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換振動篩板托輥托輥粱有關規定安全技術措施
一、前言
我區井口翻籠托輥梁由于長期和高負荷的使用,其銹蝕已十分嚴重,存在安全隱患;振動篩襯板磨損嚴重,我區決定在“十.一”檢修期間對其更換。為了確保此項工程質量和工作人員的安全,各工作人員除必須遵守《煤礦安全規程》、《安全技術操作規程》、《低壓電工停送電制度》及相關機電管理制度外,還必須遵守下列有關規定及措施:
二、施工時間:10月1~3日,六、兩點班
三、準備工作
1、?準備好所需更換的托輥梁、托輥、12mm厚鋼板12m、將襯板下好料,并運至施工現場;
2、?準備安全帶若干條,所需用的螺栓,φ18.5以上的繩扣、φ6′繩扣若干條,2臺3t和3臺5t千不拉等材料、工具;
3、?所有施工人員勞動保護穿戴整齊;
4、?按規定提前開據好點火作業的點火票并由領導簽字申批好;
5、?現場準備好氧氣、乙炔瓶及電焊機,并接好氣源、電源;
6、?將翻籠內及附近的車輛、矸石雜物清理干凈;
7、?翻籠南坡道嚴禁存放車輛;
8、?起重工在施工前要把絞車繩驗好,保證絞車完好;
9、?清除翻籠內及前后10米范圍內(包括二層平臺)矸石、車輛、雜物等,將皮帶機尾水渦中的水泵干。
四、?施工程序:
1、作業前要清理工作環境,施工上方的雜物要清理干凈,并灑水、滅塵;
2、停翻籠及振動篩電源,驗電后掛好停電牌,并關閉風源,掛牌;
3、解除打罐機固定裝置,打罐機整體沿橫梁水平向東移至安全位置;
4、摘除翻籠大鏈及拆除翻籠周圍的護板,放在一邊;
5、將翻籠整體移出;
6、拆除翻籠托輥及托輥梁;
7、拆除振動篩板;
8、安裝振動篩板;
9、安裝新的托輥梁及翻籠托輥,并超平、找正;
10、把翻籠移回原位,安裝翻籠護板及翻籠大鏈,將變形的護板整形后在安裝;
11、施工完畢后清理現場、送電,試轉翻籠;
12、恢復打罐機,并送電試車。
五、安全技術措施及相關規定:
1、所有參加此項工程施工人員及相關人員,經過本工種的安全培訓并取得上崗資格證,必須持證上崗,參加班前會,熟知本措施內容并在本措施簽到表本人簽到,否則不準參加此項工程;
2、需電氣焊作業時先簽好點火票,并嚴格執行電焊工操作規程及點火票制定的措施;
3、在施工前,施工地點前后方向要清除各種車輛,施工時嚴禁繞道上有礦車運行;
4、上下傳遞物件時不許拋扔,要采用手傳遞或繩索傳遞;
5、上下嚴禁平行作業,以防掉物砸人;
6、翻籠移出后,翻籠口附近嚴禁站人,如工作需要必須佩帶好保險帶,保險帶必須拴在牢固可靠的地方;
7、施工完畢,需轉動翻籠時,必須撤出所用人員;
8、現場必須要有副隊長以上管理人員統一指揮;
9、多工種、多人員共同作業時,要協調一致,互叫互應;
10、小絞車牽引時人員要躲開繩的運行范圍;
11、施工前,必須停翻籠總電源,驗電后閉鎖,掛上停電牌;
12、檢修工作完畢后,清理現場,做到文明生產;
13、從漏斗下件時,重物下方嚴禁站人,應躲至安全部位;
14、焊接采用連續焊接,焊角高度不小于板厚度,保證焊實、焊牢;
15、機尾皮帶上在點火前鋪一層矸子或沙子,以防燒壞皮帶;
16、所有參加工作人員使用的起吊等工具工具、設備提前查驗好,確保安全,起吊、拉運裝置不能超載使用;
17、檢查電氣焊設備及系統完好,不得有漏氣、漏電現象;
18、氧氣瓶與乙炔瓶之間的距離不小于7m,氧氣瓶及乙炔瓶與點火處距離不小于10m;
19、焊工要穿戴好絕緣鞋、手套、防護面罩或護目鏡;
20、在翻籠口吊運鐵板等重物時,翻籠口下方人員要躲至安全位置;
21、檢修翻籠大鏈、小檔,人員需站在翻籠上時,必須用拉杠將翻籠固定牢靠,再上翻籠檢修作業,防止翻籠轉動傷人;
22、更換振動篩底部及側面襯板,全部用12mm錳鋼板,要確保焊牢焊實,對接平整;
23、在拉運、搬運、起吊物件時所有施工人員站位合理;
24、在起吊物件時,下方半徑1.5m內嚴禁站人;
25、登高作業時,必須戴好安全帶,并掛好(掛在牢固可靠的位置上)安全帶;
26、回收工具、材料,人員撤出后,由現場負責人檢查驗收合格,統一指揮送電試運轉;
27、夜班無人作業時,翻籠南北兩側用紅色警示線攔截人,以免走入翻籠內;
28、木板教手板搭接要穩固;
29、未盡事宜,按《煤礦安全規程》及各工種《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執行。
五、?勞動組織:
1、工程總負責人:潘志強
2、施工負責人:張志剛
3、技術負責人:邸士太鄭立勇
4、現場安全施工負責人及安全員:王新江及每班機電副隊長
5、施工人員:電鉗工、起重工、電氣焊工、絞車司機等
篇2:更換振動篩板托輥托輥粱規定安全技術措施
一、前言
我區井口翻籠托輥梁由于長期和高負荷的使用,其銹蝕已十分嚴重,存在安全隱患;振動篩襯板磨損嚴重,我區決定在“十.一”檢修期間對其更換。為了確保此項工程質量和工作人員的安全,各工作人員除必須遵守《煤礦安全規程》、《安全技術操作規程》、《低壓電工停送電制度》及相關機電管理制度外,還必須遵守下列有關規定及措施:
二、施工時間:10月1~3日,六、兩點班
三、準備工作
1、?準備好所需更換的托輥梁、托輥、12mm厚鋼板12m、將襯板下好料,并運至施工現場;
2、?準備安全帶若干條,所需用的螺栓,Φ18.5以上的繩扣、φ6′繩扣若干條,2臺3t和3臺5T千不拉等材料、工具;
3、?所有施工人員勞動保護穿戴整齊;
4、?按規定提前開據好點火作業的點火票并由領導簽字申批好;
5、?現場準備好氧氣、乙炔瓶及電焊機,并接好氣源、電源;
6、?將翻籠內及附近的車輛、矸石雜物清理干凈;
7、?翻籠南坡道嚴禁存放車輛;
8、?起重工在施工前要把絞車繩驗好,保證絞車完好;
9、?清除翻籠內及前后10米范圍內(包括二層平臺)矸石、車輛、雜物等,將皮帶機尾水渦中的水泵干。
四、?施工程序:
1、作業前要清理工作環境,施工上方的雜物要清理干凈,并灑水、滅塵;
2、停翻籠及振動篩電源,驗電后掛好停電牌,并關閉風源,掛牌;
3、解除打罐機固定裝置,打罐機整體沿橫梁水平向東移至安全位置;
4、摘除翻籠大鏈及拆除翻籠周圍的護板,放在一邊;
5、將翻籠整體移出;
6、拆除翻籠托輥及托輥梁;
7、拆除振動篩板;
8、安裝振動篩板;
9、安裝新的托輥梁及翻籠托輥,并超平、找正;
10、把翻籠移回原位,安裝翻籠護板及翻籠大鏈,將變形的護板整形后在安裝;
11、施工完畢后清理現場、送電,試轉翻籠;
12、恢復打罐機,并送電試車。
五、安全技術措施及相關規定:
1、所有參加此項工程施工人員及相關人員,經過本工種的安全培訓并取得上崗資格證,必須持證上崗,參加班前會,熟知本措施內容并在本措施簽到表本人簽到,否則不準參加此項工程;
2、需電氣焊作業時先簽好點火票,并嚴格執行電焊工操作規程及點火票制定的措施;
3、在施工前,施工地點前后方向要清除各種車輛,施工時嚴禁繞道上有礦車運行;
4、上下傳遞物件時不許拋扔,要采用手傳遞或繩索傳遞;
5、上下嚴禁平行作業,以防掉物砸人;
6、翻籠移出后,翻籠口附近嚴禁站人,如工作需要必須佩帶好保險帶,保險帶必須拴在牢固可靠的地方;
7、施工完畢,需轉動翻籠時,必須撤出所用人員;
8、現場必須要有副隊長以上管理人員統一指揮;
9、多工種、多人員共同作業時,要協調一致,互叫互應;
10、小絞車牽引時人員要躲開繩的運行范圍;
11、施工前,必須停翻籠總電源,驗電后閉鎖,掛上停電牌;
12、檢修工作完畢后,清理現場,做到文明生產;
13、從漏斗下件時,重物下方嚴禁站人,應躲至安全部位;
14、焊接采用連續焊接,焊角高度不小于板厚度,保證焊實、焊牢;
15、機尾皮帶上在點火前鋪一層矸子或沙子,以防燒壞皮帶;
16、所有參加工作人員使用的起吊等工具工具、設備提前查驗好,確保安全,起吊、拉運裝置不能超載使用;
17、檢查電氣焊設備及系統完好,不得有漏氣、漏電現象;
18、氧氣瓶與乙炔瓶之間的距離不小于7m,氧氣瓶及乙炔瓶與點火處距離不小于10m;
19、焊工要穿戴好絕緣鞋、手套、防護面罩或護目鏡;
20、在翻籠口吊運鐵板等重物時,翻籠口下方人員要躲至安全位置;
21、檢修翻籠大鏈、小檔,人員需站在翻籠上時,必須用拉杠將翻籠固定牢靠,再上翻籠檢修作業,防止翻籠轉動傷人;
22、更換振動篩底部及側面襯板,全部用12mm錳鋼板,要確保焊牢焊實,對接平整;
23、在拉運、搬運、起吊物件時所有施工人員站位合理;
24、在起吊物件時,下方半徑1.5M內嚴禁站人;
25、登高作業時,必須戴好安全帶,并掛好(掛在牢固可靠的位置上)安全帶;
26、回收工具、材料,人員撤出后,由現場負責人檢查驗收合格,統一指揮送電試運轉;
27、夜班無人作業時,翻籠南北兩側用紅色警示線攔截人,以免走入翻籠內;
28、木板教手板搭接要穩固;
29、未盡事宜,按《煤礦安全規程》及各工種《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執行。
五、?勞動組織:
1、工程總負責人:潘志強
2、施工負責人:張志剛
3、技術負責人:邸士太鄭立勇
4、現場安全施工負責人及安全員:王新江及每班機電副隊長
5、施工人員:電鉗工、起重工、電氣焊工、絞車司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