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某煤礦井底車場巷道砌碹支護專項安全技術措施

某某煤礦井底車場巷道砌碹支護專項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23 閱讀 2343

一、前言:

根據設計要求,井底車場部分巷道施工過2#煤層,巖體比較破碎,圍巖整體性差,頂板壓力大,為確保施工質量及施工安全,經礦方研究并經設計院同意決定:在施工過程中,凡揭露巖石為煤層、炭質泥巖及泥質頁巖的巷道,在原設計巷道斷面基礎上另增加450mm壁厚進行雙層鋼筋砼砌碹支護。

現井底車場需要砌碹支護巷道已全部掘進并進行臨時支護完畢,下一步準備進行永久砌碹支護,為保證施工安全、優質的完成施工,特制定專項安全技術措施以作指導。

二、編寫依據:

1、井底車場平、斷面圖s1130-109-01

2、井底車場線路及水溝坡度圖s1431-121-2

3、二號交岔點平、斷面圖s1431-123/121-4

4、《煤礦安全規程》2010版

5、《煤礦井巷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213-2010)

6、《煤礦井巷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mt5010-1995)

7、施工圖紙《工程設計變更單》

三、概述:

1、支護范圍:井底車場15~21工程段、二號交岔點及與其連接所有巷道10m范圍。

詳見:井底車場巷道砌碹支護部位示意圖

2、支護形式:在原設計錨網索噴基礎上增加雙層鋼筋砼復合支護,厚度為450mm,砼強度等級為c35。

3、質量標準:合格,合格率100%。

四、巷道施工方案:

1、綁扎鋼筋作業

按照施工要求進行綁扎鋼筋作業,首先檢查鋼筋的品種、質量、規格、性能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和規范規定,當滿足要求后,進行綁扎鋼筋作業。受力筋采用ф20mm螺紋鋼筋,間排距為300×300mm,鋼筋搭接長度為700mm,聯系筋采用φ10盤圓加工制作,間距為600mm。鋼筋采用扎絲搭接綁扎,在綁扎鋼筋時,鋼筋間排距必須控制在設計范圍內,鋼筋保護層也要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鋼筋內外緣保護層厚度均為70mm。

附:井底車場1-1及2-2斷面配筋圖

2、穩立模板作業

根據施工圖紙設計要求及測量人員給出的巷道中、腰線,放出巷道拱基線及巷道兩邊邊線,依據拱基線及邊線由內向外同時穩立巷道墻部模板,首先將墻部模板連成一體置于邊線外側、拱基線下方,再將墻立柱立在墻板接縫處并利用鈀釘固定連成一體,然后在每道墻立柱固定木楔上架設上、下兩道木撐桿并固定牢靠,最后在墻板與巷幫之間,對每根墻立柱打設上、中、下三層斜木撐以加固牢固墻板,對上、下兩道木撐桿之間打設頂柱。將溜灰管拉入巷道澆注模板內,利用壓風式混凝土輸送罐澆筑巷道墻部,并對稱振搗密實。

待巷道墻部混凝土澆筑完畢,砼經初凝后,在兩側墻立柱上各固定一根150×150mm的抬梁。根據巷道中、腰線及施工圖紙設計要求,由內向外逐步穩立拱部碹胎及模板,使用鈀釘將每架碹胎固定牢固在抬梁上,利用三道沙木桿將三架碹胎連成一體并一端抵觸掌子面,在每架碹胎和巖幫之間至少打設5根斜撐,在靠近掌子面一側的碹胎與掌子面之間至少均勻地打設4根斜撐,并將胎板覆在碹胎上。

在穩立碹胎和模板時,必須保證各部件的形狀、尺寸和相互之間的位置關系,裝拆方便,接縫嚴密,不易漏漿。碹胎尺寸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各個部位要支撐牢固,使其在振搗和澆筑過程中不發生位移。確保模板規格尺寸符合設計要求,各部件連接牢固可靠后,將巷道拱部澆筑并封嚴密實。

3、現澆混凝土支護

由副井井口附近設置一套混凝土攪拌站及一個儲料場,攪拌機型號為js-500,配料機型號為pld-800。自攪拌機出料口下方鋪設一趟輕軌與空車道接軌,攪拌好的混凝土利用1.5噸礦車通過罐籠送至井下工作面。采用壓風式混凝土輸送罐,經溜灰管溜至巷道砌碹模板內,采用兩臺風動插入式高頻振動棒對稱分層振搗,振搗實行固定專人。在施工中應保持砼塌落度控制在設計的范圍之內,砼攪拌嚴格按c35砼配合比執行。

五、通風系統:

《煤礦安全規程》2010年版第127條中要求:煤巷、半煤巖巷和有瓦斯涌出的巖巷的掘進通風方式應采用壓入式。由于井底車場未與回風立井貫通,暫采用在地面安裝兩臺2×30kw對旋式局部壓入式通風機(其中一臺備用),即可滿足施工需求。

六、提升系統:

為適應礦井二期工程的排矸、上下人員及物料的需要,將原井筒施工期間的吊桶提升改為臨時罐籠提升,采用四角對稱布置罐道,用鋼絲繩作罐道,采用8根6×19-28-1770鋼絲繩作為罐道繩,sgy-20型液壓拉緊裝置固定;4根18×7-32-1770(左右各兩根)鋼絲繩作為制動繩。井口安設剛性罐道,作為罐籠升井穩罐導向。采用1.5t單層單車帶防墜器罐籠雙鉤提升,每個罐籠裝備bf-122型抓捕器一套;提升絞車采用原鑿井時采用的2jk-3.5/15.5型雙滾筒絞車,提升鋼絲繩更換為18×7-φ34-1770-特型不旋轉鋼絲繩。

七、壓風系統:

壓風站和地面壓風干管選用ф159×5無縫鋼管,井下壓風干管選φ159×5無縫鋼管,采用壁掛方式固定,壓風管徑經計算能滿足要求。冷卻水泵選用3da-8×4型水泵2臺,一臺工作、一臺備用,冷卻水池為40m3。

八、井下排水系統:

在井底車場附近設臨時泵房及臨時水倉,臨時水倉容積100m?;,臨時泵房內置放兩臺md100-80×10水泵,通過井筒內敷設一趟φ159×5mm排水管路將井下水排到地面上,其中一臺使用,一臺備用,井下水大時二臺水泵同時使用,緊急情況下壓風管作為備用排水管路。泵房應在巷道開采前投入運行,確保安全。

在施工過程中,工作面配備一臺風泵,將水排至排水溝中,將水排至井底臨時水倉中。然后通過臨時泵房中的水泵將水排至地面。

水泵技術參數

型?號流量

(m3/h)揚程

(m)功率

(kw)數量

(臺)md100-80×da1-80×932.490.8154

九、供水系統:

井筒內布置一趟φ57×4mm無縫鋼管作為供水管路,采用壁掛方式固定。地面采用潛水電泵從蓄水池中抽水向井口供水,利用水的自重產生壓力通過供水管路向井下工作面供水。巷道內采用一趟φ57×4mm無縫鋼管作供水管,水管固定在腰線以下200mm遠處。距工作面30米以內采用高強膠質軟管,工作面設分水器,可通過6”高強膠質軟管供水。

十、供電系統:

利用地面變電所電源,在井下建立一個6kv臨時變電所,另外對地面變電所進行改造,增加2面高爆開關。井下臨時變電所設高爆開關5面,低壓開關柜6臺,變壓器1臺,型號為kbcsg-6/0.66-315kva。

附:副井二期工程井下供電系統圖。

十一、通訊、信號、照明:

1、采用kth型礦用本安型雙音頻電話機與調度交換機組成通訊系統,實現井上、下之間以及與外界通訊聯絡。

2、副井井筒內敷設一路信號線,由地面變電所引出一路專用線路并通過信號照明綜合保護裝置取得127v電源,利用井上、下信號室、井上信號室與車房的聲光信號盤,實現井上口與井下口、井上口與絞車房的信號聯系。

3、地面各處照明就近取自各車間、各動力配電點動力電源,室內采用防爆白熾燈或日光燈作光源。井下臨時變電所、泵房形成后,臨時變電所及泵房內每15m內裝設一盞防爆照明燈;井底車場內每40m內裝設一盞防爆照明燈,其電源均取自變電所內信號照明綜合保護裝置。

4、在副井井下和井口均安設攝像儀,在絞車房、調度室等位置安設顯示器,隨時監控井口和井下安全生產情況。

十二、勞動組織及工期:

1、巷道澆注施工時,井下直接工及地面輔助工均采用“三八”制作業方式。詳見:井底車場巷道砌碹支護施工勞動力配備一覽表。

2、施工工期

井底車場巷道砌碹支護工程施工工期預計為60天。

井底車場巷道砌碹支護施工勞動力配備一覽表

序號工種小班人數圓班人數備注一井下直接工691掘砌工15452井底把鉤、信號工263機電維修工264吊盤工135組長266隊長13二地面輔助工731井口信號工132井口把鉤工133翻矸工264絞車工6185大、小班機電工206裝載機司機137地面運搬工20

十三、穩立模板和搭設工作臺安全管理:

施工用的撐桿、胎板型號、規格分別如下:撐桿為小頭直徑不小于120mm的紅松木,胎板采用長1500mm×寬300mm、長1500mm×寬200mm的鐵胎板及部分木胎板。

1、立模前應檢查巷道頂、幫圍巖情況及初始錨網噴、錨索支護情況,在確認安全后方可穩立模板,胎板應放在巖層實底上,不得放在浮矸上,防止模板下沉,影響施工質量和安全。胎板應嚴格按測量人員所給施工線進行穩立,確保巷道設計尺寸,胎板各段接茬應順滑,不得出現錯臺現象。

2、架板與架板之間要用扒釘加固成一個整體,架板嚴禁出現懸臂探頭現象。穩立胎板時,胎板與撐桿之間必須用10#鐵絲綁扎牢固,胎板與胎板之間用u型卡扣連接牢固,確認安全后再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3、工作平臺架板厚度不得小于70mm,不得使用有裂隙或腐朽木板。

4、架板上不得存放過多的物料。

5、穩立側墻胎板時,按巷道中心線掛好邊線,按中線立模,且中心線到每幫的距離放大30mm,以確保設計尺寸,保證拆模后側墻表面垂直平整,接茬嚴密。

6、立模時,模板應固定牢固以防止跑模。穩立模板前,必須對鐵胎板清理上油、整修。

7、鋼筋砼澆筑完畢,應立即清除架板上的所有剩余物料。

十四、機電管理:

1、操作井下電氣設備應遵守下列規定:

a、非專職人員不得擅自操作電氣設備。

b、手持式電氣設備的操作手柄和工作中必須接觸的部分必須有良好的絕緣。

2、電氣設備不應超過額定值運行,防爆電氣設備下井前,必須檢查其“產品合格證”、“防爆合格證”、“煤礦礦用產品安全標志”及安全性能。

3、井下防爆電氣設備的運行、維護和修理,必須符合防爆性能的各項技術要求。防爆性能遭受破壞的電氣設備,必須立即處理或更換,嚴禁繼續使用。

4、嚴禁甩掉、停用井下各種電氣保護。

5、嚴格執行停送電制度,停電必須掛牌,工作前進行驗電、放電,嚴禁帶電作業。

6、使用中的各種電纜必須按規程要求吊掛,嚴禁采用鐵絲吊掛。

7、機械部分的主要連接部件或受沖擊荷載容易松動部位的螺母應使用防松螺母或其它防松裝置。電氣部分緊固用的螺栓、螺母應有防松裝置,彈簧墊圈應緊靠螺母安設。

十五、質量保證措施:

1、加強施工原材料管理,嚴把原材料質量關,凡進場如水泥、外加劑等。使用前按要求進行抽樣試驗確認符合設計要求,方可使用,對不符合設計要求,沒有出廠合格證及試驗合格報告的材料不得使用。

2、把貫徹執行“iso9001-2000”標準,搞好現場文明施工管理,廠區內的各種材料設備分類存放,做到堆放有序,整齊清潔,并做好標識。

3、嚴格執行各項質量獎罰制度,獎罰落實到當班,責任落實到個人,控制好每道工序的質量,確保每道工序質量全部達到合格。

4、開展質量管理活動,并經常組織職工進行施工技術上的學習和交流。

5、做好各工種的技術培訓工作,并在施工中安排專職驗收員,嚴格督查檢查各道工序的施工過程,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施工,實行全過程的質量控制。

6、工程技術人員要經常到施工現場,根據實際情況分析質量上存在的問題和影響施工質量的主要因素,并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

十六、其他安全措施:

1、嚴格入井人員檢身制度,嚴禁人員穿化纖衣物下井。在井下任何人不得隨意拆卸礦燈,所有施工人員必須佩戴自救器。

2、禁止在井口房內打鬧;井口房內必須保持清潔,所有物料明碼堆放且排列整齊。

3、任何人酒后不得下井;上、下井人員必須佩戴安全帶,帶好安全帽,攜帶自救器。

4、井口范圍20m內禁止吸煙、明火;井口房內不得使用火爐、電爐取暖。

5、井上、下信號工把鉤工必須集中精力,注意罐籠運行情況,罐籠上、下要做到目接目送。

6、信號工、絞車工等特種作業人員不經培訓不得上崗。

7、施工期間,應加強對鋼筋砼井壁的灑水養護,每班應灑水養護三次,脫模后的井壁灑水養護時間不得少于7天。

8、噴射混凝土出現堵管時,必須立即停料、停電、停水,但不得停風,以便檢查確定堵塞部位,確定堵塞部位后,應停風,卸掉堵塞處的接頭,敲擊輸料管,使堵塞物松動,然后接好接頭,送壓風吹管,把管內堵塞物吹出。用壓風吹管時,噴槍口前方及其附近嚴禁有其他人員,在敲擊時,噴槍口應朝下。拆管時,不得面對管口,管口應朝無人處,以免排風不凈突然出料傷人。

9、項目部每日堅持召開生產調度會,加強領導值、跟班,確保及時解決生產施工中存在的各種問題。

10、其它未盡事宜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的有關規定執行。

十七、避災路線:

工作面→二號交岔點→馬頭門→提升罐籠→地面安全地點

附:井底車場巷道砌碹支護避災線路圖

篇2:錨桿支護巷道管理制度

開拓巷道普遍推廣和應用了錨桿支護工藝,取得了良好的支護效果,為了從技術上保證錨桿支護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加強巷道維護,使巷道支護達到標準化標準,特制定錨桿支護巷道管理制度

1.錨桿巷道的測試結果,技術人員必須填寫測試臺帳,及時匯報測試結果。

2.錨桿的錨固力及扭矩,施工隊每天測試一次(20根一組),每組測試不少于3根(頂部2根,幫1根)由施工員監督,做好測試記錄,每天將測試記錄匯報生產技術科一次。

3.錨桿測試標準為頂錨桿固力不少于70kN,幫錨桿固力不少于50KN,巖石錨桿扭矩不小于(9#煤10kg/m,,15#煤12kg/m)錨桿的外露長度自托板到螺母外不超過50mm。

4.現場錨桿實行標簽管理。每排頂錨桿對錨固力和扭矩測試選1根貼標簽,每排幫錨桿對錨固力和扭矩測試后選1根貼標簽。貼標簽工作由每班的帶班長負責。

5.錨桿的測試結果由部門負責人每周匯總后報生產技術科一份,并由生產技術科和安全科每月對錨桿的錨固力,扭矩進行抽查,錨桿的錨固力,扭矩不得小于設計值的90%,否則該錨桿為不合格,合格率達不到100%時,各施工隊組必須全部重新錨固。

篇3:采煤巷道支護質量頂板動態監測數據收集分析處理制度

一、頂板動態監測儀器儀表的安裝、維護

1、采煤巷道頂板動態監測主要儀器為頂板離層儀,所有采用錨網支護的煤巷從施工到報廢都必須在礦壓組的協調指導下實行全過程地監測與維護。巷道采煤期間的安裝、監測與維護工作重點由采煤施工單位在礦壓組指導下進行;巷道竣工交接后到采煤工作面生產前其監測工作重點由礦壓組負責,采煤工作面生產到巷道報廢期間其監測與維護工作重點由采煤隊負責。采煤、采煤隊應設立煤巷錨網頂板離層指示儀監測小組,由專人(兼職)負責,報礦壓組備案,并在人員有變動后及時通知礦壓組更改。

2、錨網巷道頂板離層指示儀的觀測采用定人、定崗、定時觀測,煤巷錨網支護巷道的監測責任單位都必須建立巷道監測檔案。

3、所有煤巷錨網支護巷道及時安設頂板離層指示儀,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或推遲安裝,且規范安裝,確保離層指示儀能準確監測頂板變化情況,提供頂板離層的情況,深基點5m、淺基點2m。否則罰區隊技術主管100元/個。頂板離層指示儀必須隨迎頭及時安設,不能滯后安設,否則罰區隊技術主管50元。

4、頂板離層指示儀的安設必須按100m間距控制,間距過大的必須補加,并罰區隊技術主管100元。

5、對于每條巷道的頂板離層指示儀施工單位必須明確本施工區隊的現場監測人員,否則罰區長100元。

6、采煤、掘進、以及涉及使用到錨網巷道的單位,損壞離層指示儀的按200元/個扣罰。

7、特殊條件(斷層及圍巖破碎帶、頂板淋水、應力集中區、交岔點及硐室等)下的巷道必須按規定安設頂板離層指示儀,否則對施工單位技術主管罰款100元。

8、施工單位不能隨意損壞監測儀器,損壞的按儀器原值的一倍罰款。

二、采煤巷道支護質量與動態監測的數據收集、分析、處理按下列要求執行:

1、巷道竣工交接后到采煤工作面生產前期間測量讀數每旬不少于1次。采煤工作面生產至巷道報廢期間測量讀數次數按回采巷道支護質量與頂板動態監測數據處理要求執行。

2、每個頂板離層儀區隊觀測人員要認真收集、整理、保存頂板離層儀讀數,并進行簡要分析。如發現異常:1、讀數范圍內累計下沉100mm;2、日下沉量超過40mm/日。現場施工區隊的跟班人員應及時采取應急措施,進行臨時支護保證現場施工安全,然后報礦壓組及有關領導,進行分析并制定有關措施上報礦有關領導,進行處理。

3、區隊監測人員必須按規定觀測頂板離層指示儀,讀數并記錄,有較大變化時及時向工區和調度室、礦壓組匯報,記錄不全罰款50元.

本制度自下發之日起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