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保障礦井通風系統安全可靠措施

保障礦井通風系統安全可靠措施

2024-07-23 閱讀 5536

礦井通風管理是我礦安全生產的一項重要工作,礦井通風管理又是礦井瓦斯防治、礦井防滅火和煤塵防治的基礎,選擇礦井合理的通風系統是提高礦井防災、抗災能力的保證,因此為了保障本礦井通風系統安全可靠,特制定如下措施:

一、選擇礦井合理的通風系統,并完善礦井通風系統。

1、礦井通風方式和通風方法。根據本礦井的礦井開拓方式,本礦井選擇中央并列式通風方式,通風方法為抽出式。

2、采用機械通風,嚴禁自然通風作業。根據礦井所需風量設計,選擇礦井主要通風機,并配備同等功率的備用主要通風機,測定其供風量和礦井有效風量,做到以風定產。

3、完善礦井通風系統。礦井的一個水平,一翼和每個煤層工作面都必須要有獨立的通風系統,實行分區通風,嚴禁出現水平串聯通風和采掘工作面串聯通風。礦井通風系統力求簡單,杜絕出現角聯通風巷道。

4、加強礦井通風巷道的維修,采掘巷道布置時盡量考慮滿足礦井采掘工作面通風的需要,減少礦井通風阻力,保證礦井通風系統完整,風流穩定。

5、加強巷道貫通管理,制定貫通安全措施,做好貫通后及時調整礦井通風系統的準備,并履行好審批手續。

二、加強局部通風管理

1、局部通風機安裝位置合理,離回風拐彎處10米以外,保證局部通風機正常運轉,保證不發與循環風。

2、局部通風機設備齊全,吸風口有風罩和整流器,高壓部位有襯墊,離地面高度大于0.3米。

3、局部通風機要有專人看管,不準隨意停開。如遇停電或檢修局部通風機停止運轉時,及時將獨巷內的人員撤到全風壓進風巷處,恢復供電前應檢查瓦斯,并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要求開啟局部通風機。

4、局部通風機應安裝風電、瓦斯電閉鎖裝置,不得使用1臺局部通風機同時向2個作業的掘進工作面供風。

5、風筒末端到工作面的距離和出口風量符合作業規程要求,并保證工作面及其回風流中的瓦斯濃度不超限。

6、風筒接頭嚴密,風筒無破口、無反接頭,軟質風筒要使用反壓邊,風筒吊掛要平直,做到逢環必掛。

7、風筒拐彎處設彎頭,不得拐死彎處,異經風筒接頭要使用過渡節,并先大后小,不得花接。

三、加強通風設施的管理

礦井通風系統中還必須在井上下適宜地點需設置必要的通風構筑物,用來引導、隔斷和控制風流,達到保證井下各用風地點風量、風速滿足要求。

1、永久密閉:隨著礦井生產區域的逐步延深,因此對已經開采結束的巷道必須進行永久性密閉。

①永久性密閉應選擇在支護良好的地點,并要求周邊掏槽。

②永久密閉一律用不燃性水泥磚建筑,要求密閉墻面平整,無裂隙、重縫和空縫,嚴密不漏風,墻體厚度不小于0.5米。

③密閉內有水流出的要設反水池,有自然發火煤層的采空區密閉要設置觀察孔,孔口要封堵嚴密。

④密閉前5米內支架完好,無片幫冒頂,無雜物、積水淤泥,并在密閉前設柵欄、警標,掛上密閉觀察牌。

⑤礦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或跟班人員應經常對礦井永久性密閉進行檢查,發現有漏風時,要及時安排人員進行處理。

2、永久風門。

①永久性風門每組不少于兩道,行人風門間距不小于5米,水平通車風門間距不小于一列車長度,進、回風井和主要進、回風巷之間的聯絡巷需要設置風門的必須同時設反向風門。

②永久風門要盡量設在支護完好的車場或聯絡巷內,墻垛周邊要掏槽,要硬頂硬幫。

③風門要包邊沿口,有墊襯,四周接觸嚴密,門扇平整不漏風,門扇與門框不歪扭。

④風門墻垛要用不燃性水泥磚建筑,厚度不小于0.5米,墻垛平整,無裂隙、重縫、空縫、嚴密不漏風。

⑤風門水溝要設反水池或擋風簾,通車風門要設底坎、電纜,管路孔要堵嚴實。

⑥風門能自動關閉,并設置正反聯鎖裝置,不能自動關閉的要設專人看管,礦井總回風和采區回風系統的風門要裝閉鎖裝置,風門不能同時敞開。

⑦風門前后5米內巷道支護完好,無雜物、積水淤泥;

⑧加強永久性風門的檢查,發現風門變形或損壞,有漏風時要及時安排人員進行處理。

四、完善礦井通風管理制度

1、根據上級主管部門及《規程》要求,礦井應建立專門的“一通三防”管理隊伍,本礦井由總工程師和有關的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具體抓“一通三防”工作。

2、建立健全各級領導和各業務部門的“一通三防”管理工作責任制,每月召開一次通風工作總結計劃會,落實有關“一通三防”方面存在的問題。

3、礦技術負責人組織人員負責編制年度通風、防治瓦斯、防治瓦斯、防治煤塵、防滅火安全措施計劃,并按計劃執行,完善礦井通風管理的有關圖紙、板牌、記錄、臺帳,做到各種圖紙報表準確,數據齊全,上報及時。

4、通風區隊人員其中包括:瓦檢員、測風員等工種要進一步完善崗位責任制和操作規程,并按計劃定期進行培訓,并要考核,做到持證上崗。

5、凡是巷道貫通都必須制定專項措施,并做好風量調配工作。

五其未盡事宜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相關規定。

收貨部制度

篇2:礦井通風設施管理規定范本

一、礦井通風設施設立的地點、種類、型號等必須按技術措施要求執行。

二、通風設施的安裝、維修、拆除等工作由通風部門負責。

三、拆除通風設施必須預先通知通風部門,由通風部門派人施工。其他任何單位、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拆除通風設施。否則按“三違”懲處并追究責任。

四、各生產單位按區域劃分,負責本區域內的通風設施的管理工作,損壞設施及時通知通風工區處理,材料費由責任單位支付,人為破壞加倍處罰。

五、通風設施安裝完畢后,通風部門應向礦總工程師或技術科申請驗收,質量符合《國有重點煤礦生產礦井質量標準化標準》及公司《通風設施技術規范》之規定,移交給相應生產單位。

六、所有通風設施應掛牌管理,標明設施的種類、編號、管理人等。

七、礦井主要反風設施要按《煤礦安全規程》規定定期檢查,由礦長組織有關部門每季度至少檢查一次,并有記錄可查。

篇3:礦井通風瓦斯監控系統管理維修制度

通風瓦斯監控是保障煤礦安全生產的重要措施之一,為進一步強化通風瓦斯監控系統的裝備、使用、管理與維護,現將管理制度制訂如下:

一、礦井必須建立安全監控管理機構,安全監控管理機構負責安全監控設備的安裝、調試和維護工作。安全監控管理機構應配備一定數量的具有安全監控和通風專業的工程技術人員和安全監測工,安全監測工必須經過專業培訓,經有關部門考試合格并持證上崗。

二、礦井安全監控系統除具有甲烷斷電儀和甲烷風電閉鎖裝置的全部功能;故障閉鎖功能外。當主機或系統電纜發生故障時,系統必須保證甲烷斷電儀和甲烷風電閉鎖裝置的全部功能;當電網停電后,系統必須保證正常工作不少于2小時;系統必須具有防雷電保護;系統必須具有斷電狀態和饋電狀態監測、報警、顯示、存儲和打印報表功能;中心站主機應不少于2臺,一臺備用。

三、礦井必須根據20**年版《煤礦安全規程》有關條款規定進行系統設置。總回風巷及一翼回風、采區回風的測風站應設置風速傳感器;主要通風機的風峒應設置壓力傳感器;主要通風機、局部通風機應設置設備開停傳感器;主要風門應設置風門開關傳感器;被控設備開關的符合側應設置饋電狀態傳感器;各采掘作業點參照公司“通風瓦斯監控使用管理實施細則”的規定設置甲烷傳感器。

四、編制采掘作業規程或安全技術措施時,必須對安全監控設備的種類、數量和位置、動力開關的安設地點、信號電纜和電源電纜的敷設、控制區域等明確規定,并繪制布置圖,報礦總工程師批準。

對不具備安設監控系統的地點,由通風科提出安全技術措施報礦總工程師批準。

五、應安設安全監控設備的采掘工作面及其它作業點,開工前必須根據已批準的作業規程或安全技術措施提出《安裝申請單》,分別送通風和機電部門。在安裝斷電控制系統時,使用單位或機電部門必須根據斷電范圍要求,提供斷電條件,并接通井下電源及控制線。在連接時必須有安全檢測人員在場監護。

六、為防止甲烷超限斷電,切斷安全監控設備的供電電源,安全監控設備的供電電源必須取自被控制開關的電源側,嚴禁接在被控開關的負荷側。

七、與安全監控設備關聯的電氣設備、電源線及控制線在拆除或改線時,必須與安全監控管理部門共同處理。檢修與安全監控設備關聯的電氣設備,需要安全監控設備停止運行時,須經礦調度室同意,并制定安全措施后方可進行。

八、在使用安全監控設備前,必須按產品使用說明書的要求調試合格后方可使用。

九、模擬量傳感器應設置在能正確反映被監測物理量的位置。開關量的傳感器應設置在能正確反映被監測狀態的位置。聲光報警器應設置在經常有人工作便于觀察的地點。井上下主站或分站,應設置在便于人員觀察、調試、檢驗及支護良好、無滴水、無雜物的進風巷道或硐室中;安設時應墊支架,使其距巷道底板不小于300mm,或吊掛在巷道中。

十、隔爆兼本質安全型等復合型本質安全型防爆電源,應設置在采區變電所,嚴禁設置在斷電范圍內。隔爆兼本質安全型防爆電源,嚴禁設置在低瓦斯和高瓦斯礦井的采煤工作面和回風巷內;采用串聯通風的被串采煤工作面、進風巷和回風巷;采用串聯通風的被串掘進巷道內。

十一、安全監控儀器設備必須定期調試校正,每月至少一次。在設備驗收時,安裝前也必須調試校正。

每隔七天必須對甲烷超限斷電閉鎖和甲烷風電閉鎖功能進行測試(包括零點、靈敏度、報警點、斷電點、復電點、指示值、控制邏輯等)。

十二、安全監控設備發生故障時,必須及時處理,在故障期間必須采用人工監測等安全措施,并填寫故障記錄表。

十三、井上下安全監測工必須24小時值班,每班檢查安全監控設備及電纜,使用便攜式光學甲烷檢測儀或便攜式甲烷檢測報警儀與甲烷傳感器進行對照,并將記錄和檢測結果報監測值班員。當兩者讀數誤差大于允許誤差時,先以讀數較大者為依據,采取安全措施,并必須在8小時內對兩種設備進行調試完畢。

十四、對需要經常移動的傳感器、聲光報警器、斷電器及電纜等安全監控設備,必須由采掘班組長負責按規定移動,嚴禁擅自停用。

分站、傳感器、聲光報警器及電纜等安全監控設備,由所在采掘區的區隊長、班組長負責保管和使用,如有損壞及時向安全監控管理機構匯報。

十五、凡經大修的傳感器,必須經計量檢定合格方可下井使用。

十六、礦井安全監控系統中心站必須實時監控全部采掘工作面瓦斯的濃度變化及被控設備的通、斷電狀態。

十七、礦井安全監控系統中心站值班員必須認真監視監控器所顯示的各種信息,詳細記錄系統各部分的運行狀態,負責打印監測日報表,報總工程師和礦長審閱。接到報警后,值班員立即通知調度室。

十八、安全監控系統管理機構必須對當日獲得的信息進行分析整理送有關部門、總工程師、礦長審閱。

十九、凡發生隊組解脫或破壞安全監控系統,必須執行先停產后追查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