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危險化學品酸堿泄漏應急處置方案

危險化學品酸堿泄漏應急處置方案

2024-07-23 閱讀 6950

1?總則

1.1編制目的

為了防止和減少在施工過程中危險化學品、酸、堿等有毒有害化學品泄露事故造成的環境污染和對人身的傷害。建立緊急情況下的快速、有效組織事故搶險、救援和應急的機制,確保項目參與人員的人身安全,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本處置方案。

1.2編制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20**年11月1日起施行)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2006年1月8日起施行)

《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國家開發投資公司

《高科公司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2011版)

《中能基建工程應急管理辦法》中能公司2012年制定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國務院344號令)

1.3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項目建設及調試過程中的酸、堿等有毒有害化學品泄漏時的應急救援和處理。

2事件特征

鹽酸、堿等強腐蝕性危險化學品,其中鹽酸具有揮發性,儲存在圓形儲罐體內,罐體和管路系統內壁采取了襯膠和其他防腐措施,外壁刷防腐蝕面漆進行防腐處理,但隨著儲罐的長時間使用會發生襯膠老化和外壁腐蝕減薄等現象,易發生酸堿液體的泄露。酸堿液體的泄漏能造成泄漏區域內的設備、地面腐蝕和損毀,對人身造成酸堿灼傷、燒傷,泄漏的液體和揮發的有害氣體會造成環境污染,引起人員中毒、窒息等。

3應急組織

3.1應急管理領導小組

組長:建設單位總經理

副組長:建設單位副總經理建設單位財務總監?EPC承包項目經理?工程監理總監

組員:建設單位項目經理、原料基地部經理、采購部經理、綜合部經理、財務部經理;EPC承包項目副經理;工程監理副總監;

3.2應急管理辦公室

應急管理領導小組下設應急管理辦公室,應急管理辦公室設在建設單位項目部,主要負責應急管理的日常工作;辦公室主任由建設單位項目經理兼任,副主任由EPC承包項目副經理、工程監理副總監擔任,成員由建設單位項目部專工、EPC承包安全主管、監理工程師擔任。基建工程階段24小時接警聯系電話:固定電話手機各一。

3.3現場應急指揮部

遇突發事件時,由應急管理領導小組決定成立現場應急指揮部,由建設單位總經理擔任總指揮,或由建設單位總經理委任建設單位副總經理擔任總指揮,總指揮根據事件的性質召集應急工作小組或有關單位、部門負責人作為指揮部的成員,并安排具體工作?,F場應急指揮部設在施工現場工程協調會議室,電話為:,傳真為?。

3.4應急工作組

為加項目應急隊伍建設,建設單位與EPC總承包商簽定應急搶險人員支援協議書,用于應急人員緊急調度;同時成立綜合協調工作組、搶險救災工作組、醫療救護工作組、后勤保障工作組、治安保衛工作組、宣傳報道工作組、善后處理工作組、事故調查工作組共計8個應急工作組,以便緊急情況下在最短的時間內組織起最有效的應急隊伍。各應急隊伍職責見公司《基建工程突發事件綜合應急預案》。

4應急處置

4.1現場應急處置程序

當發生故障有大量危險化學品泄漏時,現場人員立即匯報現場管理人員,現場管理人員根據實際情況組織開展工作或匯報應急小組盡早做出修理的方法。

4.2現場應急處置措施

4.2.1危急事件的預防

4.2.1.1?運輸、裝卸化學危險品的措施

1)選擇的運輸企業必須具備有運輸化學危險品的資質。

2)?用于化學危險品運輸的槽罐以及其他容器,必須由專業生產企業定點生產,并經檢測、檢驗合格,方可使用。

3)加強運輸化學危險品的駕駛員、裝卸人員和押運人員的專業知識,完全掌握所運載的化學危險品的性質、危害特性、包裝容器的使用特性和發生意外時的應急措施。運輸化學危險品,必須配備必要的應急處理器材和防護用品。

4)運輸、裝卸化學危險品,應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國家標準的要求,并按照化學危險品的危害特性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

4.2.1.2?存放、使用化學危險品的措施

1)經常對酸、堿罐本體、管道、閥門、計量器進行防腐檢查,及時發現和消除設備缺陷。

2)?酸系統附近和地面管道上方禁止重型車輛通過,在明顯處掛“禁止通行”警告牌?;瘜W危險品罐體周圍道路應懸掛“限速標志”,防止機動車失控造成化學危險品系統泄漏?;瘜W品系統周圍起吊重物或進行其它重大的操作,應有人專門監護,應做好安全措施,防止對鹽酸管道、閥門或計量器造成損壞。

3)定期對設備進行檢修,老化的閥門、管道應及時更換,罐本體防腐層損壞應及時防腐或更換新設備。

4.2.2?應急處置方案

4.2.2.1當發生故障有大量危險化學品泄漏時,現場人員立即將情況向應急管理辦公室匯報,應急管理辦公室成員應立即趕到事故現場,根據現場實際情況,按照應急響應程序迅速開展工作。

4.2.2.2當運輸化學危險品過程中發生不可處理的泄漏時,駕駛員和押運人員應立即報告當地消防部門,要求對突發事件進行處理,同時向運輸單位匯報。

4.2.2.3突發事件現場的緊急處置

1)突發事件發生時,首先考慮采用轉移法:即將事故容器內的溶液,轉移到安全的容器內。

2)突發事件發生時泄漏液漏至地面時,采用圍堤堵截方法:用沙土等筑堤堵截泄漏液體或者引流到安全地點。

3)當酸、堿溶液排放到地溝內,應立即用堿性溶液或酸性溶液進行中和,防止地下管道受損和造成污染事故。

4)用熟石灰對地面存留的酸液進行中和;用鹽酸對地面存留的堿液進行中和。

4.2.2.4生產、生活維持或恢復

1)在處理危急事件過程中,現場管理人員根據設備泄漏地點,合理調度運行方式,在人員不受傷害的情況下,采取措施維持設備運行。

2)危急事件結束后,現場管理人員和有關技術人員應根據實際情況迅速恢復有關設備系統的運行,保證安全生產的穩定。

3.)現場的事故處理工作完畢后,應急行動也宣告結束。事故的調查和處理工作屬正常工作范圍。

4.3事件報告流程見附件

5注意事項

5.1對酸系統應配備卸酸泵、卸酸用軟管、酸系統檢修所需要的備品備件和工器具等應急救援物品。

5.2對堿系統應配備卸堿泵、卸堿用軟管、堿系統檢修所需要的備品備件和工器具等應急救援物品。。

5.3以上工作場所及化驗室應有自來水、沖眼專用設備、通風設備、消防設備、器材急救箱,急救酸、堿傷害時中和用的溶液藥品,以及毛巾、肥皂、膠皮手套、防護眼鏡、防毒面罩等物品,及搶險工具,工作人員穿專用工作服。

5.4定期檢查化學危險品存放、使用現場噴淋設備完好無損,保證現場水源充足。

6附則

6.1本處置方案由運行管理部負責編制與解釋

6.2本處置方案自發布之日起開始實施

篇2:酸堿槽泄漏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一、發生酸、堿槽泄漏:

1、崗位事故發現人應查清泄漏量,泄漏物及泄漏部位后,迅速向組長匯報并報警(報警電話:總調3596601、3596602;分調3596701、3596510;氣防站3596605、3596608)

2、報告時講請自己的姓名及電話號碼,并講請發生事故地點,泄漏部位,泄漏物質及泄漏量。

3、同時向班長及片區有關負責人匯報。

二、事故處理:

1、酸、堿槽底部排空閥門破裂。

1、1、事故操作人員應立即佩戴好防護而具,穿好相關的防護服。

1、2、如泄漏量較小時,可找來塑料布將閥門整個包裹嚴實,觀察處理結果,等抽空槽內酸、堿液后再進行檢修。

1、3、如泄漏量較小時,放一塑料桶在閥門處,接裝泄漏酸、堿液,同時啟動酸、堿噴射器,將泄漏槽內酸、堿液轉移至備用罐。

1、4、組織人員用大量清水對破裂處進行稀釋、搶救人員應站在上風處,不要站在泄漏處正面。

1、5、事故現場操作人員應正確、果斷地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的擴大。

2、酸、堿槽槽體破裂:

2、1用大量清水對破裂處沖洗、稀釋酸、堿液。

2、2啟動酸、堿噴射器,將泄漏槽的物質轉移至備用槽。

2、3將中和池的入西干渠地溝堵住,打開排放渣池的堵板,進行稀釋以利集中回收。

三、現場救護:

1、現場搶救、急救工作以自救、互救結合,做到及時果斷、正確、不得拖延。

2、參加搶救人員必須聽從指揮,防護器材佩戴齊全。

3、衣服、鞋襪被酸液污染,應迅速脫掉,采取自救。在需要他人幫忙時,應與他人配合,用大量清水沖洗。

4、皮膚被酸、堿液灼傷者,首先采取自救,用大量清水沖洗完畢,不能自救者,要在他人幫助情況下完成搶救,若眼睛被濺酸液,經在他人的幫助下立即用清水沖洗,隨后送往醫院救治。

5、皮膚被堿液灼傷者,用大量清水沖洗后,用2%硼酸水濕敷。

6、傷情嚴重者,應立即送往醫院搶救。

篇3:化學酸堿氨泄漏事故應急處置方案

1事故特征

化學生產區域儲存由大量硫酸、鹽酸、堿、少量氨水與聯氨,酸、堿、氨、聯氨等在存放、使用過程中,可能會發生儲存設備大量泄漏,從而危及人身及設備安全或可能造成環境污染的事件。

2應急組織與職責

2.1應急組織體系

當發生酸、堿、氨泄漏事故后,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即宣告成立。

總指揮:總經理

副總指揮:副總經理、總工程師、紀檢書記、工會主席?

成?員:副總工程師及各部門行政正職。

2.2指揮機構及職責

2.2.1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即是應急救援領導小組。

主要職責:

(1)貫徹落實國家有關易爆、易燃等化學危險品災害應急救援與處理的法規、規定。

(2)在發生化學危險品泄漏等威脅人身安全事件后,根據事故報告立即啟動本預案,組織力量對現場進行事故處理。

(3)了解化學危險品事故情況,職工傷亡及電力設施、設備受破壞情況,確定應急工作規模;分析應急資源需求。

(5)接受大唐集團集團公司、國家電網公司和地方政府應急指揮部的領導,并在必要時請求應急援助。

(6)當危急狀態消除,宣告應急行動結束。

2.2.2應急救援辦公室及職責

主任:安監部部長

成員:安監部、環保技術監督部、行政部、策劃部、供應部、機務維護部、儀電維護部、發電部經理。

主要職責:

(1)及時了解化學危險品事故的發展情況,保證其他物資的安全。

(2)落實應急救援領導小組下達的應急指令。

(3)匯總報告事故造成的損失和人員傷害情況。

(4)負責化學危險品事故預防工作的日常管理、監督和檢查等工作。

2.2.3應急工作組及職責

(1)管理組

組長:安監部部長

成員:安監部、策劃部、行政部、同源公司人員

主要職責:負責事故預防、應急救援、事故調查、善后處理綜合協調及車輛安排、物資供應等后勤保障綜合協調工作。

(2)技術保障組

組長:策劃部經理

成員:策劃部、機務部、儀電部、發電部人員

主要職責:負責事故處理與事故調查技術支持。

(3)安全保衛警戒組

組長:安監部部長

成員:保衛人員

主要職責:負責應急工作人員安全保衛安排及事故現場人員疏散等公共安全工作。

(4)救護后勤保障組

組長:行政部經理

成員:同源公司、急救站有關人員

主要職責:負責事故情況下的人員緊急救護及相關協調工作。

(5)設備搶修應急組

組長:機務維護部經理

成員:安監部、策劃部、發電部、機務維護部、供應部經理

主要職責:負責指揮、協調有關部門盡快恢復設備、設施的正常運行,確保人身安全及設備安全。

(6)醫療急救應急組

組長:行政部醫務負責人

成員:公司醫務站醫務人員

主要職責:設立救護場所,迅速組織急救隊伍救治、安置、轉運傷員,必要時并及時聯系當地醫療部門進行協助,保證提供所需藥品、醫療器械及技術保證。

(7)物資保障、后期應急組

組長:策劃部經理

成員:策劃部、財務部、供應部

主要職責:負責根據各部門提出的物資計劃,做好采購、調撥的組織工作,調運保障生產必需品的供應?;I集應急預案經費,統一管理并設立專項資金,調度資金的使用。

(8)通訊保障組

組長:儀電維護部經理

成員:通訊管理員、宣傳報道員

主要職責:負責保障通訊暢通,保證工作順利進行。

(9)治安保衛組

組長:安監部部長

成員:安監部全體保衛人員

主要職責:負責廠區、生活區治安管理和安全保衛工作,預防和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維護社會治安和秩序,加強對要害部門、要害場所等重要目標的警械。

(10)消防救援組

組長:安監部消防負責人

成員:全體義務消防員

主要職責:現場救火,人員及物資搶救、疏散。

3應急處置

3.1事故應急處置程序

當發生酸、堿、氨、氯氣等化學危險品泄漏危及人身安全、影響環境等事故時,應及時將現場情況報告值長(電話:0356-4853800)、衛生站(電話:120),值長應及時報告值班領導、安監部門。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相應啟動應急預案。

3.2現場應急處置措施

突發事件發生時,如果發生一般泄漏,首先考慮采用轉移法:即將事故容器內的溶液,轉移到安全的容器內。

?突發事件發生時,大量藥品泄漏至地面時,采用圍堤堵截方法:用沙土等筑堤堵截泄漏液體或者引流到安全地點,并進行中和等處理。

3.2.1泄漏源的控制

(1)酸堿管道發生泄漏后,關閉相關閥門,停止作業或切換備用系統運行。

(2)罐體發生泄漏后,應立即解列并采取措施修補和堵塞漏點,防止酸堿的進一步泄漏。

3.2.2泄漏酸堿的處理

(1)少量酸(堿)泄漏到地面上,應先用堿(酸)中和,再用水沖洗;或先用泥土吸收,掃除后再用水沖洗。

(2)對于大型泄漏,應引流到安全地點,再進行回收或處理。

(3)水處理和凝結水處理酸、堿罐發生泄漏,泄漏的酸堿可自行流入中和池,在中和池內進行酸堿中和,將pH調到6~9后,利用廢液排放泵打至排放點。另外水處理鹽酸儲罐發生泄漏時,應及時開泄漏鹽酸儲罐出口門與備用鹽酸儲罐入口門(如果發生在白天通知酸堿站人員打開酸堿站鹽酸罐入口門與酸堿站去水處理鹽酸總門,水處理值班員打開水處理泄漏鹽酸罐入口門與酸堿站來酸總門,將泄漏鹽酸罐內鹽酸通過虹吸至酸堿站鹽酸罐內),將泄漏鹽酸儲罐內鹽酸倒入備用鹽酸儲罐一部分,剩余部份倒入鹽酸計量箱內。

(4)循環水硫酸泄漏后,a)迅速關閉硫酸儲罐出口門,并處理泄漏管道或法蘭,如果

硫酸儲罐發生泄漏應迅速采取措施從泄漏硫酸罐排污管接管道至事故硫酸排放泵入口,從事

故硫酸排放泵出口接臨時管至備用硫酸罐入口,將泄漏罐硫酸抽至備用硫酸罐內,殘余部分

用堿中和。b)漏入排污池的硫酸,用堿中和pH在6-9范圍,并用大量水沖洗后接臨時泵排

放。

(5)濃酸濺到眼睛內或皮膚上時,應迅速用大量清水沖洗,再以0.5%的碳酸氫鈉溶液清洗。當強堿濺到眼睛內或皮膚上時,應迅速用大量的清水沖洗,再用2%的稀硼酸溶液,清洗眼睛或用1%的醋酸清洗皮膚,并聯系醫務人員到達現場協助處理。

3.2.3有害氣體泄漏處理方法

(1)當發生有氨水泄漏故障時,現場人員立即匯報值長、應急救援辦公室和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各級人員應立即趕到事故現場,組織處理事故。

(2)工作人員應立即戴上防毒面具和手套,關閉一次閥,打開門進行通風。

(3)聯系衛生站醫護人員立即到達現場進行施救工作。

(4)根據現場事態發展,決定是否組織人員疏散。

(5)當氨氣威脅當班運行人員安全時,及時通知運行人員,使用正壓式空氣呼吸器或防毒面具,確保設備機組安全運行。

(6)必要時匯報當地政府要求進行協助處理。

3.3報警電話及救援單位聯絡方式

公司值班電話:?0356--4853311

值長電話:0356-4853800

公司衛生站值班電話:0356-4853120

公司領導、部門經理、主管必須24小時開機。

4注意事項

4.1進入現場人員必須配戴必要的防護用具,如耐酸服、膠靴、乳膠手套、防護眼鏡和口罩等。

4.2泄漏設備周圍用紅白帶圍器,并派人看守,禁止接近。

4.3化學車間應儲備一定數量的人身防護用品,例如:正壓式呼吸器、防酸堿工作衣、防毒面具、中和急救用藥、應急照明燈等。

4.4對酸系統應配備生石灰、卸酸泵、卸酸用軟管、酸系統檢修所需要的備品備件和工器具等應急救援物品。

4.5對堿系統應配備卸堿泵、卸堿用軟管、堿系統檢修所需要的備品備件和工器具等應急救援物品。

4.6對聯氨及氨水系統應配備臨時泵、聯絡用軟管、系統檢修所需要的備品備件和工器具等應急救援物品。

4.7定期檢查化學危險品存放、使用現場噴淋設備完好無損,保證現場水源充足。

4.8在處理危急事件過程中,值長根據設備泄漏地點,合理調度運行方式,在人員不受傷害的情況下,采取措施維持設備運行。

4.9危急事件結束后,值長和有關技術人員應根據實際情況迅速恢復有關設備系統的運行,保證安全生產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