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通用安全手冊
前言
根據公司生產特點份析,安全事故潛在威脅來自電.火.機械等.為了保證安全生產,保障員工人生安全及公司財產安全,特制訂本規定.
1.全體員工必須牢固樹立“安全第一”思想,嚴格遵守用電.用火和機械操作等各項操作規程和安全制度.
2.生產部門員工每天工作前要檢查工具是否有漏電現象:插頭是否損壞,電線是否老化.破損;下班后,工具要妥善保管.
3.新員工不懂要問,嚴禁在不明白機器性能.不瞭解生產工藝技術.不知道安全注意事項時隨意觸摸或啟動機器設備.工具.
4.特殊工種員工(電工.電焊工.空調工.駕駛員等)上崗必須持有操作證.
5.嚴禁在禁煙區吸煙,在禁止煙火區動火.
6.禁止不按操作規程操作機械.機器設備.
7.熟悉消防器才存放地點,消防通道及疏散口,懂得滅火器使用方法.
8.如發現火災其她事故出現,應立即采取應對措施,并馬上報告上司,把受害范圍損失控制在最小程度內.
9.如遇緊急事件,迅速使用公司報警系統報警.
一.一般衛生安全事項
通則
1.為了自己與同事的安全,每個人均有責任對自己及同事的工作加以注意.如果發現同事工作時粗心大意或工作的方法不適當,你必須提醒她注意,如果她固執己見,應立即向主管報告,唯有大家通力合作,才有安全保障.
2.對于參觀人員與新進同仁的安全必須特別注意,這些人對環境可能并不熟悉.如果看到她們站在可能引起傷害的位置時,應該禮貌的告知原因,并請她們移到安全位置.
3.如果在你的工作場所,里發現有任何環境.動作或工作方法可能引起人員的傷害,或設備的損壞時,應立即向主管報告.
行為
1.養成良好之工作習慣,不可隨意吐痰,丟垃圾.
2.在工作場所不可抽煙,吃零食,不亂丟煙蒂.紙屑,禁煙區內不抽煙,違者將重罰.
3.任何危險器具應小心使用與擺放.
4.在工作場所不可奔跑.嬉戲;工作中嚴禁嬉戲.玩笑.吵鬧.
行走
1.在廠區行走,請走安全通道.
2.上.下樓梯,小心跌倒.
設備
1.保持設備干凈.緊密.并定期適當潤滑.
2.機械設備工作前,應實施檢查或保養,以確保其效能及安全.
3.設備有異常狀況時,應隨時向上級回報,并做好交接,讓同仁能掌握狀況,以免發生意外.
4.機械轉動部份,如帶動輪.皮帶等,要加裝護欄,并時時檢查.
5.各項機器運轉中,避免觸摸以防止危險.
6.機械故障時,需及時通知修理并掛上維修標識牌,不得繼續使用,以免發生危險.
7.操作中之機器須要留人員看守,不能任其空轉.
8.設備若有漏油現象,應設法解決,以免滑倒或引起火災.
9.嚴禁使用電熱器,以免電氣火災.
10.嚴禁于控制盤上放置液體,以防傾倒后造成短路.
作業
1.隨時提醒自己(危險)就在身旁.
2.工作中,應集中精神,以免份神而受傷.
3.操作人員若因疾病而精神不濟時,應先報備另行安排工作,以防發生意外事故.
4.移動設備時,操作人員眼神應跟著設備,以避免發生危險.
5.使用工具袋時,應將背帶長度調至臀部,不可置于背部,以免跌倒時背脊受傷.
6.所有鐵條.廢雜物應以容器裝置妥當,以免割傷.
7.載運廢料傾倒,須注意安全.
8.入料剪鐵帶時,一手需按住鐵帶,以防止鐵帶斷后,反彈傷及人員.
9.入料解擲時,須注意頭板位置.以防止被撞擊.
10.出.入口區頭尾板.退料等,需要打帶時,應注意鋼板反彈傷人.
11.打包鋼擲時,手置于鋼帶內側,避免被壓.
12.領教放區空間有限,排放高層時,小心操作免遭鋼卷割傷.
服裝
1.員工在工作場所內,服裝要整齊,扣子要扣好.
2.穿長工衣工作時,寬鬆衣服應確實扎緊,以免衣服被機器夾住或卷入.
3.穿著安全鞋時,應將鞋帶綁緊,避免鞋帶松脫導致絆倒.
4.鞋底滑溜,應在爬梯.工作場所前,清理干凈.
境環
1.各作業區均應有安全作業方法.
2.危險工作地點附近應張貼安全工作守則,并應設置護欄或豎立警告標示.
3.良好的照明,有助于廠房的利用與管理,不僅可以提高效率,更可減少傷害.
4.操作位置附近應避免光線明暗強烈對比,且不宜眩光.
5.照明位置不當,造成太濃的陰影容易引起視覺的疲勞.
6.行道上若有坑洞,應用紅色旗幟或其她顯眼物品標示,以防她人掉落坑洞.
7.工作場所時時應隨時保持干凈.
8.在工作時應將附屬物品擺放整齊.工作完畢后,應將工作場所整理干凈,勿留油污.工具及廢棄物.
9.地面及油室油污應隨時擦拭干凈,以防止滑倒.
二.電氣作業安全
1.電氣設備須電氣人員負責操作及定期檢查.
2.電氣負何不可以超載.
3.電源開關箱要關好,且不可用銅絲.鐵絲或類似物代替保險絲.
4.同一閘門式開關或插頭不可以連接兩個或兩個以上之線路.
5.使用電氣用具時,可適當接地,并注意絕緣與漏電.
6.使用延長線經過通道時,須架空或被重物壓著,以免道致電線破裂或電線走火.
7.避免讓電線碰觸尖銳的物體.油脂.熱表面和化學藥品.
8.使用電器時,應注意其額定電壓.工頻與使用的相同,避免造成傷害或機械故障.
9.電力設備應保持性能良好,且具有防電擊的安全裝置.
10.高壓電設備周圍,應有安全防護設施和警示牌,以防觸電.
11.停電時,應將電器之開關關掉,以免電力恢復時發生危險.
12.不得以濕手操作開關,以防觸電.
13.撥卸電氣插頭時,應拉插頭位置,不可拉著電線將插頭撥出.
14.發現人員觸電時,須速將電源切斷,或用干燥木條或其她非道體使觸電人脫離電氣設備,并立即施救.
15.不論任何理由,不可潑水在電氣設備上.
16.禁止以燈泡之明滅來測定是否有電流,應使用合格之儀器測定電流.
17.廠區內接用水電必須經機電部門之許可.
三.搬運作業之天車.起重機.叉車
方法
1.搬運重物時,須注意使力方法,以防止腰部受傷.
2.物料搬運流程應盡可能的安全化.簡單化.也可減少災害,提高生產效益.
3.物品的傳遞應由一人傳遞另一人手上,不可以拋投方式.
4.以肩扛物在轉動時,應注意保持距離,不要撞到她人或物品.
5.般運長型物體,應留意兩端是否會碰傷她人.電線及其它物品.
6.刀具及輥輪搬運過程中,必須固定平穩,避免滑落.
天車
1.從事天車作業須經過指定之訓練合格人員負責操作及定期檢查.
2.天車應定期點檢,確保安全并必須定期檢查鋼索.剎車控制系統,以確保安全.
3.物品吊運時,不可超過天車之最大承載量.
4.吊掛之鋼索.吊鏈.吊勾等工具,如有異常應立即修換.
5.鋼索如有10?$上索線截斷者.或有龜裂者.或者扭曲者.或腐蝕者,禁止使用.
6.吊鏈如有伸長超過5?$上.或有龜裂者或已扭曲者.或有顯著變形者,或開口增大5,禁止使用.
7.吊勾有龜裂者.或已扭曲者.或磨耗過甚者,禁止使用.
8.操作前檢查開關是否動作良好.
9.操作前測試防止過度卷揚鋼索裝置是否良好.
10.天車吊鋼卷時,要測試承載鋼卷時,吊具是否會打開,道致鋼擲掉落.
11.天車掛勾之防滑舌片不得取下,避免吊物滑脫.掉落.
12.使用天車時,應于開始運轉之前發出警報,通知附近作業人員.
13.天車吊物時,操作員必須跟隨被吊物一齊動作.
14.天車手吊運鋼卷時,應注意物品在前.人員在后,以免發生危險.
15.重物吊運時,勿將重物吊經行人頭頂,并避開重要設備上方.
16.吊舉行進路線上無障礙物或其她作業人員.
17.非機電工務天車維修專門人員,禁止登上天車維修.
18.天車維修中,除維修人員外,其余人員禁止操作.
19.天車吊運鋼卷時應避免行經安全走道.
20.吊運作業當中,吊起被吊物后,操作人員不可離開,而任被吊物懸在空中.
21.吊運重物時,不得任其中在空中搖晃.
22.天車吊物時,應注意吊具需與被吊之中心線垂直,可避免物品吊起后搖晃.
23.天車使用.行駛中須注意避免兩車撞擊發生危險.
24.吊運重物時,請用兩條以上之鋼索平均重量,避免傾斜.
25.天車吊運鋼卷,應注意夾具是束完全夾緊鋼卷,以免墜落發生危險.
26.鋼索使用.取用時應注意安全,以防擊傷人員.
27.吊運轉輪時,需確定繩索位置吊升時亦注意安全.
叉車
1.叉車須由專業叉車人員負責操作及定期檢查.
2.叉車每日使用前,應作車況點檢.
3.開車應檢查剎車系統,以免剎車失靈,撞傷人員.設備.
4.叉車載物,應避免妨礙視線,以避免發生危險.
5.叉車行進時,不可以搭乘乘客.
6.叉車作業須注意承載物之重量,有無超載之情形.
7.叉車載重后,避免在土質鬆軟或崎嶇不平道路行駛,以免翻車之處.
8.叉車于轉變時,應減速慢行,以免翻車.
9.叉車載物時,不可舉揚過高,以免造成重心不穩.
10.不可以在叉車上跳上.跳下.
11.叉車作業區,操作人中須防撞壞設備,且應注意行人,除啦叭外,應備標語及警示燈,以利安全.
12.叉車停止使用時,應將前叉放至地面.
13.叉車暫停或停止而人員不在車上時,必須將手剎車拉起,以防叉車滑動,發生意外.
14.其余相關注意事宜請參見車保中心之規定
四.儲存.堆迭作業
儲存
1.易燃物料儲存區域與作業現場應份開,有益于減低火災及爆炸所造成的損失.
2.勿在油品儲區.及有可燃物品地區抽煙.
3.各種油類.油漆,必須份類儲放,并張貼安全標示.
4.不得以火柴或明火尋找氣體泄漏之處.
5.油室及操作臺有油氣的地方,嚴禁抽煙以防火災.
6.輥輪存放時,要確實以枕木固定.
堆棧
1.交通路口.安全走道不得堆放任何物品,妨礙安全.
2.堆放物品時,大且重的物品應放在下面.小而輕的物品放在上面.
3.堆放鋼卷時,應備有枕木予以固定.
4.存放鋼卷之枕木損壞時,應立即更換,以避免發生危險.
5.鋼卷堆放高度增加時,枕木數量應相對增加,以防崩塌.
6.堆放鋼卷時,應小心并確實注意堆放情形以防止鋼卷掉落.
7.堆放鋼卷之枕木,要時常檢查,以免因枕木崩裂,道致鋼卷掉落.
8.鋼卷存放架之鐵軌,其焊接處要時常檢查,是否有裂縫或危險.
9.堆放鋼卷時,避免有(架橋)之情形.
10.鋼卷變形時,其上方不可再放置鋼卷,以防止倒塌.
11.鋼卷直接堆放于地面時,三角枕木頂緊.
12.鋼卷排列不可超過三層.
13.頭尾板勿迭放過高.
14.置放試片時,須排放整齊,以免超出走道傷及行人.
15.打包鐵帶未再利用處理前應放置整齊,以免絆倒人員.
五.防護用具
人員防護用具
1.防護用具介紹:
a.?安全帽可以保護頭部,以免受到擊傷.
b.?安全鞋可以保護腳部,以免受到撞傷.燙傷或滑倒.
c.?安全面罩.安全眼鏡可保護臉部和眼睛,不易受到傷害.
d.?耳塞,耳罩可以保護聽力,不致受到噪音的傷害.
e.?手套.護腕可以使手部在區域工作,而不受到傷害.
f.?口罩可以使自己的呼吸道.肺部,甚至肝臟受到保護.
g.?空氣呼吸器可使自己在氧氣不足或有毒的環境,保護自己.
h.?安全帶.安全索使自己在高處作業時,不容易摔傷.
1.?在工作場所.人員一定要確實配戴安全帽.安全鞋.
2.使用切割磨光機具時,必須戴安全面罩或安全眼鏡,以免被飛出物和擊中臉部或眼睛.
3.操作轉軸之機械或切削機械,不可戴手套,長頭發須扎在安全帽內.
4.刀具搬運及更換中,請戴手套,防止割傷.
5.斷板處理時,須戴手套以防止割傷.
6.拿取試片請帶手套以防割傷.
7.取酸液化驗時,應配戴安全手套.
8.焊接時,為防止焊渣或火花傷人員,應穿著石棉或皮革制的手套或護腕.
9.焊接時,必須使用焊接面具或焊接眼鏡,避免得電氣性眼炎.
10.過濾清理時,必須戴安全護罩,避免酸液傷及眼睛,萬一傷及眼睛時,速以清水清洗,并送醫院.
11.在噪音環境下工作,應配戴耳塞.耳罩以保護耳朵.
12.在有毒.有煙或氧氣不足的地方,須使用空氣呼吸器.
13.在高架上作業,須使用安全帶.
設備防護用具
1.安全防護物僅能在修護或更新時去除.
2.安全防護物盡量不致妨礙工作效率或造成不便,但仍以安全為最大考慮.
3.安全防護物外形避免形成剪切點.銳緣.或表面粗糙,以免造成傷害.
4.安全防護物若有遺失.變更.損毀情形,應立即反應上級,并采取適當措施.
5.不可除去防護于危險的傳動或運動之護具,以造成傷害.
6.使用剪床時,必須有防護物,它可以避免手或身體任何部位直接接觸移動之危險機件.
7.各類風扇,必須裝上護罩,避免發生意外.
8.機器運轉時,必須安裝緊急停止裝置.
9.樓梯要有扶手,且應有防滑的措施.
10.禁止倚靠欄桿,以免欄桿斷裂時有墜落之危險.
六.氣焊作業
1.氣焊作為須由專業氣焊人員負責操作及定期檢查.
2.從事氣焊工作應配戴適當之有濾色用途遮光眼鏡.著防護衣.戴手套,并應預防高熱之火花進入鞋內.
3.焊接時可能產生事物有害熏煙,故工作場所應通風良好.
4.焊接用之鋼瓶不得水準置放,以免有泄漏之情形.
5.乙炔.氧氣鋼瓶不得靠近熱源.加熱或沖擊,否則易引起燃燒爆炸.
6.空瓶與盛滿氣體之鋼瓶應區份,且均應豎立置放于通風的地方.
7.儲存高壓鋼瓶所在場所附近五公尺內,不宜有易燃品.如:油類
8.高壓鋼瓶不宜儲放在電梯.通道.樓梯口.及任何可能被撞倒的地方.
9.檢查可燃氣體是否漏氣時,應使用肥皂水,嚴禁使用火源.
10.焊接所需之各種氣體壓力不同,均需有專用之調節器.為防止意外發生,其氧氣和乙炔的開啟旋轉方向剛好相反.
11.焊接后,必須閉調節器的氣閥.
12.高壓鋼瓶若有故障,應立即送修或報廢,不可勉強再用,且定期送安全部門檢查.
13.密封容器,如油桶,不可任意切割.
14.須使用磨擦點火焊炬,不可用火柴或香煙點火,以免灼傷手指,不可利用燼內之余燼或高熱金屬點火,以免積聚之乙炔氣或氧氣發生爆炸.
15.焊接含有鋅鉛等金屬時,應戴呼吸式面罩,以免吸入毒氣體.
16.火焰切割器發熱時,應先關閉乙炔,再將氧氣稍稍放出而浸于水中加以冷卻,放出氧氣之目的在防止水流入火焰切割器內.
七.消防作業
1.滅火設備:
a.水:對準火源時行冷卻或澆熄.
b.泡沫滅火器:使用時傾倒滅火器,左右搖晃,使藥劑混合,產生二氧化碳受壓噴出,即可對準火源,進行滅火.
c.二氧化碳滅火器:使用時先拔出保險插梢,握住嗽叭嘴前木質握把(應注意凍傷).壓下活門開閉即可噴出高壓氣體進行滅火.
d.干粉滅火器:使用時先折掉封條,拔出保險插梢,噴嘴管朝向火源,按下壓板即可噴出氣體進行滅火.
2.工作同仁均須瞭解工作場所之警報系統.消防器才放置情形,維護及使用方法.
3.發生火災應即刻通知消防隊(電話:119).并進行滅火.(火勢過大時,不可單獨進行滅火).
4.欲在危險區域動火,必須填寫動火許可證,并知會有關人員知曉.
5.欲在危險區域動火,須備妥滅火器.消防水有人看火.
6.發現電氣火災時,即連絡電機人員或操作人員切斷電源,并限定使用不道電之滅火設備,如二氧化碳.干粉滅火器.
7.用過之消防器才應換新.補充或整理.
8.放置消防器才之通路,不可有任何阻礙.
9.穿有油漬或易燃質料衣服之人員,不可參加滅火工作.
10.滅火時應立于火場上風位置,將火熄滅后仍須注意是否可能再燃,然后手持滅火設備倒退離開.
11.水.泡沫滅火器絕對不可使用于電氣火災.
12.水,絕對不可使用于油類火災.
13.在狹小空間或密閉火場應注意防護自己的安全(包括呼吸防護)
14.對于火勢將會封閉逃生通路路線者(包括火勢.煙),應先脫離現場.
15.在有易燃氣體附近工作時,應注意選用不產生火花之工具,如:木質.銅質工具.
16.不明火照視封閉之馬達.蓄電池.油開關或變壓器,一定要用手電筒照視.
八.急救守則
1.急救概念:
(1)?進行急救之前須先考慮自己及被救人員的安全.
(2)?急救行動要迅速,禁止閑人圍觀.
(3)?對傷者最先注意呼吸.出血.血液回圈三項,然后才注意骨折.
(4)?不可隨意搬動傷者,亦不可隨意予傷者施藥.
(5)?必要時將傷處衣服剪開以防脫衣震動痛苦.
(6)?注意保暖,以防休克.
(7)?凡錯迷傷患,不可隨意給食.
2.呼吸急救:
(1)?對窒息人員進行急救方法,施行急救時應注意被救人員氣道之通.
(2)?口對口人工呼吸,注意將傷者頭部向后仰.
a.擔任急救人員自己先行深吸一口氣.
b.以手捏住傷者之鼻對傷者之口吹氣,并注意傷者之胸部陲起(表示已吹入).
c.急救人員抬起自體注意傷者胸部下落(表示呼氣動作),抬身體之同時樺開捏
傷者鼻子之手,并深吸氣,準備下次吹氣.
d.以每份鍾12次之速度進行之.
3.血液回圈之急救:如傷者測無脈博時則即刻進行之.
(1)?使傷者仰臥于較堅硬之地面.
(2)?以手側稍用力下聲傷者胸骨之左方.(應已恢復脈博,如仍未恢復則進行下列步驟)
(3)?將一手(手掌之跟部)置于敲聲之處,另一手壓于此手之背上.
(4)?身體向前移,利用身體前移之自然重力(保持手臂垂直)下壓傷者胸部.
(5)?以每份鍾六十次之速度進行之.
4.同時進行呼吸與血液回圈之急救:
(1)?若僅一名急救員,其配合為十五次血液回圈急救,二次呼吸急救輪流時行之.
(2)?若有二名急救,可份別擔任血液回圈急救及呼吸急救,其方法為五次血液回圈,一次呼吸急救.
5.外傷出血及止血法:
(1)?外血份為:
a.動脈出血.
b.靜脈出血
c.血管出血
(2)?止血法:
a.用三角巾或樺緊帶縳于出血上端,但不能太緊,然后須三份鍾放鬆一次.
b.用手指頭壓于出血上端而止血.
c.將出血傷處盡量抬高或以止血帶止血.
d.視出血之多寡而加以變屈夾持.
6.出血傷患一般護理
(1)?使傷患者安靜,除頭部出血外易將頭部放低,傷處抬高.
(2)?清醒時可給熱飲料.
(3)?隨時注意脈博,呼吸與臉色.
(4)?以最迅速方法送醫救治.
7.休克救法:
(1)?使傷者仰臥,頭部放低.
(2)?松解身上緊之處.
(3)?以毛毯或衣服使傷患保暖.
(4)?清醒時給熱飲以求保溫.
8.骨骼受傷及處理
(1)?骨折之救護:
a.先斷定傷處才可搬動.
b.防止休克或增加痛苦.
c.復雜性骨折傷應先止血后再固定傷處.
d.凡疑似骨折應骨折處理.
(2)?脫臼之處理:
a.應立刻抬高傷處.
b.經過一段時間以冷水溫敷,使消腫減少痛苦.
(3)?扭傷之處理:
a.傷處抬高及籬以冷水敷.
b.必須固定傷處,不可隨意亂動.
9.窒息及人工呼吸法:
(1)?淹溺:行胸壓法或背壓法,先將口中穢物取出并拉出甜頭.
(2)?溢項:行胸壓法或背壓法并加氧氣.
(3)?一氧化碳中毒:先抬出室外再進行人工呼吸.
(4)?電休克:用氧氣罩或人工呼吸法并須先切斷電源.
10.觸電急救:
(1)?首先切斷電源,切勿亦手接觸傷者.
(2)?注意傷者呼吸,如呼吸停止應速進行人工呼吸.
(3)?寬解傷者衣服及一切束帶,并以毛刷或干毛巾摩擦全身皮膚,使毛細血管恢復功能.
(4)?將傷者移于險涼處,如傷者尚未失去知覺時可給少量咖啡等.
11.其她:
(1)?中署:將全身弄濕并保持之,以使體溫降至380c以下,再弄干至空氣調節處休息.
(2)?異物入眼:切忌揉眼,如非訓練有素之急救員勿設法去弄出,應立刻送醫,如系化藥品間濺入,立刻以清水沖洗十五份鍾.
(3)?皮膚燒傷.燙傷.藥品濺傷:切忌亂涂油劑或藥品,切勿將水泡弄破,立即以涼的清水沖洗,至疼痛停止再送醫.
篇2:船舶安全檢查員工作制度
第一條為了加強我局船舶安全檢查員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船舶安全檢查員應貫徹執行國家水上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參與船舶安全檢查相關法規、文件的擬訂工作;
第三條船舶安全檢查員應熱愛船舶安全檢查工作,服從工作安排,完成領導布置的安檢工作任務;
第四條熟悉并掌握與船舶安檢有關的法規、規范和國際公約,工作中堅持公正、嚴謹、準確的原則;
第五條嚴格遵守法律、法規、規范性文件的規定和工作程序,不得超越自身職權作出決定;
第六條廉潔奉公、秉公執法、不徇私情,不謀私利,不吃請、不受賄,不利用職權索取或變相索取錢、財、物;
第七條船舶安全檢查員應做好所在單位安檢工作的各項臺帳、檔案等基礎管理工作;
第八條船舶安全檢查站為船舶安全檢查員配備船舶安全檢查員工作記錄簿,由各安檢員自行記錄日常船舶安檢數據,作為船舶安全檢查站考核安檢員工作業績的重要依據,船舶安全檢查站建立獎勵機制,在年終對安檢工作突出的安檢員進行獎勵,同時也作為安檢員升等的重要依據;
第九條局船舶安全檢查站建立船舶安全檢查員檔案,加強船舶安全檢查員的日常管理;
第十條本制度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篇3:員工上下班交通安全管理規定
一、員工應做到
1、自覺學習《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提高交通安全意識和安全技能知識,并有接受單位組織安全培訓教育的義務。
2、駕駛機動車上下班的,應當依法取得機動車駕駛證。無證駕駛機動車不得駛入廠區。
3、駕駛摩托車上下班(進、出廠)必須正確戴好安全帽行駛,騎電動車上下班提倡戴安全帽。
4、駕車人上道路行駛前,應當對汽車、摩托車、電動車的安全技術性能進行認真檢查;不要駕駛安全設施不全等具有安全隱患的汽車、摩托車、電動車。
5、駕駛人應當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的規定,按照操作規范安全駕駛、文明駕駛。不超速行駛,不酒后駕駛,不疲勞駕駛。
6、按規定停放車輛,駕駛員離開車輛時應對車輛采取制動措施,并確認停車安全,以防發生意外事故。
7、因公出差人員或外派(駐外)人員,身處異地,更要加強自我保護、自我防范意識,避免意外交通事故和人身傷害事故發生。
8、上下班途中或因公外出期間受到機動車傷害后,除了應緊急搶救受傷人員和財產外,要保護好事發現場,并迅速撥打“122”電話報警。報警要講清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主要情況和造成的后果。
9、因事故受傷就醫時應向醫務人員講清事故發生的簡要經過,并保管好所有的就醫證明材料。
二、單位應做到
1、利用各種宣傳工具、信息平臺,定期或不定期對員工進行本單位安全生產管理制度、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等知識的教育和培訓,提高員工交通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技能知識。
2、單位的大門口顯要位置應設立醒目的交通安全提示語或安全警示標志。
3、安全保衛人員應經常性地對員工駕車進、出廠戴安全帽情況進行檢查。發現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有權責令其糾正、并處罰。要掌握駕駛汽車、摩托車、電動車上下班的職工情況。
4、廠區內各類車輛應限低速行駛,并定點停放,停車棚(庫)設置安全提示牌。
5、鼓勵職工乘座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有條件的單位應配備客車接送職工上下班。離廠區較遠的三班制作業人員,單位應為其提供夜間休息場所。
6、廠(礦)區內租賃、外包、外協的鏟車、挖機等特種車輛必須證照齊全,操作人員持證上崗,不符合要求的,有權責令其整改或責令其停止作業。
7、加強勞動紀律管理,員工在市區因公外出時,必須到企業行政管理部門登記備案,條件許可時企業應為其派車。上班時間嚴禁擅自離廠,以避免意外事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