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油(含甲醇汽油乙醇汽油)石腦油特性及安全措施應急處置原則
特別警示
高度易燃液體;不得使用直流水撲救(用水滅火無效)。理化特性無色到淺黃色的透明液體。依據《車用無鉛汽油》(GB17930)生產的車用無鉛汽油,按研究法辛烷值(RON)分為90號、93號和95號三個牌號,相對密度(水=1)0.70~0.80,相對蒸氣密度(空氣=1)3~4,閃點-46℃,爆炸極限1.4~7.6%(體積比),自燃溫度415~530℃,最大爆炸壓力0.813MPa;石腦油主要成分為C4~C6的烷烴,相對密度0.78~0.97,閃點-2℃,爆炸極限1.1~8.7%(體積比)。主要用途:汽油主要用作汽油機的燃料,可用于橡膠、制鞋、印刷、制革、顏料等行業(yè),也可用作機械零件的去污劑;石腦油主要用作裂解、催化重整和制氨原料,也可作為化工原料或一般溶劑,在石油煉制方面是制作清潔汽油的主要原料。危害信息【燃燒和爆炸危險性】高度易燃,蒸氣與空氣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能引起燃燒爆炸。高速沖擊、流動、激蕩后可因產生靜電火花放電引起燃燒爆炸。蒸氣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火源會著火回燃和爆炸。【健康危害】汽油為麻醉性毒物,高濃度吸入出現(xiàn)中毒性腦病,極高濃度吸入引起意識突然喪失、反射性呼吸停止。誤將汽油吸入呼吸道可引起吸入性肺炎。職業(yè)接觸限值:PC-TWA(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mg/m3):300(汽油)。安全措施【一般要求】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guī)程,熟練掌握操作技能,具備應急處置知識。密閉操作,防止泄漏,工作場所全面通風。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煙。配備易燃氣體泄漏監(jiān)測報警儀,使用防爆型通風系統(tǒng)和設備,配備兩套以上重型防護服。操作人員穿防靜電工作服,戴耐油橡膠手套。儲罐等容器和設備應設置液位計、溫度計,并應裝有帶液位、溫度遠傳記錄和報警功能的安全裝置。避免與氧化劑接觸。生產、儲存區(qū)域應設置安全警示標志。灌裝時應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裝置,防止靜電積聚。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特殊要求】【操作安全】(1)油罐及貯存桶裝汽油附近要嚴禁煙火。禁止將汽油與其他易燃物放在一起。(2)往油罐或油罐汽車裝油時,輸油管要插入油面以下或接近罐的底部,以減少油料的沖擊和與空氣的摩擦。沾油料的布、油棉紗頭、油手套等不要放在油庫、車庫內,以免自燃。不要用鐵器工具敲擊汽油桶,特別是空汽油桶更危險。因為桶內充滿汽油與空氣的混合氣,而且經常處于爆炸極限之內,一遇明火,就能引起爆炸。(3)當進行灌裝汽油時,鄰近的汽車、拖拉機的排氣管要戴上防火帽后才能發(fā)動,存汽油地點附近嚴禁檢修車輛。(4)汽油油罐和貯存汽油區(qū)的上空,不應有電線通過。油罐、庫房與電線的距離要為電桿長度的1.5倍以上。(5)注意倉庫及操作場所的通風,使油蒸氣容易逸散。【儲存安全】(1)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庫房溫度不宜超過30℃。炎熱季節(jié)應采取噴淋、通風等降溫措施。(2)應與氧化劑分開存放,切忌混儲。用儲罐、鐵桶等容器盛裝,不要用塑料桶來存放汽油。盛裝時,切不可充滿,要留出必要的安全空間。(3)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風設施。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儲存區(qū)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和合適的收容材料。罐儲時要有防火防爆技術措施。對于1000m3及以上的儲罐頂部應有泡沫滅火設施等。【運輸安全】(1)運輸車輛應有危險貨物運輸標志、安裝具有行駛記錄功能的衛(wèi)星定位裝置。未經公安機關批準,運輸車輛不得進入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限制通行的區(qū)域。(2)汽油裝于專用的槽車(船)內運輸,槽車(船)應定期清理;用其他包裝容器運輸時,容器須用蓋密封。運送汽油的油罐汽車,必須有導靜電拖線。對有每分鐘0.5m3以上的快速裝卸油設備的油罐汽車,在裝卸油時,除了保證鐵鏈接地外,更要將車上油罐的接地線插入地下并不得淺于100mm。運輸時運輸車輛應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裝運該物品的車輛排氣管必須配備阻火裝置,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裝卸。汽車槽罐內可設孔隔板以減少震蕩產生靜電。(3)嚴禁與氧化劑等混裝混運。夏季最好早晚運輸,運輸途中應防曝曬、防雨淋、防高溫。中途停留時應遠離火種、熱源、高溫區(qū)及人口密集地段。(4)輸送汽油的管道不應靠近熱源敷設;管道采用地上敷設時,應在人員活動較多和易遭車輛、外來物撞擊的地段,采取保護措施并設置明顯的警示標志;汽油管道架空敷設時,管道應敷設在非燃燒體的支架或棧橋上。在已敷設的汽油管道下面,不得修建與汽油管道無關的建筑物和堆放易燃物品;汽油管道外壁顏色、標志應執(zhí)行《工業(yè)管道的基本識別色、識別符號和安全標識》(GB7231)的規(guī)定。(5)輸油管道地下鋪設時,沿線應設置里程樁、轉角樁、標志樁和測試樁,并設警示標志。運行應符合有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應急處置原則【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脫離現(xiàn)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yī)。食入:給飲牛奶或用植物油洗胃和灌腸。就醫(yī)。皮膚接觸: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用肥皂水和清水徹底沖洗皮膚。就醫(yī)。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yī)。【滅火方法】噴水冷卻容器,盡可能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滅火劑: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用水滅火無效。【泄漏應急處置】消除所有點火源。根據液體流動和蒸氣擴散的影響區(qū)域劃定警戒區(qū),無關人員從側風、上風向撤離至安全區(qū)。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正壓自給式空氣呼吸器,穿防毒、防靜電服。作業(yè)時使用的所有設備應接地。禁止接觸或跨越泄漏物。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泄漏物進入水體、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閉性空間。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收。使用潔凈的無火花工具收集吸收材料。大量泄漏: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蓋,減少蒸發(fā)。噴水霧能減少蒸發(fā),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間內的易燃性。用防爆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作為一項緊急預防措施,泄漏隔離距離至少為50m。如果為大量泄漏,下風向的初始疏散距離應至少為300m。
篇2:汽油兩用燃料城市客車保修安全操作規(guī)程
制定本標準,將有助于壓縮天然氣汽車的安全維護工作
完善壓縮天然氣汽車適用的全面管理。
l、范圍
本標準規(guī)定了壓縮天然氣一汽油兩用燃料城市客車天然氣燃氣系統(tǒng)保修作業(yè)的安全操作規(guī)程。
本標準適用于天然氣工作壓力不大于20Mpa的壓縮天然氣-汽油兩用燃料城市客車。
2、保修安全操作規(guī)程
2.1保修場所應有良好通風條件,配備相應消防設施,嚴禁煙火。
2.2保修作業(yè)前,關閉天然氣氣路全部閥門,在確認天然氣系統(tǒng)無泄漏后,方可進行作業(yè)o
2.3如遇天然氣系統(tǒng)泄漏,無法關斷氣源時,必須在戶外,距車l5米以內無火源的前提下,排放口距地面4米以上,朝天排放完系統(tǒng)內的天然氣,再進行作業(yè)。
2.4如故障部位不明確,在故障車周圍l5米以內無火源的前提下,可開啟天然氣閥門進行帶壓檢查(檢查應用中性檢漏液)。故障部位確定后,應立即關閉氣閥。.
2.5在帶壓檢查及排放天然氣時,現(xiàn)場必須有安全監(jiān)護人。
2.6拆裝、緊固天然氣系統(tǒng)裝置及管路時,必須先卸壓嚴禁帶壓操作。·
2.7天然氣系統(tǒng)各裝置嚴禁接觸酸堿和油污等物質。
2.8嚴禁在氣瓶上進行電焊引弧。
2.9嚴禁敲擊天然氣系統(tǒng)各裝置。
2.10車輛如動焊,必須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進行。
2.11保養(yǎng)中如需啟動發(fā)動機,須先確認天然氣系統(tǒng)無漏氣故障。
3、其它規(guī)定
3.l從事天然氣系統(tǒng)保修人員,必須培訓考核合格,持
證上崗。
3.2其他人員也應遵守本保修安全操作規(guī)程。
3.3嚴禁油、氣兩種燃料混合使用。
3.4高壓管道和卡套接頭不準修復使用。
其他
1、*同志關于安全工作的指示“隱患險于明火,防范勝于救災,責任重于泰山”
2、安全管理的方針:提高認識,規(guī)范管理,明確目標,責任到人,完善制度,嚴格檢查,公開曝光,獎懲分明。
3、規(guī)程是安全工作的生命,責任是安全工作的靈魂
4、要做到廣大職工深刻理解安全與人民生命財產的關系,安全與自身家庭的直接關系,安全與企業(yè)效益的關系,安全與長遠利益的關系
5、加強安全工作要使職工由“要我安全”的被動接收,逐步轉變?yōu)椤拔乙踩?我會安全”的主動追求。
6、嚴格規(guī)范的安全管理,就是通過制度管理,使安全管理做到制度化、普遍化、經常化。安全管理從人治轉向法制,從隨意性轉向規(guī)范化。
7、在汽車修理作業(yè)中,應遵守下列基本安全操作規(guī)程:
(1)、汽車拆卸前應進行外部清洗,以清除泥沙、污垢,并放盡燃料和潤滑油。
(2)、拆卸前,應用專用支架或舉升設備穩(wěn)固的把車架牢,且不準在支持點處墊磚塊以及其它物體。
(3)、拆裝發(fā)動機及底盤各總成時,應選用事宜的起重設備,起升及運輸過程中,應避免吊件搖晃或站在運件下操作,以確保運件及人身安全
(4)拆卸汽車及總成零件時,應選用合適的扳手。
(5)使用電動機具、設備時,必須遵守安全操作規(guī)程
(6)不得用手伸入裝在車上的變速器內檢查齒輪,不準在試驗制動的汽車下工作。
8、起動發(fā)動機時的安全操作規(guī)則如下:
(1)起動發(fā)動機前首先檢查油底殼(機油盤)內的機油,散熱器內的冷卻水是否適量,換檔桿是否在空擋位置,并拉緊手制動器。
(2)起動裝置的技術狀況應完好。如用手搖柄起動發(fā)動機時,手指應放在手搖柄的一側,自上而下提動,注意反轉傷人。
(3)在車間內起動發(fā)動機進行檢查調整時,應打開門窗使空氣暢通,必要時可將排氣管接出室外。
(4)在發(fā)動機運轉中進行工作,應注意安全,防止風扇打傷人。
(5)發(fā)動機起動后,應及時檢查各儀表的工作情況是否正常。
9、在汽車底下作業(yè)時有如下安全規(guī)則
(6)對正在進行車底修理作業(yè)的汽車,應掛一表示“正在修理”的標志牌。如不是修理制動系統(tǒng),應拉緊制動器,并用三角木塞住車輪。
(7)在車底下工作時,不要直接躺在地上,應盡量使用臥板
(8)用千斤頂頂車時,千斤頂應放置平穩(wěn),人應在車的外側位置;架車前,應先找好架車工具(架車登),禁止使用磚頭或其它容易破碎的物體。
(9)凡用千斤頂頂起卸下車輪的汽車時,不許在車上或車下工作。用千斤頂使車輪放下時,打開液壓開關要緩慢,打開前應檢查周圍是否有障礙物和可能壓著自己的危險。
(10)在裝配總成時,不得采用不正確的操作方法(如用手試探螺孔,鎖孔等),以免軋斷手指。
(11)當試驗發(fā)動機,不得在車下工作。
篇3:汽油(含甲醇汽油乙醇汽油)石腦油特性及安全措施應急處置原則
特別警示
高度易燃液體;不得使用直流水撲救(用水滅火無效)。理化特性無色到淺黃色的透明液體。依據《車用無鉛汽油》(GB17930)生產的車用無鉛汽油,按研究法辛烷值(RON)分為90號、93號和95號三個牌號,相對密度(水=1)0.70~0.80,相對蒸氣密度(空氣=1)3~4,閃點-46℃,爆炸極限1.4~7.6%(體積比),自燃溫度415~530℃,最大爆炸壓力0.813MPa;石腦油主要成分為C4~C6的烷烴,相對密度0.78~0.97,閃點-2℃,爆炸極限1.1~8.7%(體積比)。主要用途:汽油主要用作汽油機的燃料,可用于橡膠、制鞋、印刷、制革、顏料等行業(yè),也可用作機械零件的去污劑;石腦油主要用作裂解、催化重整和制氨原料,也可作為化工原料或一般溶劑,在石油煉制方面是制作清潔汽油的主要原料。危害信息【燃燒和爆炸危險性】高度易燃,蒸氣與空氣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能引起燃燒爆炸。高速沖擊、流動、激蕩后可因產生靜電火花放電引起燃燒爆炸。蒸氣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火源會著火回燃和爆炸。【健康危害】汽油為麻醉性毒物,高濃度吸入出現(xiàn)中毒性腦病,極高濃度吸入引起意識突然喪失、反射性呼吸停止。誤將汽油吸入呼吸道可引起吸入性肺炎。職業(yè)接觸限值:PC-TWA(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mg/m3):300(汽油)。安全措施【一般要求】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guī)程,熟練掌握操作技能,具備應急處置知識。密閉操作,防止泄漏,工作場所全面通風。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煙。配備易燃氣體泄漏監(jiān)測報警儀,使用防爆型通風系統(tǒng)和設備,配備兩套以上重型防護服。操作人員穿防靜電工作服,戴耐油橡膠手套。儲罐等容器和設備應設置液位計、溫度計,并應裝有帶液位、溫度遠傳記錄和報警功能的安全裝置。避免與氧化劑接觸。生產、儲存區(qū)域應設置安全警示標志。灌裝時應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裝置,防止靜電積聚。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特殊要求】【操作安全】(1)油罐及貯存桶裝汽油附近要嚴禁煙火。禁止將汽油與其他易燃物放在一起。(2)往油罐或油罐汽車裝油時,輸油管要插入油面以下或接近罐的底部,以減少油料的沖擊和與空氣的摩擦。沾油料的布、油棉紗頭、油手套等不要放在油庫、車庫內,以免自燃。不要用鐵器工具敲擊汽油桶,特別是空汽油桶更危險。因為桶內充滿汽油與空氣的混合氣,而且經常處于爆炸極限之內,一遇明火,就能引起爆炸。(3)當進行灌裝汽油時,鄰近的汽車、拖拉機的排氣管要戴上防火帽后才能發(fā)動,存汽油地點附近嚴禁檢修車輛。(4)汽油油罐和貯存汽油區(qū)的上空,不應有電線通過。油罐、庫房與電線的距離要為電桿長度的1.5倍以上。(5)注意倉庫及操作場所的通風,使油蒸氣容易逸散。【儲存安全】(1)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庫房溫度不宜超過30℃。炎熱季節(jié)應采取噴淋、通風等降溫措施。(2)應與氧化劑分開存放,切忌混儲。用儲罐、鐵桶等容器盛裝,不要用塑料桶來存放汽油。盛裝時,切不可充滿,要留出必要的安全空間。(3)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風設施。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儲存區(qū)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和合適的收容材料。罐儲時要有防火防爆技術措施。對于1000m3及以上的儲罐頂部應有泡沫滅火設施等。【運輸安全】(1)運輸車輛應有危險貨物運輸標志、安裝具有行駛記錄功能的衛(wèi)星定位裝置。未經公安機關批準,運輸車輛不得進入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限制通行的區(qū)域。(2)汽油裝于專用的槽車(船)內運輸,槽車(船)應定期清理;用其他包裝容器運輸時,容器須用蓋密封。運送汽油的油罐汽車,必須有導靜電拖線。對有每分鐘0.5m3以上的快速裝卸油設備的油罐汽車,在裝卸油時,除了保證鐵鏈接地外,更要將車上油罐的接地線插入地下并不得淺于100mm。運輸時運輸車輛應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裝運該物品的車輛排氣管必須配備阻火裝置,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裝卸。汽車槽罐內可設孔隔板以減少震蕩產生靜電。(3)嚴禁與氧化劑等混裝混運。夏季最好早晚運輸,運輸途中應防曝曬、防雨淋、防高溫。中途停留時應遠離火種、熱源、高溫區(qū)及人口密集地段。(4)輸送汽油的管道不應靠近熱源敷設;管道采用地上敷設時,應在人員活動較多和易遭車輛、外來物撞擊的地段,采取保護措施并設置明顯的警示標志;汽油管道架空敷設時,管道應敷設在非燃燒體的支架或棧橋上。在已敷設的汽油管道下面,不得修建與汽油管道無關的建筑物和堆放易燃物品;汽油管道外壁顏色、標志應執(zhí)行《工業(yè)管道的基本識別色、識別符號和安全標識》(GB7231)的規(guī)定。(5)輸油管道地下鋪設時,沿線應設置里程樁、轉角樁、標志樁和測試樁,并設警示標志。運行應符合有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應急處置原則【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脫離現(xiàn)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yī)。食入:給飲牛奶或用植物油洗胃和灌腸。就醫(yī)。皮膚接觸: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用肥皂水和清水徹底沖洗皮膚。就醫(yī)。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yī)。【滅火方法】噴水冷卻容器,盡可能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滅火劑: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用水滅火無效。【泄漏應急處置】消除所有點火源。根據液體流動和蒸氣擴散的影響區(qū)域劃定警戒區(qū),無關人員從側風、上風向撤離至安全區(qū)。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正壓自給式空氣呼吸器,穿防毒、防靜電服。作業(yè)時使用的所有設備應接地。禁止接觸或跨越泄漏物。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泄漏物進入水體、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閉性空間。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收。使用潔凈的無火花工具收集吸收材料。大量泄漏:構筑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蓋,減少蒸發(fā)。噴水霧能減少蒸發(fā),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間內的易燃性。用防爆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作為一項緊急預防措施,泄漏隔離距離至少為50m。如果為大量泄漏,下風向的初始疏散距離應至少為30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