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機巷使用電氣焊安全技術措施

機巷使用電氣焊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23 閱讀 9250

一、工程概況

由于11304機巷帶式輸送機3個折返裝置緩沖床前經常漏煤,且皮帶容易跑偏,現需要在緩沖床前增加導料板的長度,并增加焊制防跑偏托輥;另外,11304機巷口向皮帶機頭上坡段的人梯扶手損壞,需要重新焊制,特需要使用電氣焊進行切割、焊接。為確保施工安全、順利的進行,特制定本安全技術措施,所有施工人員必須嚴格按照本安全技術措施進行施工。

二、電氣焊的安全技術措施

(一)、使用電氣焊前的準備

1、操作者必須持證上崗,熟悉電焊機、氣焊的性能結構和使用方法,并且掌握防止觸電的方法,以及觸電的急救方法。

2、在電焊機送電前,必須詳細檢查各接線是否牢固可靠,是否有絕緣損壞、短路、接觸不良等現象,電焊鉗是否完整。

3、所有焊接設備,包括電焊機,焊接工作臺及其它金屬設備,均應裝有可靠的接地線;所有設備的開關及接線盒必須使用礦用隔爆型設備,嚴禁用其它設備代替。

4、工作地點配備兩臺完好的干粉滅火器,施工人員需熟練掌握滅火器的使用方法,同時在工作地點放置一袋沙子以備用,體積不小于0.2m3。

5、清理工作地點附近周圍20米范圍之內浮煤、雜物、底板積煤、頂幫積巖、可燃物和易燃易爆物品,并用水澆濕、澆透。

6、水管接至施工地點,并供水正常,需在焊接地點20米范圍內進行灑水滅塵,使周圍環境保持充分潮濕,并用不燃性材料在焊點附近1.5m范圍內接擋焊花,以防焊花引燃煤體。

7、焊接全過程中,由通風隊配置1名專職瓦檢員對施工地點前后及開關附近20米內的瓦斯濃度進行檢測,當施工地點及開關附近20米內空氣中瓦斯濃度均小于0.5%時方準焊接作業。安監處派一名安檢員進行現場監督,綜采一隊必須派一名副隊長及以上干部現場負責并嚴格執行本措施。在施工過程中停止其它無關作業,以防造成煤塵飛揚。

8、焊接作業過程中,必須將帶式輸送機停電閉鎖,并設專人對閉鎖按鈕進行管理。

9、電焊機電源取自11304機巷作業現場附近660v開關電源。在接線前,將該開關閉鎖后上鎖,并懸掛“有人工作,禁止送電”警示牌,且派專人看守。

10、嚴格執行停送電有關管理制度。測開關周圍20m范圍內瓦斯濃度,當濃度不超過0.5%時方可打開開關上蓋,用同等電壓等級的驗電器驗電,確認無電后對地放電。拆除電源線,接入電焊機電源線后,蓋好上蓋。

(二)、電氣焊作業時的注意事項

1、瓦檢員必須每隔10分鐘測定一次瓦斯濃度,只有瓦斯濃度小于0.5%時方可繼續作業。當施工地點空氣中瓦斯濃度超過0.5%時必須立即停止作業,切斷電源,撤出人員,并匯報調度室進行處理。

2、電焊機要放置在易散熱無積水的安全地點,其溫度不得超過70℃,在使用期間電焊機周圍不能有其它易燃易爆品存在。

3、當電焊設備通電時,不得觸摸導電部分。

4、電氣焊工操作時,焊工必須帶電氣焊面罩,在焊接時不準隨意拿開焊帽,以免傷眼。電氣焊工必須要穿絕緣靴。

5、焊接時,有油污的地方必須用棉紗擦拭干凈再施焊。

6、電焊設備的裝設、移動、檢查和修理,必須在切斷電源的情況下進行。

7、電纜、電線的敷設避免設備等物件壓在上面。

8、嚴禁將絕緣電線搭在人身上,或踏在腳下。

9、每隔30分鐘對施工地點進行一次灑水工作,將帶火星的雜物及時熄滅,同時將焊接的物件冷卻,并始終保持焊體濕潤。

10、施工負責人、電鉗工、電焊工必須佩戴便攜式瓦斯報警儀,當瓦斯濃度超限時,必須立即停止作業,撤出人員,待查出原因處理好后方可繼續作業。

11、電氣焊地點工作過程中安全負責人、施工負責人、安檢員、瓦檢員必須現場指揮和監督檢查,分工明確,認真執行安全技術措施,嚴禁閑雜人員在施工現場逗留。

12、各施工人員應隨時注意施工地點的環境變化情況,發現險情立即通知他人并及時采取措施。

13、瓦檢員必須認真負責,發現問題及時通知所有施工人員。

四、使用電氣焊的安全技術措施

1、在開始工作前,必須對下列進行詳細檢查。

(1)、乙炔瓶及其連接部分不得漏氣。

(2)、橡膠軟管不應有鼓包、裂縫或漏氣,如有漏氣現象,應將管子更換為完好的符合要求的管子。

(3)、焊槍與膠管連接處必須嚴密牢靠,嘴子如有堵塞。只許用黃銅絲剔通。

(4)、氧氣瓶口附件和皮墊及減壓器上必須擦拭干凈,不得有油污和泥污。

2、氧氣瓶不許碰撞,并嚴禁放在靠近熱源的地方。

3、工作時的乙炔瓶、氧氣瓶要直立放置在盡可能平的地面,并妥善固定,以防倒下。

4、氧氣、乙炔瓶在使用過程中,瓶與瓶之間要保持5米以上的距離,不能將氧氣、乙炔瓶放在一起開啟使用,在使用期間,氧氣、乙炔瓶周圍不能有其它易燃易爆品存在。

5、氣割前,必須清理工作地點周圍20米范圍之內的雜物,易燃易爆品。

6、氣割工操作時,必須戴專用的防護眼鏡。

7、由于割距過熱、堵塞而發生多次鳴爆時,應快速先將乙炔氣門關閉,再關閉氧氣氣門,然后放在冷卻水中冷卻。

8、割距點火時,應先開氧氣門,再開乙炔氣門,立即點火,然后調整火焰,熄火先關乙炔門,后關氧氣門,以免回火。

9、當發生回火時,立即關閉乙炔氣門,然后再關氧氣門,嚴禁氧氣和乙炔氣閥門同時開啟,嚴禁用手或其他物體堵割嘴,以防止氧氣倒流入乙炔瓶內,不能將點燃的割具隨意放在物件或地面上。

10、點燃割距時,不準用熱金屬,也不得將其放在熱的工件上。

11、焊工不準將正在燃燒的割距放下,如有必要時,應將火焰熄滅。

12、工作結束后,擰上氣門螺帽可靠關閉各氣門,收拾好工具、材料,將其妥善保管。

五、運輸安全技術措施

1、氧氣瓶和乙炔瓶必須分開裝車。

2、氧氣瓶、乙炔瓶運送時必須單獨裝車且必須在礦車內固定牢固、防止滾動。

3、氧氣瓶、乙炔瓶由人工運送時,兩人抬放時必須抓緊抓牢,輕拿輕放、嚴禁磕碰。

4、入井后氧氣瓶與乙炔瓶必須錯開5米以上距離。

六、電氣焊工作結束后,必須認真落實以下工作

1、必須把開關停電并閉鎖由電工用同等電壓等級的驗電器驗電,確認無電后對地放電,將電焊機電源從接線開關上卸下,做到人撤電停。嚴格執行停送電管理制度。

2、收拾好工具、材料,將其妥善保管,并處理工作中發現的不正常現象。

3、清理場地,灑水熄滅帶火星的雜物,施工負責人、瓦檢員必須繼續觀察,至少確認電焊機冷卻,焊接地點附近10m范圍內無熱渣、火點,確認安全無問題后方可離開或進行其他作業。

4、及時將電氣焊設備回收地面。必須至少留下2人觀察焊接地點,1小時后沒有發現異常情況,方可離開。

七、其它嚴格執行《11304工作面采煤作業規程》及《煤礦安全規程》中有關規定。

篇2:副井安裝電氣焊作業安全措施

為加強主井系統安裝電氣焊操作安全,保證施工順利進行,保證井下安全生產環境,特制訂本措施:

1、施工前認真清理現場可燃物,在施工現場20米以上。

2、井底積水保持一定水位以上,保證落井火花及時熄滅。

3、操作電氣焊工必須持證上崗,按規程操作。

4、電氣焊工現場必須配備滅火器沙土、水燈滅火用品。

5、施工現場必須有專職監護人員檢查可疑情況,發現問題立即停止作業,采取滅火措施。

6、井底巷道中必須有專職檢測工在施工前檢測瓦斯,并及時檢測瓦斯濃度,在0.01以下時方可進行作業。

7、施工現場必須有安全科、機電科必須有專人現場監督進行。

8、施工結束后認真檢查作業現場,是否存在燃著物,并清理好現場。

9、此安全措施有安全科組織施工人員認真學習,并在施工中貫徹監督進行。

10、在井架上作業時,必須由專人指揮,佩戴好安全用具。

11、緊固罐道繩時必須使用可靠手拉葫蘆,繩扣固定牢固。

12、此措施在日常簡單檢修中統一使用,如遇到特殊情況檢修時必須制定專項安全技術措施。

尤氏煤礦

篇3:某井下絞車房使用電氣焊安全技術措施

一、施工概述

因管子道管子連接不合理,風門墻無法砌,風門無法安裝。壓風管主管路需改造,必須用電氣焊,特制訂本措施。

二、作業環境及施工時間

1、作業地點位于絞車房管子道,施工點采用工字鋼支護,屬負風流巷道,符合煤礦安全規程電焊作業環境的要求。

2、施工時間:2011年9月?日班

三、施工組織

施工人員?人,

現場負責人:

電焊操作工:

現場監護工:

灑水滅火工:

電?工:

瓦?檢?工:

安?全?員:

四、施工前準備

(一)地面準備

施工人員向隊部申請領取電焊設備,電焊設備使用前必須進行仔細檢查:電焊機必須完好,外觀無變形,部件不缺失,螺栓緊固;電流調節裝置靈活可靠、調節準確;電焊機電源線及焊把線外皮必須完好無受傷、無破損,且絕緣電阻不小于10MΩ;電焊機把線及焊鉗應保證連接可靠,并保證焊把絕緣部分對焊把芯線絕緣電阻不小于0.5MΩ;達不到上述要求不得使用。

(二)施工人員入井前準備

1、施工人員要求。經過培訓考試合格并持證上崗,穿戴好防護用品。

2、施工人員必須攜帶便攜式瓦檢儀。

(三)施工準備

1、支護情況檢查。作業準備前由現場負責人對施工地點進行敲幫問頂檢查,防止脫落傷人。

2、清理施工現場。將工作地點及附近前后兩端各10米范圍內的易燃物品清理干凈;將作業現場雜物清理干凈。

3、電焊機放置。電焊機平穩放置在作業地點5m以外巷道平坦的地方。

4、備好水源及消防器材。工作地點應配備不少于0.2m3的消防沙或合格的4kg干粉滅火器2臺,工作人員必須了解滅火器使用方法;施工地點供水為凈工業用水,水量充足,設專人負責噴水。

5、保護用品檢查。檢查施工人員證件是否合格齊全,施工人員要佩戴保護用品,穿好工作服、扎緊袖口,佩戴好防護眼鏡,以防刺傷眼睛和傷害皮膚。

(四)電焊作業前準備

1、人員到位。現場負責人檢查電焊操作工、現場監護工、灑水滅火工、瓦斯檢查工、安檢員到位情況。

2、設定安全監護。指定專人負責整個施工現場安全監護。

3、施工前設備檢查。使用電焊前,再次對電焊設備進行詳細的安全檢查,確保完好。

4、現場灑水。由專職灑水工向施工點灑水,確保施工點10m范圍內潤濕。

5、檢查瓦斯。瓦斯檢查工對電焊工作地點及附近風流中的瓦斯濃度和通風狀況進行檢查,瓦斯不得超過0.5%,只有在檢查證明作業地點及附近20m范圍內巷道頂部和支護背板后無瓦斯積存時,方能進行電焊作業。

6、在施工點上風側3m范圍內,距頂板500mm處懸掛一臺便攜式甲烷檢測儀,以便隨時監測風流中瓦斯濃度。

7、經檢查瓦斯無誤后,電焊機接線。由專職電工將電焊機電源線接在能單獨停、送電的開關負荷側;電焊機接線時必須嚴格執行停電、驗電、放電制度。

8經施工負責人、安檢員、瓦斯檢查工共同檢查確認無安全隱患后,由施工負責人向調度室匯報現場準備工作完畢,并請示調度室是否可以開始施工,經調度室許可后方能施工。

9、施工前電焊設備檢查、電源連接工作由當班電工負責;施工現場準備工作由當班運輸跟班隊長負責;瓦斯檢查工負責施工前有害氣體檢查;施工負責人、安檢員、瓦斯檢查工負責檢查確認。

五、電焊操作技術要求

1、電焊機必須可靠固定。電源線及焊把線必須理順吊掛,不得遭受擠壓或踩踏。

2、電焊作業時,不準亂點亂碰,要遠離其它設備,避免在工作中被焊渣或火焰損傷。鄰近的可能被加熱的機械部分經常灑水降溫,以防損壞。

3、電焊作業時,必須派專人對施工現場進行安全監護。

4、施工中瓦斯檢查工應每隔30分鐘全面檢查一次工作地點附近20米范圍內的有害氣體濃度,當瓦斯濃度達到0.5%時,應立即停止作業,并用水迅速將熔渣冷卻。

5、施工現場懸掛的便攜式甲烷檢測儀設專人觀察,實時監測風流中瓦斯濃度。

6、電焊作業時,現場監護工對電焊操作實時監護,嚴格按規程操作;現場負責人經常對施工現場巡回檢查,發現異常及時處理。

7、操作人員離開作業現場或暫停作業時,電焊機控制開關必須停電閉鎖,并掛停電標志牌,并設專人看管設備;停止作業必須拆除電焊機電源。

六、安全技術措施

1、施工人員在搬運電焊設備過程中,要指定負責人,統一指揮,行走時注意防滑,步調一致,確保安全。

2、施工前,要認真檢查構件部位是否存在應力,如存在,必須現場采取技術措施將應力釋放,以防施工時傷人或損害其它構件。

3、電焊作業時,焊接部位以及焊渣必須及時灑水降溫,以防高溫物體灼傷人員。

4、作業時,嚴禁作業人員將頭、手、腳放在兩個金屬構件之間,嚴防發生擠傷人員事故。

5、在施工點上方懸掛的便攜式甲烷檢測儀必須與現場光學瓦檢儀校對,確保讀數準確。

6、施工前要對作業地點附近浮煤進行清除,并進行灑水降塵處理。

7、作業時,施工人員要佩戴保護用品,穿好工作服、扎緊袖口,佩戴好防護眼鏡,以防刺傷眼睛和傷害皮膚。

8、電焊作業時,必須派專人對施工現場進行監護,發現便攜紅燈亮時人員要停止作業,撤到安全位置。

9、安排專人對施工附近范圍內進行敲幫問頂,嚴禁人員在巷幫和頂板有脫落危險的地方逗留及作業。

10、電焊作業中若遇到停風、風流出現異常或瓦檢儀報警時,必須立即停止作業,停掉電源,待查明原因并恢復正常后方可重新開始工作。

11、現場使用的措施必須由施工人員、安檢員和瓦斯檢查工共同簽字。

12、施工環節要有確認、簽字,每項工作必須由負責者簽字認可后方可進入下道工序,嚴禁代替簽字。

13、施工中,如施工負責人臨時不在現場,則施工負責人必須指定專人行使其職責。

14、施工前一天,由施工負責人措施貫徹到位,現場簽字后的措施復印件交安檢科備案,原件帶作業現場,行使現場監督,否則不準施工。

七、施工收尾措施

1、作業人員在規定時間內完工后,由專職電工切斷電焊機控制開關電源,然后從開關負荷側拆除電焊機電源線,操作時嚴格執行停電、驗電、放電制度。

2、電焊設備及施工器具要安排專人認真核實,嚴禁將施工器具等遺留到施工地點及附近。

3、施工結束,必須將現場打掃干凈,做好文明施工;施工現場再次用水噴灑,經檢查無異常情況,由施工負責人向調度室匯報作業完畢,經調度室許可后方能離開作業現場。

4、指派專人對施工現場監視1小時,及時將未熄火源熄滅,冷卻高溫物體,發現異常現象,立即處理。

永龍天禹(登封)煤業有限公司機電隊

二〇一一年九月二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