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制冷壓縮機安全操作指導規程

制冷壓縮機安全操作指導規程

2024-07-23 閱讀 6838

一、單級制冷壓縮機操作:

(一)、開車前的準備工作

1、查看記錄,了解上次停機原因,若因事故停機或機器定期修理,應檢查是否修復并已經交付使用。

2、檢查壓縮機的技術參數:

①、檢查壓縮機與電動機各項運轉部位有無障礙物,保護裝置是否完整。

②、檢查曲軸箱壓力,如果超過2kg/cm2,應當先設法降壓.若經常發生此情況,應查明原因加以消除。

③檢查曲軸箱的油面,正常油面應該是下玻璃視孔的2/3以上,上玻璃視孔的1/2左右。

④檢查各壓力表閥是否打開,各壓力表是否靈敏準確,對已壞的則應予以更換。

⑤檢查容量調節器指示位置是否在“○”位或缸數最少位置。

⑥檢查油三通閥的指示位置是否在“運轉”位置。

⑦檢查電動機的啟動裝置是否處于啟動位置。

3.檢查高低壓管道系統及設備,有關閥門是否全部處于準備工作狀態:

①從壓縮機高壓排出管線到冷凝器,從冷凝器到調節站,從調節站到蒸發器的有關閥門是否打開。各供液閥應是關閉的。

②從蒸發器到壓縮機低壓吸入管線的有關閥門是否打開。壓縮機的吸入閥應是關閉的。

③壓縮機若聯接有中冷器管道的,其閥門必須關閉。

④各設備上的安全閥的關閉閥應是經常開啟的。冷凝器與高壓貯液桶的均壓閥應開啟。壓力表閥,液面指示閥應稍開啟。

4.檢查貯液桶的液面:

①檢查高壓貯液桶的液面,不得超過80%,不得低于30%。

②檢查循環貯液桶或氨液分離器的液面,應保持在浮球控制高度。在浮球閥失靈或無浮球時,液面應控制在最高不得超過50%,最低不得低于20%。

③低壓貯液桶的液面不得超過80%。

5.如用氨泵供液,應檢查氨泵各運轉部位有無障礙物。

6.啟動水泵,向冷凝器、再冷卻器、壓縮機水套和曲軸箱冷卻水管供水。

7.通知電工供電。

(二)壓縮機的啟動

8.轉動濾油器的手柄數圈。

9.搬動皮帶輪或連軸器2-3圈,檢查是否過緊,若搬動困難,應報告班長,檢查原因并加以消除。

10.啟動電機同時迅速打開高壓排氣閥。

11.當電動機運轉全速后,將電機的炭刷柄由啟動位置移至運轉位置,油壓正常后(若無油壓應立即停車檢查并加以修復),將容量調節器逐級調至所需位置,同時開啟吸入閥,如發現液體沖擊聲,應迅速關閉吸入閥,待聲音消除后,再緩慢打開吸入閥,同時要注意排出壓力的電流負荷。當讀數劇烈升高時,應立即停車,找出原因,作出記錄。排出壓力不得超過15㎏/C㎡(采用油壓繼電器和壓差繼電器的壓縮機,應在壓縮機運正常后,先稍開吸入閥,再將容量調節器逐級調至所需位置).

12.調整油泵壓力,油壓應比吸入壓力高℃℃1.5㎏/C㎡-3㎏/C㎡.

13.根據庫房負荷情況,適當開啟有關供液閥.如果用氨泵供液,應按照氨泵操作規程啟動氨泵.

14.做好開車記錄.

(三)操作與調整

15.氨的蒸發溫度℃.度比庫房溫度低8-10℃,比鹽水溫度低4-5℃.

16.壓縮機的吸氣溫度應比氨的蒸發溫度高5-15℃.

17.壓縮機的排氣溫度應與蒸發溫度.冷凝溫度相適應(詳見附表),排出溫度最高不得超過145℃,最低溫度不得低于70℃。如與要求溫度相差10℃以上時,即反映操作不夠正常,應檢查原因,予以調整。當壓縮機的吸氣溫度劇烈降低時,應關小吸入閥,并檢查循環貯液桶或氨液分離器浮球閥是否失靈,并適當調整液面。若濕沖和嚴重,應緊急停車,待長至常溫、降壓、檢查后方可再行啟動,注意不得停止水套供水。

18.壓縮機正常運轉中,其吸氣與排氣活門跳動與活門座接觸發出的聲音,應清晰而均勻。如果發出不正常沖擊聲應緊急停車,報告班長,找出原因加以消除,同時作出記錄。

19.經常檢查各磨擦部件的工作情況,各磨擦部分如發現局部發熱或溫度急劇上升,應立即停車檢查原因,加以修復并作出記錄。

20.經常檢查油壓是否正常,若油壓低于規定,應及時加以高速如高速失靈應立即停車,檢查并作出記錄。

21.經常檢查油溫,油溫一般不得超過55℃。

22.經常檢查曲軸箱油面,如油面低于規定要求時,應及時加油。

23.壓縮機的加油操作:

①檢查冷凍油的規格是否符合使用要求。

②將加油管的一端套在壓縮機三通閥的加油管上,另一端(必須帶有濾器)插入加漬桶內。

③將三通閥指示位置由“運轉”撥到“加油”位置,油即進入。注意加油管不得圳出油面,以免吸進空氣。若加油困難(三通閥串漏),可適當關小吸入閥(但應注意,不得使油壓過低),待加油完畢,再開啟回氣閥或信車檢查,找出原因予以消除。

④當油量彀要求時,將三通閥指示位置,由“加油”撥回“運轉”位置,恢復正常運轉。

⑤將加油量作出記錄。

24.壓縮機冷卻水進出水溫差,不得超過15℃,若超過此限度,應適當增加冷卻水量,但嚴禁突然增加大量低溫水。

25.經常檢查密封器,在正常情況下,溫度不得超55℃,閔油量不得起10滴/分。

26.經常保持壓縮機的清潔。

27.當單級運轉中的壓縮機改為配組雙級運轉時,必須嚴格執行停車,以后再進行系統閥門調整的規定。(四)停車

28.高速系統供液適當降低回氣壓力后,關閉壓縮機吸入閥,并適時將容量調節器調至“0”位,使曲軸箱壓力在0㎏/C㎡。

29.切斷電源,將電機炭刷柄由運轉裝置撥回啟動位置。

30.停車15分鐘后,關閉進水閥。冬季停車要注意將冷卻水套積水排凈,以防凍壞。

31.作好停車記錄。

篇2:制冷壓縮機安全操作規程

一、開機前的準備工作:

1.檢查電源電壓是否在360V~400V之間,啟動水泵、冷卻塔風機,觀察水壓、電流情況。

2.檢查系統閥門狀態,是否根據需要該開的,該關的關了。

二、開機

1.關閉均壓閥,開油泵20秒后開啟壓縮機主機,調整油壓高出排出壓力0.15~0.3MPa;

2.按20%的級差增載或減載,同時調整吸、排氣閥,保證吸氣壓力、排氣壓力在設備正常工作范圍內,且主電動機不超載運行;

3.調整油冷卻器制冷劑流量,保持油溫在40~55℃;

4.滿載后,打開經濟器供液截止閥,調整經濟器節流閥開啟度,使經濟器出氣溫度高于經濟器管程壓力對應飽和溫度3~6℃為宜。

5.每兩個小時作運行記錄一次,記錄內容如下:油溫、油壓、電流、電壓、吸氣壓力、排氣壓力、補氣壓力。

二、停機

1.正常停機

⑴調整吸、排氣閥,保證吸氣壓力、排氣壓力在設備正常工作范圍內,壓縮機按20%的級差間隔10分鐘逐級減載至零載位,停機;

⑵關閉吸氣閥,油泵延時自動停止;

⑶切斷主電動機電源。

2.故障停機:當壓力、壓差、溫度等超過規定范圍時,機組保護裝置起作用使主機停車,同時鈴響報警,故障顯示,指出事故部位,消除事故后,才能再次啟動。

故障停機操作步驟:

⑴切斷電源;

⑵關閉吸氣閥排氣閥和供液截止閥;

⑶查明原因并排除故障。

3.緊急停機操作步驟:

⑴按急停按鈕;

⑵切斷電源;

⑶關閉吸氣閥、排氣閥和供液截止閥;

⑷查明原因并排除故障。

4.斷電停機操作步驟:

⑴關閉吸氣閥、排氣閥和供液截止閥;

⑵切斷電源;

⑶查明原因并排除故障。

停機后停止水泵及風機。

篇3:制冷壓縮機操作規程

壓縮機開啟前的準備工作:

一、檢查記錄,弄清該機、該系統停止運轉的原因和時間。如果是事故或大修后停車,要搞清是否交付使用,交付使用手續是否齊全。

二、檢查系統中有關閥門是否處于待工作狀態。

1.壓縮機到油分離器、冷凝器、高壓儲液桶管路上的閥門均開啟。

2.蒸發器到低壓儲液桶、壓縮機之間管路上的閥門均開啟。

3.使用雙級壓縮機,中間冷卻器上的進汽閥門、蛇形冷卻盤管的進出液閥門均開啟。

4.機器吸、排汽閥門均關閉。

5.各種使用設備上的壓力表控制閥、安全閥控制閥、指示器控制閥均開啟。各設備的放油閥關閉。

6.調節站的調節閥關閉。

三、檢查設備

1.高壓儲液桶的液位不得高于80%,不得低于30%。

2.重力供液方式:系統中氨液分離器的液位不得超過40%;氨泵供液方式:低壓循環儲液桶液位保持在30%~60%之間。

3.雙級壓縮系統,中間冷卻器的液位低于浮球閥中心線,中間冷卻器的壓力不超過0.49MPa。

4.待用氨泵周圍無障礙物。

四、開啟循環水泵向冷凝器、機器水套供水,觀察水流情況。

五、檢查壓縮機

1.應確保壓縮機的保護罩完好,壓縮機運轉部位無障礙物。

2.曲軸箱壓力應低于0.20MPa,超出此壓力時,須查明原因,減壓到規定數值內。

3.曲軸箱單視孔油位不低于視油孔1/2部位,曲軸箱雙視孔油位在上視孔1/3部位。

4.機器加油三通閥在"運轉"或"工作"位置上,能量調節裝置手柄撥至零

位。

5.確定機器壓力表閥均開啟,油壓、高低壓繼電器自動保護裝置指針在調定數值上。

6.檢查水套供水是否暢通。

六、在值班班長的指揮下進行開、停車。

壓縮機開啟程序:

系列單級壓縮機的開車程序:

1.轉動油過濾器手柄,保證油過濾器的暢通,盤機器聯軸器應輕松。如盤不動,找出原因。

2.打開機器的排汽閥。

3.接通電源,啟動壓縮機。

4.緩慢開啟機器的吸汽閥,并注意電流表電流穩定。在開啟吸汽閥時,若發現有液擊聲,立即關小吸汽閥,然后再緩緩開啟,直到沒有液擊聲,將吸汽閥完全打開。在開啟過程中,要隨時注意油壓變化情況。

5.調整油壓,使油壓比吸汽壓力高0.15~0.29MPa。

6.觀看油壓表,緩慢逐檔撥卸載裝置手柄。

7.壓縮機正常運轉后,開啟氨泵或有關節流閥,向低壓系統供液。

8.填寫有關表格和開車記錄。

系列雙級壓縮機的開車程序:

1.轉動油過濾器手柄,以保證油過濾器的暢通。

2.開啟機器一、二級排汽閥門,活動一、二級吸汽閥。

3.接通電源,啟動壓縮機。

4.調整油壓,油壓應比吸汽壓力高0.15~0.29MPa。

5.待電流、電壓平穩后,加一組載荷(高壓載荷)。緩慢開啟壓縮機二級吸汽閥,此時電流平穩上升。若有液擊聲,立即關小吸汽閥,而后再緩緩開啟,直至沒有液擊聲,完全開啟吸汽閥。

6.緩慢開啟二級吸汽閥時,隨時觀察中間冷卻器的壓力變化。待壓力小于0.39MPa時,緩慢開啟壓縮機一級吸汽閥(吸汽壓力不高于0.04MPa)。隨時觀察各種儀表運行情況。若發現壓縮機有敲擊聲,應迅速關小吸汽閥,待聲音消除后繼續開啟,直至完全開啟。觀察油壓表,緩慢逐檔撥卸載裝置手柄,直至壓縮機全負荷運行。

7.機器運轉正常后,開啟氨泵或有關節流閥向低壓系統供液。

8.填寫有關記錄表和開車記錄。

壓縮機運轉中的調整與操作:

機器正常運轉的標志:

1.機器運行的聲音:壓縮機運行中,汽缸、曲軸箱及安全蓋等部位都不應有異常聲音,只有吸、排汽閥片發出清晰的上下起落聲。

2.機器運行的電流:壓縮機運行中,機器的電流表指針在吸、排汽壓力無變化時處于平穩狀態,不應有大擺動。

3.機器運行中的油壓:平穩保持在規定數值之間,曲軸箱油面保持在要求范圍內,且不能有泡沫。

4.機器運行中的溫度:各部位溫度保持在規定數值內;油溫最高不得超過70℃,最低不得低于5℃;壓縮機機體不應有局部非正常溫升現象,軸承溫度不應過高;密封器溫度不應超過70℃。

5.機器冷卻水進出水溫差為3~5℃。

6.機器密封器正常滴油量為1~2滴/分。

7.機器運行與整個系統的工作協調一致。即機器的吸汽溫度比蒸發溫度高

5~15℃,機器的排汽溫度不超過150℃。機器的排汽壓力不超過1.47MPa,機器的吸排汽壓力比不得大于8。

壓縮機運行時的調整操作:

1.當壓縮機進出水溫差大于機器規定冷卻水進出水溫差時,應緩慢加大冷卻水量(嚴禁突然加大冷卻水量,以防止事故發生)。

2.當壓縮機油面過低,機器需要加油時,應通知設備間人員開啟加油泵,然后將壓縮機的加油三通閥撥至"加油"位置即可。如果曲軸箱壓力較高,可適當關小吸汽閥降低曲軸箱壓力,待加油完畢后再打開吸汽閥。加油工作完成后,通知設備間停加油泵,同時將加油三通閥撥至"工作"或"運轉"位置,關閉加油閥。

3.當壓縮機吸汽壓力過低或過高時,須及時找出原因,采取措施,給予調整,必要時停車。

4.雙級壓縮機排汽溫度過高時,判斷是否是中冷供液不足,若是,應及時向中冷供液。

5.通過調整機器的運行狀態,機器仍無法正常運行時,須立即停車,查明原因。

單級壓縮機的正常停車操作:

1.逐檔減少壓縮機的工作缸數至"0"位,關閉吸汽閥。

2.切斷電源,在壓縮機停止運轉的同時,關閉壓縮機的排汽閥。

3.停車5~10分鐘后,關閉水套供水閥。

4.填好有關表格,做好停車記錄。

雙級壓縮機的正常停車操作:

1.逐檔減少低壓缸的工作缸數,關閉一級吸汽閥,當中間壓力降至0.20MPa時,關閉二級吸汽閥。

2.切斷電源,同時關閉一、二級排汽閥。

3.停車5~10分鐘后,關閉水套供水閥。

4.若長期停車,須將中間冷卻器中的氨液排盡。

5.填好有關表格,做好停車記錄。

如整個系統停止工作,須在停壓縮機前關閉調節站上的總供液閥和系統供液閥,停止氨泵的運行(停泵前必須先停止向低壓循環桶供液)。在壓縮機停止運轉10分鐘后,停水泵。冬季停車、停泵時,必須將機器水套等設備和管道內的余水放盡,以防凍裂設備。

壓縮機特殊運轉的操作:

壓縮機發生濕沖程的調整

1.壓縮機運轉中發現以下情況,操作人員須及時采取措施。

(1)機器吸汽溫度迅速下降。

(2)機器排汽溫度迅速下降。

(3)機器運行聲音發重或有敲擊聲。

(4)機器吸汽口迅速結霜,嚴重時汽缸壁結霜,再嚴重時,曲軸箱及排汽管出現霜層。

2.單級壓縮機濕沖程的處理。

(1)壓縮機運行中如發生濕沖程,應立即關小機器吸汽閥(嚴重時關閉吸汽閥),同時關閉供液閥。

(2)立即卸載,只留一組缸工作,利用機器運行中產生的熱量將汽缸壁的霜融化。

(3)當排汽溫度上升到70~80℃時,緩慢打開吸汽閥,若排汽溫度下降,應再次關閉吸汽閥,重新進行上述過程(1、2項)。

(4)吸排汽溫度逐漸趨向正常時,再增加工作缸數,開足吸汽閥,恢復機器正常運行。

(5)在調整過程中,要時刻注意機器油壓的變化,不得造成機器在無油壓的狀態下運轉。

(6)濕沖程嚴重時,必須停車,但不得關掉機器冷卻水,以防機器冷卻系統被凍裂,并加大水套供水量。

3.雙級壓縮機濕沖程的處理

低壓級的濕沖程與單級壓縮機濕沖程處理方法相同。

高壓級濕沖程多因中間冷卻器液位過高造成,按以下程序操作:

(1)關閉中間冷卻器供液閥。

(2)關小低壓級吸汽閥。

(3)將低壓級工作缸全部卸載,只留高壓缸工作,同時關小高壓吸汽閥。

(4)當中間冷卻器液位降到正常時,再將機器恢復到正常運轉狀態。

(5)在調整過程中,時刻注意機器油壓的變化,不得造成機器在無油壓的狀態下運轉。

(6)濕沖程過程中或濕沖程嚴重停車后,應加大水套供水量。

壓縮機倒打反抽操作規程:

1.關閉機器吸汽閥、排汽閥。

2.開啟反抽吸汽閥、排汽閥。

3.開啟機器排汽閥。

4.接通電源,啟動機器,緩慢開啟機器吸汽閥,進行反抽工作。

5.反抽工作完成后,關閉機器吸汽閥。切斷電源,同時關閉機器排汽閥。

6.關閉反抽吸汽閥、排汽閥。

7.開啟機器吸汽閥、排汽閥,恢復系統正常狀態。

壓縮機非正常停車:

1.突然停電,可按正常停車操作。待查明停電原因,處理完畢后再開啟機器。

2.設備一般故障停車:仔細觀察分析,確定故障的部位和性質,按正常停車程序停車。檢修完畢后,再開啟機器。

3.設備嚴重故障停車:當設備、管道發生嚴重跑氨(特別是高中壓系統);機器發出異常聲響,來不及判斷出故障的部位,為防止事故蔓延擴大,須馬上切斷電源停車,關閉所有閥門,組織人員搶修處理。檢修完畢后,填寫有關表格,做好記錄,再開啟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