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油系統安全運行措施
使用安全管理措施。
①有機熱載體爐的操作人員,應經過有機熱載體爐方面知識的培訓,并經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考核發證,持證上崗。
②有機熱載體爐使用單位,必段制訂有機熱載體爐使用操作規程。操作規程應包括有機熱載體爐啟動,運行、停爐、緊急停爐等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項。操作人員必須按操作規程進行操作。
③有機熱載體爐范圍內的管道應采取保溫措施,但法蘭連接處不宜采用包覆措施。
?④有機熱載體爐在點火升壓過程中,應多次打開鍋爐上的排氣閥,以排凈空氣、水及有機熱載體混合蒸汽。
⑤有機熱載體必須經過脫水后方可使用。不同的有機熱載體不宜混合使用。需要混合使用時,混用前應由有機熱載體生產單位提供混用條件和要求。
⑥使用中的有機熱載體每年應對其殘碳、酸值、粘度、閃點進行分析,當有兩項分析不合格或熱載體分解成份的含量超過10%時,應更換熱載體或對熱載體進行再生。
⑦有機熱載體爐受熱面應定期進行檢查和清洗,應將檢查和清洗情況存入鍋爐技術檔案。
⑧有機熱載體爐安裝或重大修理前應向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辦理開工告知手續,在投入運行前應由使用單位和安裝或修理單位進行1.5倍工作壓力的液壓試驗,合格后才能投入運行。液壓試驗與氣密試驗時,應當有特檢院人員參加,并出具實驗報告。
⑨導熱油爐房應有有效的防火和滅火措施。
工作注意事項
1、壓差、壓力表指示不穩定時,不得投入使用。
2、水冷卻循環泵運行時,冷卻水不得中斷。
3、正常工作時,高位槽內導熱油應保持高液位,貯油槽的導熱油處于低液位。
4、定期檢修各種閥門,防止泄漏,定期給運行機械加潤滑油。
5、導熱油出口溫度不得超過工作溫度,升溫速度按升溫曲線進行,不得陡然升溫或者降溫。
6、啟動鼓風機前,必須先開引風機,停止引風機前先停鼓風機。
7、不符合標準要求的燃煤,不得加入爐膛,緊急停爐時,不得用水澆灌。
8運行中循環泵出現故障時,應立即啟動備用循環泵工作。反應鍋暫時不需要加溫或僅需部分供熱時,可打開旁路回油閥,同時減少燃煤量和鼓風量。
9、如果突然停電或者線路故障,循環泵不能運轉時,打開冷油置換閥,讓冷油流入爐內,回到貯油罐。緊急停爐時,停止加煤和鼓風,清除燃煤,采取滅火措施。
10、導熱油爐啟動時應先啟動循環泵,運轉正常后再點火,停機時,必須先停火,待油溫降到100℃以下時,才能停止循環泵。
導熱油爐安全控制措施
確保有機熱載體爐產品質量
1.生產廠家必須具有制造許可證
有機熱載體爐生產廠家必須具有制造許可證,使用廠家也必須購買具有生產資質的廠家生產的產品。
2.有機熱載體爐的強度計算和結構設計方面
所有的氣相爐都是承壓的,而液相爐則分為承壓注入式和不承壓抽吸式兩種。有機熱載體爐的元件不論承壓與否,均應按現行鍋爐強度計算標準進行計算,其設計壓力為工作壓力加0.3MPa,且不小于0.59MPa。除設計壓力外,其計算公式、參量的選取、系數的確定都按《水管鍋爐受壓元件強度計算》和《鍋殼殼式鍋爐受壓元件強度計算》相應標準進行。
結構設計、產品焊縫機械性能試驗必須滿足《有機熱載體爐安全技術監察規程》要求。
3.壓力試驗
有機熱載體爐在制造單位組裝后以及在使用單位安裝、修理后均進行壓力試驗。
壓力試驗分為水壓試驗、液壓試驗和氣密性試驗。無論是氣體爐還是液體爐,在制造單位均要進行水壓試驗,在使用單位只能進行液壓試驗,不宜進行水壓試驗。對于氣體爐,在制造單位和使用單位還要進行氣密性試驗,檢查非焊接連接部位的密封情況。氣密試驗方法和要求參照壓力容器的有關規定進行。對于液體爐,均不要求進行氣密性試驗。
氣密性試驗的試驗壓力取氣體爐的工作壓力;水壓試驗壓力取有機熱載體爐工作壓力的1.5倍。
4.嚴格控制焊接質量
由于有機熱載體易滲漏、易燃燒,對有機熱載體爐焊接要求比以水為介質鍋爐要求高,應嚴格控制焊接質量,焊接要求和無損探傷必須滿足《有機熱載體爐安全技術監察規程》的要求。
5.安全裝置要齊全、靈敏、可靠
安全閥、液面計、壓力表、溫度計、排污裝置、膨脹器、自動保護裝置等的選取、安裝、檢驗、維護必須滿足《有機熱載體爐安全技術監察規程》的有關規定。
避免導熱油變質的措施
1.保證導熱油質量
對有機熱載體的性能指標嚴格控制,主要有粘度、閃點、殘碳、酸值。
2.控制導熱油的流速
導熱油在熱油爐中的流動應為穩定狀態,并具有一定的流速。流速越慢,邊界層越厚,該處介質溫度與主流溫度之差越大,就會造成管壁超溫,加速導熱油變質、失效。主要措施為循環油泵的流量與楊程應保證導熱油在熱油爐中必要的流速。熱油爐運行中,循環油泵不允許停止,泵的應定期維護保養。
3.控制導熱油的溫度
應保證熱油爐出口處導熱油的溫度不得超過最高使用溫度,熱油爐的最高膜溫應小于允許油膜溫度,膜溫與導熱油主流體溫度應始終存在一個溫度差(一般20~30℃左右)。為防止膜溫過高,避免導熱油分解、聚合、結焦及老化,主要措施有:(1)開始點火升溫時,因油溫低,粘度大,油膜較厚,必須嚴格控制升溫速度,一般應在40-50℃/h以下,火焰應均勻,避免局部熱負荷集中;(2)在熱負荷降低或暫時停用時應打開旁路回油調節閥,調節系統流量,使熱油爐管內的導熱油具有足夠的流量和流速;(3)任何情況下均不允許超負荷運行。(4)正常停爐時,循環泵要繼續運轉一段時間,打開旁路,以使導熱油繼續流動,停止送風、引風,待油溫降至100℃以下時,循環油泵方可停轉。(5)有機熱載體爐應定期清灰。(6)定期檢查、檢驗、維護熱油爐監測儀表,使其靈敏、準確、可靠。
4.避免導熱油氧化
通常設置高位膨脹槽,用以隔絕高溫熱載體直接與空氣接觸。高位槽可充氮保護,無充氮保護的,應保持一定液位,并裝有最低液位報警器。
5.在循環泵人口處應裝過濾器
在循環泵人口處應裝過濾器,濾芯材料應能濾去懸浮狀態的聚合物。過濾器應便于拆卸、更換。
6.停電保護
突然停電時,必須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護措施,避免導熱油超溫、受熱面金屬發生過熱,主要措施有:(1)打開所有爐門,迅速將爐膛內的燃料取出,使大量冷風進入爐膛,迅速降低爐溫。同時迅速關閉出油總閥,打開放油閥門,將高溫油緩慢放人儲油槽,并讓膨脹油槽中的冷油慢慢流入鍋爐,及時帶走熱量;(2)配置備用電源或汽油機帶動的備用油泵,一旦停電立即起動,
7.定期化驗
應定期測定和分析導熱油理化指標,及時掌握油的品質變化情況,分析變化原因。有機熱載體在使用過程中每項性能指標值超過一定范圍,必須更新或再生,否則不能再繼續使用。
8.補充新油
定期適當補充新導熱油可以使系統中的殘油量基本保持穩定。補充的導熱油應為同一廠家生產的同一牌號產品,不同的有機熱載體不宜混合使用。在熱態運轉的系統內,不能直接加入未經脫水的冷介質。加入鍋爐中的導熱油必須預先煮過以排除水分。
9.定期清洗
對導熱油系統進行徹底清洗,清除管壁內的積碳,以降低爐管阻力。
運行管理控制
1.用單位應根據《有機熱載體爐安全技術監察規程》的要求制定運行操作規程,并嚴格執行。操作人員必須經培訓合格,持證上崗。
2.確保法蘭連接密封性能好
為了保證法蘭連接處的嚴密性,應采用槽式法蘭或平焊鋼法蘭,而且公稱壓力不低于1.6MPa。如果有機熱載體使用溫度超過300℃時,應選用公稱壓力高一檔的法蘭。所有非焊接連接部件的密封填料不準采用石棉制品,推薦采用金屬網纏繞石墨墊片或膨脹石墨復合墊片。
3.有機熱載體爐啟動中氣體應反復排放
有機熱載體爐在啟動中要反復打開排氣閥,用來清除爐中的空氣、水與有機熱載體混合蒸汽。
4.定期檢驗
有機熱載體爐應根據規定進行檢驗,對檢驗中發現的問題及時處理。
篇2:導熱油爐運行安全操作規程
一、危險性分析
1、有機熱載體變質會導致鍋爐受熱面過熱、爆管,進而引起火災。
2、導熱油系統采用的循環泵長期使用的磨損造成理論的泵輸送量的降低,也減少了導熱油的循環速度。
3.法蘭連接、焊接質量、密封存在問題,易發生泄漏事故,密封不當會引起火災、中毒事故
4、超壓:在啟動過程中,隨著有機熱載體的加熱,溶解在其中的其他氣體或水分逐漸分離出來,可能造成超壓和爆沸事故。
二、安全操作規程
1、為確保導熱油爐安全有效運行,為樹脂生產提供最佳加熱效果,操作人員必須堅守崗位,認真操作,定期對油爐加熱系統進行維護保養。保證油爐安全經濟運行。
2、導熱油爐在運行前,操作人員應做好準備工作,檢查供熱系統所有閥門開關,是否處在工作位置,檢查高位貯油罐、低位貯油罐液位是否正常,導熱油爐體、鼓風機、引風機、循環泵進行全面檢查,正常方可開機。
3、導熱油運行主要工藝參數:
①、出口油溫:100℃-310℃油壓達0.3MPa-0.32MPa
②、進口油溫:90℃-280℃油壓達0.2MPa-0.24MPa
4、導熱油爐無論是在備用或者工作狀態,都要保證高位貯油罐導熱油在高液位,低位貯油罐導熱油在低液位,在工作中如遇到特殊情況,可打開冷油置換閥,供爐體緊急降溫之用。
5、導熱油爐在運行中,司爐人員必須與樹脂生產車間密切配合,根據樹脂生產工藝或者生產要求進行控制。
6、為了提高工作效益,導熱油在停爐后要進行升溫,司爐人員必須提前上班,將導熱油溫度升到150℃-200℃左右待用。如釜體物料只有1/3時,只能進行底層加熱,關閉上層進油閥。釜體物料超過一半時,則需進行兩層加熱。當加熱溫度將近工藝溫度時,樹脂生產車間應提前通知司爐人員做好準備。
注意:加溫時,必須先打開進油閥和出油閥,最后關掉回油閥(循環閥),停止加溫時,必須先打開釜體回油閥(循環閥),再關掉進油閥和出油閥。
7、司爐人員必須經常對油爐運行情況巡視檢查,并做好有關記錄。如發現異常情況,應及時報告主管領導,進行處理。
8、在操作過程中,如遇到外部供電故障突然停電等緊急情況,首先通知有關領導并立即采取措施。切斷外部供電線路,啟用自備柴油發電機進行供電,不必進行爐體降溫。如果屬于控制線路等故障停電時間較長,超過10分鐘,必須采取緊急措施進行爐體降溫,必須立即關閉爐體入口的回油閥和出口的出油閥,打開冷油置換出口閥和冷油置換進口閥,進行爐體降溫。(在此過程必須注意低位貯油罐的液位,防止導熱油溢出事故)。同時采用濕煤壓火或者清除燃煤。
9、油爐運行中,爐體內煤層控制在100--150mm左右,煤顆粒直徑30--50mm左右,加煤時可摻入少量水分,減少漏煤及飛灰損失。司爐人員應學會識別燃煤的質量,避免燒劣質煤帶來不良現象(既影響出渣,損壞爐膛,又影響燃燒效益)。要及時出渣,及時清除除塵器內的煤灰。
10、停爐時,導熱油溫度必須降至100℃以下,循環泵方可停止運行。下班前必須檢查是否關閉好各種閥門,管道、電氣開關確認安全后,方可離開。
三、發生緊急情況下的處置措施
1、熱載體爐操作人員發現設備異常情況時要及時的處理并報告車間。?
2、熱載體爐出現異常情況時,全體應急成員停止生產嗎處于待命狀態。
3、出現人員燙傷要及時的救援。
4、出現熱油泄露或火情,及時的隔離和滅火處理。
工作注意事項
1、壓差、壓力表指示不穩定時,不得投入使用。
2、水冷卻循環泵運行時,冷卻水不得中斷。
3、正常工作時,高位槽內導熱油應保持高液位,貯油槽的導熱油處于低液位。
4、定期檢修各種閥門,防止泄漏,定期給運行機械加潤滑油。
5、導熱油出口溫度不得超過工作溫度,升溫速度按升溫曲線進行,不得陡然升溫或者降溫。
6、啟動鼓風機前,必須先開引風機,停止引風機前先停鼓風機。
7、不符合標準要求的燃煤,不得加入爐膛,緊急停爐時,不得用水澆灌。
8運行中循環泵出現故障時,應立即啟動備用循環泵工作。反應鍋暫時不需要加溫或僅需部分供熱時,可打開旁路回油閥,同時減少燃煤量和鼓風量。
9、如果突然停電或者線路故障,循環泵不能運轉時,打開冷油置換閥,讓冷油流入爐內,回到貯油罐。緊急停爐時,停止加煤和鼓風,清除燃煤,采取滅火措施。
10、導熱油爐啟動時應先啟動循環泵,運轉正常后再點火,停機時,必須先停火,待油溫降到100℃以下時,才能停止循環泵。
1.有機熱載體變質?
有機熱載體熱穩定性和氧化安定性是評價導熱油的兩個重要指標,使用過程中會發生氧化反應和熱裂解反應。液相強制循環熱載體爐最容易發生熱載體過早變質問題,甚至僅使用一兩年就變質老化,不僅造成重大經濟損失,還會導致鍋爐受熱面過熱、爆管,進而引起火災。
2.循環泵的不配套
導熱油系統采用的循環泵小,導致導熱油的流速出降低,影響傳熱。再者,循環泵的磨損造成理論的泵輸送量的降低,也減少了導熱油的循環速度。
3.法蘭連接、焊接質量、密封存在問題
有機熱載體爐元件之間應盡量采用焊接連接,以防止滲漏。一些產品仍然采用法蘭連接。一些生產廠家對爐管的主焊縫仍采用手工電弧焊,難以保證焊接質量,而且焊縫外觀形狀、幾何尺寸也較差,而且易發生泄漏事故。如果必須采用法蘭連接,法蘭連接處是泄漏的主要薄弱環節,密封不當會引起火災、中毒事故。
4.安全附件缺無、不齊、失靈
據以調查,有的有機熱載體爐沒有按規定安裝安全閥、液面計、自動保護裝置,或已經按規定安裝安全附件,但沒有定期檢驗和檢查,處于失靈狀態,由此也曾釀成過爆炸和泄漏火災事故。
5.超壓
在啟動過程中,隨著有機熱載體的加熱,溶解在其中的其他氣體或水分逐漸分離出來,可能造成超壓和爆沸事故。加入導熱油中水分大量蒸發而造成油路氣塞、循環不暢,引起爆沸事故。對于氣體爐,聯苯中如含有水分,在啟動加熱升壓時,水分迅速汽化,爐內的壓力急劇上升而導致無法控制的程度,引起爆炸事故,我國曾發生過多起此類事故。
篇3:工貿企業導熱油爐運行工安全操作規程
1、提前15分鐘進入車間,認真做好交接班工作,交接班應共同檢查油爐運行情況,在正常情況下交接班。
2、油爐點火前應先查看系統內導熱油是否注滿,液體是否達到膨脹槽的1/4,在各系統檢查正常后先開循環泵,在壓力正常情況下,點火發爐,嚴禁導熱油在無循環或低壓力下升溫。
3、升溫過程應緩慢,一般控制在4小時左右達到工作溫度,此時應再次檢查各系統的運行情況。
4、油爐在運行中應保持燃燒正常,溫度壓力溫度,輔機設備無異常,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如本人無法解決應及時報告有關負責人。
5、在運行中如發生故障和停電突然停爐時,應頭腦清醒,按緊急停爐預案操作,及時正確地做好降溫工作,以免導熱油過熱碳化及其他事故的發生。
6、正常停爐時,爐膛內煤層走空,導熱油溫度在<100℃時,方可停止循環泵。
7、認真做好車間和設備的維護保養和衛生工作,確保車間內整潔衛生,設備無故障。
8、認真做好運行原始記錄在案,煤耗記錄,保持字跡清晰,內容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