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化學中毒處理措施
化學中毒
1.1有損健康的化學藥品
有些化學藥品,在一定條件下損害人體健康。這些藥品大致分為二類,一類是具有刺激性腐蝕性藥物,一類是有毒化學藥品。下面分別講述這二類藥物的毒性、中毒途徑和常引起的疾病。
(1)毒物
某些侵入人體的少量物質引起局部刺激或整個機體功能障礙的任何疾病都稱為中毒,這類物質稱為毒物。根據毒物侵入的途徑,中毒分為攝入中毒、呼吸中毒和接觸中毒。接觸中毒和腐蝕性中毒有一定區別,接觸中毒是通過皮膚進入皮下組織,不一定立即引起表面的灼傷,腐蝕性中毒是使接觸它的那一部分組織立即受到傷害。
毒物的劑量與效應之間的關系稱為毒物的毒性,習慣上用半致死劑量(LD50)或半致死濃度(LC50)作為衡量急性毒性大小的指標,將毒物的毒性分為劇毒、高毒、中等毒、低毒、微毒五級。上述分級未考慮其慢性毒性及致癌作用,我國國家標準GB5044-85《職業性接觸毒物危害程度分級》根據毒物的LD50值、急慢性中毒的狀況與后果、致癌性、工作場所最高允許濃度等6項指標全面權衡,將毒物的危害程度分為1-Ⅳ級,分級依據列于表2-1中。
(2)刺激性腐蝕性藥物
這類藥物有的有刺激性,對眼睛、粘膜、氣管有刺激作用,腐蝕損害皮膚、組織,對眼睛非常危險。輕微引起喉痛、粘膜紅腫(有的催淚);重者引起氣管炎、肺氣腫,甚至死亡。這類藥物包括:
①酸類、酸酐及與潮氣產生酸的物質。例如硫酸、氟氫酸、硝酸、鹽酸、五氧化二磷、醋酸、醋酸酐、酰氯化合物等。茲將強腐蝕性藥物介紹如下:
(a)硫酸是強腐蝕性酸類,吸水力強,使組織碳化,與水反應生強熱;與過氯酸、高錳酸鉀反應,能爆炸!
(b)氟氫酸強腐蝕性酸,傷口異常疼痛,可使體弱傷者疼至休克。
(c)硝酸及氧化氮強刺激性、腐蝕性,與皮膚或組織中蛋白質作用使之變黃。
②堿類:如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氨水(氨氣)、有機胺類及水解生成氨之化合物。前三者對眼睛特別危險。
③鹵素及有機ω-鹵代物。除具有強刺激性、腐蝕性外,還有催淚性并且是強氧化劑。
(3)有毒化學藥品
我們指那些吸入微量即能致死的化學藥品是劇毒藥品,水銀及汞鹽、氰化物(氰氫酸、氰化鉀……等)、硫化氫、砷化物、一氧化碳、馬錢子堿……等等都是劇毒藥品。
其他毒物也是很危險的。有毒藥品對人體的作用,使組織器官受傷;現將他們的毒性列於下面:
①使窒息:如一氧化碳與紅血球結合而中毒,氰化物與血液結合而使中毒,硫化氫使呼吸器官麻庳而中毒。硫化氫的毒性不比氰化氫低,但它有味,使人警覺,立即采取措施,或離開,如吸多了,就不覺臭味,反而帶甜味,十分危險。
②擾亂人體內部生理、損壞器官,這類毒藥引起系統性中毒,而且每種毒物有其損害的對象。如苯深入骨髓,損害造血器官,結果引起患者全身無力、貧血、白血球低等等;鹵代烷使肝腎及神經受損害,鋇鹽損害骨骼,汞鹽損害大腦中樞神經等等。
③麻醉作用:乙醚、氯仿等。
④過敏性藥物:引起某些人的過敏反應,最常見的是接觸性皮炎。
⑤致癌性藥物。我們已經知道很多藥物是致癌性的。像鉛、汞、鈹、鎘……等長期接觸能導致癌癥。尤以下述化合物為最:
(a)石棉。
(b)苯并芘等稠環化合物,存在於瀝青、煙道(煙囪)灰中,煙葉燃燒亦有苯并芘生成。掃煙道灰工人和吸煙的人肺癌發病率很高。
(c)聯苯胺、β-萘胺等染料中間體,長期接觸,膀胱癌發病率高,固此在英國、日本,美國的許多州的法律亦嚴禁生產和使用聯苯胺和β-萘胺。在醫學化驗所檢查潛血仍用聯苯胺,工作人員應特別小心。
(d)第二級亞硝胺:現在醫學上已證明第二級亞硝胺的致癌率是很高的,有些地方性的癌癥是由於該地居民喜食某種含有亞硝胺的食物或水源有亞硝胺。
實驗室使用亞硝胺或合成亞硝胺時應特別注意。
(e)某些染料:如二甲基黃等。
其他致癌性藥物很多,由於篇幅所限,不能在此一一枚舉。
⑥放射性藥物:嚴重損壞器官,使細胞遺傳基因改變。表2-2,表2-3,表
2-4,表2-5。
1.2化學藥品中毒途徑:
(1)藥物中毒的途徑
通常,有害藥品經呼吸器官、消化器官或皮膚吸入體內,引起中毒。因此,我們切忌口嘗、鼻嗅及用手觸摸藥品。
①呼吸器官吸入
由呼吸器官吸入毒物是最主要的中毒途徑,有的刺激腐蝕性藥品,如氯氣、臭氧、強酸氣體及酸霧、氨氣等直接損害呼吸器官,引起氣管炎、肺炎;有的毒品由肺進入血液,循環全身,積聚於某一部器官中,引起中毒。
氣體、液霧、粉塵都能由呼吸器官吸入。
某些低沸點液體,易升華固體,在常溫常壓下,蒸氣濃度很大,必須在通風櫥內操作。
水銀在室溫下蒸氣濃度遠遠超過中毒濃度,而且濺出不易清理。據美國一病案記載:一個學生拿了十克水銀回家玩,不小心弄到地下,成小球散開,吸塵機又將水銀打細,結果全家中毒。治療后,家中的水銀清理不凈,又再中毒。溫度計廠工人,衣物沾有水銀,帶回家亦會發生全家中毒事故。
由於蒸發,或通入氣體,當氣體逸出時,帶著液霧,彌漫空間,亦會被吸入而中毒。世界上多次發生煙霧事件,大批居民中毒,并有死亡記錄。電鍍鉻時,氣體帶著鉻酸液霧,威脅整個工作室的工作人員,易患鼻穿孔的職業病。
空氣中散布的毒粉塵,應注意凈化。石棉工人、磨玻璃粉工人,易得硅(矽)肺、纖維肺的職業病。尤其是石棉粉塵,接觸者患肺癌的發病率是很高的。
②由皮膚滲入
有害藥品與皮膚接觸,經毛孔滲入體內。再由血液運輸到各器官,引起中毒。這是高沸點化合物入侵的主要途徑。我們要特別注意以下幾種情況:
(a)一些油溶性毒物,滲入后溶於皮下脂肪,更易深入體內。所以切勿用油溶性溶劑(如汽油、四氯乙烯、氯仿……等等)洗刷皮膚污染處。有人喜歡用酒精洗去污染處,如果污染處很小,可以用棉花酒精擦去;但是大片污染,使用酒精洗就會弄巧成拙。
(b)高溫時,毛孔脹大,有利於毒物滲入體內。所以用熱水洗污染皮膚是不明智的。
(c)皮膚上有傷口,接觸藥品就會直接進入體內,危險性很大。所以皮膚上有傷口時,絕不能操作劇毒藥品。
(d)用酸堿洗皮膚能使皮膚破裂,加劇有毒藥品的滲入。
③吞入
吞入藥物引起中毒死亡,自殺或誤食的記錄很多。如果在實驗室內吃東西或飲水,用污染藥品的手拿取食物,就會污染食物,或者錯拿盛藥物的瓶子作飲用瓶子等,都能使有毒藥品由消化器官入侵。
由嘴直接吸移液管,偶然不慎,就會吞入藥物,而且會吸入氣體。
用舌頭鑒別藥品的味道,是很危險的壞習慣。對有毒物質的使用應特別小心,如果掉以輕心,麻痹大意,往往就鑄成不可挽回的大錯。因為嚴格區分有毒物質和完全無害的物質是很困難的。這是由于某些化合物(如氟化物),其小量為身體所必需,但量多則有害人體的健康;有許多毒物當其量極微時可刺激身體的活動性能并可用于醫療(如砷、番木鱉堿),但若過量就能引起致命的中毒,例如,服用0.1克二氧化砷即可引起死亡。另外,有許多被認為是無害的化合物,如果大量侵入體內就會成為毒物。如服用17克氯化鉻即會死亡;服用2~3克氯化鋇時亦將遭到同樣的結果;服進1~2克硫酸銅可引起嚴重的有時甚至是致命的中毒;深深吸入一次氨蒸氣即可中毒死亡等等。這些例子是不勝枚舉的。
1.3藥物中毒引起的疾病
由於皮膚、呼吸器官直接與藥物接觸,所以腐蝕性藥物首先使皮膚、粘膜、眼睛、氣管、肺受嚴重損傷。大量吸入刺激性氣體,導致肺氣腫,甚至死亡。
毒物經由腎排出,許多慢性藥物中毒,往往使腎臟受到損害,尤其是使腎小管受損。此外膀胱亦受到損傷。
肝是人體的解毒中心,有許多有毒藥物,隨血液循環流入肝以后,進行了解毒的代謝作用,將毒物變為無毒物,再流到腎排出體外。有許多藥物,使肝受嚴重的損害。這些藥品包括:汞、鉛、芳香族有機物,有機鹵代物……等等。
有許多藥品能引起體內一連串不正常的反應,引起各系統失調、受傷。又有許多藥品,專在某種器官內積累,很難排出體外,結果,使某些器官嚴重受傷,因而出現了慢性藥物中毒的綜合癥狀。如有機鹵化物中毒表現出神經痛、肝腫大、肝功能不正常、食欲不振……等等;汞中毒出現頭痛、口臭、手顫……等癥狀;苯中毒則呈現血相不正常、體弱無力等等。
人一時接觸或誤食大量毒品,能引起急性中毒,病情嚴重,愈后可能有后遺癥。
如果經常接觸某種或某幾種毒品,就發生慢性中毒病狀。慢性中毒很難立即發現和醫治,使患者長期受害。大多數化學工作者的中毒是慢性的。
值得提出的是:
(1)同時接觸幾種毒物,他們對人體的毒性不是簡單地相加的,而有的是互相抵銷,有的卻互相增強。例如二氧化碳和氧化氮是互相增強的。
(2)許多毒品不能立即在體內解毒而排出體外,他們的毒害作用是積累的。例如汞及汞的化合物積聚於大腦。
(3)有許多危險性藥品,其危險性是多種的。例如氯氣是強刺激性腐蝕性藥品,又是強氧化劑,有著火爆炸危險。苯是一級易燃物,他的蒸氣毒性很大。硫化氫是易燃易爆氣體,劇毒,還有刺激性。
(4)有的藥品不但令使用者受害,如果是孕婦,可能會使嬰兒畸性。
隨著科學的不斷發展,人類對有害毒物的認識越來越深刻。二三十年前,在實驗室還常用苯、汞、石棉等藥品,現在,我們已盡量不用了;我國對一些有害氣體的工廠排放濃度作了嚴格規定,而且對排放污水濃度也有法律規定,以減少公害。我們在實驗室中,除考慮在通風櫥操作有毒藥品以外,有的要考慮吸收,以免排放於大氣中,造成公害。
1.4常見化學毒物的急性致毒作用與救治方法
表2-6常見化學毒物的急性致毒作用與救治方法
(嚴重者現場急救處理后速送醫院)
?名稱?主要致毒作用?救治方法
酸?硫酸、鹽酸、硝酸接觸:硫酸接觸皮膚可造成局部紅腫痛,重者起水泡、呈燙傷癥狀;硝酸、鹽酸腐蝕性小于硫酸
吞服:強烈腐蝕口腔、食道、胃粘膜立即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再用2%碳酸氫鈉水溶液沖洗,然后清水沖洗。
初服可洗胃,時間長忌洗胃以防穿孔;應立即服7.5%氫氧化鎂懸液60mL,雞蛋清調水或牛奶200mL。
?氫氟酸局部燒灼感,開始疼痛較小不易察覺;氫氟酸滲入指甲,劇痛。
眼燒傷。立即用大量水沖洗,將傷處侵入:①0.1%~0.133%氯化芐烷銨水或乙醇溶液(冰鎮);②飽和硫酸鎂溶液(冰鎮);③70%乙醇溶液(冰鎮)。上述方法任選一種,①的效果最佳。
大量清潔冷水淋洗,每次15min,間隔15min。
強堿?氫氧化鈉、
氫氧化鉀接觸:強烈腐蝕性,化學燒傷
吞服:口腔、食道、胃粘膜糜爛迅速用水、檸檬汁、稀乙酸或2%硼酸水溶液洗滌。
禁洗胃或催吐,給服稀乙酸或檸檬汁500ml,或0.5%鹽酸100~500mL,再服蛋清水、牛奶、淀粉糊、植物油等
無機物?汞及其化合物?大量吸入汞蒸氣或吞食二氯化汞等汞鹽:引起急性汞中毒,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全身衰弱、尿少或尿閉甚至死亡。
汞蒸氣慢性中毒癥狀:頭暈、頭痛、失眠等神經衰弱癥侯群;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口腔炎及消化道癥狀及震顫。
皮膚接觸誤服者不得用生理鹽水洗胃,迅速灌服雞蛋清、牛奶或豆漿。
送醫院治療。
皮膚接觸:大量水沖洗后,濕敷3%~5%硫代硫酸鈉溶液,不容性汞化合物用肥皂和水洗。
?砷及其化合物?皮膚接觸
吞服:惡心、嘔吐、腹痛、劇烈腹瀉。
粉塵和氣體也可引起慢性中毒。?用肥皂和水沖洗,皮炎可涂2.5%二巰基丙醇油膏。
立即洗胃、催吐,洗胃前服新配氫氧化鐵溶液(12%硫酸亞鐵與20%氧化鎂混懸液等量混合)催吐,或服蛋清水或牛奶,導瀉,醫生處置。
?氰化物皮膚燒傷。
吸入氰化氫或吞食氰化物:量大者造成組織細胞窒息,呼吸停止而死亡。
急性中毒:胸悶、頭痛、嘔吐、呼吸困難、昏迷。
慢性中毒:神經衰弱癥狀、肌肉酸痛等。大量水沖洗,依次用萬分之一的高錳酸鉀和硫化銨洗滌,或用0.5%硫代硫酸鈉沖洗。
用亞硝酸異戊酯、亞硝酸鈉、硫代硫酸鈉解毒(醫生進行)。
?鉻酸、重鉻酸鉀等鉻化合物鉻酸、重鉻酸鉀對粘膜有劇烈的刺激,產生炎癥和潰瘍;鉻的化合物可以致癌。
吞服中毒用5%硫代硫酸鈉溶液清洗受污染皮膚。
有機化合物?石油烴類(石油產品中的各種飽和或不飽和烴)吸收高濃度汽油蒸氣,出現頭痛、頭暈、心悸、神志不清等。
汽油對皮膚有脂溶性和刺激性,使皮膚干燥、皸裂,個別人起紅斑、水皰。
石油烴能引起呼吸、造血、神經系統慢性中毒癥狀。
某些潤滑油和石油殘渣長期刺激皮膚可能引發皮膚癌。移至新鮮空氣處,重癥可給予呼氧。
溫水清洗。
醫生冶療。
涂5%爐甘石洗劑。
?苯及其同系物(如甲苯)吸入蒸氣及皮膚滲透。
急性:頭暈、頭痛、惡心,重者昏迷抽搐甚至死亡。
慢性:損害造血系統、神經系統。皮膚接觸用清水洗滌。
人工呼吸、輸氧、醫生處置。
?三氯甲烷皮膚接觸:干燥、皸裂。
吸入高濃度蒸氣急性中毒、眩暈、惡心、麻醉。
慢性中毒:肝、心、腎損害。皮膚皸裂者選用10%脲素冷霜。
脫離現場,吸氧,醫生處理。
?四氯化碳接觸:皮膚因脫脂而干燥、皸裂。
吸入,急性:粘膜刺激、中樞神經系統抑制和胃腸道刺激癥狀。
慢性:神經衰弱癥侯群,損害肝、腎。2%碳酸氫鈉或1%硼酸溶液沖洗皮膚和眼。
脫離中毒現場急救,人工呼吸、吸氧。
?甲醇吸入蒸氣中毒,也可經皮膚吸收。
急性:神經衰弱癥狀,視力模糊、酸中毒癥狀。
慢性:神衰癥狀,視力減弱,眼球疼痛。
吞服15mL可導致失明,70~100mL致死。皮膚污染用清水沖洗。
濺入眼內,立即用2%碳酸氫鈉沖洗。
誤服,立即用3%碳酸氫鈉溶液充分洗胃后交醫生處置。
?芳胺、芳族硝基化合物吸入或皮膚滲透。
急性中毒致高鐵血紅蛋白癥、溶血性貧血及肝臟損害用溫肥皂水(忌用熱水)洗,苯胺可用5%乙酸或70%乙醇洗
?氮氧化物呼吸系統急性損害。
急性中毒:口腔、咽喉粘膜、眼結膜充血,頭暈,支氣管炎、肺炎、肺腫。
慢性:呼吸道病變。移至新鮮空氣處,必要時吸氧。
?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對上呼吸道及眼結膜有刺激作用;結膜炎、支氣管炎、胸痛、胸悶移至新鮮空氣處,必要時吸氧,用2%碳酸氫鈉洗眼。
?硫化氫眼結膜、呼吸及中樞神經系統損害。
急性:頭暈、頭痛甚至抽搐昏迷;久聞不覺其氣味更具危險性移至新鮮空氣處,必要時吸氧。
生理鹽水洗眼。
?氨氣嚴重地刺激粘膜及眼睛呼吸新鮮空氣、保暖、完全休息,用大量冷水沖洗皮膚。
?鋇化合物溶解性鋇鹽由吸入吞入中毒。對皮膚腐蝕。吞入:服瀉藥(30克硫酸鎂溶于250毫升溫水中),立即送醫院。
?溴氣體或液體對組織具有強腐蝕性。吸入:移于新鮮空氣處,保暖、休息。嗅稀氨水,飲牛奶。眼:用大量冷水沖洗。
皮膚:用大量冷水沖洗,再用硫代硫酸鈉溶液處理。所有情況下都應立即送醫院。
?鎘鹽粉塵對肺有刺激。
吞入嘔吐,長期接觸使肺和腎受損害。移入新鮮空氣處,休息。如吞入,洗口,立即送醫院。
?二硫化碳高濃度蒸氣使人昏迷、精神紊亂和失去知覺。其液體極毒。移于新鮮空氣處,休息。如停止呼吸,立即施行人工呼吸。
?一氧化碳低濃度使人頭痛,太陽穴悸動。高濃度時不省人事。移于新鮮空氣處,保暖。停止呼吸時,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勿給刺激性飲料。
?四氯化碳吸入氣體:頭痛、精神紊亂。液體及氣體都刺激眼睛、鼻子。使心臟、肝臟、腎及神經系統損傷。能致皮炎。移入新鮮空氣處,休息。停止呼吸,施行人工呼吸。如皮膚污染,除去污染物,用大量冷水沖洗,再用肥皂水洗。
?氯氣氣體刺激或損傷肺部。引起結膜炎。與溴同。
?氯仿氣體具有強麻醉性。催眠、嘔吐、神志不清。液體及氣體都刺激眼睛。吞入液體可使人嚴重中毒。移于新鮮空氣處,保暖、安靜。如停止呼吸,立即施行人工呼吸。
?乙醚蒸氣是強麻醉劑,使人失去知覺。低濃度使人頭昏。吸入新鮮空氣,休息、保暖。
?鉛及其化合物吸入粉塵或吞入使體內嚴重受損傷,是長期積累的劇毒品。如吞入,立即洗口、服瀉藥(30克硫酸鎂溶于250毫升水中)。立即送醫院。
?甲醛刺激眼、鼻、肺;有時頭痛。呼吸新鮮空氣、休息、保暖。接觸皮膚:除去污染衣物、徹底沖洗。
吞入:洗口,飲牛奶,送醫院。
?草酸粉塵刺激呼吸系統。粉塵溶液刺激眼睛。
吞入:腹內劇痛而虛脫。吸入粉塵:呼吸新鮮空氣,保暖。
眼:用大量冷水沖洗。
吞入:洗口,立即送醫院。
?苯酚氣體刺激皮膚及粘膜。固體與皮膚接觸,會使皮膚嚴重灼傷變白。呼吸新鮮空氣、休息、保暖。
眼:用大量水沖洗,直至醫生到來。
皮膚:用水徹底沖洗、涂擦甘油10分鐘。
吞入:用大量水洗口,立即送醫院。
?苯乙烯單體?刺激眼睛及呼吸器官。液體使眼嚴重灼傷。吸入氣體:呼吸新鮮空氣、休息、保暖。
眼:用水洗、送醫院。
篇2:大學重大食物中毒行政責任追究辦法
大學學校重大食物中毒行政責任追究辦法
第一條為了監督和保障有關單位和行政管理人員更好地履行對學校食品衛生安全管理職責,加強對學校食堂和學生集體用餐的衛生安全管理(以下簡稱學校食品衛生安全),保護學校師生員工身體健康,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和《學校食堂與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管理規定》,制定本辦法(以下簡稱《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指學校重大食物中毒事故,是指在學校發生的食物中毒事故中,一起中毒事故中毒100人以上或死亡一人以上的食物中毒事故。學校發生食物中毒后,除依法對相關責任者追究法律責任外,對負有管理責任的單位和責任人追究行政責任時按照本辦法規定進行。責任追究的形式有通報批評或行政處分。
第三條學校發生食物中毒事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追究學校和責任人的責任:
(一)未建立學校食品衛生主管校長負責制,或未設立專職或兼職食品衛生管理人員的;
(二)未建立食品衛生安全管理制度或管理制度不落實的;
(三)學校食堂未取得衛生許可證的;
(四)學校食堂從業人員有未取得健康證明或存在影響食品衛生病癥的,以及未經培訓考核上崗的;
(五)違反《學校食堂與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管理規定》第十二條規定采購學生集體用餐的;
(六)對衛生行政部門或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的整改意見,未按要求的時限進行整改的;
(七)發生食物中毒瞞報、遲報或沒有采取有效控制措施、組織搶救工作致使食物中毒中毒事態擴大的;
(八)未配合衛生行政部門進行食物中毒調查或未保留現場的。
(九)有其他與學校食物中毒發生直接相關的失職行為的。
第四條學校發生食物中毒事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級衛生行政部門進行通報批評,并可提請學校所在地政府追究衛生行政部門的責任。
(一)未按省級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衛生許可證發放條件(或標準)發放學校食堂或學校集體用餐單位衛生許可證的;
(二)未按食品衛生量化分級管理標準對學校食堂或學生集體用餐供餐單位進行監督檢查或檢查次數未達到要求的;
(三)未對學校主管負責人和從業人員進行衛生法律和食品衛生知識培訓的;
(四)未對監督檢查過程中發現的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規的行為提出整改意見的,或者未對整改意見進行督促落實的。
(五)接到學校食物中毒報告后,未及時趕赴現場調查處理,或者未及時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導致食物中毒事故擴大的;
(六)未按《食物中毒事故處理辦法》的規定時間進行食物中毒報告的。
(七)有其他與學校食物中毒發生直接相關的失職行為的。
第五條所屬學校發生食物中毒,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通報批評,并提請學校所在地政府追究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責任。
(一)未將學校食品衛生安全管理作為對學校督導評價的重要內容和重要考核指標或未按規定進行督導、考核的;
(二)未制定學校食堂管理人員和從業人員培訓計劃或未定期組織培訓的;
(三)食物中毒發生后未及時趕赴現場組織處理和報告上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
(四)有其它與學校食物中毒發生直接相關的失職行為的。
第六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本辦法所指上級包括國務院教育或衛生行政部門。
第七條水污染或其他食源性傳染病暴發、流行的責任追究不適用本辦法。
篇3:中學預防食物中毒措施
中學預防食物中毒八大措施
1.不要采摘、撿拾、購買、加工和食用來歷不明的食物、死因不明的畜禽或水產品,以及不認識的野生菌類、野菜和野果。
2.購買和食用定型包裝食品時,請查看有無生產日期、保質期和生產單位,不要食用超過保質期的食品,建議不要購買散裝白酒和植物油。
3.要做好自備水的防護,保證水質衛生安全;不要飲用未經煮沸的生活飲用水。
4.妥善保管有毒有害物品,包括農藥、殺蟲劑、殺鼠劑和消毒劑等不要存放在食品加工經營場所,避免被誤食、誤用。
5.加工、貯存食物時要做到生、熟分開;隔夜食品在食用前必須加熱煮透后方可食用。
6.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在烹調食物和進餐前要注意洗手,接觸生魚、生肉和生禽后必須再次洗手。
7.家庭自辦宴席時,主辦者應了解廚師的健康狀況,并臨時隔離加工場地,避免閑雜人員進入。
8.進餐后如出現嘔吐、腹瀉等食物中毒癥狀時,要立即組織自行救治,可用筷子或手指刺激咽部幫助催吐排出毒物。同時,應及時向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并保留所有剩余的食物、有關工具和設備,以備核查中毒原因。
幼兒園食品安全應急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