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氨水灼傷眼睛急救措施

氨水灼傷眼睛急救措施

2024-07-14 閱讀 2140

當眼部被氨水灼傷后,必須要采取急救措施,如果處理不當,會造成角膜潰瘍、穿孔,并進一步引起眼內炎癥,最終導致眼球萎縮而失明。

當眼睛被灼傷后,現場搶救的首要措施就是立即就地做眼部沖洗。最好用弱酸液(3%硼酸液)沖洗。如果現場沒有,可用一般清潔水沖洗。

沖洗時務必拉開上下眼瞼,因為閉眼沖洗不僅毫無治療作用,還可促使氨水向深部滲入。也可以把患者面部浸入一盆清水中,拉開眼瞼,擺動頭部清洗。一般沖洗要持續5-10分鐘,然后送往醫院做進一步處理。

眼部被氨水灼傷會產生比較嚴重的后果,所以必須要做好一系列的防護措施。

在應用氨水的作業時,應在作業者身旁安放一盆清水,以防萬一;在氨水運輸過程中,應隨身攜帶2-3只盛滿3%硼酸液的水壺,備以急救沖洗;配制一定濃度氨水時,應戴上風鏡;使用氨水時,作業者應在上風處,防止氨氣刺激面部;操作時要嚴禁用手揉擦眼睛,操作后洗凈雙手。

篇2:防止觸電電弧灼傷事故

1現場作業應嚴格執行《安全工作規程》和“兩票”管理制度,嚴禁無票工作、無票操作或不按程序執行“兩票”的行為。進行電氣作業時,電氣工作人員必須穿絕緣鞋和戴絕緣手套,穿工作服,嚴禁穿化纖衣服進行電氣作業。

2高壓電氣設備上工作的人員必須經過專業技術培訓,工作前應得到運行人員的許可并辦理相關手續;嚴禁強行破壞各類電氣設備閉鎖裝置;嚴禁違章移動、拆除、破壞安全防護以進入帶電區域;嚴禁檢修人員擅自擴大電氣設備檢修工作范圍和改變工作內容。

3升壓站電氣運行人員在倒閘操作時,必須由兩人執行,其中一人對設備熟悉者作監護人,另一人操作。雨天操作應有防雨措施,雷電或惡劣天氣時嚴禁操作。電氣設備倒閘操作,必須認真、嚴肅、正確使用操作票,在實施操作過程中執行倒閘操作“六把關”即操作準備關、操作票填寫關、操作接令關、模擬盤預演關、操作監護關和操作質量檢查關。

4運行人員巡視電氣設備時,應穿絕緣鞋、戴安全帽,一般應由兩人一起進行。經領導批準允許單人巡視電氣設備時,不得進行其他工作,不得移開或越過設備區安全遮欄。雨天巡視電氣設備應穿絕緣靴,不得靠近避雷器或避雷針

在高壓設備作業時,人體及所帶的工具與帶電體的最小安全距離,應符合下表要求:

電壓等級(kV)

最小安全距離(m)

10及以下

0.35

20~35

0.6

66~110

1.5

220

3.0

330

4.0

500

5.0

750

8.0

±800

9.3

1000

8.7

在低壓設備作業時,人體與帶電體的安全距離不低于0.1m。

當高壓設備接地故障時,室內不得接近故障點4m以內,室外不得接近故障點8m以內。需進入時,必須穿絕緣靴,接觸設備的外殼和構架應戴絕緣手套。為了警示現場工作人員和其他人員,在工作地點和相關位置,懸掛“禁止合閘,有人工作”、“止步,高壓危險!”等標示牌。

5檢修人員在電氣設備(線路)上工作,應做好四項組織措施(工作票制度、工作許可制度、工作監護制度、工作間斷、轉移和終結制度)和四項技術措施(停電、驗電、裝設接地線或合接地刀閘、懸掛安全標示牌和裝設臨時遮欄),保證不發生人身傷亡事故。

6嚴格執行防止觸電的五條禁令。

1)嚴禁不使用工作票在電氣設備上工作;

2)嚴禁未經驗電,且在工作地段未掛接地線的情況下,在高壓設備上作業;

3)嚴禁約時停、送電,送、配電線路停電作業必須使用“停電區域圖”;

4)嚴禁無人監護單人在高壓設備上工作,作業前應嚴格遵守懸掛標示牌和裝設遮攔的規定;

5)嚴禁使用未經考試合格的農電員、農民工等非電業工作人員在高壓設備上工作。

7在配電盤(柜)、電源箱內工作時應停電作業,特殊情況不能停電工作的,應用絕緣板或采取其它安全措施;拆接線前核實無誤后進行,設備檢修中電纜或電線接頭拆開后,必須短路接地;鋸電纜線前應驗明停電并核實無誤。

8在電纜溝附近進行開挖、打樁等工作前應先查清圖紙,摸清地下電纜分布情況,并應由有經驗的人員在場指導,以確定電纜敷設位置及確保不損壞運行電纜和其他地下管線。直埋電纜附近應設置明顯的標記。

9非電氣人員進入帶電設備區域施工,應辦理工作票采取可靠安全措施,對裸露的帶電部分要用網狀圍欄隔離并掛安全警告標志牌。

10臨時電源接線必須規范,電源線、照明電線、燈具等應絕緣良好,并應裝設漏電保護器。臨時電源應使用膠皮水線或電纜,電源線不準隨地亂拉,應懸空架設或放入電纜溝內,非電氣人員嚴禁裝拆或移動臨時電源。

11所有的電氣設備外殼必須有良好的接地,防止漏電傷人;臨時使用的電源箱、開關刀閘和插座必須使用漏電保護器。

12對電氣設備做高壓試驗時,試驗設備區域要裝設安全圍欄,并掛“止步、高壓危險”標志牌;試驗現場裝設臨時遮欄,掛“止步,高壓危險”標示牌,并由專人看護;試驗前應交待安全注意事項,通知工作人員撤離現場;被試設備兩端不在同一地點,兩端應派專人看守;在加壓前必須要與接線員聯系清楚,撤離后方可加壓,加壓試驗時人員遠離設備;試驗結束后應先斷開電源,并將被試驗設備短路接地,充分放電。

13使用的電動工器具,必須符合《安全工作規程》及有關安全技術標準的要求;嚴禁使用未經檢查試驗的電動工器具,使用移動式電動設備必須使用漏電空氣開關,并按規定裝設接地線;在電感、電容性設備上作業前或進入其圍欄內工作時,應將設備充分接地放電后方可進行。

14在帶電電氣設備旁或高壓線下起吊物體,起重設備應可靠接地,注意與輸電線的安全距離,必要時制定好防范措施,并設電氣監護人監護。升降車、汽車吊在電氣設備附近行駛時,應由專人引導、指揮;使用升降車、汽車吊應安置平穩牢固,吊臂與帶電體部分要保證足夠的安全距離;吊臂升降、移動注意帶電距離。

15在風電機組機載升壓變上或周圍進行維修工作時,必須切斷變壓器電源并掛接地線,相關設備上應懸掛相應標示牌,必要時在地面來電設備附近設專人看守直至工作結束;需要對變頻柜進行斷電檢修時,至少要在斷電后15—20分鐘(注:廠家提供明確放電時間要求的,按照廠家要求執行)后才可打開柜門,并應首先測量直流側電壓,待其降到安全值之后才可操作。需要接觸變頻器控制板時,應首先釋放本人身體殘存的靜電。

16在巡視檢查時如發現有威脅人身安全的缺陷,應采取全部停電、部分停電或其它臨時性安全措施。工作中所有拆除的電線要處理好,帶電線頭包好,以防發生觸電。

17在帶電設備周圍嚴禁使用鋼卷尺、皮卷尺和線尺進行測量工作。

18風電機組安裝、調試、維護檢修過程中,起吊物品采用的臨時纜繩應由非導電材料制成,起吊作業時,必須與可能觸及的帶電設備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

19使用風電機組機艙吊機從塔架外部起吊設備時,機艙輪轂應朝向線路,必須確保與附近輸電線路等電氣設備有足夠的安全距離。

20凡從事電氣設備運行操作、檢修維護等作業人員,必須按國家法律法規、部門規章及規范性文件要求經專業技術培訓后持證上崗,風電場全體人員應熟悉緊急救護知識,每年對全體人員開展一次觸電緊急救護培訓。

21個人防護用品—高壓絕緣鞋(靴)、高壓絕緣手套等必須選用具有國家質監部門頒發“生產許可證書”資質單位的產品;絕緣安全用具—絕緣操作桿、驗電器、攜帶型短路接地線等必須選用具有“生產許可證”、“產品合格證”、“安全鑒定證”的產品,工作時必須使用在檢驗周期內且貼有“檢驗合格證”標簽的絕緣安全用具;手持電動工具必須有有效的“產品合格證”,使用前必須按標準進行檢查檢驗,無“檢驗合格證”標識或超過檢驗周期(六個月)不得使用。

22高壓電氣設備帶電部位對地距離不滿足設計標準時,周邊必須裝設防護圍欄,門應加鎖,并掛好安全警示牌。在做高壓試驗時,必須裝設圍欄,并設專人看護,非工作人員禁止入內。操作人員應站在絕緣物上。

23電氣設備必須裝設保護接地(接零),不得將接地線接在金屬管道上或其他金屬構件上。接地網應按規定由有資質的部門定期測試。

24當發覺有跨步電壓時,應立即將雙腳并在一起或用一條腿跳著離開導線斷落地點。

25嚴禁濕手觸摸電源開關以及其他電器設備,嚴禁不停電移動電焊機。

篇3:后勤崗位風險評估化驗員被腐蝕性液體灼傷

1.風險預想:化驗員被腐蝕性液體灼傷。

2.風險危害:造成人身傷害。

3.原因分析:

(1)藥品、試劑標簽不明,使用有誤;

(2)藥品儲存、擺放不合理,搬運腐蝕性液體時用力過猛或注意力不集中造成試劑瓶破裂;

(3)稀釋濃硫酸、鹽酸、氫氧化鈉等強腐蝕性液體時操作程序錯誤;

(4)使用腐蝕性液體時未戴耐酸堿手套。

4.預防措施:

(1)藥品、試劑有標簽,不能混用;

(2)藥品儲存、擺放合理,搬運和使用強腐蝕性試劑時輕拿輕放,集中注意力;

(3)嚴格遵守操作程序稀釋濃鹽酸、硫酸、氫氧化鈉等強腐蝕性試劑;

(4)使用腐蝕性試劑時必須戴耐酸手套。

5.綜合評估:

(1)人員中

(2)財產中

(3)環境低

(4)影響

6.應急措施:

(1)酸類灼傷:先用大量清水沖洗,再用飽和碳酸氫鈉沖洗;

(2)堿類灼傷: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再用2%醋酸溶液沖洗;

(3)氨水灼傷:用2%硼砂沖洗;

(4)眼睛灼傷:可用洗瓶流水沖洗(不要讓水流直射眼球,也不要揉眼),水沖洗后,如是堿灼傷,再用20%硼酸淋洗;如為酸灼傷,則用3%碳酸氫鈉沖洗;

(5)各類灼傷經過現場處理后,及時送往醫院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