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采掘工作面支護及頂板管理預防冒頂事故安全措施

采掘工作面支護及頂板管理預防冒頂事故安全措施

2024-07-23 閱讀 9504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安全生產方針、政策,使職工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進一步加強我礦的安全基礎工作,抓好我礦的頂板管理,根據《煤礦安全規程》及有關規定結合我礦的實際情況,經研究,特制定如下頂板管理規定:

(一)、組織機構:

1、礦成立頂板管理領導小組,組長由礦長擔任,副組長由生產副礦長和總工程師擔任,組員由安全員、瓦檢員、頂板管理員,各采煤、掘進工隊的工隊長組成,辦公室設在礦調度室,由調度室主任負責日常管理工作。

2、各采煤、掘進工隊要成立相應的頂板管理和工程質量驗收小組,由工隊長擔任組長。

(二)、管理制度:

1、礦每季度召開一次頂板管理工作會議,每月召開一次頂板管理辦公會,每旬召開一次頂板管理分析會,檢查頂板隱患,解決頂板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預測、布置下部頂板管理重點,并做好會議記錄。

2、各采煤、掘進工隊每天要對所管轄區域的頂板進行一次分析,發現問題,立即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進行處理,并匯報礦有關領導和頂板管理領導小組備查。

3、各單位要明確領導的責任,獎罰要落實到人。

4、礦每旬組織一次采掘工程質量大檢查,質量標準化辦公室要不定期進行抽查,對查出的頂板隱患立即采取措施進行處理,堅決消滅不合格品。

(三)、防范措施和規定:

1、把好設計和作業規程編制關,在設計和作業規程中,對支護形式、材料規格質量、暫時支護和永久支護、懸頂距與控頂距及特殊規定都要明確規定。

2、強化工程質量管理,嚴格按國有重點煤礦質量標準化要求抓好班組、區隊及全礦工程質量驗收,保證工程質量合格率100%。

3、對長壁回采工作面的規定:

⑴長壁回采工作面初次放頂、跳面、收腳、回料、過斷層、過老巷時,都必須制定專項措施,報礦總工程師審批并成立專門領導組織,三班盯住現場,統一指揮。

⑵加強回采工作面上、下出口的管理及兩巷維修,兩巷高度要符合規程規定,工隊要安排專人負責,長壁工作面使用溜子運輸時,上下出口處堅持使用好雙楔梁。

⑶長壁工作的支柱的設置、木垛的位置、數量及工作面內的托棚、戧柱等特殊支護的布置必須在作業規程中明確規定,并按規定架設,留有足夠的備用材料。

⑷工作面內支柱要實行全承載。

⑸長壁工作面必須及時掛梁支護,嚴重空頂或造假頂。

⑹嚴禁用木楔、溜子刮板等其它材料代替鐵楔。

⑻嚴禁在控頂區域內提前摘柱。

⑼工作面內碰倒或損壞、失效的支柱必須立即恢復和更換。

⑽長壁工作面托頂煤或放頂煤回采,必須制定措施并按規定報批。

⑾放炮前應嚴格檢查支架和頂板的完好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4、小回采工作面:小回采工作面及老區復采時,都必須用長把工具出煤,嚴禁人員進入老塘出煤、回料,回采時要有護身柱。

5、掘進巷道:

⑴所有掘進巷道都必須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和撅頂制度,嚴禁空頂作業。

⑵架棚巷道空幫空頂必須接實,嚴禁空幫、空頂或造假頂。巷道的支護材料、巷道斷面、支護形式、支護間隔距離、巷道高度、寬度、坡度要符合作業規程的規定

⑶超過25度的上下山架棚巷道,拉桿或撐木必須齊全可靠,并有專項防抽冒措施。

(4)所有掘進巷道必須采用前探支架進行人員安全掩護,前探支架的長度不得少于四米,每兩根為一組,隨掘進工作面的推進前探支護要往前移,靠近工作面煤壁,前探支架上用1.2-1.4米的厚木板作背幫材料,人員不得在空頂下面作業。

(四)、長壁工作面初采初放及收尾安全措施

工作面初采、初放及收尾工作是事故多發環節,為切實搞好單體長壁工作面初采、初放及收作的管理工作,保證回采安全,防止回采面重大事故的發生,特制訂本管理規定。

1、礦成立管理領導小組:組長:由生產礦長擔任。副組長:由總工程師、安全礦長擔任。組員:由安全員、瓦檢員、頂板管理員擔任。

2、領導小組負責初采、初采及工作面回料期間安全措施的監督落實和安全管理工作。

3、工作面的初采、初放及收作都必須制定專項措施,經審批后,認真貫徹執行。

4、回采工作面的初采初放:

(1)工作面回采前,生產礦長必須組織有關人員對工作面范圍內的巷道及生產系統進行全面檢查驗收,不符合標準要求的不準移交生產。

(2)開幫刷面必須掛線扶柱,裝面棚柱不少于二排支架。

(3)單體支柱面安裝,應自下而上安裝,若自上而下,必須有可靠的防倒防抽冒措施。

(4)回采面嚴禁倒扒回采,頂板為中砂巖且邊切眼頂不空不冒,采用3-4檔管理頂板時,可反推兩檔,切眼頂空或有高冒點時,不準反推。

(5)從切眼刷面,進入煤壁第二檔前,要采用手鎬落煤或以炮助鎬。

(6)初次放頂前,生產礦長必須組織有關人員到現場會審,工程質量及安全措施落實達標后方可允許放頂。

(7)初放期間,生產礦長和安全礦長跟班現場指揮,小組人員分三班現場把關,監督措施的落實和安全管理。

(8)初放期間,技術員要及時掌握面上頂板情況,作好初放記錄,必要時要及時修改措施。

(9)工作面初放、收尾由組長組織現場小組,每班帶班人員跟班到點,現場交接,直至工作面收尾或初放結束方可結束小組活動。

(10)礦調度室要專列記錄臺帳,跟班小組成員上井后要作好現場記錄描述。

(11)從切眼刷幫起,對支柱的初撐力必須班班監測,必須符合規定要求,且采高不得大于柱子全高的85%。

(12)直接頂冒落高度達不到采高的1.5倍時,必須采取加強支護措施,若懸頂跨度超過初次垮落步距時,必須加強支護并采取強放措施。

(13)初次放頂必須經礦總工程師組織安全、生產、技術人員現場會審并簽字批準,方可認為初放結束。

(五)、工作面的收作:

1、工作面收作線應盡量避開斷層、老硐、高冒區,頂板破碎帶、周期來壓區。

2、收作時不得超采或多留煤柱。

3、停面時必須保持最小控頂距,采高控制在支柱長度的85%。

4、回料前,必須把工作面內浮煤、雜物、多余的支柱材料運出。對運料巷道進行清理維護,保證回料路線安全暢通。

5、回料時,要確保供風量。

6、回料時,小組成員要分三班現a場把關監督措施的落實及回料安全管理工作。

7、回料時,要確保支柱初撐力,回柱必須在切頂支柱的后面加斜撐支柱,并班班對初撐力進行監測。

8、回料結束后,要及時對回采面進行密閉。

(六)、架棚巷道回柱安全技術措施

1、舊巷、報廢巷道、盲巷回柱時必須嚴格進行敲幫問頂。

2、加固退后支護,加固支護距離不得少于10米,加固支柱的密度不得大于1米,回柱前先取掉背幫材料,準備好回柱用的長繩子(回柱鋼繩)和長把啄子。

3、回支架時回柱人員要站在支架完好、牢固的地方進行操作。

4、回柱時必須兩人共同協作進行操作,不得一人單獨操作。

5、先用長把啄子打松支架,再用長繩子套住支架梁頭,用力拉垮支架,拉垮支架后再用長把啄子勾回柱子和其它材料。

6、回柱人員嚴禁在已回柱的空區下操作,回柱順序按由里到外的順序逐架進行。

篇2:頂板回風巷處理冒頂安全技術措施

一、概況:

1、此工程段位于三水平北翼頂板回風巷中部,原支護形式為鋼筋梯子梁錨網支護。因該段巷道出現冒頂影響巷道回風,礦安排巷修隊進行架棚、攤渣。巷修總工程量約5m。為確保施工安全順利進行,特制定安全技術措施。(詳見附圖1)

2、本工程主要防范頂板、瓦斯、煤塵安全隱患。

3、圍巖巖性:該巷道為煤層頂板巷。

4、施工時間:8點班檢修期間施工及交接班期間施工,其它時間嚴禁施工。進班、出班必須通知調度室值班人員。

二、施工順序、方法及支護要求

?1、施工前首先安排人員對施工地點找頂,將幫頂的活矸找掉后方可施工。

2、采用由上向下的順序施工,在原支護完好的地段套架2棚工字鋼棚加固原支護,然后再在頂板破碎處加架3棚工字鋼棚加固支護最后將冒落的矸石攤到斷面較大的地點,不得影響回風。架棚時采用手鎬、尖釬破巖,盡量不破巖套棚支護

3、三水平北翼頂板回風巷設計支護規格為梁/柱×柱:2400mm/1800mm×1500mm的梯形棚支護,幫、頂鋪設菱形網,空幫空頂處背實背牢,柱窩不小于200mm。

4、裝運方法:人工將所用物料推至新總回風巷口卸車再人工抬運270m至施工地點;矸石攤到斷面較大的地點。

三、質量管理及文明生產

1、加強質量管理:施工單位設隊長、支部書記、技術員、分管工程質量的工長、各班驗收員、班長組成的質量管理體系,逐級對工程質量全面考核驗收。嚴格按《煤礦安全質量標準化標準及考核評級辦法(試行)》施工,使作業地點規范化、標準化。施工人員要認真學習質量標準,搞好質量達標,按標準施工,驗收員驗收時要動尺、動線、動儀器,做到凡不合格的工程必須重新返工,做到不合格不驗收

2、文明生產管理

1)班組長、跟班干部要現場指揮安全生產,現場處理安全隱患,每班施工完畢必須把施工地點的浮矸清凈,保證巷道整潔,物料分類碼放整齊并掛牌管理,不得影響巷道回風。

2)綜合防塵:作業人員佩帶防塵口罩。

3)施工結束后將風水管路吊掛好。

四、安全技術措施

1、通風安全

1)通風區要加強該地區通風系統和通風設施的管理。加強對施工地點的瓦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氣體的檢查力度,瓦斯濃度不得超過0.7%,一氧化碳濃度在0.0024%以下,二氧化碳濃度不得超過1.5%。

2)檢查發現有毒有害氣體任何一項超過規定,有權停止整修地點作業,所有施工人員撤離到二水平北大巷的新鮮風流中,并及時向礦調度、隊值班匯報。

3)跟班工長、班(組)長、機電維修工必須佩帶便攜式甲烷檢測儀,并至少有一臺懸掛在整修巷道的上幫,其懸掛巷頂1/2處。

4)個體防護:所有人員必須佩戴隔離式自救器。

2、頂板管理

1)進班后,跟班隊長必須對施工地點支護完好情況進行認真全面檢查,發現隱患后必須及時處理,隱患處理到安全狀態后方可施工。

2)施工時先進行敲幫問頂,并安排有經驗的老工人觀頂,防止大塊矸石掉落傷人。

3)嚴禁空幫空頂作業,如出現空幫空頂及時用半料填嚴背實。

3、冒頂處理方法:

1)直接支架法:在巷道圍巖已經穩定,冒落巖石又不多,冒頂范圍約2~3m,可采用此法。即先敲幫問頂、臨時支護,在兩幫掏出柱窩,然后立好柱腿,緊接著架設頂梁,把幫頂背實,最后清理矸石。再往前依次照上述程序操作,直至處理完畢為止。

2)撞楔法:當巷道冒落巖石很碎時,可采用此法。即在冒頂的地方先用撞楔向冒落碎巖石深處打入,在撞楔的保護下,清理冒落的巖石,然后架設新支架。(撞楔的材料可選用鋼軌或小圓木)

4、運輸安全

1)平巷運輸安全技術措施

(1)平巷推車時,必須設專人在拐彎處站崗或設置警示標志。

(2)推車時一個人只準推一輛車,不準推串車或一人一手推車、一手拉車,嚴禁在礦車兩側及前面推車。同方向推車時,巷道坡度小于或等于5‰時兩車的間距不得小于10m。大于5‰時兩車間距不得小于30m,推車時必須時刻注意前方。在開始推車、停車、掉道、發現前方有人或障礙物以及接近彎道、巷道口、硐室口時,推車人都必須及時發出警號,并用背木壓礦車后車輪控制車速。嚴禁放飛車。

(3)坡度大于7‰時,嚴禁推車。不準蹬住車滑行。不得在自動滑行的坡道上停放車輛,確需停放時,必須用可靠的掩車器將車輛穩住。

(4)推車過道岔后應將道岔恢復原位。在停車場或錯車道存車時,停放的礦車不準壓住道岔,必須過道岔2m以上。

(5)車輛行使中嚴禁扒車、蹬車。

(6)車輛推到位后,裝卸物料前必須將車輛掩好,打好臨時阻車裝置,以防車輛跑車。

2)平巷掉道車處理:

(1)處理掉道車輛前,由作業現場負責人(跟班干部)派專人在作業地點前后50m設警戒并設置阻車裝置,防止車輛誤入造成事故。

(2)平巷人工撬礦車上道,未掉道或已上道端必須掩好車輪,掉道的另一側嚴禁站人,撬棍要有足夠的強度,不得站壓、坐壓撬棍。

(3)發現礦車掉道,應立即停止運輸,查看掉道原因并匯報班、組長,由班、組長根據現場情況組織人員上道。重車上道前,必須首先處理重車上的物料,防止上道過程中滑落傷人。

(4)處理礦車掉道時,必須首先觀察巷道頂、幫支護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只有在頂、幫支護完好的情況下才能進行掉道車的處理。

(5)使用倒鏈處理掉道時必須檢查倒鏈起吊繩扣、鏈環及保護罩是否完好,吊鉤與車輛連接可靠。如發現滑鏈、繩扣斷絲或嚴重銹蝕、鏈環磨損嚴重等情況嚴禁使用。同時,負責人應仔細檢查起吊承重點是否牢固,所有人員身體任何部位不得探入起吊礦車的下方。倒鏈下方嚴禁站人。

(6)正式起吊前,必須試起吊兩次,每次試吊高度不得小于200mm,確認無問題后方可正式起吊。拉倒鏈時應均勻用力,嚴禁猛拉猛拽,待高度超過道面時,均勻下放。

(7)使用起道器和千斤頂處理掉道時必須在其頂部墊上背木,底部通過襯墊的方式保持穩固。

(8)嚴禁用圓形鐵質材料當撬棍使用,以防滾動傷人。

(9)處理掉道過程中,在礦車兩側及上道過程中礦車的擺動波及范圍內嚴禁站人。

(10)處理掉道時盡量使用上道器作業,如需使用倒鏈時,必須向隊值班匯報具體情況,并由跟班隊長組織有經驗的工人進行作業。

5、其它

1)巷修隊施工期間其他人員需通過時,必須經現場負責人同意,方可通過施工地點。

2)搞好互保聯保和自主保安。

3)多人協調作業時,作業人員要配合協調好,做到行動一致。

4)避災路線:(詳見附圖1)。

(1)發生水災時避災原則:當發生水災時,原則上人往高處走,沿最近路線撤退升井,具體避災路線如下:施工地點→二水平北大巷→二水平猴車道→副井→地面。

(2)發生火、瓦斯、煤塵爆炸時避災原則:施工人員應迅速戴好自救器,迎著新鮮風流找最近的避災路線撤退升井,具體避災路線如下:施工地點→二水平北大巷→二水平猴車道→副井→地面

6)未盡事項按《煤礦安全規程》、《各工種操作規程》、《三礦處理礦車掉道安全技術措施》等有關規定執行。

7)本措施三班貫徹,認真學習,并人人簽字。

篇3:采掘工作面支護頂板管理預防冒頂事故安全措施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安全生產方針、政策,使職工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進一步加強我礦的安全基礎工作,抓好我礦的頂板管理,根據《煤礦安全規程》及有關規定結合我礦的實際情況,經研究,特制定如下頂板管理規定:

(一)、組織機構:

1、礦成立頂板管理領導小組,組長由礦長擔任,副組長由生產副礦長和總工程師擔任,組員由安全員、瓦檢員、頂板管理員,各采煤、掘進工隊的工隊長組成,辦公室設在礦調度室,由調度室主任負責日常管理工作。

2、各采煤、掘進工隊要成立相應的頂板管理和工程質量驗收小組,由工隊長擔任組長。

(二)、管理制度:

1、礦每季度召開一次頂板管理工作會議,每月召開一次頂板管理辦公會,每旬召開一次頂板管理分析會,檢查頂板隱患,解決頂板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預測、布置下部頂板管理重點,并做好會議記錄。

2、各采煤、掘進工隊每天要對所管轄區域的頂板進行一次分析,發現問題,立即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進行處理,并匯報礦有關領導和頂板管理領導小組備查。

3、各單位要明確領導的責任,獎罰要落實到人。

4、礦每旬組織一次采掘工程質量大檢查,質量標準化辦公室要不定期進行抽查,對查出的頂板隱患立即采取措施進行處理,堅決消滅不合格品。

(三)、防范措施和規定:

1、把好設計和作業規程編制關,在設計和作業規程中,對支護形式、材料規格質量、暫時支護和永久支護、懸頂距與控頂距及特殊規定都要明確規定。

2、強化工程質量管理,嚴格按國有重點煤礦質量標準化要求抓好班組、區隊及全礦工程質量驗收,保證工程質量合格率100%。

3、對長壁回采工作面的規定:

⑴長壁回采工作面初次放頂、跳面、收腳、回料、過斷層、過老巷時,都必須制定專項措施,報礦總工程師審批并成立專門領導組織,三班盯住現場,統一指揮。

⑵加強回采工作面上、下出口的管理及兩巷維修,兩巷高度要符合規程規定,工隊要安排專人負責,長壁工作面使用溜子運輸時,上下出口處堅持使用好雙楔梁。

⑶長壁工作的支柱的設置、木垛的位置、數量及工作面內的托棚、戧柱等特殊支護的布置必須在作業規程中明確規定,并按規定架設,留有足夠的備用材料。

⑷工作面內支柱要實行全承載。

⑸長壁工作面必須及時掛梁支護,嚴重空頂或造假頂。

⑹嚴禁用木楔、溜子刮板等其它材料代替鐵楔。

⑻嚴禁在控頂區域內提前摘柱。

⑼工作面內碰倒或損壞、失效的支柱必須立即恢復和更換。

⑽長壁工作面托頂煤或放頂煤回采,必須制定措施并按規定報批。

⑾放炮前應嚴格檢查支架和頂板的完好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4、小回采工作面:小回采工作面及老區復采時,都必須用長把工具出煤,嚴禁人員進入老塘出煤、回料,回采時要有護身柱。

5、掘進巷道:

⑴所有掘進巷道都必須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和撅頂制度,嚴禁空頂作業。

⑵架棚巷道空幫空頂必須接實,嚴禁空幫、空頂或造假頂。巷道的支護材料、巷道斷面、支護形式、支護間隔距離、巷道高度、寬度、坡度要符合作業規程的規定

⑶超過25度的上下山架棚巷道,拉桿或撐木必須齊全可靠,并有專項防抽冒措施。

(4)所有掘進巷道必須采用前探支架進行人員安全掩護,前探支架的長度不得少于四米,每兩根為一組,隨掘進工作面的推進前探支護要往前移,靠近工作面煤壁,前探支架上用1.2-1.4米的厚木板作背幫材料,人員不得在空頂下面作業。

(四)、長壁工作面初采初放及收尾安全措施

工作面初采、初放及收尾工作是事故多發環節,為切實搞好單體長壁工作面初采、初放及收作的管理工作,保證回采安全,防止回采面重大事故的發生,特制訂本管理規定。

1、礦成立管理領導小組:組長:由生產礦長擔任。副組長:由總工程師、安全礦長擔任。組員:由安全員、瓦檢員、頂板管理員擔任。

2、領導小組負責初采、初采及工作面回料期間安全措施的監督落實和安全管理工作。

3、工作面的初采、初放及收作都必須制定專項措施,經審批后,認真貫徹執行。

4、回采工作面的初采初放:

(1)工作面回采前,生產礦長必須組織有關人員對工作面范圍內的巷道及生產系統進行全面檢查驗收,不符合標準要求的不準移交生產。

(2)開幫刷面必須掛線扶柱,裝面棚柱不少于二排支架。

(3)單體支柱面安裝,應自下而上安裝,若自上而下,必須有可靠的防倒防抽冒措施。

(4)回采面嚴禁倒扒回采,頂板為中砂巖且邊切眼頂不空不冒,采用3-4檔管理頂板時,可反推兩檔,切眼頂空或有高冒點時,不準反推。

(5)從切眼刷面,進入煤壁第二檔前,要采用手鎬落煤或以炮助鎬。

(6)初次放頂前,生產礦長必須組織有關人員到現場會審,工程質量及安全措施落實達標后方可允許放頂。

(7)初放期間,生產礦長和安全礦長跟班現場指揮,小組人員分三班現場把關,監督措施的落實和安全管理。

(8)初放期間,技術員要及時掌握面上頂板情況,作好初放記錄,必要時要及時修改措施。

(9)工作面初放、收尾由組長組織現場小組,每班帶班人員跟班到點,現場交接,直至工作面收尾或初放結束方可結束小組活動。

(10)礦調度室要專列記錄臺帳,跟班小組成員上井后要作好現場記錄描述。

(11)從切眼刷幫起,對支柱的初撐力必須班班監測,必須符合規定要求,且采高不得大于柱子全高的85%。

(12)直接頂冒落高度達不到采高的1.5倍時,必須采取加強支護措施,若懸頂跨度超過初次垮落步距時,必須加強支護并采取強放措施。

(13)初次放頂必須經礦總工程師組織安全、生產、技術人員現場會審并簽字批準,方可認為初放結束。

(五)、工作面的收作:

1、工作面收作線應盡量避開斷層、老硐、高冒區,頂板破碎帶、周期來壓區。

2、收作時不得超采或多留煤柱。

3、停面時必須保持最小控頂距,采高控制在支柱長度的85%。

4、回料前,必須把工作面內浮煤、雜物、多余的支柱材料運出。對運料巷道進行清理維護,保證回料路線安全暢通。

5、回料時,要確保供風量。

6、回料時,小組成員要分三班現a場把關監督措施的落實及回料安全管理工作。

7、回料時,要確保支柱初撐力,回柱必須在切頂支柱的后面加斜撐支柱,并班班對初撐力進行監測。

8、回料結束后,要及時對回采面進行密閉。

(六)、架棚巷道回柱安全技術措施

1、舊巷、報廢巷道、盲巷回柱時必須嚴格進行敲幫問頂。

2、加固退后支護,加固支護距離不得少于10米,加固支柱的密度不得大于1米,回柱前先取掉背幫材料,準備好回柱用的長繩子(回柱鋼繩)和長把啄子。

3、回支架時回柱人員要站在支架完好、牢固的地方進行操作。

4、回柱時必須兩人共同協作進行操作,不得一人單獨操作。

5、先用長把啄子打松支架,再用長繩子套住支架梁頭,用力拉垮支架,拉垮支架后再用長把啄子勾回柱子和其它材料。

6、回柱人員嚴禁在已回柱的空區下操作,回柱順序按由里到外的順序逐架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