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通風系統安全可靠技術措施
我礦為高瓦斯礦井,通風管理是我礦安全生產的一項重要工作,又是瓦斯防治、防滅火和煤塵防治的基礎,選擇合理的通風系統是提高礦井防災、抗災能力的保證,因此為了保障本礦井通風系統安全可靠,特制定如下措施:
一、選擇合理的通風方式,并完善礦井通風系統。
1、通風方法
礦井通風方法為機械抽出式。
2、通風系統
根據井田開拓布置,礦井前期通風系統為中央并列式,采用主斜井和副立井進風,回風立井回風;后期通風系統為兩翼對角式,采用主斜井和副立進風,回風立井回風。
局部通風采用局部通風機壓入式、主通風機采用抽出式的通風系統。
3、礦井通風方式和通風方法,根據本礦井的礦井開拓方式,本礦井選擇中央并列式通風方式,通風方法為抽出式。
4、礦井采用機械通風,根據礦井所需風量設計,選用主扇型號為:fbcdz№25b,功率2×315kw,一備一用兩臺,實行雙風機雙電源自動切換,按測風制度測定其供風量和礦井有效風量,做到以風定產。
二、綜采工作面
綜采工作面采用u型全負壓獨立通風方式,工作面運輸順槽進風,工作面回風順槽回風。
三、綜掘工作面
綜掘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風機壓入式獨立通風方式,局部通風機為fbd№7.0型軸流式對旋風機,功率2×30kw,吸風量為380-600m3/min,實行雙風機雙電源自動切換并安裝風電閉鎖裝置。
1、局扇安裝位置合理,離回風軌彎處10米以外,保證局扇正常運轉,保證不發生循環風。
2、局扇設備齊全,吸風口有風罩和整流器,高壓部位有襯墊,離地面高度大于0.3米。
3、局扇要有專人看管,不準隨意停開。如遇停電或檢修局扇停止運轉時,工作面的人員必須撤到進風巷來,恢復供電前應檢查瓦斯,并嚴格安全《規程》要求開啟局扇。
4、局扇應安裝風電、瓦斯電閉鎖裝置,一臺局扇不準同時向兩個掘進工作面供風。
5、風筒末端到工作面的距離和出口風量符合《作業規程》要求,并保證工作面及其回風流中的瓦斯濃度不超限。
6、風筒接頭嚴密,風筒無破口、無反接頭,軟質風筒要雙反邊,風筒吊掛平直,做到逢環必掛。
7、風筒拐彎處設彎頭緩慢拐彎,無死彎。
四、硐室
除主、副水倉擴散通風、其余均為新風并聯或獨立通風。
五、通風設施
礦井通風系統中必須在井上下適宜地點安設必要的通風構筑物,引導、隔斷和控制風流,才能保證風流按照需要,定向、定時地流動。這些通風構筑物的質量好壞,是否符合要求是保證礦井有效風量高低的重要保證。
1、井下通風設施及構筑物
采用的通風設施及構筑物有無壓風門、調節風門、密閉和風簾等。對其結構和設計簡述如下:
(1)風門:鐵制無壓風門,設在進、回風巷之間,用于隔絕風流和便于行人、檢修等。門前后5.0m支護完好,門墻厚不小于0.5m,四周掏槽深0.2-0.3m,結構嚴密,漏風少,列車通過風門區域,設置聲光報警信號。
(2)永久風門:
①永久性風門每組不少于兩道行人,風門間距不小于5米,水平通車風門間距不少于一列車長度。
②永久性風門要盡量設在直呼完好的車場或聯絡巷內,墻垛周邊要掏槽,要硬頂硬幫。
③風門四周有墊襯,接觸嚴密,門扇平整不漏風,門扇與門框不歪扭。
④風門墻垛用不燃性水泥磚建筑,厚度不小于0.5米,墻垛平整沙漿飽滿,內外抹灰無裂隙嚴密不漏風。
⑤風門水溝要設反水池或擋風簾,通車風門要設底坎、電纜,管路孔要堵嚴密。
⑥風門能自動關閉,并設置聯鎖裝置,確保兩道風門不能同時敞開。
⑦風門前后5米內巷道支護完好,無雜物、無淤泥積水。
⑧加強永久性風門的檢查,發現風門變形或損壞,有漏風時要及時安排人員進行修復處理。
(3)調節風門:
鐵制帶調節百葉窗無壓風門,用于調節通過巷道的風流大小、安設在大巷、綜掘工作面、獨立通風硐室的回風通道等需要調節風流的巷道中。
(4)密閉:分為永久密閉和臨時密閉兩種,用于隔絕風流。臨時密閉用磚和水泥建筑,永久密閉用磚、水泥墻中間黃土充填建筑。密閉墻兩幫、頂、底需掏槽,槽深在煤中不得小于1.0m,巖石中不得小于0.5m;用不燃性材料建筑,墻無裂縫、無漏風。
永久密閉:本礦井由于設計開采年限長,生產巷道逐步延深,因此對開采結束的水平必須砌筑永久性密閉,對收尾的煤層采區和通風系統沒有利用價值的巷道進行永久性密閉。
①永久性密閉應選擇在頂板完好的地帶,施工前根據施工要求進行設計,要求周邊掏槽的墻體按設計施工。
②永久密閉一律用不燃性水泥磚建筑,要求密閉墻面平整,無裂隙、重逢和空縫,嚴密不漏風,墻體厚度不小于0.5米外墻抹灰。
③密閉內有水流出的要設反水池,有自然發火的煤層采空區密閉要觀察孔,孔口要封堵嚴密。
④密閉前5米內支架完好,無片幫冒頂,無雜物、積水於泥,并在密閉前設柵欄、警標,掛上密閉管理牌。
(5)測風站:
用以測量全礦井總進風量和回風量,以及采煤工作面進風量和回風量、綜掘工作面進風量和回風量。測風站安設在直線巷道中,測風站本身的長度不得小于4.0m,附近至少要有10-15m斷面無變化,測風站不得設在風流匯合處附近,站內不得有障礙物,測風站采用了不燃性材料構筑。測風站應設置測風記錄牌,記錄內容有巷道斷面、風速、風量、瓦斯濃度、二氧化碳濃度、溫度、計劃風量等。
(6)風硐:
主要通風機和井筒之間的聯絡硐,井下污風流均通過此風洞排出地面,風硐內應安裝風速和負壓傳感器。斷面不應小于4.0m2,內壁光滑不漏風。
六、維修巷道
加強礦井通風巷道的維修,采掘巷道布置時盡量考慮滿足礦井采掘工作面通風的需要,減少礦井通風阻力,保證礦井通風系統完整,風流穩定。
七、巷道貫通
加強礦井水平貫通,采掘煤層通風系統貫通的管理,制定貫通安全措施,做好貫通后及時調整礦井通風系統的準備,并履行好報批手續。
八、防止漏風和降低風阻的措施
(1)對不允許風流通過,也不需要行人、行車的進、回風巷道之間的聯絡巷道,要設置永久擋風墻。
(2)對采空區及廢棄巷道要及時封閉,并應經常檢查密閉效果。
(3)在行人或行車而不允許風流通過的巷道中,應設置風門,并對風門進行統一管理檢查,為避免風門開啟時風流短路,在同一巷道內設置兩道雙向連鎖風門,并禁止兩道風門同時打開。
(4)為防止礦井在反風時風流短路,在主要風路之間增設兩道雙向連鎖風門。
(5)主要進、回風巷道砌壁表面應盡量平整光滑,并保持巷道整潔,不亂堆放雜物,以降低巷道風阻和減少局部阻力。
(6)對于損壞或變形較大的巷道要及時修復,消除堵塞巷道,以保證通過的有效風量和減少通風阻力。
九、完善礦井通風管理制度
1、根據上級主管部門及2016年新版《煤礦安全規程》要求,礦井建立了專門的“一通三防”管理隊伍,由通風副礦長和“一通三防”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具體抓“一通三防”工作。
2、建立健全各級領導和各業務職能科室的“一通三防”管理工作責任制,每月召開一次通風工作總結計劃會,落實有關“一通三防”方面存在的問題。
3、礦技術負責人組織人員負責編制年度通風、防治瓦斯、防治煤塵、防滅火安全措施計劃,并按計劃執行,完善礦井通風管理的有關圖紙、牌板、記錄、臺賬,做到各種圖紙報表準確,數據齊全,上報及時。
4、通風科人員其中包括:瓦斯檢查工、監測監控工、校驗員、瓦斯抽采工、儀器儀表管理員、測風員、測塵員等并進一步完善了崗位責任制和操作規程,并按計劃定期進行培訓、考核,做到持證上崗。
5、凡是巷道貫通都必須制定措施,同時制定瓦斯排放措施,并做好調配風量工作。
6、礦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或跟班人員應經常對通風設施進行檢查,發現有漏風時,要及時安排人員處理。
篇2:X保障礦井通風系統安全可靠措施
一、編制的目的
確保我礦通風系統通暢,井下通風系統達標,有足夠的新鮮風流供給井下,確保我礦安全生產。
二、編制的依據
根據《煤礦安全規程》、《煤炭安全生產法》、現行政策形勢的嚴峻,結合我礦實際情況,煤礦必須成立獨立完善的通風系統,確保礦井生產安全。
三、必備安全條件
1、礦井必須配設安全可靠的專用回風井,巷道的凈斷面不小于4平方米。
2、礦井必須在地面安設兩臺同等功率并且能滿足井下供風需要的主要通風機,兩臺能正常循環使用。
3、主要通風機房值班室煤礦必須安排全天24小時有專人輪流值班,值班室里必須安設專用電話,與煤礦調度室聯網。
4、主要通風機供電系統必須配備雙電源,確保雙電源使用正常。
5、專用回風井巷道的支護必須是永久性的金屬支架,所需安設的各類設施必須按規程規定安設到位。
6、專用回風井出風口必須安設防爆門及設置專用人行通道。
7、礦井必須按規程規定建立合理的測風站,并且定期定時對礦井進行測風,測風次數每月最少不低于3次,新安設的通風機或新建的專用回風井必須進行礦井通風阻力測定。
8、新安裝的主要通風機在使用前必須進行一次通風機性能測定和試運轉工作,以后每隔5年必須進行一次性能測定。
9、煤礦生產礦井主要通風機必須安裝反風裝置,確保在10min內能改變巷道風流方向,當風流方向改變后,主要通風機的供給風量不小于正常供風量的40%。
10、煤礦每季度對反風設施必須進行檢查,有問題及時處理,每年必須進行一次反風演習。
四、安全措施
1、煤礦必須成立通風科室,通風科室每天都要掌握井下供風情況,計算井下各作業點所需供風量,進行合理的分風,合理安設各類調風設施,確保井下每個作業點有足夠的新鮮風流,滿足生產需要。
2、加強崗位制度管理,責任到人,合理分工,科學管理。
3、煤礦裝有通風機的井口必須封閉嚴密,有設備運行時,漏風系數不得大于總風量15%。
4、改擴進風巷道斷面,使用永久性支護,斷面在4平方米以上。
篇3:某某礦業開發蔡礦保障通風系統系安全可靠措施
1、礦井必須建立完整、獨立的通風系統,改變通風系統時必須履行報批手續;掘進巷道貫通時,必須按《安全規程》制定安全措施。
2、礦井主要通風機選用4-72№:16型礦用離心式通風機二臺,其中一套運行,一套備用,并能在10min內開動。礦井主通風機采用雙回路供電,保證了主通風機的連續運轉。風機房要有專人值班。
3、裝有主通風機的風井井口安裝有防爆門,當風機停止運轉時,防爆門打開,可充分利用自然風壓的作用。
4、礦井實行分區通風,確保井下風量的穩定性,礦井通風系統中沒有不符合《安全規程》規定的串聯通風、擴散通風,采空區通風和回采工作面利用局扇通風,礦井采掘工作面通風能力必須滿足安全生產需要,采掘工作面和硐室供風量必須符合《安全規程》要求。
5、礦井內各地點風速要符合《安全規程》規定。
6、礦井有效風量率不低于85%。
7、根據《礦井通風安全裝備標準》,配備了足夠數量的通風檢測設備,以滿足礦井通風日常管理、瓦斯(含二氧化碳)等級鑒定、反風演習工作的需要。
8、井巷杜絕失修現象,出現損棚、危棚要及時維修,主要進回風道、回采工作面上下口高度及斷面要符合規定,滿足通風安全要求。
9、按照規程有關規定,每10天進行一次全面測風,采掘工作面可根據需要隨時進行測風。
10、為確保礦井通風系統合理、安全、可靠,防止“一通三防”事故的發生,要及時做好礦井通風系統隱患的排查分析工作,發現隱患問題要立即調度室和帶班領導及在場人員,能現場解決處理的必須及時處理。
11、風門設計選用普通風門,風門設置應滿足以下技術要求:
1)避免在彎道和緩傾斜巷道中設置風門;
2)風門的前后5m內支架完好,門墻厚不小于0.5m,四周掏槽深0.2~0.3m;
3)結構嚴密,漏風少,向關門方向緩傾斜;
4)風門應迎風流開啟,行機車巷道,兩門間距應大于一列車長度;
5)風門要求設置兩道以上。
6)風門等通風構筑物的設置應堅固穩定,并加強通風管理,及時進行檢查和維修。
12、需要調節風量的巷道設了雙向調節風門(即是在雙向風門上安設可以調節的風窗),其技術要求與風門相同。
13、永久性的擋風墻:采用不燃性材料(如磚、料石、水泥等)建筑,墻上部厚≥0.45m,墻下部厚≥1.0m,墻前后5m內的巷道支護要完好且為防腐支架;無積煤、片幫、冒頂;四周在煤中掏槽深度≥1.0m、在巖石中≥0.5m;墻面要嚴、抹平、刷白、不漏風。密閉內有涌水時,應在墻上裝設u形放水管,利用水封防止放水管漏風。
14、對于服務期限短的臨時性擋風墻:可用木柱、木板、可塑性材料等建造,木板需魚鱗式搭接,用黃泥、石灰抹面,無裂隙,不漏風;要設在幫頂良好處,四周在煤中掏槽深度≥0.5m、在巖石中≥0.3m;墻前后5m內的巷道支護要完好且為防腐支架;無雜物;同時墻外要設置柵欄和警標。
15、根據礦井反風要求,必要地點設置常開風門。
16、局部通風機設置要求:
1)掘進巷道貫通在相距20m前,必須停止一個工作面作業,做好調整通風系統的準備工作。貫通時,必須由專人在現場統一指揮,停掘的工作面必須保持正常通風,設置柵欄及警標,經常檢查風筒的完好狀況和工作面及其回風流中的瓦斯濃度,瓦斯濃度超限時,必須立即處理。掘進的工作面每次爆破前,必須派專人和瓦斯檢查工共同到停掘的工作面檢查工作面及其回風流中的瓦斯濃度,瓦斯濃度超限時,必須先停止在掘工作面的工作,然后處理瓦斯,只有在2個工作面及其回風流中的瓦斯濃度都在1.0%以下時,掘進的工作面方可爆破。每次爆破前,2個工作面入口必須有專人警戒。貫通后,必須停止采區內的一切工作,立即調整通風系統,風流穩定后,方可恢復工作。
2)掘進巷道必須采用局部通風機通風。高嶺土巷和有瓦斯涌出的巖巷的掘進通風方式應采用壓入式,不得采用抽出式,如果采用混合式,必須制定安全措施。長距離掘進由于阻力加大,會出現通風困難。可采用兩臺同型號、同功率局部通風機串聯,以增加風壓克服阻力,保證風量供給。
3)局部通風機必須由指定人員負責管理,保證正常運轉。壓入式局部通風機和啟動裝置,必須安裝在進風巷道中,距掘進巷道回風口不得小于10m;全風壓供給該處的風量必須大于局部通風機的吸入風量,掘進中的高嶺土巷和巖巷的最低風速為0.25m/s,最高風速為4m/s。
4)必須采用抗靜電、阻燃風筒。必須采用抗靜電、阻燃風筒。風筒口到掘進工作面的距離高嶺土巷不大于5m,巖巷不大于7m。
5)根據《煤礦安全規程》第128條中要求,掘進工作面的局部通風機應采用“三專”(專用變壓器、專用開關、專用線路)供電,也可采用裝有選擇性漏電保護裝置的供電線路供電,但每天應有專人檢查一次,保證局部通風機可靠運轉。
6)嚴禁3臺以上(含3臺)的局部通風機同時向1個掘進工作面供風。不得使用1臺局部通風機同時向2個作業的掘進工作面供風。
7)使用局部通風機通風的掘進工作面不得停風;因檢修、停電等原因停風時,必須撤出人員,切斷電源。恢復通風前,必須檢查瓦斯。只有在局部通風機及其開關附近10m以內風流中的瓦斯濃度都不超過0.5%時,方可人工開啟局部通風機。
8)局部通風機和啟動裝置安裝在離掘進巷道口10m以外的進風側。
9)應避免兩個采掘工作面之間串聯通風。
17、反風方式、反風系統及設施
礦井利用反風峒方法反風。在反風時必須能在10min內改變巷道中的風流方向。當風流方向改變后,主要通風機的供風量不應小于正常風量的40%。反風設施每季度檢查一次,每年進行一次反風演習,礦井通風系統有較大變化時,也要進行一次反風演習。當礦井出現火災事故需要實施反風措施時,一定要慎重。主要通風機在停風期間,必須打開井口防爆門和有關風門,以便充分利用自然通風。礦井必須設置相應的通風構筑物使得反風時風流能按既定路線流動。
18、降低風阻措施
(1)巷道表面應盡量光滑平整,以降低通風阻力。
(2)在容易產生局部阻力的地方,應盡量降低局部阻力系數。巷道連接處應做成斜線或圓弧形,巷道拐彎處應盡量避免直角轉彎或小于90°轉彎,轉彎處內、外側施工成斜線或圓弧形,必要時設置導風板。
(3)在日常通風管理工作中,應避免在主要巷道中停放礦車、堆放雜物,巷道應隨時修復,保證其完整性并保持足夠的有效通風斷面,以利于風流暢通。
19、防止漏風措施
風門等通風構筑物的設置應堅固、穩定,并加強通風管理,及時進行檢查和維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