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氣導熱油爐原理操作規程
一、燃氣導熱油爐的原理:
燃氣導熱油爐是以天然氣為燃料,由天然氣燃燒器提供熱量,導熱油為熱載體。利用循環泵強制導熱油進行液相循環,將熱量傳遞給一個或多種用熱設備,經用熱設備卸載后,重新通過循環泵,回到爐內加熱,再吸收熱量,傳遞給用熱設備,如此周而復始,實現熱量的連續傳遞,使被加熱物體溫度升高,達到加熱的工藝要求。
導熱油爐是一種以熱傳導液為加熱介質的新型特種鍋爐。具有低壓高溫工作特性。隨著工業生產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導熱油爐得到了不斷的發展和應用。導熱油爐的工作壓力雖然比較低,但爐內熱傳導液溫度高,且大多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一旦在運行中發生泄漏,將會引起火災、爆炸等事故,甚至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因此,對有機熱載體爐的安全運行和管理,必須高度重視。
二,導熱油爐功能特點
1、具有低壓、高溫、安全、高效節能的特點。
2、具有完備的運行控制和安全監測裝置,可以精密地控制工作溫度。
3、結構合理、配套齊全、安裝周期短,運行和維修方便,便于鍋爐布置。
三,安全操作規程:
(一)點爐前的檢查和準備。
逐一列出檢查內容。包括密封情況,受壓元件有無裂紋、滲漏或變形等,絕熱層有無破損,燃燒器、是否正常,各相同關閥門開啟位置是否正確,各安全附件、儀表及自控裝置是否符合規定等。
點爐前確認項:
導熱油循環泵前后閥門是否打開,
導熱油加熱流程閥門是否打開,
高位油槽液位是否在合理位置,
天然氣燃燒器前的燃氣壓力是否在點火范圍內(最低5kpa,最高不超過25kpa)
電源供電正常,三相電壓平衡,消防設備準備
(二)點爐操作:
啟動循環泵,觀察泵出口壓力,進爐壓力,出爐壓力,系統回油壓力,各壓力在正常范圍內,
循環泵運行30分鐘左右,系統冷態運行穩定后,進入下一步;
開啟天然氣管道手動閥,啟動天然氣燃燒器啟動按鈕,天然氣燃燒器依次進行爐膛吹掃,點火,火焰穩定,運行,
點火過程中發生意外熄火,燃燒器會自動聯鎖保護,切斷天然氣管道,同時啟動爐膛吹掃功能,爐膛余氣置換干凈后停機。
根據導熱油出口溫度和系統負荷要求,燃燒器自動調節火量大小,運行過程中隨時觀察導熱油溫度,壓力,如果導熱油溫度不能滿足要求,需要調節控制系統設定參數。
運行管理:明確規定導熱油進入正常運行后有關溫度、壓力、液位及燃燒的控制指標的主要調節方式,壓力表、溫度計、液位計在運行中的檢查管理,排污、排汽、除渣等的操作要點。
(三)停爐操作
(1)正常停爐操作
暫時停爐,按停爐時間長短有所不同。
1)臨時停爐(短時間停爐)關閉天然氣燃燒器開關,維持爐膛溫度。循環泵不停,用熱設備打開旁路,維持熱傳導液的正常循環,避免局部超溫。當用熱設備繼續用熱時,啟動燃燒器恢復燃燒。
2)較長時間停爐(一般在8小時以上)當需要停爐8小時以上時,關閉天然氣燃燒器。循環泵在停爐時仍繼續工作,油路打循環,用熱設備不用熱時打開旁路。當出口油溫度降至80℃以下時,關閉循環泵。用熱設備重新啟用時,有機熱載體爐先開循環泵,使熱傳導液先流動起來,再啟動天然氣燃燒器恢復燃燒,如油溫已降至60℃以下重新運行時,不能像短時停爐那樣快速恢復燃燒,而是要控制升溫速度,以免局部超溫。
正常停爐操作的注意事項:停爐操作中特別要注意不要因操作不當發生超溫而使熱載體結焦、變質,所以停爐不停泵,循環泵一直運轉到油溫降至60℃以下為止。
?(2)緊急停爐操作
什么情況下要緊急停爐
司爐人員遇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有權立即采取緊急停爐措施并及時報告有關部門。
1)出口溫度超過允許值,超溫警報動作而溫度繼續不正常升高時。
2)壓力表,溫度計全部失效,液位計液面劇烈波動,雖然采取措施,仍不能恢復正常時。
3)爐受壓部件發生鼓包、變形、裂縫等缺陷,嚴重威脅安全時。
4)循環泵全部損壞,不能運轉時。
5)管道閥門發生破裂,法蘭接合面填料沖出等,造成熱傳導液大量泄漏時。
6)鄰近發生火災或其它事故,直接威脅到熱載體爐安全運行時。
(3)緊急停爐的操作步驟:
1)快速關閉天然氣燃燒器。
2)盡可能延遲關閉循環泵,如果導熱油泄露需要快速關閉循環泵。
3)打開放油閥門,將系統內熱傳導液全部放入儲油槽,然后切斷鍋爐與其它設備的聯系,關閉進出口閥門;
緊急停爐操作的注意事項在采取緊急停爐操作時,應保持鎮靜,先判明原因,再針對直接原因采取措施。在緊急停爐操作時,要謹慎小心,防止被燙傷。?
(四)注意事項:
1)導熱油在運行中有損耗,要注意及時補加,在熱態運轉的系統內,不能直接加入未經脫水的冷態介質。
2)液相爐依靠循環泵強制循環,一旦發生停電(循環泵停止運行),要及時采取措施,避免爐內熱導熱油因停止循環而超溫。如沒有自備電源,不能立即啟動備用泵時,應立即停止燃燒器,打開膨脹器與爐體的聯接閥門,讓膨脹器內冷油流入爐內,保持爐內油的流動。直至爐膛溫度低于300℃,熱油出口溫度降至100℃以下為止。
3)鍋爐房內應備有足夠的消防設備,滅火器材應經常檢查,使其保持完好狀態。
四加強管理工作,建立各項規章制度
導熱油爐的使用單位必須建立一套適合于本單位實際情況的各項規章制度,防止發生事故,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確保有機熱載體爐安全經濟運行。
導熱油爐鍋爐房的規章制度一般包括崗位責任制、安全操作規程、巡回檢查制度、交接班制度、設備維護保養制度、熱傳導液管理制度、事故報告制度、清潔衛生及安全保衛制度等。
現對規章制度建立的具體項目要求作為附頁,供有關單位參考。
附頁一、崗位責任制
一單位負責人的職責
1)確定一位分管領導,并設專職或兼職管理人員負責鍋爐房安全技術管理工作,必要時應設立相應管理機構。
2)嚴格按照條件選調司爐工人和介質責任人,并保持隊伍的相對穩定,不隨意調動。
3)加強對有關人員的思想教育和文化技術教育。
4)改善鍋爐房內的勞動條件,做到文明生產。
5)建立并督促執行鍋爐房的各項管理制度。落實配套獎懲措施,及時研究解決鍋爐房出現的問題。
6)當發生事故時,應立即組織調查,并堅持“三不放過”的原則。(既事故原因不清不放過,事故責任者和群眾沒有受教育不放過,沒有防范措施不放過)。
二鍋爐房管理人員的職責
鍋爐房管理人員應具備鍋爐安全技術知識和熟悉國家安全法規中的有關規定,其職責是:
1)對司爐工人和介質責任人組織技術培訓和進行安全教育。
2)參與制訂鍋爐房各項規章制度。
3)對鍋爐房各項規章制度的實施情況進行檢查。
4)傳達并貫徹主管部門和鍋爐安全監察機構下達的鍋爐安全指令。
5)督促檢查鍋爐及其附屬設備的維護保養和定期檢修計劃的實施。
6)解決鍋爐房有關人員提出的問題,如不能解決應及時向單位負責人報告。
7)向質量技術監督部門鍋爐安全監察申報定期檢驗計劃,并對檢驗查出的問題認真整改。
三司爐班長的職責?
1)帶頭執行各項規章制度,有權制止違章操作,必要時可向有關部門和領導反映。
2)主動配合鍋爐房管理人員做好各項工作。
3)檢查督促班組成員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各安全操作規程。
四司爐工人的職責持證司爐工人應履行以下職責
1)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精心操作,確保鍋爐安全經濟運行。
2)發現鍋爐有異常現象危及安全時,應采取緊急停爐措施并及時報告單位負責人。
3)對任何有礙鍋爐安全運行的違章指揮,應拒絕執行。
4)努力學習業務知識,不斷提高操作技術水平。
五介質責任人(專職或兼職)的職責
1)定期清理過濾器。
2)按導熱油證明書的要求,定期做好介質分析或聯系分析的工作,間隔時間最長不超過一年。
3)當殘炭、酸值、粘度、閃點中有兩項分析不合格或導熱油分解成份的含量超過10%時,應負責聯系或組織熱載體的更換或再生工作。
4)根據使用情況,聯系有資格的單位對導熱油爐及管網進行化學清洗。
5)認真做好導熱油分析結果及更換記錄。
6)努力學習業務知識,督促指導司爐工人正確執行導熱油爐管理制度。
附頁三、其它相關制度的建立
一、巡回檢查制度明確任務;使用鍋爐的單位應對鍋爐房安全工作實行定期檢查。單位主管領導對鍋爐房工作應每月一次現場檢查,鍋爐房管理人員應每周作一次現場檢查,并作好記錄,當班司爐每小時至少對鍋爐設備進行一次巡回檢查。巡回檢查及記錄的具體內容可參照《熱載體爐的運行操作》制訂。
二、設備的維護保養制度根據有關規定,明確熱載體爐本體、附屬設備、安全附件及儀表、自控保護裝置、燃燒設備、輔助裝置、管道、閥門、輔機的全面檢查、大小修、清灰(焦)、檢驗、校驗等工作的間隔時間及責任人員,并明確停爐保養的方法。
三、司爐工交接班制度
1.交班人員應提前做好交班準備工作,如接班人員未按時接班可向鍋爐房管理人員匯報,但不得離開工作崗位。
2.接班人員應按規定時間到達鍋爐房,聽取交班情況介紹,由交接班雙方共同按巡回檢查路線認真檢查,并將交接的內容和存在的問題認真記入交接班記錄中,并由雙方簽字認可。
3.遇到時下列情況之一不得進行交接班,必要時可報請鍋爐房管理人員協調解決,“五不交接”是:
(1)熱載體爐受熱面、附屬設備、安全附件、自控保護裝置、主要閥門管道等主要設備、部件出現導常情況時不進行交接班。
(2)溫度、壓力、液位及燃燒情況異常時不進行交接班。
(3)不交班給剛喝過酒的司爐工和無證司爐工。
(4)正在處理事故時不進行交接班。
(5)記錄不齊全、不正確,工具備件不齊全或出借手續不全不進行交接班。
4.交接班人員在交接班記錄中簽字后再發現的問題,原則上由接班人員負責。
四導熱油管理制度
1.使用單位應根據導熱油爐的有關規定和出廠說明書的要求,明確間隔時間分析導熱油的哪些性能指標,但至少每年應對其殘碳(應≤1.5%)、酸值(應≤0.5mgKoH/g)粘度(變化應≤15%)、閃點(變化應≤20%)進行分析、當兩項分析不合格或熱載體分解成份含量超過10%時,應及時采取更換,再生等措施。
2.導熱油必須經過脫水后方可使用。不同的導熱油不宜混合使用。需要混合使用時,混用前應由導熱油生產單位提供混用條件的要求。
3.規定本單位導熱油最高使用溫度、出液與回液的最大溫差及膨脹器內的導熱油最高允許溫度(不得超過70℃以免氧化)等,并應有相應的調節保護裝置。
4.嚴禁人為混合水、酸、堿及其它雜質。
5.規定清理過濾器的間隔時間。
6.明確做好分析資料保存、更換,混用后應在《有機熱載體爐登記表》上做好記錄等工作。
五鍋爐房記錄
為了及時掌握熱載體爐及附屬設備的狀況,同時便于發生事故(故障)后查明原因及責任,應做好鍋爐房的各項記錄,以促進鍋爐的安全經濟運行。
篇2:導熱油爐設備維修保養制度
1、司爐人員應負責有機熱載體鍋爐的日常維護保養工作,其主要內容包括:班前、班后清理、潤滑、檢查、調整設備;班中認真觀察聽診設備運轉情況,及時排除小故障,包括消除泡、冒、滴、漏。
2、有機熱載體鍋爐設備檢修分定期的小、中、大修三類。小修由司爐人員提出,隨時安排;中修每年一次,應包括清除有機熱載體爐受熱煙灰、焦渣、爐膛、煙風道修理、附屬設備、附件、儀表、自控裝置等;大修期限可根據定期檢驗情況而定。
3、有機熱載體鍋爐設備檢修前應進行一次內外即全面檢查、根據檢查情況確定檢修計劃;對受壓元件的檢修應由持證的專業修理單位承擔。
4、根據檢修計劃,指定專人負責,分工明確,確保檢修質量。
5、做好檢修記錄(包括:損壞情況,檢修方案,修理質量檢驗等),并存入有機熱載體鍋爐技術檔案備查。
6、檢修完畢后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人員應組織有關人員進行驗收,對受壓部件檢修應由特種設備檢測機構進行監檢驗收合格后才能投入運行。
7、有機熱載體鍋爐的溫度計、電極壓力表應按技術規范規定送計量部門校驗;安全閥每年至少應校驗一次;液面計一年至少維修拆洗一次;自動控制和自動保護裝置每月應校驗一次,有問題及時檢修。
8、有機熱載體鍋爐設備停止運行期間應做好維護保養工作,停用一年以上應向特種設備安全監督部門辦理相關手續。停止運行一年后需要恢復運行前,必須經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檢驗。
篇3:導熱油爐巡回檢查制度
1、當班人員每小時應對有機載體鍋爐及其附屬設備的運行情況進行巡回檢查,并做好記錄。
2、巡回檢查的主要內容:
(1)有機熱載體進口壓力、溫度、出口壓力、溫度;循環泵運行情況。
(2)有機熱載體鍋爐可見受熱部分有無鼓皰、變形和滲漏;爐膛燃燒情況是否良好。
(3)燃燒設備(爐排、上煤、出渣、燃燒器)、鼓引風機運轉情況,除塵設備及排煙溫度是否正常。
(4)膨脹器液位應正常,膨脹器內有機載體溫度應低于70%;儲存罐內是否有熱載體,注油泵是否正常。
(5)管道閥門,法蘭聯接處有無泄漏;管道保溫是否完好。
(6)自控裝置是否正常投用。
3、巡回檢查路線:
(1)液湘爐
電控柜→爐前壓力表、溫度計→液位計→上煤機→爐排結構→有機熱載體鍋爐及爐膛燃燒狀況(燃燒器)→出渣機→除塵器→鼓引風機及煙風道→膨脹器→循環泵→過濾器→進出口管道閥門→儲存罐→注油泵→電控柜。
(2)氣湘爐
電控柜→爐前壓力表、液位表→安全閥(爆破片)→爐排(減速器)→熱載體爐體及燃燒狀況(燃燒器)→出渣機→注油泵→過濾器→膨脹器→油氣分離器→進出口管道閥門→儲存罐→循環油泵→電控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