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0采面動用電氣焊專項安全技術措施
一、動用電、氣焊地點簡況
+740m采煤工作面由于區段收尾、工作面搬遷,液壓支架必須在井下進行維修等工作需要動用電、氧焊。動用電氧焊地點位于礦井+740m水平礦井回風石門東側約20米處,該處支護形式為棚架支護;通風良好、無有毒有害氣體,無大量可燃物(部分浮煤除外)。為了確保設備維修工作安全,防止發生火災事故;按照《煤礦安全規程》的有關規定,特制訂以下安全技術措施,請有關區隊遵照執行:
二、組織領導措施
為了有組織、有計劃、安全、及時、保質保量,如期完成+740采面設備維修工作,特成立專門安全技術現場領導小組。
組長:由安全副礦長張生軍同志擔任,職責是全面負責設備維修、動用電、氧焊期間的安全生產組織領導;
成員一、技術科岳軍、樊范二位技術員,職責是編制具體安全技術措施,現場督導安全技術措施落實情況;
成員二、安通科長馬銀社,職責是具體負責監督檢查現場安全通風工作;
成員三、機電科長賀家寶,職責是具體負責現場機電設備及操作安全技術監管工作;
三、組織操作措施
一、由安通隊抽調二名通風、瓦斯檢查員、現場檢查工作地點及附近20米范圍內瓦斯、二氧化碳等氣體情況;
二、機電科抽調二名電鉗工,現場操作需要動用的電、氧焊設備;
四、安全設施配備
工作地點必須配備干粉滅火器兩臺,配備能夠接受電焊焊渣的鐵板一塊;消防灑水管路系統在工作地點附近有分支管路,接通灑水軟管。
五、電焊操作安全技術措施
(一)工作前必須嚴格檢查工作地點安全狀況:
1、嚴格檢查、控制工作地點及附近20米范圍內,有毒有害氣體濃度,要求瓦斯、二氧化碳百分比濃度均不得超過0.5%;
2、嚴格檢查、控制工作地點及其附近風量、風速是否滿足風量大于300m3/min;風速大于1.0m/m;
3、兩臺滅火器是否完好有效,操作人員是否會熟練使用滅火器材;
4、工作地點浮煤等易燃物是否清理干凈,無法清理的易燃物是否采取防止引發事故的可靠安全措施;
5、安全檢查人員是否親臨現場并現場監管安全工作;
6、電焊操作人員是否掌握《操作安全技術規程》;
7、檢查工作地點電氣設備是否失爆是否有漏電現象;
8、工作期間如果發生意外,現場人員是否熟悉應急措施;否則,不許進行電焊操作。
(二)電焊安全操作技術要求:
1、嚴格執行《六運煤礦電焊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2、嚴格按照(一)項要求檢查落實各項準備、檢查工作。
3、電焊工作開始前必須對工作地點及其附近20米范圍內巷道頂、幫、進行沖洗,做好灑水降塵工作。
4、電焊期間禁止進行其他與安全技術無關的工作。
5、各類氣瓶要距明火10m以上;氧氣瓶距乙炔瓶5m以上。
6、各種氣瓶連接處、膠管接頭、減壓器等,嚴禁沾染油脂。
7、電焊設備及工具的絕緣和焊機外殼的接地必須良好。
8、電焊工作結束后,必須徹底清除電焊焊渣、火星;對工作地點再次進行灑水降溫工作。
9、工作結束后,安全檢查員必須認真檢查工作地點安全狀況,確認無任何安全隱患后方可交付使用。
10、認真填寫工作記錄備查。
備注:本《措施》所述條款如有與《煤礦安全規程》相悖之處,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執行。
阜康市六運煤礦技術科、安全科
2010年01月14日
篇2:+740采面動用電氣焊專項安全技術措施
一、動用電、氣焊地點簡況
+740m采煤工作面由于區段收尾、工作面搬遷,液壓支架必須在井下進行維修等工作需要動用電、氧焊。動用電氧焊地點位于礦井+740m水平礦井回風石門東側約20米處,該處支護形式為棚架支護;通風良好、無有毒有害氣體,無大量可燃物(部分浮煤除外)。為了確保設備維修工作安全,防止發生火災事故;按照《煤礦安全規程》的有關規定,特制訂以下安全技術措施,請有關區隊遵照執行:
二、組織領導措施
為了有組織、有計劃、安全、及時、保質保量,如期完成+740采面設備維修工作,特成立專門安全技術現場領導小組。
組長:由安全副礦長張生軍同志擔任,職責是全面負責設備維修、動用電、氧焊期間的安全生產組織領導;
成員一、技術科岳軍、樊范二位技術員,職責是編制具體安全技術措施,現場督導安全技術措施落實情況;
成員二、安通科長馬銀社,職責是具體負責監督檢查現場安全通風工作;
成員三、機電科長賀家寶,職責是具體負責現場機電設備及操作安全技術監管工作;
三、組織操作措施
一、由安通隊抽調二名通風、瓦斯檢查員、現場檢查工作地點及附近20米范圍內瓦斯、二氧化碳等氣體情況;
二、機電科抽調二名電鉗工,現場操作需要動用的電、氧焊設備;
四、安全設施配備
工作地點必須配備干粉滅火器兩臺,配備能夠接受電焊焊渣的鐵板一塊;消防灑水管路系統在工作地點附近有分支管路,接通灑水軟管。
五、電焊操作安全技術措施
(一)工作前必須嚴格檢查工作地點安全狀況:
1、嚴格檢查、控制工作地點及附近20米范圍內,有毒有害氣體濃度,要求瓦斯、二氧化碳百分比濃度均不得超過0.5%;
2、嚴格檢查、控制工作地點及其附近風量、風速是否滿足風量大于300m3/min;風速大于1.0m/m;
3、兩臺滅火器是否完好有效,操作人員是否會熟練使用滅火器材;
4、工作地點浮煤等易燃物是否清理干凈,無法清理的易燃物是否采取防止引發事故的可靠安全措施;
5、安全檢查人員是否親臨現場并現場監管安全工作;
6、電焊操作人員是否掌握《操作安全技術規程》;
7、檢查工作地點電氣設備是否失爆是否有漏電現象;
8、工作期間如果發生意外,現場人員是否熟悉應急措施;否則,不許進行電焊操作。
(二)電焊安全操作技術要求:
1、嚴格執行《六運煤礦電焊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2、嚴格按照(一)項要求檢查落實各項準備、檢查工作。
3、電焊工作開始前必須對工作地點及其附近20米范圍內巷道頂、幫、進行沖洗,做好灑水降塵工作。
4、電焊期間禁止進行其他與安全技術無關的工作。
5、各類氣瓶要距明火10m以上;氧氣瓶距乙炔瓶5m以上。
6、各種氣瓶連接處、膠管接頭、減壓器等,嚴禁沾染油脂。
7、電焊設備及工具的絕緣和焊機外殼的接地必須良好。
8、電焊工作結束后,必須徹底清除電焊焊渣、火星;對工作地點再次進行灑水降溫工作。
9、工作結束后,安全檢查員必須認真檢查工作地點安全狀況,確認無任何安全隱患后方可交付使用。
10、認真填寫工作記錄備查。
備注:本《措施》所述條款如有與《煤礦安全規程》相悖之處,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執行。
阜康市六運煤礦技術科、安全科
2010年01月14日
篇3:井口井下電氣焊使用專項安全技術措施
1、工作地點要有專職安全檢查員進行檢查和監督,配備兩臺滅火器,兩只消防水桶和一把消防鐵鍬,施工前要在施工地點接有供水管并對工作地點進行灑水,充分濕潤,割下的鐵塊或電焊條頭放置在盛有水的消防水筒里。
2、瓦檢員在施工前對施工地點瓦斯濃度進行檢查,同時在施工過程中密切監視檢查變化情況,一旦發現濃度達到0.8%,應立即停止電氣、焊作業,加強通風管理,達到規程的安全要求后,方可恢復施工。
3、電焊、氣割工作地點周圍120m范圍內不得有可燃性材料。
4、井口、井筒內進行電氣焊作業時,工作地點下方便使用不燃性材料設施接受火星,工作地點下方不得有人作業。
5、井口、井筒內進行電焊作業,接地線應牢固接到被焊物件上,焊接工程中,穩、絞車不得開動,以防止電焊電流打壞鋼絲繩的現象。
6、進行氣割作業時,氧氣瓶、乙炔瓶應分開放置,乙炔瓶應立放,間距不得小于5m,并在乙炔表處設置防止回火的安全裝置。
7、工作結束后工作地點要用水噴灑,并有專人檢查1小時,確認無問題后作業人員方可離開。
8、氧氣瓶、乙炔瓶應單獨分開運輸,或用軟物品隔離,裝卸須輕拿輕放,以避免劇烈震動出現以外事故。
9、工作地點要求有良好的通風,風筒距工作面距離不超過10m,以及時排除工作場所有害氣體。
10、在吊盤或其他地點進行高空作業時,必須系保險帶,且生根點應牢固可靠,施工用工具必須將保險繩系好,套在手腕上,防止意外墜落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