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廠新員工入廠安全教育課程設計
安全教育培訓是安全生產管理工作中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是貫徹安全生產“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實現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文明生產、提高員工安全意識和素質、防止發生不安全行為、減少事故傷亡的重要途徑。從1954年開始我國政府相關部門就陸續發布了一系列規定,要求生產經營單位要對勞動者進行必要的安全生產宣傳教育,隨著《勞動法》、《安全生產法》、《職業病防治法》、《消防法》等一批法律、法規的實施,為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奠定了法律基礎,生產經營單位對員工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成為法定職責。
一、火力發電廠危險、有害因素的特點
火力發電廠生產是一個復雜的能量轉換過程,分別涉及燃煤、燃油、高溫高壓蒸汽、易燃易爆氣體、有毒化學物質等的生產、儲存、使用,同時還涉及噪聲、粉塵、輻射、毒物等職業病危害因素,現代火力發電機組更是向著大容量、高參數發展,技術要求和安全要求越來越高,一旦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容易造成電網大面積停電、重大設備損壞、人員傷亡等嚴重后果。參照《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GB6441-1986),火力發電廠至少存在物體打擊、車輛傷害、機械傷害、起重傷害、觸電、灼傷、火災、高處墜落、坍塌、鍋爐爆炸、容器爆炸、中毒、其他爆炸等13類危險因素。因此,對員工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工作十分重要。
二、發電廠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機制
電力體制改革之前,發電企業實行行業管理體制,通過幾十年的發展,電力系統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安全生產教育培訓主要依托《電業安全工作規程》(發電廠和變電所電氣部分、熱力和機械部分)和《電力設備典型消防規程》,隨著電力體制的改革,行業行政管理有所弱化,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工作更多地依靠企業自主依法進行,接受地方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的綜合監督管理,這也需要有一個逐漸適應過程。隨著電力投資多元化,其他領域的資本大量投向新建發電企業,招用大量新員工成為必然,他們的安全教育培訓工作就尤為重要,決定著今后發電生產的安全與否。
三、新員工入廠安全教育培訓內容
按照電力系統慣例,對新員工要進行“三級”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即公司級、車間級、班組級,公司級主要內容是安全生產基本知識、公司安全生產管理制度、作業場所職業危害因素及防范措施等;車間級主要內容是本車間安全生產狀況和規章制度、典型事故案例、事故防范措施及緊急事件救援預案等;班組級主要內容是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操作規程、勞動防護設施和用品的使用方法等。廠級安全教育是培訓的第一關,培訓內容組織得好壞比較關鍵,特別是一些通用安全生產知識,應該在入廠教育階段就進行正規培訓,會比以后進行零星培訓效果好,首先新員工剛從學校進入工廠,第一認知正確與否對今后的工作很重要;其次到了生產崗位就很少有集中時間進行系統培訓;第三部門和班組的培訓設施、精力難以保證,也只能針對工作性質進行有限培訓。
四、廠級安全教育培訓課程設計
根據國家安監局123號文《關于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及其他從業人員安全生產培訓考核工作的意見》,新從業人員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時間不得少于24學時,在制定新員工入廠安全教育培訓計劃時,無論從內容到形式都應該進行精心設計,不能只停留在講講課、看看錄像的層面上,要增加一些互動環節,以提高培訓效果。主要內容涉及以下幾個方面,可以根據各發電企業的具體情況確定。
(一)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發電廠內部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內容比較多,與員工生命安全直接有關主要有以下幾種:
1、安全生產工作規定
2、安全生產責任制
3、安全活動管理制度
4、事故分析管理制度
5、“兩票”管理制度
6、特種設備及作業管理制度
7、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制度
8、勞動防護用品管理制度
9、安全工器具管理制度
10、職業病防治管理制度
11、消防管理制度
由于涉及內容比較多,在短時間內不可能全面學習,因此著重介紹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思路、安全生產基本要求、監督體系,具體制度的條款可以根據不同崗位,由車間級教育來安排學習。
(二)消防知識:《消防法》第十四條、十六條都規定,企業應當針對本單位的特點對職工進行消防教育培訓。發電企業的消防設施一般為固定和移動兩類,因此,培訓時除了由消防部門講解基本的消防理論知識以外,還要教授各類移動式滅火器材、正壓式空氣呼吸器的正確使用方法和火災緊急逃生方法,并結合公司防火預案開展實戰滅火和逃生演練;技術部門也應提前介入,講授固定消防設施的配置及使用方法,從以往的情況看,這部分內容往往會被部門、班組打折扣,主要是班組掌握有限,能力和時間不能保證。
(三)職業病防治知識:《職業病防治法》第三十一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對勞動者進行上崗前的職業衛生培訓和在崗期間的定期職業衛生培訓,普及職業衛生知識,督促勞動者遵守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規章和操作規程,指導勞動者正確使用職業病防護設備和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因此,如實介紹企業內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企業采取的防治措施、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和企業的管理制度是企業的法定職責,發電生產涉及噪聲、粉塵、毒物等職業病危害,除了理論知識傳授以外,還可以帶領新員工到燃料加倉間(粉塵)、空壓機房(噪聲)、化學車間(中毒)等職業病危害因素比較明顯的場所進行感性認知,以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同時也履行了法律規定的企業應盡的告知義務。
(四)緊急救護知識:《電業安全工作規程》規定,現場工作人員都應定期進行培訓,學會緊急救護法。發電廠危險因素種類多,尤以觸電、機械傷害、灼傷、高空墜落事故為多,因此學會正確解脫電源、心肺復蘇法、止血、簡單包扎、搬運傷員、急救中毒等方法,對于挽救傷員生命,減輕傷情,減少痛苦至關重要。對新員工進行緊急救護法培訓、取證,并進行實際演練必不可少。
(五)道路交通安全知識:《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條規定,機關、部隊、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其他組織,應當對本單位的人員進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一方面,發電企業大多設立在城市邊遠地區,員工上下班要乘坐通勤車,隨著經濟的發展,員工自駕車增多,道路交通安全的壓力日益增加;另一方面,內部使用的廠內機動車種類和數量也不少,廠內道路交通事故也時有發生。員工是企業的第一資源,一旦發生交通事故,無論對于企業,還是個人損失都大,進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廠內道路交通安全有關規定的學習教育十分必要,通過教育,培養員工文明出行、文明交通,做到不傷害別人、不傷害自己、不被別人所傷害。
(六)防汛知識:蘇南地區發電廠大多沿江而建,每年汛期的防洪壓力不小,新員工二至三年內可以作為公司防汛搶險的主要后備力量,因此要讓他們熟悉本企業的防汛預案,并進行操練,以便在關鍵時刻能頂得上。
篇2:電廠安全教育培訓管理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目的
為了提高我廠的安全管理水平,提高全廠職工的安全意識和安全技能,進一步規范和加強職工安全教育培訓工作,建立高水平、高技術、高安全素質的職工隊伍。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要求,結合我廠的實際情況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適用范圍
本規定適用于廠屬各部門在職職工、勞務派遣員工、臨時工。
第三條術語與分類
(一)術語
安全教育系指對職工進行安全思想、安全知識及安全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培訓。
(二)安全教育培訓分類:
1.新入廠人員的三級安全教育培訓;
2.在崗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
3.外包隊伍的安全教育培訓。
第二章管理職責
第四條?各部門年初(11月下旬)將本年度安全教育培訓計劃上報安監部,安監部匯總后提交人資部納入本年度全廠職工培訓計劃中,并以廠發文的形式發布。
(一)各部門培訓計劃和完成情況格式見(附件1)。
(二)全廠培訓計劃和完成情況格式見(附件2)。
第五條新人員入廠其廠級安全教育由人力資源部牽頭安全監察部實施完成;部門級安全教育由部門主任(副主任)或安全專工負責完成;班組級安全教育由班組長或班組安全員負責完成。三級安全教育講課者和受教育者均要進行書面簽字確認,并進行安規考試。
第六條?新人員入廠(含勞務派遣員工)的三級安全考試:廠級由人力資源部牽頭安監部出題,試卷由安監部存檔;部門級安全教育考試由安全專工負責,試卷由部門存檔;班組級安全教育考試由班組長或班組安全員負責,試卷由班組存檔。部門臨時請的臨時用工由部門自行負責培訓考試,培訓資料及試卷由部門存檔。
第七條?每年1月由人資部組織對工作票簽發人、工作負責人、工作許可人進行培訓后,在安監部的配合下組織資格考試,合格者以廠發文的形式發布。培訓資料安監部和人資部存檔。相關安全規章制度考試,由安全監察部負責出題和組織,人力資源部和各部門配合進行。
第八條?每年6月進行生產分場“安規”考試,由各部門自行出題,安監部、人資部配合進行。
第九條?每年10月進行生產分場“運規”和“檢規”考試,由生技部負責組織,人資部和安監部配合,考試試題由各生產分場自行出題,考試成績分別報生技、安監、人資存檔,試卷由各部門自行保存。
第九條?特種作業人員的培訓取證、復證工作由人力資源部統一負責,按照證件到期情況統計需要復證和需要取證人員,提前聘請有資質單位進行培訓和發證工作。各生產部門安全專工每年元月份要統計本部門特種作業人員的需要培訓情況交人力資源部,便于人力資源部安排特種作業人員培訓取證工作。安全監察部負責監督持證上崗的執行情況,并于每年年初公布一次特種作業人員持證情況便于監督,以杜絕無證上崗現象發生。
第十條?人資部要建立個人培訓檔案(包括特種作業人員持證情況檔案),并對檔案隨時進行更新。
第十一條?人資部負責組織全廠的所有生產人員進行緊急救護的培訓,并熟練掌握現場觸電急救法。
第十二條?保衛部負責對全廠職工進行消防知識和消防器材的使用(交通安全知識)培訓,全廠職工必須掌握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
第三章管理內容與要求
第十三條安全教育的內容有思想政治、安全勞動保護方針和政策、規章制度及安全技術知識、典型經驗及事故教訓教育等。
第十四條新入廠的生產工作人員(含勞務派遣員工)要經下列培訓:
(一)入廠教育:對新入廠正式職工進行廠規、廠紀、生產流程、消防知識及安全知識等的教育,其中“安規及相關制度”有關部分(總則)學習后要經考試合格方可分下分場。勞務派遣人員只需進行“安規及相關制度”有關部分(總則)學習后經考試合格即可分到分場。
(二)新入廠正式職工和勞務派遣人員分到分場后要經分場一級的《安規》學習考試:電氣專業學習《安規》(發電廠和變電所電氣部分),熱機專業學習《安規》(熱力和機械部分)。試卷及評分均由分場負責。
(三)新入廠人員分到班組后還要經過《安規》專業部分(如鍋爐、汽機、電氣、燃運等)的學習考試合格。試卷及評分均由班組負責。
第十三條在崗人員須經下列安全培訓。
(一)班組應對在崗生產人員定期進行現場安全技術培訓、安全技術抽問、事故預想及反事故演習等培訓,并作好記錄。
(二)離開運行崗位3個月及以上人員重返運行崗位,必須經過熟悉設備系統、運行方式的跟班實習,并經《電業安全工作規程》考試合格后,方可再上崗。
(三)生產工作人員調換崗位,操作設備或技術條件發生變化,必須進行適應新崗位、新操作方法和安全技術教育,并進行實際操作訓練,考試合格方可上崗。
(四)全廠的所有生產人員必須經緊急救護法的培訓,并熟練掌握現場觸電急救法,所有職工都應學習消防知識,必須掌握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
(五)新提升和任命的各級生產領導人員,應經有關安全方針、法規、規程制度及安全責任制的學習,經上級管理部門組織考試合格方可上崗。
(六)每次應急預案演習作為應急培訓的重要內容,參演人員應熟悉應急救援全過程,提高應急知識,同時參演人員進行應急演習簽字。
(七)廠里組織的各類生產培訓應有安全方面的課程內容。
第十四條?安全生產法規、規程制度的定期考試。
(一)廠級正副領導、正副總工程師、職能部門主任按規定參加貴州金元集團公司組織的安全生產法規和規程制度考試。
(二)廠生產管理人員每年應接受貴州金元集團公司組織的《安規》抽考。
(三)廠每年要組織一次對部門負責人、生產職能部門負責人和專業技術人員的有關安全生產規程制度的考試。
(四)廠屬各分場的運行、檢修、試驗及特種作業人員的培訓考試,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和進行安全生產規程制度的考試。
(五)工作票簽發人、工作負責人、工作許可人每年經過培訓,考試合格,以正式文件公布工作票簽發人、工作負責人、工作許可人名單。
(六)對違反規程制度造成事故、一類障礙和嚴重未遂事故的責任者,進行有關規程的學習和考試,考試合格方可上崗。
第十五條外包隊伍進廠施工在簽訂安全協議前,必須進行三級安全教育培訓、考試,并進行簽字認可后方能簽訂安全協議。工作前部門或班組要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后方能開工,安全技術交底不能一交到底,部門和班組安全管理人員要時常到現場進行安全提醒和交代。
第十六條?各部門臨時工安全教育應建立培訓檔案(格式見附件5)。
第十七條?廠工會、人資部、黨群部、安監部等部門每年應根據上級精神組織安全知識競賽、演講等;應用錄像、電視、報紙、板報、圖片、簡報等對職工進行形象化的培訓教育,提高職工的安全意識和自我防護能力。
第十八條?每年12月31日前各生產部門對年度安全培訓情況進行總結,并將部門安全培訓總結上交安全監察部和人力資源部。
第四章?檢查與考核
第十九條本制度執行情況由安監部及分管廠領導檢查與考核。
第二十條每年1月20日前各部門應將部門的安全教育培訓計劃上報安監部,安監部1月30日前應制定全廠安全教育培訓計劃上報人資部,未按時間完成的考核相關部門負責人100元。
第二十一條每年11月30日前各部門將部門的安全教育培訓計劃完成情況上報安監部,安監部12月15日前將完成情況檢查匯總歸檔。
第二十二條部門應按計劃時間落實開展好各種安全培訓計劃,安監部按季度進行跟蹤檢查。
第二十三條“安規及制度、工作負責人、工作票簽發人、工作許可人”等人員考試不及格者考核當事人50元,對考試不及格的人員,部門應在10天內重新組織培訓考試,未經考試合格人員不準上崗工作。
第二十四條參加金元公司抽查人員考試不及格者(60分以上為及格),班長(技術員)考核50元,專工考核100元,主任(副主任)考核200元,廠長(包括副廠級)考核300元。
第二十五條年齡(男)50、(女)40歲的老職工《安規及制度》可免考。
篇3:某電廠安全教育培訓制度
一、目的
提高參加電廠建設的各級各類員工的安全素質和安全技術技能,確保全體員工能夠完成其承擔的安全健康、環境保護和文明施工的任務。
二、適用范圍
本細則適用于大同煤礦集團塔山2×660MW坑口電廠(二期擴建)工程脫硫系統EPC項目的各級各類人員和與大同煤礦集團塔山2×660MW坑口電廠(二期擴建)工程脫硫系統EPC項目有合同關系的外協單位和個人。
三、職責
1安保部負責對項目部領導、部門負責人、二級單位第一安全責任人,主管生產技術負責人和安全員進行安全教育與培訓考試;對各外協單位經理、生產經理、安全員進行安全教育和培訓考試。
2各二級單位的安全專工負責所屬單位的全體員工、臨時用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訓考試;各外協單位的安全員對本單位的進場員工進行安全教育和培訓考試;所有考試成績報項目安全保衛部。
3安全保衛部對3.1、3.2全體員工的教育、培訓考試進行統一登記備案、歸檔。
4一年一度的全員安規考試由安全保衛部進行統一組織,統一試卷,統一時間,統一進行。
四、細則
1開工前所有進場的人員必須進行不少于2個工作日的安全教育培訓。
2按照國家與行業的法律、法規、規章制度的內容,組織安全考試。
3安全考試合格人員,通過項目部登記,辦理身份胸卡,才能進場作業。無證人員入場將視為安全隱患的因素,進行處理。
4按照電力行業、業主的要求,每年組織一次全員安規考試,并上報公司安保部和業主。
5每周一上午兩小時為全員安全學習時間,進行系統的學習培訓。不管工期多緊,任務多重,安全學習時間必須得到保證,以增強員工的安全和自我保護能力,各單位做好學習記錄。
6經允許臨時進入施工現場的人員,由接待單位進行安全交底和安全教育,發給臨時通行證和安全防護用品,方可進入現場,離開時歸還發放單位,嚴禁未經允許的任何人員進入施工場地。
7經允許來訪的上級領導,參觀考察人員,綜合辦公室應提前通知安全保衛部,安全保衛部向上述人員介紹施工場地的基本情況和注意事項,提供必需的安全進場用品。并由接待部門派專人陪同方可進入施工現場。
8項目安全保衛部要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對各所屬施工單位的安全教育和每周的安全學習情況進行檢查,并指導工作。
9項目安全保衛部綜合運用安全錄像、幻燈、電視、計算機網絡、廣播、板報、實物、圖片、演講、競賽等多種形勢進行宣傳,普及安全技術,環境保護、勞動衛生知識,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
10項目部和所屬各單位要按各自的職責建立完整的安全教育、培訓檔案。
五、記錄管理
1培訓記錄由各主辦單位保存。
2考試成績統一由安保部登記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