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衛生基本知識規范
一、什么叫職業病?
職業病是指在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質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二、職業病有哪些危害?
《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類目錄》,將主要的職業病危害分10類:粉塵類,放射性物質類(電離輻射),化學物質類,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導致職業性皮膚病的危害因素,導致職業性眼病的危害因素,導致職業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職業性腫瘤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其它職業病。
三、如何做好職業病的預防工作
1、用人單位應對勞動者進行職業衛生教育和培訓工作。
對勞動者進行必要的職業病預防知識培訓是減少和杜絕職業病的有效之舉。《職業病防治法》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對勞動者進行上崗前的職業衛生培訓和在崗期間的定期職業衛生培訓,普及職業衛生知識,指導勞動者正確使用職業病防護設備和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
2、用人單位應對勞動者提供職業健康檢查、職業病治療、康復等職業病防治服務。
《職業病防治法》規定,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按照規定出資組織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并將檢查結果如實告知勞動者
3.其它應做好的職業病防治工作,用人單位應了解工作場所產生或者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應當采取的職業病防護措施,應當在醒目位置設置公告欄,公布有關職業病防治的規章制度、操作規程、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檢測結果。在嚴重產生職業病危害的作業崗位,應當設置預防措施的警示牌。載明產生職業病危害的種類、后果、預防以及應急救治措施。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時,應當將職業危害如實告訴勞動者,并在勞動合同中注明,不得隱瞞或者欺騙。同時單位應提供符合防治
職業病要求的職業病防護設施和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改善工作條件。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提供的職業病防護用品不符合要求的,勞動者不得使用。
四、用人單位履行職業病防治的主要職責
用人單位應當履行的職責包括:健康保障義務,為勞動者提供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和衛生要求的工作場所、環境和條件;職業衛生管理義務;保險義務,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參加工傷社會保險;報告義務,用人單位應當及時如實向衛生行政部門申報職業病危害項目,報告職業病危害事故和職業病危害檢測、評價結果;衛生防護義務,用人單位必須設置有效的職業病防護設施,并為勞動者提供個人防護用品;職業病危害檢測義務,用人單位應當定期對工作場所進行職業病危害檢測評價;職業病危害告知義務,用人單位應當知悉其產生的職業病危害,不得隱瞞其危害;培訓教育義務,用人單位對勞動者應當進行上崗前、在崗期間的職業衛生培訓和教育;健康監護義務,用人單位應當組織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勞動者進行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勞動者申請職業病診斷或鑒定時,用人單位應當如實提供職業病診斷所需的有關職業衛生和健康監護等資料。
篇2:水電安裝基本知識注意事項
水電安裝基本知識與注意事項
一、弱電系統施工的技術要求:
1.電話線必須使用專用電話線穿管進行鋪設,進戶路數必須要求≥2路線,不足路線應予補足。
2.有線電話閉路線必須采用符合要求的同軸電纜線(寬頻為5?),并嚴禁對接。
3.注:有線網絡路的彎曲半徑必須≥8D(R為64mm)。
二、電氣開關、插座的安裝定位:
1.開關安裝位置離地面高度宜為1400mm左右,安裝在門邊的開關與門框距約為150―200mm。兒童房開關高度宜為1000mm。
2.插座安裝位置應離地面高度為300mm,插座接線應上為接地、左零、右相。開關、插座等器件應安裝牢固、端正,與墻體間隙≤1mm,同一室內安裝高度差≤5mm。導線與暖氣、熱水、燃氣管道間的間隔平行時應≥300mm,交叉時應≥100mm,電氣開關接頭與燃氣管間距離≥300mm。
3.開關、插座的面板必須待油漆全部結束后進行安裝。
三、吊平頂內的線路排放要求:
1.吊平頂內的各種強、弱線嚴禁裸露,必須穿管排放,應將線管固定在吊架及木龍骨上。2.必須做到一只燈配一只接線盒,接線盒的設置位置應便于維修,并加蓋板。導線穿軟管接至燈位,其長度不得超過1m。相線進開關,零線進進燈頭。強、弱電的導線均不得吊平頂內出現裸露。
四、燈具的安裝要求:
1.燈具必須待施工全部結束后進行安裝,燈具安裝必須達到牢固、安全的要求。
2.吊燈安裝嚴禁使用木橛進行固定,必須采用膨脹螺栓或美固釘進行固定,安裝在面積較大廳中的吊燈宜采用雙路開關進行控制。
3.日光燈安裝時必須在燈架底部作防火絕緣處理,具體方法為:日光燈底部加小塊長條瓷磚或加小塊長條面石膏板作絕緣及防火層,特殊條件下必須墊加絕緣板。
4.包膠布時,先包2層防水膠帶,再包2層絕緣膠帶。
五、其他注意事項:
1.現場嚴禁帶電頭裸露,嚴禁用鐵釘、線頭等直接插入插座取電。
2.拆墻施工前對前墻面開關、插座、過度盒、網線、電話、電視等做一定了解,防止造成不必要的損壞(建議與物業協調),并斷開配電箱總電源。
3.電氣完工后由電工施工員繪制出電路圖(電氣排列平面圖、系統圖、圖例)。
4.通電施工操作時應穿好絕緣鞋,必須兩人以上操作,嚴禁穿著短衣褲進行工作。
篇3:成本會計職責基本知識
成本會計是指為了求得產品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而核算全部生產費用的會計。以下讓我們一起來了解成本會計基本知識。
一、成本的涵義
成本是商品經濟的產物,是商品經濟中的一個經濟范疇,是商品價值的主要組成部分。
成本的內容往往要服從于管理的需要。此外,由于從事經濟活動的內容不同,成本含義也不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企業管理要求的提高,成本概念和內涵都在不斷的發展、變化,人們所能感受到的成本范圍逐漸地擴大。
不同的經濟環境,不同的行業特點,對成本的內涵有不同的理解。但是,成本的經濟內容歸納起來有兩點是共同的:一是成本的形成是以某種目標為對象的。目標可以是有形的產品或無形的產品,如新技術、新工藝;也可以是某種服務,如教育、衛生系統的服務目標。二是成本是為實現一定的目標而發生的耗費,沒有目標的支出則是一種損失,不能叫作成本。
二、成本與費用
成本與費用是一組既有緊密聯系又有一定區別的概念。正確區分成本與費用成本會計的重要前提。
成本是指生產某種產品、完成某個項目或者說做成某件事情的代價,也即發生的耗費總和,是對象化的費用。費用是指企業在獲取當期收入的過程中,對企業所擁有或控制的資產的耗費,是會計期間與收入相配比的成本。成本代表經濟資源的犧牲,而費用是會計期間為獲得收益而發生的成本。
成本會計關注的是成本而不是費用。
三、未耗成本與已耗成本
在財務會計中,將成本分為未耗成本與與已耗成本兩大類。
未耗成本是指可在未來的會計期間產生收益的支出,此類成本在資產負債表上列為資產項目,例如設備、存貨及應收賬款等。已耗成本則是指本會計期間內已經消耗,且在未來會計期間不會創造收益的支出。這類成本又可分為費用和損失,前者在損益表上列為當期收益的減項,例如已銷產品的生產成本及各項期間費用等,后者則因無相應利益的產生,而在損益表上列為營業外支出等項目,例如火災、水災等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
四、支出成本與機會成本
支出成本和機會成本是成本的兩種主要類型。
支出成本是過去、現在或未來的現金流出。機會成本是指由于選擇最優方案而放棄的次優方案上的收益。會計系統的特征是記錄支出成本而不記錄機會成本。但是,管理者為了保證所作的決策是最優的,在進行決策時應考慮機會成本。
五、成本會計信息
成本會計是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混合物,是計算及提供成本信息的會計方法。
財務會計要依據成本會計所提供的有關資料進行資產計價和收益確定,而成本的形成、歸集和結轉程序也要納入以復式記賬法為基礎的財務會計總框架中,因此,成本數據往往被企業外部信息使用者用于對企業管理當局業績的評價,并據此作出投資決策。同樣,成本會計所提供的成本數據,往往被企業管理當局作為決策的依據或用于對企業內部管理人員的業績評價。
六、新經濟環境與成本會計
新的經濟環境對成本會計提出了挑戰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全球競爭的加劇;
2、產業結構的變化;
3、生產環境的進步;
4、適時生產系統的出現;
5、全面質量管理的要求;
6、作業基礎成本法的應用。
相關職位搜索有:會計的基本性質會計職業發展路徑會計的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