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職業性突發事故應急處理程序

職業性突發事故應急處理程序

2024-07-15 閱讀 7353

一、事故報告受理登記:

報告人單位、姓名、聯系電話、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有害因素名稱、危害范圍、程度、對救援的要求等,然后立即報告有關領導,并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

二、事故現場衛生監測:

職化所人員在接到事故發生的報告后,應立即組織該所人員攜帶相應的毒物監測儀器,以及個人防護用品等,在最短時間內趕赴現場,開展事故現場衛生監測。如現場已經改變,必要時可以模擬現場狀態進行監測。

三、事故調查處理:

與市衛生監督所和相關部門的人員一道對事故發生的經過、原因、人員傷亡情況和危害程度進行調查,分析事故責任,提出對責任人的處罰意見,提出防范事故再次發生所應采取的改進措施的意見。

四、事故調查處理報告。

篇2:職業性健康檢查管理規定規范

第一條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及衛生部《職業性健康檢查管理規定》等有關規定,為了預防和早期發現職業禁忌癥和職業病患者,保障職工在生產過程中的健康,促進石油化工事業的發展,特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企事業單位都要做好職工上崗前體檢,根據體檢結果分配相應的工作。

第三條對從事有毒有害作業和對健康有特殊要求的作業人員的職業性健康體檢,體檢

周期按衛生部衛監發[1997]第60號文件執行,在該文件中有害作業種類未作規定的,按集團公司《健康監護技術規范》中有關規定執行。

第四條凡地方衛生行政部門對職業健康檢查有特殊規定的項目,也應遵照執行。

第五條有毒有害作業職工職業性健康檢查受檢率必須達到100%。

第六條體檢中發現與職業因素有關的疾病或職業禁忌癥,要填寫體檢結果登記表和處

理意見書,轉交受檢單位領導和有關部門;工種不適者,要予以調換。

第七條職防部門要將體檢結果填入職工健康檔案。

第八條體檢中發現疑似職業病例,要做進一步檢查,并由職業病診斷機構確診。

第九條體檢中發現群體反應,可能與接觸有害因素有關時,要對作業環境進行衛生學

調查、評價。

第十條對從事有毒有害作業職工體檢時,必須對該作業場所有毒有害因素進行監測。

第十一條各企事業單位職業衛生主管部門負責對本規定的監督執行。

篇3:軋鋼廠職業性危害因素預防措施

1.生產過程

軋鋼廠產品雖有多種(如鋼板、鋼絲、鋼筋、鋼軌等),但生產過程基本相同,即將金屬放在加熱爐中加熱,然后將加熱好的金屬放在各種軋鋼機上軋制成鋼材,再加以精整,用剪斷機切斷,用氣切法切割,鏟掉不要的部分及進行表面處理(如淬火、酸洗、鍍鋅等)。軋鋼廠的基本設備是加熱爐、粗軋和精軋的軋鋼機,開動這些機器的動力裝置以及各種不同的輔助機械,包括起重運輸裝置等。現代化的軋鋼廠,全套生產中只需少數人在操縱室內管理,其設備有翻鋼機、升降機、輸鋼機(滾道)、自動軋鋼機等;軋好的鋼材,用電磁吊車及時運出車間,堆放在室外空曠場所。

2.職業性危害因素和預防措施

主要的危害因素為高溫和輻射熱。不僅加熱爐表面和被加熱的鋼鐵本身是熱源,用金屬板鋪成的地面及機器設備等也都是熱源,因此,軋鋼廠夏季室內外溫差可達15~20℃。在散放很多熱量的地點,往往同時伴有一氧化碳。為了消除高溫、熱輻射對工人健康的影響,首先應加強廠房的有組織自然通風,軋鋼機旁工人操作地點應設置隔熱屏及局部送風,以減少赤熱的鋼材所散放出的高溫、熱輻射。吊車及軋鋼操作臺可安裝冷風機,使用制冷空調降溫。中小型軋鋼廠,如不能實行自動化操作,應盡量采用正、反、立圍盤來改善勞動條件。此外,可采用小換班制,每15rain換班一次,以縮短受高溫、熱輻射影響的時間,并能及時在涼爽舒適的休息室內休息和飲用清涼飲料。在切斷軋制鋼材的機械上進行噴水,可以降低溫度和防止鋼屑的飛揚。

防止噪聲的影響,可使用防噪聲耳塞或耳罩。采用電子計算機進行生產的軋鋼廠,在使用銫及60鈷等放射性元素進行測厚等作業時,有放射線(主要是7射線)的危害,須加強對工人的防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