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爆膠輪車安全技術措施
我屬礦井由于工作面的不斷延伸擴展,新購置了八部防爆膠輪車,以滿足職工上下往返和物料的快捷運輸,新型運輸工具的使用,需要加強管理,加強技術訓練,從而達到安全、高效的目的。為此制定其安全技術措施。
一、管理人員和操作司機、維修人員須認真學習掌握新設備的技術參數功能、特性以及維修、保養等常識。做到精通知識以利操作,很好的管理使用維護。
二、認真執行膠輪運輸車的膠輪運輸規定,不得違章指揮、違章作業成績、違反勞動紀律。
三、遵守其安全操作規則:
1、司機須專職,經培訓合格后持證上崗。
2、當進入或離開駕駛室時不要把方向盤當作扶手。
3、開車前鳴喇叭提醒周圍人員。
4、在不平的路面,擁擠的地方或下坡行駛時,要低速前進。
5、在任何工作條件下不得超載。
6、只有在車輛停在安全位置、急停閥按下且變向手柄牌中位和發動機停轉后司機才可離開駕駛室座位。
7、保持車輛清潔衛生。
四、加強日常保養
1、每班用高壓水槍清洗排氣柵欄。
2、使用5個班后高壓水槍清洗廢氣處理箱。
3、每一個月檢查一次液壓吸油過濾器,污染嚴重時更換。
4、每一個月更換驅動潤滑油。
5、液壓油、機油、柴油、變矩油箱均應每8個月清洗。
6、每月檢查一次各油缸密封,如需要應及時更換。
7、每半個月檢查各關節軸承并加油。
五、確保定期保養,做到走合期1500km后一級保養和每隔5000km進行一次二級保養和每隔1500km進行一次三級保養。
六、安全獲救須知:
1、報警溫度為:140℃
2、冷卻水溫,報警溫度為95℃
3、排氣溫度,報警溫度為68℃
4、液壓開關,報警時候顯示l0
5、水位報警開關,報警時候顯示l0
6、發動機轉速開關,報警轉速為2500轉
機電科
二0一0年六月二十五
篇2:S礦井下使用非防爆手電鉆安全技術措施
為了井下避難硐室的各種設備安裝,需要使用非法防爆手電鉆進行打眼,為了保證打眼施工的安全,特制定以下安全技術措施。
一、施工時間:2015年1月30日至2015年2月1日
二、施工地點:永久避難硐室
三、施工任務:避難硐室安裝設備打吊掛眼
四、施工負責人:劉相生
五、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提前將所需要用的各種運到作業地點并擺放整齊。
施工前必須配備兩支合格的滅火器,并有滅火砂箱,以及充足的水源。
施工前將施工地點的雜物清理干凈,并檢測作業范圍內的20m的瓦斯濃度,瓦斯濃度低于0.5%時方可作業。
施工前必須保證避難硐室內正常通風。
施工前由現場負責人向全體作業人員介紹施工步驟并貫徹學習措施,現場作業人員要在貫徹記錄上簽字。
施工負責人對施工現場進行安全確認,當符合施工條件后,向調度室匯報施工開始,施工過程中隨時向調度匯報現場情況。
六、使用手電鉆安全技術措施
使用手電鉆前,必須檢查電鉆的完好性,可靠性,鉆桿與鉆機連接牢靠。
使用電鉆時,注意鉆孔角度,選擇平整的地方進行鉆孔,不能把鉆打到鋼筋網上,發現異常時,及時停止,檢查情況。
操作手電鉆時,注意手勢、站姿,以免將衣服及手袖卷入鉆桿上。
用手電鉆打孔時如須站在梯子上工作,必須一人打鉆,二人保護,應把梯子放牢固可靠。如高空作業,作業人員必須系好安全帶,綁在合適牢固位置上,選擇既安全又便于作業的地方操作。
每班必須有專門的瓦檢員現場跟班,及時檢查現場瓦斯情況,若瓦斯濃度超過0.5%時,及時停止作業。
施工現場必須配備一臺合格的便攜儀,便攜儀必須懸掛在作業地點進風側,做到隨時監測,出現異常立即停止作業。
作業人員必須遵守規程作業,由負責人統一指揮,嚴禁違章指揮、違章作業。各施工人員緊密配合,保證施工任務保質、保量、按時完成。
施工完畢后,應及時清理現場,并檢查工作場地周圍,確認沒有危險因素之后,由現場負責人及時向調度室匯報情況。
七、其他
未盡事宜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和《煤礦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及其他有關規定進行施工。
篇3:氧氣瓶爆炸原因防爆措施
氧氣瓶爆炸的原因及防爆措施
氧氣瓶是用來貯存和運輸氧氣的高壓容器,最高工作壓力為15MPa。瓶裝壓縮純氧是強烈氧化劑。氧氣瓶在出廠前必須經過嚴格技術檢驗,以確保質量完好。氧氣瓶外表面漆成天藍色,并有黑漆寫的"氧氣"字樣。
①氧氣瓶爆炸的原因。
A氣瓶的材質、結構有缺陷,制造質量不合要求;
B在搬運裝卸時,氣瓶從高處墜落、傾倒或滾動,發生劇烈碰撞沖擊;
C氣瓶直接受熱;
D放氣速度過快,產生靜電火花或絕熱壓縮現象;
E末按期檢驗;
F氧氣瓶內混入可燃氣體;
G氧氣瓶解凍方法不當;
H氧氣瓶閥等處粘附油脂。
②氧氣瓶防爆技術措施。
A氧氣瓶出廠前必須按照《氣瓶安全監察規程》的規定,嚴格進行技術檢驗。
B充灌前,必須先對瓶體進行外部檢查,然后化驗鑒別瓶內氣體成分,不得隨意充灌。
C貯運和使用時,應避免瓶體劇烈振動和撞擊。
D氧氣瓶應遠離高溫、明火和熔融金屬飛濺物,安全距離應大于10m。
E防靜電火花和絕熱壓縮,應注意在開啟瓶閥和減壓器時緩慢進行。
F瓶內氣體不能全部用盡,應留有0.2-0.3MPa的余氣,使氣瓶保持正壓。
G不得使用超過應檢期限的氧氣瓶。
H氧氣瓶使用前,應重點檢查瓶閥、接管螺紋、減壓器等是否有缺陷。
I不得用沾有油脂的工具、手套或工作服等接觸瓶閥及減壓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