切機械能、電能、熱能、化學能、聲能、光能、生物能、輻射能等,都能引發傷害事故。能量超過人的機體組織的抵抗能力,造成人體的各種傷害。人與環境的正常能量交換受到干擾,造成窒息或淹溺。能量媒介或載體與人體接觸,將會把能量傳遞給人體造成傷害。

能量的類別不同,在突然釋放時,所造成的人體傷害差別很大,造成事故的類別也是完全不同的。

人與能量接觸而受到刺激,能否造成傷害和傷害程度,完全取決于作用能量的大小。能量與人接觸的時間長短,接觸頻率高低,集中程度,接觸人體部位等,也會影響對人的傷害嚴重程度。

人喪失了對能量的有效約束與控制,是能量意外釋放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出現能量的意外釋放,反應了人對能量控制認識、意識、知識、技術的嚴重不足。同時,又反應了安全管理認識、方法、原則等方面的差距。

發生能量意外釋放的根本原因,是對能量正常流動與轉換的失控。是人而不是能量本身。

(二)屏蔽

約束、限制能量意外釋放,防止能量與人體接觸的措施,統稱為屏蔽。常采用的屏蔽形式大致有:

(1)安全能源代替不安全能源。

(2)限制能量。

(3)防止能量蓄積。

(4)緩釋能量。

(5)物理屏蔽。

(6)時空隔離。

(7)信息屏蔽等。

(三)能量意外釋放傷害及預防措施

人意外的進入能量正常流動與轉換渠道而致傷害。有效的預防方法是采取物理屏蔽和信息屏蔽,阻止人進入流動渠道。

能量意外逸出,在開辟新流動渠道時達及人體而致傷害。發生此類事故有突然性,事故發生瞬間,人往往來不及采取措施即已受到傷害。預防的方法比較復雜,除加大流動渠道的安全性,從根本上防止能量外逸。同時在能量正常流動與轉換時,采取物理屏蔽、信息屏蔽、時空屏蔽等綜合措施,能夠減輕傷害的機會和嚴重程度。

出現這類事故時,人的行為是否正確,往往決定人的傷害或生存。在有毒有害物質渠道出現泄漏時,人的行為對人的傷害與生存關系,尤其明顯。

能量意外釋放,人進入能量新渠道而受到傷害。預防此類事故,完善能量控制系統最為重要,如自動報警、自動控制,既需要在出現能量釋放時立即報警,又能進行自動疏放或封閉。同時在能量正常流動與轉換時,應考慮非正常時的處理,及早采取時空與物理屏蔽措施。

(四)安全技術措施的標準

安全技術是改善生產工藝,改進生產設備,控制生產因素不安全狀態,預防與消除危險因素對人產生的傷害的科學武器和有力的手段。安全技術包括為實現安全生產的一切技術方法與措施,以及避免損失擴大的技術手段。

安全技術措施重點解決具體的生產活動中的危險因素的控制,預防與消除事故危害。發生事故后,安全技術措施應迅速將重點轉移到防止事故擴大,盡量減少事故損失;避免引發其他事故方面。這就是安全技術措施在安全生產中,應該發揮的預防事故和減少損失兩方面的作用。

安全技術與工程技術具有統一性,是不可割裂的。強行割裂則是一種嚴重錯誤,不符合"管生產同時管安全"的原則。

安全技術措施必須針對具體的危險因素或不安全狀態,以控制危險因素的生成與發展為重點,以控制效果作為評價安全技術措施的唯一標準。其具體標準有如下幾個方面:

1.防止人失誤的能力

是否能有效的防止工藝過程、操作過程中,導致產生嚴重后果的人失誤。

2.控制人失誤后果的能力

出現人失誤或險情,也不致發生危險。

3.防止敢障或失誤的傳遞能力

發生故障、出現失誤,能夠防止引起其他故障和失誤,避免故障或失誤的擴大與惡化。

4.故障、失誤后導致事故的難易程度

至少有兩次相互獨立的失誤、:故障同時發生,才能引發事故的保證能力。

5.承受能量釋放的能力

對偶然、超常的能量釋放,有足夠的承受能力,或具有能量的再釋放能力。

6.防止能量蓄積的能力

采用限量蓄積和溢放,隨時卸掉多余能量,防止能量釋放造成傷害。

(五)安全技術措施的優選順序

預防是消除事故最佳的途徑。針對生產過程中已知的或己出現的危險因素,采取的一切消除或控制的技術性措施,統稱為安全技術措施。在采取安全技術措施時,應遵循預防性措施優先選擇,根治性措施優先選擇,緊急性措施優先選擇的原則,依次排列。以保證采取措施與落實的速度,也就是要分出輕、重、緩、急。安全技術措施的優選順序:

1.根除危險因素------限制或減少危險因素一一隔離、屏蔽、聯鎖故障----安全設計-----減少故障或失誤------校正行動。

根除、限制危險因素選擇合理的設計方案、工藝、選用理想的原材料、本質安全設備,并控制與強化長期使用中的狀態,從根本上解決對人的傷害作用。

2.隔離、屏蔽

以空間分離或物理屏蔽,把人與危險因素進行隔離,防止傷害事故或導致其他事故。

3.故障一安全設計

發生故障、失誤時;在一定時間內,系統仍能保證安全運行。系統中優先保證人的安全,依次是保護環境,保護設備和防止機械能力降低。故障一安全設計方案的選定,由系統故障后的狀態決定。

4.減少故障和失誤

安全監控系統、安全系數、提高可*性是經常采用的減少故障和失誤的措施。

5.警告

生產區域內的一切人員,需要經常的意識或注意:生產因素變化、警惕危險因素的存在。采用視、聽、味、觸警告,以校正危險的行動。警告是提醒人們"注意"的主要方法,是校正人們危險行動的措施。

(六)生產作業環境的人機系統要求

工業生產是一套人、機、環境系統。系統因素合理匹配并實現"機宜人、人適機、人機匹配",可使機、環因素更適應人的生理、心理特征,人的操作行為就可能在輕松中準確進行,減少失誤,提高效率,消除事故。

生產作業環境中,溫度、濕度、照明、振動、噪聲、粉塵、有毒有害物質等,不但會影響人在作業中蛙松的工作情緒,不適度的、超過人的不能接受的環境條件,還會導致人的職業性傷害。對作業環境條件的概括要求:

1.照明必須滿足作業的需要

強光線也叫眩光,使人眼出現疲勞與目眩。昏暗或過暗光,不但使人眼出現疲勞,還可能導致操作失誤,甚至發生事故。

2.噪聲、振動的強度必須低于人生理、心理的承受能力

噪聲、振動損傷人的聽覺、影響人的神經系統和心臟功能,有損人的健康,降低工作效率,發生各類事故。

3.有毒、有害物質的濃度必須降到允許標準以下

有毒、有害物質對人直接產生危害,長期在有毒、有害物質的環境中,能發生人的慢性中毒、職業病。出現急性中毒時會迅速造成死亡。

篇2:物的不安全狀態及控制措施

(一)物的不安全狀態

物的不安全狀態包括兩部分:檢修現場換熱器及其附件的不安全行為,以及用于檢修的工器具,設備存在不安全狀態。設備的本質安全是保證安全檢修的重要因素。

1.檢修現場換熱器及其附件的不安全狀態,亦即危害因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設備的排空、倒淋堵塞,無法檢查換熱器殼程和管程是否無壓力、無介質。

(2)換熱器的焊縫存在虛焊或因腐蝕原因(點腐蝕)造成局部嚴重減薄,為檢修中水壓試驗會突然泄漏(高壓時試驗更為嚴重)傷人埋下隱患。

(3)設備的平臺、爬梯的連接有虛焊、假焊現象,易造成平臺倒塌,人員物件墜落。

2.用于檢修換熱器的設備、工器具本質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有:

(1)用于換熱器試壓的試壓泵存在問題,如試壓表不檢定或失效,易造成換熱器高壓塑性變形,或無法在試驗壓力下檢驗換熱管及焊縫的密封性,造成換熱器失效。

(2)吊裝用的吊車、抽芯用的抽芯機、移位用的卷揚機等特種設備,存在隱患,如鋼絲繩有斷股現象,吊車的液壓油管泄漏或炸管等都會造成很大的事故。

(3)搭設的腳手架未按有關規定搭設等都會造成墜落、倒塌。

(4)緊急搶修中,如工具的防爆性能低,在有物料泄漏的情況下,緊急緊固換熱器的螺栓,易產生火花造成爆炸等。

(二)控制措施

(1)每次檢修疏通排空、倒淋閥,必要時可將倒淋閥拆開,疏通倒淋管后確認無介質后才能進行換熱器的檢修。

(2)按容規定期對壓力容器進行檢驗、檢測。

(3)加強日常設備檢查,加強巡檢,一旦有問題能及時整改的予以整改,不能整改的備檔記錄,現場設置標示牌。

(4)按照計量要求定期對壓力表檢定確保在有效期內,同時必須確保換熱器試壓不得少于2塊壓力表。

(5)對特種設備必須制定安全操作規程、定期檢查制度、維護保養管理制度,專人負責管理制度以及建立設備技術管理檔案。不得讓特種設備長期超負荷運行,設備的安全防護裝置性能保持完好,除對特種設備進行嚴格檢測、檢驗,實行安全認證外,同時對特種作業人員必須進行嚴格的技能培訓和安全技術培訓,并定期進行安全教育,增強其安全責任心,提高安全意識,做到精心使用、精心操作、精心維護。

篇3:不安全狀態常見設備設施隱患

不安全狀態分類

(一)防護、保險、信號等裝置缺乏或有缺陷

無防護:無防護罩;無安全保險裝置;無報警裝置;無安全標志;無護欄或護欄損壞;(電氣)未接地;絕緣不良;風扇無消音系統、噪聲大;危房內作業;未安裝防止“跑車”的擋車器或擋車欄;其他;

2、防護不當:防護罩未在適當位置;防護裝置調整不當;坑道掘進、隧道開鑿支撐不當;防爆裝置不當;采伐、集材作業安全距離不夠;放炮作業隱蔽場所有缺陷;電氣裝置帶電部分裸露;其他。

(二)設備、設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1、設計不當,結構不合安全要求:通道門遮擋視線;制動裝置有缺陷;安全距離不夠;攔車網有缺陷;工件有鋒利毛刺、毛邊;設施上有鋒利倒棱;其它;

2、強度不夠:機械強度不夠;絕緣強度不夠;起吊重物的繩索不合安全要求;其它;

3、設備在非正常狀態下運行:設備帶“病”運轉;超負荷運轉;其它;

4、維修、調整不良:設備失修;地面不平;保養不當、設施失靈;其它。

(三)個人防護用具(防護服、手套、護目鏡及面罩、呼吸器官護具、聽力護具、安全帶、安全帽、安全鞋等)缺少或有缺陷:

1、無個人防護用品、用具;

2、所用防護用品、用具不符合安全要求。

(四)生產(施工)場地環境不良

1、照明光線不良:照度不足;作業場地煙霧塵彌漫視物不清;光線過強;2、通風不良:無通風;通風系統效率低;風流短路;停電停風時放炮作業;瓦斯排放未達到安全濃度放炮作業;瓦斯超限;其它;

3、作業場所狹窄;

4、作業場地雜亂:工具、制品、材料堆放不安全;其它;

5、交通線路的配置不安全;

6、操作工序設計或配置不安全;

7、地面滑:地面有油或其它液體;冰雪覆蓋;地面有其它易滑物;

8、貯存方法不安全;

9、環境溫度濕度不當。

2.常見設備設施隱患清單

1機械設備運轉部(輪、軸、齒輪等)位沒有防護罩

2手動砂輪機沒有防護罩

3欄桿高度不足1.05米或強度不夠

4梯子角度過陡,大于75度

5起重設備限位失靈(主、副鉤、防護門等)

6使用的鋼絲繩磨損超過標準

7平臺、溝、坑、洞等缺少欄桿或蓋板

8轉動的軸頭缺少軸套

9安全防護器具處于非正常狀態或檢查不夠

10絕緣工具破損

11滅火器缺少鉛封

12自動滅火報警系統不能正常動作

13抽排煙、除塵裝置不能正常發揮作用

14地面不平整,有突出地面的物體

15軌道盡頭缺少阻車裝置,未安裝防止“跑車”的檔車器或檔車欄

16電氣裝置(電機、開關、變壓器等)缺少接地或接零

17在危房內作業

18缺少防護罩或未在適當位置

19防護罩根基不牢

20電氣裝置帶電部分裸露

21作業安全距離不夠

22工件有鋒利毛刺、毛邊

23設施上有鋒利倒梭

24工具、制品、材料堆放不安全

25煤氣水封缺水

26輸送易燃、可燃氣體或液體的管道沒有接地、兩節管道間沒有搭接

27地面有油或其它液體

28地面有冰雪覆蓋

29地面有其它易滑物

30電線、電纜外皮破損

31高溫物品距離操作人員過近

32旋轉或轉動的設備沒有劃出警戒線

33作業場所擺放混亂,容易造成摔倒

34作業場所有毒有害物質超標

35操作臺或操作開關沒有明顯標識

36腳手架等鋪設的跳板沒有固定,處于活動狀態

37防護、保險、信號等裝置缺乏或有缺陷

38無防護罩

39無安全保險裝置

40無報警裝置

41無安全標志

42無護欄或護欄損壞

43絕緣不良

44局扇無消音系統、噪聲大

45防護不當

46防護裝置調整不當

47防爆裝置不當

49設備、設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50設計不當,結構不合安全要求

51通道門、墻等遮檔視線

52制動裝置有缺欠

53安全間距不夠

54攔車網有缺欠

55安全設施強度不夠

56機械強度不夠

57絕緣強度不夠

58起吊重物的繩索不合安全要求

59設備在非正常狀態下運行

60設備帶“病”運轉

61超負荷運轉

62維修、調整不良

63設備失修

64地面不平

65保養不當、設備失靈

66安全鞋等缺少或有缺陷

67照明光線不良

68照度不足

69作業場地煙霧塵彌漫視物不清

70光線過強

71煤氣濃度超標

72作業場所狹窄

73作業場地雜亂

74交通線路的配置不安全

75操作工序設計或配置不安全

76貯存方法不安全

77環境溫度、濕度不當

78消防通道寬度不夠

79滅火器失效

80在必須使用安全電壓的地方使用常壓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