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職業性眼病基本預防知識

職業性眼病基本預防知識

2024-07-14 閱讀 9579

化學品溶液、粉塵或氣體進入或接觸眼部,都可引起眼部損傷,統稱為化學性灼傷,一般多發生在化工廠、實驗室或施工場所,其中最多見的有酸性和堿性灼傷。酸、堿灼傷,可帶來嚴重后果,引起視功能或眼球的喪失。因化學灼燒是進行性的,盡快清除進入眼部的化學品是阻止病情發展的關鍵。現場急救處理極為重要。

現場急救處理主要措施是沖洗眼部。可就地取材,用大量清水或其它水源反復沖洗,沖洗時應翻轉眼臉,轉動眼球,暴露穹窿部,將結膜囊內的化學物徹底洗出或至少沖洗30分鐘后,現場處理完后,送至醫院進行治療。

工業電焊、紫外線消毒燈、高原、雪地及水面反光等都可造成眼部紫外線損傷,稱為電光性眼炎或雪盲。二者只是稱謂和致病方式不同,其病理改變及臨床表現一樣。現實生活中以電焊工發生率最高。紫外線對組織有光化學作用,使蛋白質凝固變性,角膜上皮壞死脫落,一般在照射后3-8小時發病,有強烈的異物感、剌痛、畏光、流淚及瞼痙攣,結膜混合性充血、水腫、角膜上皮有點狀脫落,熒光素染色陽性。24小時后癥狀減輕或痊愈。

治療主要是對癥處理,減輕疼痛。可用1%潘妥卡因眼藥水滴眼,每天2-3次,其次用抗生素軟膏包扎。預防電光性眼炎的主要措施為加強個人防防,在電焊操作或置身高強度反光環境時,應配戴防護罩或眼鏡。

篇2:園林綠化災害預防知識規范

園林植物災害主要有以下幾種:旱災、水災、風災、滑坡、凍害。

一.旱災及預防

在炎熱夏季,當天氣長期干燥無雨,園林植物會因溫度高、蒸發量大失水而發生旱災。發生旱災時應采取以下措施加以緩解:

1.1加強園林植物日常養護管理,保證水源供應,確保園林植物灌溉用水得到足量保證。

1.2當干旱特別嚴重時,集中人力進行突擊抗旱,必要時應組織人力挑水或從遠處運水,確保小區重點地區園林植物不被旱死。

1.3對于花木基地內的花木,可將其搬運到大樹下、遮陽網或蔭棚內,防止太陽照射灼傷花木。

1.4旱災發生且人力、水源不足的情況下,應優先保證重點觀賞區的植物得到足夠的淋水,不出現干旱枯萎現象,其他地方每隔一定時間淋一次水,保證不旱死即可。

二.水災及預防

在梅雨季節,長期降雨,會導致植物經常處于水浸狀態形成水澇或被雨水沖毀。預防水澇應采取以下措施:

2.1在植物種植前應做好平整場地工作,保證種植面有適當的坡度,修建排水設施,方便排水,避免積水。

2.2經常檢查排水管道及排水溝,對堵塞應及時疏通。

2.3每次降雨過后,對水浸的綠化地帶進行人工排澇。

2.4對于被雨水沖毀的綠化植物應及時進行補栽補種。

2.5對于花木基地內花木,::除做好應有的排水溝等排水設施外,降雨過后還要用細木棍或細鋼筋在積水的花木盆內插孔,協助排水。

2.6在天氣預報將出現大暴雨時,應將可能被水浸的地方的花木搬到高處。

2.7在梅雨季節,應抓住雨停間隙,對植物噴施瑞毒霉等內吸性防腐藥劑以防腐爛病。

三.風災及預防

風暴經常伴隨著降雨襲來,刮倒樹木,摧毀建筑設施,造成極大災害。風暴來臨前應做好以下預防工作:

3.1檢查疏通排水溝及排水管道,防止因排水不暢導致園林植物被暴雨沖刷。

3.2新栽喬木要加固支撐3~6個月以上,對高度超過10m的應支撐一年以上,在風暴來臨前加固支撐,對其他高大喬木也要加固。

3.3對花木基地,應經常檢查蔭棚及遮陽網骨架是否牢固,不牢固的骨架要重新綁扎及搭建;應經常巡查大植物枝葉,及時將枯黃或有可能掉下的枝葉清除。

3.4在4~6級的風暴來臨前應將架上的盆景用鐵絲固定,風力高于7級的,應將架上的盆景全部搬到地上。

3.5對于部分觀賞價值高、又易被風吹倒的室外盆栽或盆景類,應在風暴來臨前搬入室內或蔭棚內保存。

當風暴來臨時,當崗員工應至少每半小時巡查一次本崗位花木,發現被吹斷吹倒的應及時給以處理,自己無法處理的應及時匯報主管,由主管組織人力進行搶救。

風暴過后,對倒伏的植物,要在一天內扶起栽上并支護樹架,對吹折的樹枝要在兩天內全部修剪掉并清除園區外。

四.滑坡及預防

有些住宅小區內地勢起伏較大,很可能會因為雨水長期沖刷導致沙土流失,邊坡失穩,出現山體滑坡現象。

為預防山體滑坡,應采取以下措施:

4.1設擋士墻,::加固邊坡。

4.2在陡坡或山體上面開設截水溝,不使雨水直接沖刷坡面,減小下滑力。

4.3在坡面種植草或地被固坡植物加以覆蓋,防止雨水沖刷裸土面。

4.4當崗員工及園藝師應經常巡查管轄范圍內的斜坡,發現有滑坡跡象的地方及時采取措施加以預防。

當滑坡發生時,應注意:

4.4.1及時匯報,由公司對滑坡地段及塌方地段進行搶險。

4.4.2對滑坡地段及塌方地段,應立即在上面開挖截水溝,避免滑坡繼續發展。

4.4.3清除泥土,防止弄臟環境。

4.4.4對塌方或凹陷的綠化地段應予以回填土壓實,再鋪設草坪及栽種相關植物。

4.4.5在不能確定安全前,不要站到滑坡滑動體上或附近,以防發生意外。

五.凍害及其預防

當原產熱帶或亞熱帶地區園林植物,突然遭受低溫影響時,將會發生凍害,嚴重時植株全部凍死。防止凍害發生,通常情況下應采取以下措施:

5.1露天栽植的不耐寒棕櫚植物,應在低溫季節來臨前,用草繩、草墊或農膜等將樹干裹住到一定的高度,防止樹干凍死。

5.2對

露天擺放的觀葉植物或盆景類,應在低溫降臨前搬入蔭棚或溫室內,確保植物不被凍死。

5.3在花木基地,應在蔭棚及育苗床上覆蓋一層薄膜加以封閉,無法移入室內的花木,也應排列整齊用農膜加以覆蓋,提高內部溫度,防止凍傷花木。

當凍害發生后,應經常觀察受凍植物有無復活的可能,并注意:

5.3.1對凍害嚴重、沒有恢復可能的植物應即時更換,以免影響小區景觀。

5.3.2對雖受凍害,但不影響其生命生長的,應剪去凍死枝條、莖葉,加強養護管理促使恢復生機。

5.3.3對于受凍程度嚴重,但仍有恢復生機可能的植物,應將其先移栽于花木基地內加以重點養護,待生長正常后再加以利用。

篇3:職業性眼病基本預防知識

化學品溶液、粉塵或氣體進入或接觸眼部,都可引起眼部損傷,統稱為化學性灼傷,一般多發生在化工廠、實驗室或施工場所,其中最多見的有酸性和堿性灼傷。酸、堿灼傷,可帶來嚴重后果,引起視功能或眼球的喪失。因化學灼燒是進行性的,盡快清除進入眼部的化學品是阻止病情發展的關鍵。現場急救處理極為重要。

現場急救處理主要措施是沖洗眼部。可就地取材,用大量清水或其它水源反復沖洗,沖洗時應翻轉眼臉,轉動眼球,暴露穹窿部,將結膜囊內的化學物徹底洗出或至少沖洗30分鐘后,現場處理完后,送至醫院進行治療。

工業電焊、紫外線消毒燈、高原、雪地及水面反光等都可造成眼部紫外線損傷,稱為電光性眼炎或雪盲。二者只是稱謂和致病方式不同,其病理改變及臨床表現一樣。現實生活中以電焊工發生率最高。紫外線對組織有光化學作用,使蛋白質凝固變性,角膜上皮壞死脫落,一般在照射后3-8小時發病,有強烈的異物感、剌痛、畏光、流淚及瞼痙攣,結膜混合性充血、水腫、角膜上皮有點狀脫落,熒光素染色陽性。24小時后癥狀減輕或痊愈。

治療主要是對癥處理,減輕疼痛。可用1%潘妥卡因眼藥水滴眼,每天2-3次,其次用抗生素軟膏包扎。預防電光性眼炎的主要措施為加強個人防防,在電焊操作或置身高強度反光環境時,應配戴防護罩或眼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