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焊接安全技術措施

焊接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23 閱讀 3942

一、電焊防火防爆

1.焊接與切割工作點四周10m的范圍內,各類可燃易爆物品必須撤離。布設在操縱現場四周的有隔熱保溫等可燃材料的設備或工程結構,需特別留意預先采取隔盡火星的安全措施,防止在其中隱躲火種,釀成火災。

2.室內作業時,應保證良好的透風。多點焊接作業或有其他工種混合作業時,各工位間應設防護屏。

3.在油庫、噴漆室、中心乙炔站、氧氣站內嚴禁電焊工作。

4.焊接管子時,要把管子兩端打開,不準堵塞。

5.在鍋爐內、管道中、井下、地坑及其他狹窄地點進行電焊時,必須事先檢查其內部是否有可燃氣體及其他易燃易爆物。

6.經常檢查電焊機以及焊接電纜的盡緣是否良好,盡緣損壞應及時修復。

7.電焊回路地線不可亂接亂搭。

8.必須采用盛過液體燃料的容器時,容器首先必須經過仔細洗擦和擦拭,徹底消除其內部的殘余燃料。

9.使用各種氣瓶供氣焊接時,應遵守安全規程即《氣瓶安全監察規程》的規定。

二、碳化鈣安全規則

碳化鈣俗稱電石。預防電石桶、電石庫房和電石破碎間的火災爆炸事故,是焊接防火防爆的一項重要工作。

1.電石發生爆炸與失火的原因

(1)包裝不嚴,電石受潮,桶內空間形成乙炔與空氣的爆炸性混合氣。

(2)桶內電石含有雜質硅鐵,裝運時互相摩擦碰撞,產生火花;或是開啟電石桶的方法和使用工具不當,在操縱中撞擊產生火花。

(3)貯存電石的場所地面太低,濕潤或漏水、濺水等,電石受潮分解。

(4)電石庫房、乙炔站和電石破碎間積存的電石粉末未能及時清掃和妥善處理,吸收空氣中的水分而分解。

2.防爆與防火措施

(1)防潮

實驗證實,粒度為2~8mm的電石露天存放五天,即能吸收空氣中的水分而完全分解;粒度為20~50mm的,分解56%。所以,從裝運、貯存到使用的各環節都必須采取措施,防止電石受潮。

①制好的電石應立即裝進電石桶內,桶蓋要蓋嚴禁止在雨天搬運電石。

②必須使存放電石桶的庫房不受潮。

③不漏雨、不易浸水的地區,禁止用地下室作電石倉庫。

④電石桶進庫前應先檢查包裝有無破損或受潮等。如發現有鼓包等疑現象,應立即在室外打開桶蓋,將乙炔放掉,修理后才能人庫。

⑤電石桶應放在木架上,庫內應保持干燥,嚴禁把熱水、自來水和取熱管道通到庫房里往,以防一旦水管損壞,增加室內溫度。

⑥電石庫房、乙炔和電石破碎間積存的電石粉末要及時清掃處理,最好集中起來,分批倒在電石渣坑里,并用水加以處理。

(2)防火源

①開啟電石桶時不能用火焰和可能引起火星的工具,最好使用鈹銅合金或銅制工具,使用銅制工具時,含銅量要低于70%。即便是使用過的空桶,在未經處理之前也不得接觸明火,更不能直接焊補。

②電石庫應間隔明火10m以上,庫內嚴禁吸煙。庫房的照明設備應采用防爆燈和封閉式開關,或將電燈和開關裝在室外,用反射方法把燈光從琉璃窗射人室內。

③搬運電石時應使用小車。輕裝輕卸,嚴禁從滑板滑下或在地面上轉動,以防因沖擊碰撞產生火花,引起爆炸。

(3)電石庫必須是一、二級的耐火建筑,庫房屋頂應采用非燃燒材料,庫房應有良好的自然透風系統。

三、焊接防電技術

1.電焊操縱中的不安全因素根據焊接用電的特點,焊接操縱中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

(1)焊接電源

焊接電源是與220/380V電力網相連接的,電壓較高,人體一旦接觸這部分電器線路,就難以擺脫電擊危險。

(2)焊機空載電壓

焊機空載電壓大多超過安全電壓,但由于電壓值不是很高,往往被人忽視。此外,焊工與這部分電器線路接觸的機會較多,因而它是焊接觸電傷亡事故的主要危險因素。

(3)焊機、電纜漏電

焊機和電纜線盡緣易老化變質,輕易出現焊機和電纜的漏電現象,而發生觸電事故。

(4)焊工帶電操縱

焊工帶電操縱機會較多,如更換焊條、調節焊接電流、整理工作等,通常都是帶電進行的。

2.電焊機的保護接地與保護接零

(1)電焊機的保護接地和保護接零

交流電焊機的線圈以及直流焊機的包線和引線盡緣損壞時,電焊機外殼就會帶電。在焊接作業過程中,為了防止人體意外觸及帶電的焊機外殼而發生觸電事故,通常采用保護接地和保護接零的安全措施。

①電焊機的保護接地系指用導線將電焊設備外殼與大地緊密的連接起來的保護方式。

②電焊機的保護接零。在三相四線制供電系統供電的電焊機中,用導線將電焊設備外殼與電網零線(中性線)連接起來的保護方式。

(2)電焊機保護接地和保護接零的安全要求:

①電焊機的接地電阻應符合安全規定,不得超過4Ω。

②正確選擇接地體。焊機接地裝置可以廣泛利用自然接地體,焊機人工接地裝置的接地體可以用打進地下深度不少于1m,接地電阻小于4Ω的銅棒或無縫鋼管。

③選擇或建立接地體時,接地體與建筑物的間隔一般不應小于1.5m;接地體與獨立避雷針的接地體之間的地下間隔不應小于3m。

④對有接地或接零裝置的焊件進行電焊時,應將焊件的接地線或接零線暫時拆除,待焊完后再恢復;焊接與大地緊密相連的焊件時,假如焊件的接地電阻不大于4Ω,則應將焊機二次繞組一真個接地線或接零線暫時解開,焊完后再恢復。

⑤用于焊機接地和接零的導線要有足夠的截面積。

⑥所有電焊設備的接地線或接零線不得串聯進接地體或接零線干線。

⑦連接接地線或接零線時,應首先將導線接到接地體上或零線干線上,然后將另一端接到焊接設備外殼上,拆除接地線或接零線時則與此相反。

篇2:焊接綜掘機鏟板安全技術措施

經礦委會決定,于2011年1月16日中班對(位于11盤區皮帶巷)綜掘機鏟板進行焊接,為確保焊接時出現安全隱患,特制定以下安全技術措施,望有關人員認真貫徹執行。

1、施焊火種只能使用火柴,不準使用打火機或其它火種,火柴必須由專職安檢員攜帶和保管,入井和升井都必須向井口檢查人員匯報火柴使用情況。

2、機修車間嚴格把關入井后對焊機進行試驗確保能正常使用。

3、由安監站、通風科、機電科分別派專職人員現場監督。

4、通風隊派專職瓦斯檢查員在現場檢查瓦斯變化情況。

5、焊接前由隊組跟班隊長王仁耀對作業地點前后20米內必須清洗干凈、無浮塵,否則不得進行施工。

6、焊接掘進機時應配備有2臺滅火器,并應有供水管路、沙子、土、鐵鍬等消防工具,由安監站派專人負責把守以防事故發生。

7、焊接中如遇停風情況時,應立即沖洗焊接部位,降低鏟板溫度,停止焊接,執行我礦無計劃停電停風制度。

8、只有在檢查掘進機附近20m范圍內瓦斯濃度不得超過0.5%方可作業。

9、電氧焊完畢后,工作地點應再次用水噴灑,并應有專人在工作地點檢查1h,發現異常,立即處理。

10、以上未提事項按《規程》規定執行。

篇3:采礦場所焊接切割操作安全要求

采礦場所焊接、切割操作安全要求

1、焊接與切割人員應經過安全教育,并接受專業安全理論和實際訓練,經考試合格持有證書并體格健康的人。

2、從事電焊的工作人員,應了解所操作焊機的結構和性能,能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正確使用防護用品,并掌握觸電急救的方法。

3、焊接和切割盛裝過易燃易爆物料(油、漆料、有機溶劑、脂等)強氧化物或有毒物料的各種容器(桶、罐、箱等)、管段、設備必須遵守《化工企業焊接與切割中的安全》相應的規定,采取安全措施,并獲得本企業和消防管理部門的動火證明后,才能進行焊接切割工作。

4、工作地點應有良好的天然采光和局部照明,并應符合TJ洲《企業照明設計標準》的有關規定,保證工作面照度達到50-100L*。

5、焊接工作地點的防暑降溫及冬季采暖應符合TJ36((工業設計衛生標準》的有關規定。

6、在狹窄和通風不良的地溝、坑道、檢查井、管段、容器、半封閉地段等處進行氣焊、氣割工作應在地面上進行調試焊割炬混合氣,并點好火,禁止在工作地點調試和點火,焊、割炬都應隨人進出。

7、在封閉容器、罐、桶、艙室中焊接、切割,應先打開施焊工作物的孔、洞,使內部空氣流通,以防焊工中毒、燙傷,必要時應有專人監護,工作完畢和暫停時,焊、割炬和膠管等都應隨人進出,禁止放在工作點。

8、禁止在帶壓力或帶電壓以及同時帶有壓力、電壓的容器、罐、柜、管道、設備上進行焊接或切割工作。在特殊情況下,需要進行不可能泄壓、切斷氣源工作時,應向上級主管安全部門申請,批準后方可動火。

9、應防止由于焊接、切割中的熱能傳到結構或設備中,使工程中的易燃保溫材料,或滯留的易燃易爆氣體發生著火、爆炸。

10、登高焊接、切割,應根據作業高度和環境條件,定出危險區的范圍,禁止在作業下方及危險區內存放可燃、易爆物品和停留人員。

11、焊工在高處作業,應備有梯子、帶有欄桿的工作平臺、標準安全帶、安全繩、工具袋及完好的工具和防護用品。

12、焊接、切割現場禁止把焊接電纜、氣體膠管、鋼繩混絞在一起。

13、焊工在多層結構或高空構架上進行交叉作業時,應戴有符合有關標準規定的安全帽。

14、焊接、切割用的氣體膠管和電纜應妥善固定。禁止纏在焊工身上使用。

15、在已停車的機器內進行焊接與切割,必須徹底切斷機器(包括主機、輔機、運轉機構)的電源和氣源,鎖住啟動開關,并應設置"修理施工禁止轉動"的安全標志或由專人負責看守。

16、直接在水泥地面上切割金屬材料,可能發生爆炸,應有防火花噴射造成燙傷的措施。

17、對懸掛在起重機吊鉤上的工件和設備,禁止電焊或切割。如必須這樣做應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并經企業安全技術部門批準,才能進行。

18、焊接、切割使用的氣瓶或換下來用完的氣瓶,應避免被現場雜物遮蓋掩埋。

19、露天作業遇到六級大風或下雨時,應停止焊接、切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