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罐單位泄漏事故應急處置辦法
儲罐單位分兩種:一是液化石油氣使用單位,一般是幾立方米到50立方米;二是液化石油氣專業儲存單位,有臥罐和球罐,罐多量大,消防設施完好,這種泄漏事故的處置十分復雜和危險,如判斷不準,組織不嚴密,措施不到位,就會發生惡性傷害事故。根據安全評估的結果,一般應得出兩種結論,一是可以實施止漏作業;二是及早點火引爆,以避免更大的危險,然后再實施冷卻、滅火;止漏。
可以實施止漏作業的3個條件:(1)可以有效地疏散下風和側下風的人與車;(2)可以斷絕下風和側下風的火種、用電設備等任何足以引爆的火種和能量;(3)可以控制泄漏量在估算的安全區域內。
止漏行動的具體部署和措施如下:迅速實施警戒;疏散人、車并斷絕所有火種;單位消防控制中心處于上風時應及時啟用水噴淋系統。
已經到場和增援途中的消防車應做到:(1)堅持選擇上風側上風方向的道路行駛;(2)堅持停靠在上風或側上風方向的水源邊;(3)堅持在明確總指揮意圖后實施行動;(4)堅持選擇上風或側上風方向的通道鋪設水帶線路;(5)堅持在上風或側上風建立分水和水槍陣地;(6)堅持在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護條件下進入氣體擴散區域實施止漏作業。
止漏作業應事先充分估計到所用的器材一次到位;進入到氣體擴散區域內的人員必須貼體穿著全棉衣服,戴上頭罩和手套,再外加防毒衣和空氣呼吸器,作業人員應使用不發火工具,做好防止產生靜電和磨擦產生火星的各種可能性的預測。作業人員必須精干,并登記進入,根據用氣量,規定返回時間;一旦進入作業區應有效實施梯隊掩護,直至進入水噴淋區域;掩護水槍應從不同供水線路接出以防供水中斷。堵漏任務完成后,要重視溢出氣霧的流向,上風和側上風應設置一定的水霧水槍予以控制和向上托起,使氣霧有序朝下風或側下風安全的開闊地帶自然消散;明顯的液化石油氣氣霧被驅散后,要對低洼處、下水道內等繼續噴水,最后進行測爆,待確定安全后,才能解除警戒區域。救災活動期間要對內部與外部的照相、攝像、電臺、手機、照明設備使用者加強管理,以防不測。
及時點火引爆的先決條件是:無法有效地疏散下風和側下風的人與車;無法斷絕下風和側下風火種和停用電器設備設施;無法控制漏泄氣霧的擴散范圍。
點火引爆之前的準備工作:將人員撤離至距氣霧區域一定的安全距離范圍內;消防車輛與人員應集結在上風和側上風區域并靠近水源,明確各車輛供水形式與任務,包括水帶鋪設線路,向泄漏口火點及鄰罐實施冷卻的分水陣地等;充分估算實際水源狀況和冷卻用水總量。
及時點燃引炸的方法:發信號彈、燃放煙花、投擲火種等方式。點燃引爆形成穩定燃燒后,外圍消防車可以向內移動,占領區域內的可用水源,此時已不存在風向的要求。這時的作業要注意,壓力較低時可直接滅火堵漏;導流或火炬放空泄壓,待時機成熟后再滅火堵漏;保持穩定燃燒,待壓力下降后再滅火堵漏。按堵漏要求,要做好安全防護工作。事前應準備好點火棒,一旦冷卻水流將火意外熄滅,應重新點燃;止漏結束后繼續保持不間斷水霧保護,直至將泄漏的液化氣全部自然消散為止;待測爆檢查視為安全后逐步停止射水。全部停水后,要檢查止漏情況,以及檢查事故罐和相鄰罐的安全狀況。
篇2:儲罐防腐工程質量保證措施
儲罐防腐工程質量保證措施
1、質量目標
1.1工程質量一次交驗合格率100%。
1.2單位工程質量一次交驗合格率100%。
1.3防腐工程優良率95%以上。
1.4爭創撫順石化優質工程。
2、建立完善的項目部質量保證體系(見圖3),各專業責任人員按照質量保證體系程序文件的要求,搞好材料的到貨驗收、施工技術保證、質量檢驗、設備保障等日常業務,確保質量體系的正常運行。
3、質量保證體系人員按照公司質量手冊開展日常工作,嚴格執行本項目的質量計劃。
4、實行質量責任制
由項目經理、質量員、各班組長,對分項工程進一步細化、量化,各班組應明確其所干工序的質量檢查標準和評分標準,并由質量檢查人員做現場紀錄,并于當日將紀錄結果匯總給項目經理,交當日的生產會議評定,評定結果紀錄在案。
5、落實、兌現質量責任制
項目經理定期(每月)召開由項目副經理、質檢員、各班組長參加的質量分析評比會議,對各班組所干工序的質量檢查評定紀錄進行綜合評定,評定結果直接和其工資、獎金掛鉤,并作為年終評定的主要項目。
6、現場監督指導和短期培訓相結合
增強全員質量意識,技術員和質量檢查員負責施工各班組的質量意識教育和短期技能培訓,并配合業主、監理和有關部門監督各班組按照施工規范和設計要求施工,做到一級抓一級,一級帶一級,層層承包,分級負責。
7、自檢和互檢相結合,現場施工各班組嚴格按照規范操作,作好自檢,各班組長配合質檢員作交叉檢查。
8、作好交接和隱蔽紀錄,明確責任、互不扯皮,各工序的完工交接要有班組長的簽證,上道工序沒有質量合格紀錄決不交接,需要隱蔽的工序自檢合格后,報業主、監理的有關人員進行檢查,合格后作好隱蔽紀錄。進行上下道工序交接手續。
9、互相學習,共同提高各班組開展勞動技能競賽,互相學習,取長補短,不斷總結施工經驗,共同提高,
10、質量保證技術措施
10.1施工現場管理人員要熟練掌握本專業的規范、標準,設計要求,作好工程技術交底。對材料說明書認真審核,并做必要的檢驗。
遵循以下程序控制施工的質量:
材料的采購、檢驗、存放保管、入場--施工環境(特別是冬雨季施工要早做準備)--技術交底和規范的貫徹--質量承包責任制一包到底--班組的自檢、互檢監理、總包的質量監督、檢查--檢查結果的反饋--反饋信息的匯總、統計、必要的返工--落實獎懲--施工過程的質量意識提高、施工手段提高、管理制度的進一步完善--聯合驗收、綜合評定。
10.2關鍵工序的質量控制點
10.2.1原材料檢驗甲供或自購原材料必須有檢驗報告或合格證,經聯合驗收合格方可入庫并使用。
11、質量保證體系(略)
篇3:輸油崗位風險評估儲罐抽癟
1.風險預想:儲罐抽癟。
2.風險危害:損壞油罐,燒毀泵機組。
3.原因分析:
(1)檢尺不準確,未及時倒罐;
(2)呼吸閥、液壓安全閥堵塞;
(3)泵與儲罐呼吸閥排量不匹配。
4.預防措施:
(1)檢尺準確;
(2)加強日常檢查和維護,對阻火器、呼吸閥要做到暢通靈活,防堵塞、防粘結、防卡死,并定期進行技術鑒定和檢修,冬季注意防凍。
5.綜合評估:
(1)人員
(2)財產高
(3)環境
(4)影響中
6.應急措施:立即停泵,及時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