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油鍋爐安全操作規程
1設備投運前的檢查與準備工作
⑴檢查導熱油填充儲油罐的油位,標尺刻度應于≤5%為宜。
⑵檢查導熱油循環管道應暢通,各連接閥門“開”、“關”位置應正確,管道各連接無泄漏。
⑶檢查燃燒器風機風葉應清潔,轉動應靈活,吸風口應無雜物,清潔。
⑷檢查點火電極間隙應正確,電極應清潔。
⑸檢查火焰罩及擴散盤應清潔。
⑹檢查油霧化噴嘴應無堵塞,無磨損變形,清潔。
⑺檢查燃油供油循環管路應暢通,燃油儲量應充足,過濾器應無堵塞,清潔。
⑻檢查火光探測器紫外線光電應清潔。
⑼燃燒器已合上門板,把燃燒器緊固在鎖緊止動螺母上,門板保險梢已插好,此時處于待命狀態。
⑽檢查電器設備應處于待命狀態。
2啟動
⑴接通主電源Mainswitch,4Q1,接通控制電源controlon5S4,此時指示燈15H4亮。
⑵起動報警,按Lamptest檢查各指示燈。
⑶檢查各輸入參數是否正確,推薦數值如下:KFM22:SP280,SA20,SDL0
SP3:100;SP4:260;SD3:1.0;SD4:1.0
導熱油流量計21D:左65,右100
爐膛排煙溫度:左440℃,右300℃
風門:點火25%,全負荷根據火焰燃燒情況調節。
⑷啟動燃油供油管道泵
⑸將5S6扭至heateron,7S3扭至Iburneron,此時13H1heaterpump亮,導熱油循環泵運行。
⑹啟動6S6startheater,燈亮后燃燒器應會自動點火燃燒。
⑺若進行步驟6時油是泠的,需用二指同時按6S6startheater及6S2coldstart,直至燃燒器起動。
⑻若完成以上步驟后燃燒器不能點火,允許重新起動點火,重復點火次數不允許連續超過二次,二次點火不成功,應間隔一定時間,觀察爐內無殘留可燃氣體后,才可以下一步的起動點火。
⑼油爐運行中應經常觀察燃燒室火焰及排煙情況,發現有不完全燃燒時應立即采取措施處理。
⑽使用輕油
斷開重油加熱器保護斷路器11Q1,接通自接繼電器,其余同使用重油相同。
3停爐
3.1常規停機
⑴停機停爐前應先與制板車間控制室取得聯系,并將認可停爐的聯系人記錄在案。
⑵將7S3扭至0burner,5S6扭至0off再扭至Ipumpon。
⑶停燃油供油管道泵。
3.2故障停爐:熱油鍋爐裝有自動調節保護裝置,并在下列情況下能自動停爐。
⑴液位降到低于極限位置
⑵出口熱載體溫度超過允許值時。
⑶出口熱載體壓力超過允許值時。
⑷循環泵停止運轉時。
⑸當熱油爐故障時,控制柜面板上相應的故障指示燈就亮,此時必須排除故障,然后按故障復位按扭burnersuppressor燃燒器才能正常啟動燃燒,如果故障無法排除,應及時報告專職人員,進行檢修。
3.3緊急停機
發生影響人身及機械安全故障時,使用“緊急停機”按鈕停機,并緊急通知制板車間,告知停機原因,事后必須將過程記錄在案。
4設備的維護保養
每班應有專人負責巡視檢查,并把檢查結果記錄在案。
⑴檢查導熱油的進、出口溫度壓力,每小時一次。
⑵檢查導熱油的流量指示,每小時一次。
⑶檢查燃燒器的燃燒情況,火焰及排煙情況,每小時一次。
⑷檢查鍋爐房的衛生情況,每班一次。
●每月應檢查儲油罐油位一次。
●每六個月應化驗導熱油一次。
●每個月檢修時應檢驗壓力表是否損壞,建議每六個月檢驗一次。
●每年應檢查爐膛并清除積炭一次。
⑸導熱油應最初運行三個月及每隔一年分析檢驗一次,檢驗內容有:殘碳、酸值、閃點、粘度。其中有兩項不合格或導熱油分解成份含量超過10%時,要更換或再生。
⑹有燃燒不完全的跡象或鍋爐停運時應吹掃燃燒器一次,清除風葉內、火光探測器、電極的塵垢。
5注意事項
1檢修人員應遵守公司的各項安全防護制度和《壓力容器安全監察規程》的有關規定。
2鍋爐受壓元件修理方案應報勞動部門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機構審批。
3檢修設備時應采取拉閘、掛牌、設專人看護、消防措施同步跟進等安全措施,確保人身安全與設備安全。
4導熱油嚴禁泄漏,如有泄漏應盡快修復,不得拖延。泄漏出來的油應盡快處理,建議用大量的沙覆蓋并及時清理。
篇2:導熱油鍋爐使用安全管理制度
1、有機熱載體鍋爐的使用、維護和檢修,應執行原國家勞動總局頒發的《有機熱載體鍋爐安全技術監察規程》。
2、接班前按規定巡視檢查各種設備,包括:水位表、壓力表、溫度計等運行情況,交接班時要核對運行記錄、清點用具,并詳細了解鍋爐運行情況。
3、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認真學習鍋爐有關方面的專業知識,不斷提高水平,確保鍋爐安全經濟運行。
4、使用鍋爐單位要配備專職或兼職鍋爐安全管理人員,管理人員要經過考核,取得《鍋爐管理人員資格證書》,方能從事鍋爐管理工作。
5、接班人員按規定、班次和規定時間提前到鍋爐房做好接班準備工作,并了解鍋爐運行情況。
6、交接班者提前做好準備工作,進行認真全面的檢查和調查,保持鍋爐正常。
7、交接班時,如果接班人員沒有到達現場,交班人員不得離開工作崗位。
8、交班人員應向接班人員介紹設備運行、水質化驗和鍋爐排污等方面有關問題,沒有辦理交接手續,交接人員不得離開工作崗位。
9、鍋爐安裝前,使用單位應寫出申請報告,持鍋爐有關資料到當地質量技術監督局辦理安全審批手續,未經許可,不得施工。
10、鍋爐安裝、修理和改造應有具有鍋爐安裝資格的單位安裝。鍋爐安裝必須接受當地鍋爐安全檢查部門的監督,經驗收合格后,由當地質量技術監督局發給使用登記證,方可使用。
11、為確保鍋爐安全運行,延長其使用壽命,必須堅持每天對鍋爐、管道和附屬設備進行日常維護、保養和檢修。
12、鍋爐投入使用后,使用單位不得擅自改變鍋爐結構、閥門和管路系統。
13、鍋爐設備是在不停爐的狀況下進行經常性的保養,運行的常壓鍋爐實行定期內外部檢驗。
14、跑、冒、滴、漏的閥門要及時檢修或更換。
15、鍋爐運行時保持鍋爐本體清潔,無污垢、無滲漏,無銹和腐蝕,認真詳細地填寫設備維修保養記錄。
16、鍋爐房是使用鍋爐單位的要害部門之一,除鍋爐房工作人員、有關領導及安全、保衛、生產管理人員外,其他人員未經許可不準入內。
17、當班人員要堅守崗位,提高警惕,嚴格執行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18、禁止鍋爐房存放易燃易爆等其它雜物,所需裝用少量潤滑油、清洗油的油桶、油壺,要存放在指定地點,并注意檢查燃燒中是否有爆炸物。
19、鍋爐在運行或壓火期間,房門不許鎖住或拴住,壓火期間要有人監視。
20、鍋爐房要配有滅火器材,認真管理,不要隨便移動或挪作他用。
21、出現事故及時上報,實事求是的寫出書面事故報告,待調查清楚,分清責任后,對玩忽職守造成事故損失,追究其責任,按價賠償。為了確保快速、有序和有效的應急反應能力,企業人員必須熟悉可能產生的各種緊急事故和應急行動。所有員工要接受安全和應急培訓,使他們熟悉警報,疏散路線,安全躲避場所等。此外,應急反應組織的成員要求進行專業培訓,并定期進行訓練和演習。
篇3:導熱油鍋爐發生事故后相應應急程序
1、導熱油鍋爐發生變故亂后,廠房啟動本廠房預案社團前一階段搶險,包括堵截及控制走漏源,火災初期撲救,監控并掩護周圍具備火災爆炸性質的傷害單元,即廠房、罐區用消防水噴淋,裝卸臺停止裝卸防止火勢蔓延發生二次變亂。
2、廠房同時迅速陳訴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值班室,接受應急救援指揮部指揮。(遇火災爆炸報火警119,職員急救報120,維護秩序報110)。
3、應急救援指揮部值班室接陳訴后,及時報信應急救援指揮部總指揮及各成員達到變亂現場。各成員及指揮部在總指揮統一指揮下履行本部分職責。緊迫情況下應先安排停工退料,后向總指揮報告叨教。
4、變亂部分,根據變亂嚴重程度判斷變亂是否可患上到有效控制,并向總指揮報告叨教是否應向特大出產安全變亂應急救援指揮部求援。
5、變亂部分根據現場走漏擴散類型、嚴重程度、物料量初步確定警戒地區范圍規模,報指揮部,將傷害區職員撤至安全地區范圍,在安全警戒組未來前,派人維持相關地區范圍的秩序,控制職員及車輛進出通道。
6、安全警戒組達到現場后,根據指揮部號令區分清楚禁區,擔負禁區表里治安以及交通指揮,社團糾察,在變亂現場設崗,增強警戒以及巡邏。廠房配合其對現場負傷、受困職員進行營救,尋找、并轉移到到地區范圍。在醫療職員未來之前廠房應踴躍進行搶救。
7、安全疏散組協助變亂部分根據風向,走漏物檢測濃度,隨時向總指揮陳訴變亂影響地區范圍的變化并建議涉及地區范圍職員是否。無檢測手段的需安排抽樣送監測站及化驗室進行分析。
8、確定疏散地區范圍后,指揮部應及時報信涉及部分疏散,接到疏散號令后,安全疏散組通過旌旗燈號、廣播社團并引導涉及地區范圍內職員沿優勢向迅速、有序地撤離傷害地區范圍,并到指定地占集結。
9、工程部搶險步隊迅速進行設備舉措措施突擊修理,控制變亂以防變亂擴展。搶險維修力量不夠時,及時向總指揮陳訴請求支援。
10、當導熱油鍋爐變亂患上到控制后,安全警戒組迅速封閉現場各個門道口,發生爆炸類變亂時,沿爆炸的殘局半徑封鎖,其它類變亂沿變亂發生現場以及污染地區范圍封鎖。公司迅速成立變亂調查小組,對現場進行采納攝像、拍片等取證分析,開展變亂調查。禁止其它無關職員進入。
11、小車隊隨時待命,保證公司應急救援各成員及外助的用車,車輛不夠時應向指揮部陳訴請求其它增援。
12、行政后勤處在總指揮及副總指揮指揮下,通過各種渠道,保證救援物資及時到位。
13、非變亂部分負責人必須聽從指揮部統一指揮,如接到停工、疏散號令后必須在指揮統一指揮下,有序穩當發進行停工以及職員緊迫疏散。
14、應急指揮部在公司資源、人力不足情況下,可請求友鄰單元、區特大出產安全變亂應急救援指揮部的協助。
15、所有導熱油鍋爐變亂搶險部分應緊密親密注意變亂成長及劃算情況,如變亂呈擴展趨勢,公司應急指揮部應及時向區特大出產安全變亂應急指揮部陳訴,啟動市應急救援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