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苯儲罐存儲安全設施要求
1.控制易燃蒸氣與空氣混合物的濃度
通過合理布置、減少蒸氣排放、通風、惰化和設置可燃蒸氣濃度監測等措施,控制混合氣濃度,使之達不到爆炸極限。
(1)減少蒸氣排放:減少蒸氣排放是罐區防火防爆的關鍵,通過選擇合適的罐型,減少“呼吸”引起的蒸氣外泄;采用密封性能良好的閥門、泵、法蘭、墊片等;設置正確的防火堤、污水收集池等。
(2)通風:罐區內的建筑物(如配電、控制室等)應設有通風設施(自然或強制)。
2.設置阻火器
阻火器能有效地阻止外界火源進入儲罐。根據《石油化工企業設計防火規范》規定,儲存甲類易燃液體的固定頂儲罐,頂部與大氣相通的呼吸管道上必須設置阻火器,且應安裝在呼吸閥的下部。
3.管道與閥門
工藝物料管道應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1)采用無縫管道,管道之間除必須用法蘭或螺紋連接外,其余均應采用焊接;
(2)管道應架空或沿地面敷設。必須采用管溝敷設時,應采取措施防止物料在管溝內積聚。
(3)管道不得穿越與其無關的建(構)筑物的上方或地下。如必須跨越道路,應保持足夠的凈高度(分別為≥5m、5.5m);
(4)跨越道路或建(構)筑物的管道上不應設置閥門、法蘭、螺紋接頭和補償器等,以免漏料著火;
(5)進、出儲罐的主管道根部宜設雙重閥門;
(6)進、出儲罐群的主管道,在罐群的邊界處應設隔斷閥和“8”字盲板。
4.噴淋冷卻
儲存揮發性強的易燃液體的固定頂儲罐,夏季時蒸氣易通過呼吸閥外逸,可通過設置水噴淋冷卻設施以減少蒸氣外逸。'
5.防止靜電與雷擊
防止和減少物料輸送產生的靜電主要包括:
(1)控制物料流速:液體物料在管道中的流速越高,接近管壁處的速度梯度就越高,因而產生的靜電量也越大。
(2)控制進料方式:易燃液體經管道進入儲罐時應設防沖擊擋板,從頂部進入儲罐時進料管應伸至罐底部,距底不大于100mm;
(3)防止水等雜質混入物料;
(4)管道、儲罐等的接地與跨接:管道、儲罐上的導電不連續處應采用金屬導體跨接,并進行靜電接地處理;
(5)其他防靜電設施:對大型罐區,在物料管線上還可設置靜電緩和器、靜電消除器等防止和減少靜電荷積聚的設施。防止雷擊:為抑制和減少雷電的危害,應設置防雷裝置。常見的有避雷針、避雷線、避雷網、避雷帶、避雷器。針對罐區不同的儲罐型式(如固定頂、浮頂),防雷設施的設置也各異。
6..監測報警與消防設施
可燃氣體報警及聯動系統;在易泄漏的部位(如人孔、法蘭、閥門、機泵的密封點等)通常都設置固定式可燃氣體檢測報警.
篇2:低溫液體儲罐安全技術規程
1、液氧、二氧化碳氣體的特性及其危險
(1)液氧均為低溫液化氣體,當與人體皮膚、眼睛接觸會引起凍傷(冷燒灼)。低溫液體汽化為氣體時,體積會迅速膨脹,在密閉容器內,因液化汽體使壓力升高,易引起容器超壓危險。液氧和氣氧是一種強助燃劑。液氧與可燃物接近時,遇明火極易引起燃燒危險。液氧與可燃物接觸時,因撞擊易產生爆震危險;液氧與可燃物混合時,潛在爆炸危險。液氧蒸發成氣氧時,能被衣服等織物吸附,遇火源易引起閃爍燃燒危險。
(2)二氧化碳本身無毒,但空氣中濃度超過3%時,能出現呼吸困難,頭疼、眩暈、嘔吐等;10%以上時,出現視力障礙、痙攣、呼吸加快、血壓升高、意識喪失;35%以上時,則出現中攄樞神經的抑制、昏睡、痙攣、窒息致死。同時,接觸液體二氧化碳和干冰,可引起皮膚等的凍傷。
2、設備安裝場所
(1)安裝場所必須有良好的通風條件或設有換氣通風裝置,并能安全排放液體、氣體。
(2)安裝容器的基礎必須堅實牢固,并應防火耐熱;安裝液氧設備的基礎必須無油脂及其它可燃物,嚴禁使用瀝青地面。
(3)安裝場所附近必須有充足的水源,場所必須有滅火器材,場所周圍5m內不得有易燃易爆物,保持場地清潔干凈。
(4)安裝場所應有槽車或消防車出入通道,并有足夠寬度,便于槽車或消防車通行。
(5)液氧的貯存、汽化、充裝、使用場所易設圍墻或柵欄;安全出口必須布置適當,一般需有分別布置在兩側的出入口,一旦發生危險時能使人員迅速撤離;氣化器的場所允許設一個出入口。門窗必須向外開。
(6)液氧的貯存、汽化、充裝、使用場所的周圍5m內嚴禁明火,杜絕一切火源,并應有明顯的禁火標志。
(7)液氧的貯存、汽化、充裝、使用場所的周圍至少在5m內不準有通向低處場所(如地下室、坑穴、地井、溝渠)的開口;地溝入口處必須有擋液堰。
(8)液氧容器一般應安置在室外。
(9)液氧容器安置在室外,必須設有導除靜電的接地裝置及防雷擊裝置。防止靜電的接地電阻不應大于10Ω;防止雷擊裝置的最大沖擊電阻30Ω。
3、槽車充灌
(1)槽車輸送液體時,要經常監視壓力表的讀數,嚴禁超過壓力規定值。當壓力表讀數有異常升高時,槽車應開到人稀、空曠處,打開放空閥,排氣泄壓。排放氧氣時,排放波及區內嚴禁明火。
(2)液氧槽車必須有導靜電接地裝置。
(3)槽車只有得到有關人員同意后,方可進入充灌場所進行充灌;充灌時,操作人員必須在現場。充灌操作應按操作規程進行,防止低溫液體外溢。充灌液氧時,5m內不得有明火。
(4)槽車在連接充灌輸液管前,必須處于制動狀態,防止移動;在斜坡處應設置防滑塊。
(5)槽車充灌結束后應及時離開,如果充灌工作中斷時間過長(過夜或假日中斷),應解脫輸液管連接。
(6)槽車在充灌裝卸作業時,汽車發動機必須關閉。
4、設備的安全使用
(1)容器和槽車容器的充滿率不得大于0.95,嚴禁過量充裝。
(2)容器投入使用前,應按《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的規定監察各種閥門、儀表、安全裝置是否齊全有效、靈敏可靠,以保證安全使用。
所用壓力表必須是禁油壓力表;安全閥、防爆裝置的材質應選用不銹鋼、銅或鋁,并必須脫脂去油。
(3)容器、汽化器及管路系統在使用前,應用無油干燥空氣或氮氣,吹除水分或潮濕氣。
(4)低溫液體汽化器的氣體出口溫度不低于-20℃。
(5)容器在初次充灌時,開始應緩慢充灌(閥門應緩慢打開),然后逐漸加快,以減少對容器的熱沖擊破壞和減少液體蒸發。
(6)當設備上的閥門和儀表、管道連接接頭等處被凍結時,嚴禁用鐵錘敲打或明火加熱。宜用70-80℃干凈無油的熱空氣、熱氮氣或溫水進行融化解凍。
(7)設備須按銘牌上表明的介質專用;需改換允許的介質時,必須徹底清洗吹除,并經測試分析合格,符合適合充灌另一種介質,并改變相應色標。
(8)液氧容器和液氧槽車內的液氧應定期進行乙炔含量分析,至少每月分析一次,其乙炔含量不得超過0.1×10-6,否則應排放液氧。乙炔含量的測定方法按“比色法”化學分析或色譜進行測定。
(9)使用單位必須制定安全使用操作規程。操作人員獨立上崗操作前,必須進行安全教育培訓,經考核合格,持安全操作證上崗。
(10)操作人員應熟悉《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的有關規定和低溫液體的特性及其危險性。
(11)操作人員應熟悉產品使用說明書、設備工藝流程、設備上各種閥門、儀表及其作用和操作程序;在發生故障和意外事故時必須能獨立采取緊急安全措施。
(12)容器和槽車上的其他故障排除應按使用說明書的有關規定來處理。
5、設備檢修
(1)容器和槽車容器以及壓力表、液面指示計、安全裝置應按《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查規程》、《在用壓力容器檢驗規程》及《液化氣體汽車罐車安全監察規程》的規定進行定期檢查和校驗。
(2)液氧容器上防雷、靜電接地裝置應定期檢測接地電阻,至少每年檢測一次。
(3)液氧槽車貯有液氧時,不得動火修理。
(4)容器與槽車容器的外殼上大面積結霜、結露或日蒸發量異常大時,應及時進行檢修。設備大修理應在產品制造廠或專業修理單位進行。
(5)設備修理前,必須用無油干燥空氣吹除置換,并使設備溫度升至常溫;動火必須嚴格執行動火制度的規定。
(6)在設備檢修前排放液體或氣體時,應將排放物排放到通風良好的大氣中或專用排放處,必須有專人監護;排放處應設有明顯的標志和警告牌,以保證排放安全。排放液氧時,排放波及區內嚴禁明火。
(7)設備上的閥門、儀表應由專業人員修理;用于氧的閥門、儀表修理后應嚴格脫脂去油,并用無油干燥空氣或氮氣吹洗。
6、安全防護
(1)操作人員在充灌或處理低溫液體時,應戴上干凈易脫的皮革、凡布或棉手套。若有產生液體噴射或飛濺可能,應戴上護目鏡或面罩。處理大量低溫液體或低溫液體嚴重泄漏時,應穿上無釘皮靴,褲腳套在皮靴外面。
(2)操作人員在充灌或處理液氧時,不得穿戴被油脂沾污的工作服和個人防護裝備,凡被油脂沾污過的衣服和防護用品必須更換;不得穿著有靜電效應的化纖服裝;不得穿有釘鞋。操作人員的服裝若已滲透了氧,則不得進入有明火的場所。必要時,必須更換衣服或經過充分的吹除,在大氣中至少吹除15min。
(3)在進入通風不良有發生窒息危險場所處理二氧化碳氣體時必須分析大氣含氧量,當含氧量低于18%時,操作員必須戴上自供式防護面具,并需在有專人監護下進行操作處理。空氣中含氧檢測方法可用“化學分析法”來測定。
(4)操作人員的皮膚因接觸低溫液體或低溫氣體而被凍傷時,應及時將受傷部位放入溫水中浸泡或沖洗,切勿干加熱。嚴重的凍傷應迅速到醫院治療。
7、事故處理
(1)槽車容器管路系統有微小泄漏時,應及時檢修處理;有嚴重泄漏時,必須將槽車開到人稀、空曠安全處,逐漸排放,并應嚴格監護;排放時,人、車應處在上風向。排放液氧時,必須關閉汽車發動機;液氧波及區內嚴禁明火。
(2)容器附近發生火災,若環境溫度有可能加速液體汽化時,可使用冷卻水噴射到容器外殼上進行降溫。
篇3:液態氧氣氬氣氮氣儲罐灌充操作規程
1、操作者應熟悉儲罐流程和使用說明書;壓力表閥和安全截止閥必須常開。
2、操作時應遵守JB6898《低溫液體儲運設備使用安全規則》規定的安全要求和措施。
3、灌充分初次灌充和正常灌充,灌充前應打開液面計;初次灌充時,液體儲罐用相應高純氣體進行吹除置換和冷卻,達到所要求純度。
4、液體槽車靠近儲罐約3M左右,各項準備工作符合規定后,接通槽車輸液軟管連于儲罐進液口,當開啟槽車出液閥和儲罐吹除閥有液體噴出時,打開儲罐進液閥,關閉吹除閥,將液體灌充至儲罐內。
?5、灌充過程中打開放空閥和監測閥,并嚴密注意液位計和監測閥,嚴防超裝(充裝系數為0.95)。
?6、當監測閥噴出液體時,立即停止灌充,關閉槽車出液閥和儲罐進液閥。
?7、排盡輸液管中殘留液體和余氣后,卸下輸液軟管。
?8、關閉監測閥和放空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