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采工作面回收設備列車安全技術措施
一、事由:
1031綜采工作面即將進入回收階段,需將1031運輸順槽設備列車進行回收,為確該回收過程中的安全,特編制此安全技術措施。
二、組織措施:
1.為保證采煤機拆卸、運輸期間安全,特成立如下小組:
施工負責人:當班跟班隊長。
安全負責人:當班班長。
成員:技術員、施工人員、當班安檢員、瓦檢員等。
職責:施工負責人對安全工作全面負責,并進行協調指揮。
安全負責人負責采煤機拆卸及運輸期間的安全工作。
技術員負責本措施的編寫、報批及貫徹。
安檢員隊現場及沿途巷道內瓦斯情況進行跟蹤檢查。
2.所有施工人員必須學習本措施并簽字存檔。
3.施工日期:2013年10月15日到2013年10月17日。
三、技術要求:
1.設備列車回收路線:1031運輸順槽→1031綜采工作面→1031回風順槽→1580軌道石門→副斜井→地面。
2.回收設備列車工程量:共計14個車。
3.設備列車從皮帶機尾經機頭方向逐輛進行回收,從被回收點至采面下出口采用軌道運輸,采面上用焊船進行運輸。
4.利用絞車將設備列車拉至1031綜采工作面下出口,再利用焊船將設備列車運至綜采工作面上出口。
5.起吊大件時,必須檢查附近頂板情況,葫蘆必須拴掛在牢固可靠的錨桿或錨索上。
6.拴掛葫蘆時,必須牢固可靠,操作時有專人觀山。
7.搬運大件時,必須前后呼應,步調一致。
8.大件裝車不能超寬、超高,并且用鋼絲繩捆好,封車必須牢固,經現場負責人或安檢員確認安全方可外運。
9.運輸路線上,各部絞車使用必須按照其絞車使用安全技術措施執行。
(1)、電氣設備嚴禁有失爆現象,否則嚴禁使用絞車。
(2)、在提放車前,絞車司機必須用“手指口述法”對絞車及開關附近的支護情況進行詳細的檢查和確認,有危及設備和人身安全的隱患時,必須進行處理,否則嚴禁提放車。
(3)、必須使用聲光雙向電鈴信號裝置(或者防爆對講機),信號要靈敏可靠,聽不清信號不準提放車,聯系信號規定如下:一次長鈴--停車;連續兩次鈴--提車;連續三次鈴--放車;連續四次鈴--慢提;連續五次鈴--慢放;連續亂鈴--掉道或其它事故。禁止用“口喊”、“晃燈”或其它方法代替信號。
(4)、每個小班的絞車司機在提放車前,必須檢查車輛是否掉道,絞車連接器是否插好,人員是否撤離到安全地點,絞車各連接部位螺栓是否緊固,只有在確認無任何安全隱患后,才允許發出提放車信號,并且信號發令人員必須在安全地點打點。
(5)、嚴格執行“行人不行車,行車不行人”的制度。
(6)、每次只能提放一個車,嚴禁多掛車;
(7)、嚴禁用其它物件代替絞車連接器或違章使用不合格的連接器。
(8)、每次提放車前,必須先對繩頭進行檢查,繩卡要齊全緊固,首尾繩頭不得顛倒使用,嚴禁不掛尾繩進行提放車。
(9)、每次提放車前,必須有專人檢查所提物件是否捆綁牢固可靠。
(10)、鋼絲繩繩頭采用插接型式時,其插接長度不得小于鋼絲繩直徑的30倍。
(11)、絞車運行的過程中,發現問題需要處理時,必須將開關手把打到“零位”并鎖死,懸掛“正在檢修,嚴禁送電”警示牌。
(12)、絞車司機要嚴格按操作規程操作,做到五不開:絞車不完好不開;鋼絲繩磨損、斷絲超限及打結不開;安全設施和信號不全、不明不開;物件超重不開;巷道支護危及運行安全不開。
(13)、絞車提升鋼絲繩必須按規定使用,鋼絲繩在滾筒上排列整齊,不得有爬繩、咬繩、跳繩現象。
(14)、絞車運行前,必須對軌道進行檢查,軌道范圍內不得有雜物,軌道必須完好,不得有浮枕。
(15)、嚴禁不帶電提放車,嚴禁放飛車。
(16)、絞車司機每提放一次車必須按《煤礦安全規程》對絞車鋼絲繩檢查一次,檢查結果記入鋼絲繩檢查記錄簿,如果鋼絲繩的斷絲面積與合格鋼絲繩的總斷面面積之比達到10%時,必須停止使用絞車,更換合格的新繩后方可使用。
(17)、電氣設備周圍20m范圍內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1%時,嚴禁提放車,應立即將控制開關停電閉鎖,并進行處理。
(18)、嚴禁在無風和微風的情況下進行作業。
(19)、必須設專人站崗截人,提放車前必須做好站崗截人工作,提放車期間嚴禁人員通行。每提一架都必須向調度匯報清楚并做好記錄。
(20)、絞車司機必須現場交接班,發現問題必須及時處理。
10、運輸及行走路線上,必須有專人巡視巷道,排除隱患,如發現隱患應立即停止運輸工作。
11、本措施與《1031綜采工作面(外段)回收作業規程》、《1031綜采工作面(外段)回收、安裝使用絞車安全技術措施(系列)》配合使用。
三、安全措施
1.設備列車回收前,必須將設備列車所有帶電設備電源及電纜拆除,嚴禁帶電拉運設備列車。
2.拆下的電纜必須整齊的盤放在電纜車上,必須保護好電纜車上的電纜,防止在拉運過程中被損壞。
3.電氣設備拆除電源及電纜后,必須將其設備恢復,防止缺件不完好。
4.所有設備列車設備拉運前,必須拆開其平板車間連接件,一次只允許拉運1個平板車,移變一次只允許拉運1臺。
5.拆運過程中,兩人或多人抬運時,必須保持步調一致,同起同落,防止傷人。
6.需要起吊時,必須檢查好起吊工具是否牢固可靠,檢查起吊點的牢固可靠性,起吊點周圍安全無隱患方可起吊。
7.起吊過程中,嚴禁將身體部位置于重物下方或重物傾斜方向,防止重物滑落傷人。
8.動用絞車時,嚴格按照該絞車專用措施執行。
9.整個作業過程,必須保證后路暢通,以便緊急情況下撤散人員。
10.作業地點巷道內風流中瓦斯濃度小于0.8%,以及經安檢員、瓦檢員檢查該段巷道內無任何有害氣體后,人員才可進行作業。幼兒園食品安全應急預案
篇2:X煤礦設備領用與回收制度
1、領用或更換井下設備必須到電管組填寫申請單,注明使用地點,更換原因。領用后應及時更換,并將替換下來的設備送上井檢修。電管組根據設備故障情況,安排召開設備事故分析會,并對責任人進行處罰。對突發性設備事故,電管組要安排專人下井調查。
2、工作面設備安裝完后要辦理驗收移交手續,由設備組、電管組等和使用單位雙方負責,共同到現場交接驗收,發現問題,限期解決,復驗合格后,方可辦理交接手續。對沒有及時處理的問題要按規定進行處罰。
3、升井檢修的設備,零件要齊全,螺絲按85%交承修單位。否則不予承修或按原價的二倍處罰。發現人為損壞或丟失,使用單位要進行事故責任分析,對責任者進行處罰。處理結果報機電科。
4、井下閑置設備從接到設備組催送單為限期,送上井,入廠檢修,特殊情況經領導批準,可以延期。對拒不升井的,設備組給以處罰。1)、停發該隊一切設備。2)、處以每臺每天200元罰款。影響生產自負。
收銀制度
篇3:安全監測系統設備安裝回收管理制度
一、安全監測設備的安裝必須符合《煤礦安全規程》、《煤礦安全監控系統及檢測儀器使用管理規法》等有關規定。
二、根據礦井生產接續情況及時安裝或回收安全監測設備及監測線纜。礦井編制采掘作業規程和安全技術措施時,必須對安全監測系統做出設計,內容應包括:設備的種類、數量和位置、動力開關和被控開關的安設地點、控制電纜和電源電纜的敷設、控制區域等,做出明確規定,并繪制布置圖。
三、在安裝配電系統時,使用單位或機電部門必須根據斷電范圍的要求,提供斷電條件,并接通安全監控設備的井下電源及斷電控制線,在連接時必須有監測人員在場監護;安全監控設備的供電源必須取自被控開關的電源側,嚴禁接在被控開關的負荷側。
四、安全監控設備安裝完畢后,施工人員必須對監測設備進行認真調校,符合規定并經有關人員驗收后,方可投入正常運行。
五、施工人員必須認真負責填寫有關記錄,并將工作完成情況及時向分管領導匯報。
六、井下設備及傳感器的安裝位置,必須嚴格按規定要求設置,嚴禁將監測設備及傳感器安裝在有淋水或有腐蝕性的氣體中。
七、監控設備的傳感器只能與符合規定的配接設備連接并嚴格按施工設計安裝。
八、安裝或回收監測設備,必須制定專門的安全技術措施,經施工人員簽字后,方可進行安裝或回收工作。
九、施工人員在安裝或回收時,必須與使用單位緊密配合,嚴禁相互推諉以至造成事故,或損壞設備。
十、安裝或回收的監測設備在運輸過程中嚴禁野蠻操作,應避免劇烈沖擊、震動、損壞監測設備,并應專車運輸。
十一、回收監控設備時,不得隨意剪斷監測線纜,造成材料浪費。
十二、在安裝或回收的搬運過程中,應做好自主保安,嚴防意外事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