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工作面回風順槽打叉子棚支護安全技術措施

工作面回風順槽打叉子棚支護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23 閱讀 1971

根據工程聯系單要求,我隊在11011工作面回風順槽打叉子棚支柱,為保證施工安全、高效的進行,特編制本措施。

一、工程概況

11011工作面回風順槽為矩形巷道,凈寬3800mm,凈高2800mm,采用錨網索支護,為加強頂板支護,確保安全生產,我隊需在11011工作面回風順槽通尺2052m至通尺2202m打叉子棚點柱支護。

二、技術要求

1、施工前先核對中線,嚴格按線施工。

2、打叉子棚點柱前將巷道變形嚴重處刷至設計斷面,并補齊一次支護。

3、施工前要由班組長對施工段進行全面檢查,找掉危煤(巖)并在支護破壞的地方補齊一次支護。

4、叉子棚點柱采用單體液壓支柱(最大支撐高度3500mm),順巷道方向打三排柱,巷道兩幫點柱頂梁使用木鞋(δ100×200×200mm),巷道中間點柱頂梁使用4000mm長π型鋼梁,點柱底梁為工鋼梁,縱底梁規格:12#工鋼×2根×3300mm(僅巷道中間點柱使用),橫底梁規格:12#工鋼×2根×3900mm,縱橫底梁交叉布置,每根點柱配一塊大鐵鞋,打設的點柱具體位置見附圖。

5、單體液壓支柱活柱伸縮量不得低于400mm。

6、車場處,巷道兩幫點柱的位置、底梁長度依據巷寬適當調整。

7、乳化液泵站司機必須熟悉乳化液泵的性能和構造原理,具備保養、處理故障的基本技能,經過培訓、考試合格,取得操作資格證后方可上崗操作。

8、上崗的乳化液泵站司機發現乳化液泵和乳化液箱處于非水平穩固狀態、乳化液箱位置高出泵體不足100毫米或無備用泵時,應立即匯報,并處理以上問題。

9、乳化液泵上的開關、電動機、按鈕、接線盒等電氣設備需避開淋水時,否則應妥善遮蓋。

10、乳化液泵電動機及開關地點附近20米以內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1.5%時,必須停止運轉,切斷電源,撤出人員,進行處理。

11、應堅持使用自動配液裝置,必須保證乳化液濃度始終符合規定要求(乳化液濃度為2%~3%),要對水質定期進行檢查,保證配液用水清潔,符合規定。

12、必須保證乳化液泵的輸出壓力,應不小于18mpa。

13、檢修乳化液泵時必須停泵;修理、更換主要供液管路時必須關閉主管路截止閥,不得在井下拆檢各種壓力控制元件,嚴禁帶壓更換液壓件。

14、嚴禁擅自打開卸載閥、安全閥、蓄能器等部位的鉛封,嚴禁調整部件的動作壓力。

15、供液管路要吊掛整齊,保證供液。

16、要按以下要求進行定期檢查、檢修,并做好記錄:

(1)每班擦洗一次油污、臟物;按一定方向旋轉過濾器1-2次;檢測兩次乳化液濃度。

(2)每天檢查一次過濾器網芯。

(3)每10天清洗一次過濾器;

(4)至少每月清洗一次乳化液箱;

17、操作乳化液泵時發現有異聲異味、溫度(泵、液)超過規定、壓力表指示壓力不正常、乳化液濃度、液面高度不符合規定、控制閥失效、失控、過濾器損壞或被堵不能過濾及供液管路破裂、脫開時應立即停泵并處理。

18、開乳化液泵前必須發出開泵信號;停乳化液泵時,必須發出信號,切斷電源,斷開隔離開關。

19、開工前應備齊扳手、鉗子、溫度計、折射儀等工具,鉛絲、擦布、油壺、油桶、管接頭、u形銷、高低壓膠管等必要的備品備件。另外還必須備有潤滑油、機械油、乳化油等油類材料。

20、接班后,把控制開關手把扳到切斷位置并鎖好,按規定要求對如下內容進行檢查:

(1)泵站附近巷道安全狀況及有無淋水情況;

(2)泵站的各種設備清潔衛生情況;

(3)各部件的連接螺栓是否齊全、牢固,特別要仔細檢查泵柱塞蓋的螺釘;

(4)減速器的油位和密封是否符合規定;

(5)泵站至工作面的管路接頭連接是否牢靠;

(6)各截止閥的手柄是否靈活可靠,吸液閥、手動卸載閥及工作面回液閥是否在開啟位置,向工作面供液的截止閥是否在關閉位置,各種壓力表、控制按鈕是否齊全、完整、動作靈敏可靠;

(7)乳化液有無析油、析皂、沉淀、變色、變味等現象;用折射儀檢查乳化液配比濃度是否符合規定;液面是否在液箱的三分之二高度位置以上;

(8)乳化液箱和減速器上的透氣孔是否暢通;

(9)檢查電動機、聯軸節和泵頭是否轉動靈活。

21、擰松乳化液泵吸液腔的放氣堵,待把吸液腔內的空氣放盡并出液后擰緊。合上控制開關,點動電動機、檢查泵的旋轉方向是否與其外殼上箭頭標記方向相一致。

22、乳化液泵的正常操作順序:

(1)起動電動機,慢慢關閉手動卸載閥,使泵壓逐漸升到額定值。

(2)開泵后要檢查以下內容,確定無問題或問題處理后,保持泵的正常運轉:

1)泵運轉是否平穩,聲音是否正常;

2)卸載閥、安全閥的開啟和關閉壓力是否符合規定;

3)過濾站的臟物指示器是否正常,進、出口壓力指示的壓力差是否在1.5-3.0兆帕之間;

4)電流表、壓力表的指示是否正常、準確;

5)柱塞潤滑是否良好,齒輪箱潤滑油壓力是否在0.2兆帕以上;

6)各接頭和密封是否漏液;

7)浮化液箱中自動配液的液位開關及低液位保護開關是否靈敏可靠;

23、運轉過程中應注意觀察各種儀表的顯示情況,機器聲音、溫度是否正常,乳化液箱是否平穩、液位保持在規定范圍內、液面無污染物,柱塞是否潤滑,密封是否良好。發現問題,應及時與工作面聯系,停泵處理。發現下列情況之一時,應立即停泵;

(1)異聲異味;

(2)溫度超過規定;

(3)壓力表指示壓力不正常;

(4)自動配液裝置起動不正常;

(5)控制閥失效、失控;

(6)過濾器損壞或被堵不能過濾;

(7)供液管路破裂、脫開,大量泄液。

24、應把乳化油摻倒在水中進行配液,禁止把水摻倒在乳化油中進行配液。每次配液后,都要檢驗乳化液的濃度,不符合規定時再進行調配,直到合格為止。

25、事故停泵和收工停泵時都應首先打開手動卸載閥,使泵空載運行,然后關閉高壓供液閥和泵的吸液閥,再按泵的停止按鈕,將控制開關手把扳到斷電位置,并切斷電源。當接觸器觸頭粘住時可用隔離開關停泵,其他情況下只許用按鈕停泵。

26、停泵后要把各控制閥打到非工作位置,清擦開關、電動機、泵體和乳化液箱上的粉塵。

27、在現場向接班司機詳細交待本班設備運轉情況、出現的故障、存在的問題并在工作日志中做好記錄。

篇2:采煤支護工安全生產責任制

一、在帶班區長和班組長的領導下,負責指定工作范圍內的采煤、支護工作。

二、嚴格按照《作業規程》規定的支護說明書進行工作面支護,保證支護質量。

三、工作前必須對工作地點及周圍的安全情況進行一次全面檢查,發現頂板、煤壁、支架有異常情況時,必須停止作業,立即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四、每次出貨掛梁前都要先打好臨時支護,不得在無支護的情況下作業。

五、做好工作面防塵工作,出煤前后必須進行灑水滅塵。珍惜煤炭資源,提高資源回收率,煤、矸分裝,保證煤炭質量。

六、保管使用好工具、設備,做到愛護珍惜、不損壞、不丟失。

七、積極配合班組長和其他人員工作,努力完成當班的生產。

八、積極貫徹落實規程措施的要求,完成本職工作,堅決杜絕“三違”。

篇3:掘進支護工安全生產責任制

一、在班組長的領導下,負責掘進迎頭的扶棚工作。

二、按《作業規程》規定的要求進行扶棚、腰幫、背頂,保證工程質量符合標準,做到巷道斷面、支護、中腰線均符合設計要求。

三、施工中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和撅頂道制度,出煤(矸)扶棚前,認真檢查巷道支護及幫頂情況,加固迎頭支護,扶好棚后,安全設施上齊。

四、根據現場煤巖層變化情況,改變支護間距,改進支護工藝,提高工效,降低消耗,保證循環,加快進度,確保安全生產。

五、認真學習規程,鉆研技術業務,不斷提高施工質量,嚴格執行煤礦三大規程,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堅決杜絕“三違”現象。

六、服從帶班區長、班長的分配,協同其它工種共同完成當班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