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預防硫化氫中毒措施

預防硫化氫中毒措施

2024-07-23 閱讀 9320

硫化氫為無色、有腐蛋臭味的窒息性氣體,常存在于廢氣、含硫石油、以及下水道、隧道中。含硫有機物腐敗也可產生硫化氫氣體。在陰溝疏通、硫化氫為無色、有腐蛋臭味的窒息性氣體,常存在于廢氣、含硫石油、以及下水道、隧道中。含硫有機物腐敗也可產生硫化氫氣體。在陰溝疏通、河道挖掘、污物清理等作業時時常常會遭遇高濃度的硫化氫氣體,在密閉空間中作業情況更為突出。如防范不當,極易造成人員傷亡。

根據硫化氫產生機理和事故原因、特點分析,防范硫化氫中毒關鍵要抓好以下“六大環節”:

一、普及防范知識

污水處理、市政建設和化工等可能產生硫化氫等毒害氣體中毒的企業每年要定期開展專題教育,針對硫化氫中毒等危害進行安全培訓,提高企業管理者、安全人員、從業人員對硫化氫中毒等危害的認識。

二、落實責任主體

生產經營單位是安全生產的責任主體,生產經營主要負責人應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全面負責。

1、生產經營單位要認真宣傳貫徹《安全生產法》、《職業病防治法》和《使用有毒物品作業場所勞動保護條例》,加強作業場所勞動保護工作,改善安全生產條件,保證安全生產的投入,落實安全生產責任。

2、生產經營單位應對從業人員如實告知作業場所和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應急措施,上崗前和在崗期間要實行安全叮囑,提示安全措施并指導從業人員正確使用職業防護設備和用品。

3、生產經營活動有可能產生硫化氫氣體的場所,必須為從業人員配備氣體檢測儀器、呼吸器、救護帶等安全設備;配備有毒有害氣體報警儀、醫療救護設備和藥品。防毒器具要定期檢查、維護,確保整潔完好。

三、完善管理制度

1、進入密閉空間作業應由生產經營單位實施安全作業許可。

凡進入坑、池、罐、釜、溝以及井下、管道等存在硫化氫氣體的場作作業的,生產經營單位應制定作業方案、進入許可程序、作業規程和相應的安全措施,明確作業負責人、進入作業勞動者和外部監護者的職責,并實施安全作業許可。

作業負責人的職責。作業負責人應確認作業者、監護者的職業安全衛生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培訓及上崗條件,確認作業環境、作業程序和防范設施及用品符合進入要求;同時檢查、驗證應急救援服務、呼叫方法的效果;在作業完成后,要確認作業者及所攜帶的設備和物品均已撤離。

作業者的職責。作業者應接受本單位職業安全衛生培訓,持證上崗;遵守密閉空間作業安全操作規程;正確使用密閉空間作業安全設施與個體防護用品;應與監護者進行有效的安全、報警、撤離等雙向溝通。

監護者的職責。監護者應接受本單位職業安全衛生培訓,持證上崗;在作業者作業期間保證在密閉空間外持續監護;適時與作業者進行必要有效的安全、報警、撤離等溝通;在緊急情況時向作業者發出撤離警告,必要時立即呼叫應急救援服務,并在密閉空間外實施應急救援工作;監護者在履行監測和保護職責時,必須堅守崗位,履行職責;對未經許可欲進入者予以警告并勸離。

許可作業程序和安全操作規程應包括:允許進入的條件是指:對危險場所有毒有害氣體進行檢測;對含有毒害氣體的作業場所,通過采取強制通風、氮氣吹掃、空氣置換等措施,直至檢測合格;保證整個許可期內始終處于安全衛生受控狀態。

作業人員作業前,要戴好防毒面具,系好救護帶,現場必須落實專人監護。各項安全措施落實后,方可批準作業。

2、建立健全硫化氫中毒事故的應急救援預案。

污水處理和石化、化學纖維制造以及某些化工原料制造等可能產生硫化氫等毒害氣體中毒的行業、企業應建立健全硫化氫等毒害氣體中毒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根據作業要求,落實應急救援組織、救援人員、救援器材,落實各項安全設施、處置流程。

企業應對制定的應急預案根據需要加以修繕并定期演練。

四、嚴格作業準入

1、生產經營單位單位要切實執行有關規定,不得將陰溝疏通、河道挖掘、污物清理等項目,發包給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單位和個人,嚴禁安排未經專業培訓并取得上崗證的人員上崗作業。各單位在簽訂項目合同時,同時應簽訂安全生產協議,規定各自的管理職責。發包單位應對承包單位統一協調、管理。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在與承包方簽訂項目合同時,告知承包方工作場所存在的危險因素,要求承包方制定許可作業程序,并保證作業條件達到要求后,方可批準進入。

承包方應遵照發包方的要求,制定進入作業程序文件,按照程序嚴格執行。

2、切實加強對中小企業的監管,嚴格作業準入,尤其要將可能產生硫化氫等毒害氣體中毒的企業列為重點監管對象,強制性規定相關企業配置防毒設施、設備和器具,制定作業規范,提高小企業的安全生產水平。

五、堅持按章作業

生產經營單位應制定并嚴格實施密閉空間作業進入許可程序和安全作業規程,各級管理人員和作業人員應認真學習,熟記與作業相關的規定并認真執行。要強化安全意識,克服麻痹的思想,杜絕違章作業、違章指揮的現象,防止硫化氫中毒事故的發生。

六、加強現場管理

1、要在高危場所設置警示標志,并在有專人監護且配備有效個人防護的條件下進行作業。禁止在未采用任何防護措施的情況下私自清理下水道。

2、當有人發生硫化氫中毒時,救援者應佩帶專業防護面具實施救援,制止不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具備條件的盲目施救,避免出現更多的傷亡。并及警尋求專業救護。

3、在安排工作時,必須安排現場專人監護,檢查上崗人員的上崗資格,提出安全生產要求,監督安全措施的落實,對作業中可能發生的不安全問題及時告知,發現不符合安全生產規定的情況立即制止,確保安全生產落實到全過程。

4、要制定詳細的作業方案,填報《中毒、窒息等危險作業票》,經所在單位安全生產部門審核和單位負責人批準后方可實施作業。

七、硫化氫中毒的現場急救處理

1、迅速脫離中毒現場至空氣新鮮處,有條件時給予吸氧,保持呼吸道通暢。保持安靜,臥床休息,注意保暖,嚴密觀察病情變化。

2、對呼吸、心跳驟停者,立即進行心肺復蘇。對休克者應讓其取平臥位,頭稍低;對昏迷者應及時清除口腔內異物,保持呼吸道通暢,迅速送往醫院搶救。

3、有眼部損傷者,應盡快用清水反復沖洗,迅速送往醫院進一步處理。

4、救援人員必須佩戴個人防護器進入中毒環境,并留有危險區外監護人員,做好一切救護準備,以盡可能地減少人員中毒或傷亡。

防范硫化氫中毒的安全技術措施2011-8-12中國化工儀器網點擊:116

(一)氣體檢測

1、用人單位要摸清自身界內存有硫化氫等有害氣體的危險源分布情況(如塔、溝、池、釜、罐、下水道等),定期進行氣體監測和分析;

2、作業前,應對作業環境進行監測,判明是否存在硫化氫等有毒有害氣體和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情況。允許接觸值參考常見有毒有害氣體允許濃度和爆炸范圍和《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工作場所空氣中有毒物質容許濃度);

3、作業中,應保持必要的測定次數或連續監測;

4、氣體檢測儀必須符合國家標準并定期檢測;

5、氣體檢測應由取得監測資質的單位和人員進行。

(二)通風、降水

1、作業前,必須先行通風。采取自然通風或人工強排通風的手段,污水管道內按照平均風速0.8m/s計算通風機的風量,作業場所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氣體允許濃度達到國家標準后,方可進行作業;

2、對于硫化氫濃度變化大的作業,必須同時進行通風;

3、固定封閉式的沉淀池、紙漿池等設施,必須裝設固定的機械通風系統,池的進入口面積不應小于1.5平方米,并在開口上方加裝安全防護網,凡不宜裝設固定式通風系統的,必須配備移動或便攜式的通風設施;

篇2:公司防止硫化氫中毒安全管理規定

1防止生產過程中發生硫化氫中毒事故,保障職工生命和財產安全,按照中國石化[20**]安字201號《防止硫化氫中毒安全管理規定》的要求,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制定本規定。

2從源頭抓起,防止硫化氫中毒,消除硫化氫對職工的危害。凡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中防止硫化氫中毒的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驗收、同時投入使用,使作業環境中硫化氫濃度符合國家職業安全衛生標準。

3有可能泄漏硫化氫氣體的場所必須安裝固定式硫化氫檢測報警器。硫化氫檢測報警器的安裝率、完好率、使用率必須達到100%。

4各生產單位必須對所轄生產場所進行硫分布調查,用標準畫法繪制《硫分布系統工藝流程圖》、《硫平面分布圖》。當硫分布系統工藝、設備發生改變時,要及時給予更新,并及時報送安全環保部。有可能發生硫化氫泄漏的危險場所,必須設置警示牌和風向標,警示牌上要明確作業過程中的防護措施。

5各生產單位,必須根據本單位硫化氫的分布情況,制定防硫化氫中毒應急預案,并有計劃地開展應急預案演練。

6有硫化氫危害的生產單位,必須配備便攜式硫化氫檢測報警器和適用的防毒防護器材,并制定《防護器材管理規定》,指定管理人員負責管理。生產單位必須為硫化氫場所作業人員提供適用的防護器材。

7任何人不配戴合適的防護器材,禁止進入硫化氫濃度不符合國家職業安全衛生標準和硫化氫濃度不明的場所。硫化氫濃度不明,必須使用隔離式防護器材。嚴禁在含硫化氫氣體區域內摘下防護器材。

8在硫化氫場所作業時,必須有專人監護,監護人必須與作業人同時配備合適的防護器材。凡在生產、儲存、輸送含硫化氫介質的設備上方作業,必須站在上風向,一人作業一人監護。

9不得強制他人在沒有合適防護的情況下,進入含硫化氫或硫化氫濃度不明的場所作業。沒有合適防護,作業人員有權拒絕作業,并可直接向上級安全主管部門報告。

10各生產單位必須定期對生產場所硫化氫濃度實施檢測,不符合國家職業安全衛生標準的場所,要查明原因并及時、有效實施整改,并做好檢測、整改檔案記錄。

11禁止將含硫化氫的氣體排放大氣,含硫污水必須密閉輸送到污水汽提裝置,嚴禁直排其它污水系統。生產單位的生活用水系統必須與工業污水系統隔離,嚴防硫化氫竄入生活用水系統。

12含硫化氫介質的采樣和切水作業,要有計劃地逐步改為密閉式,從根本上減少硫化氫的危害。

13進入有硫化氫或可能出現硫化氫場所作業的所有人員,必須接受《防止硫化氫中毒知識》教育,并經考核合格方可進入。《防硫化氫中毒知識》應包含如下內容:

——作業場所硫化氫分布情況;

——硫化氫理化性質及其中毒機理;

——含硫化氫環境作業安全規程、規定;

——各種防護器材的特性、防護性、使用方法、日常維護規定等;

——硫化氫中毒自救互救基本知識及技能。

14進入生產、儲存、輸送含硫化氫介質的設備內部作業,設備的工藝處理及作業安全措施,必須嚴格執行《進設備作業安全管理規定》。

15對長期在含硫化氫場所作業人員,要按國家有關規定,定期組織體檢,要及時調離不適宜繼續在含硫化氫場所作業的人員。

16在含硫化氫場所作業,除執行本《規定》外,同時要執行相關的《規定》。

17本《規定》如有與中國石化[20**]安字201號《防止硫化氫中毒安全管理規定》不符,執行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20**]安字201號《防止硫化氫中毒安全管理規定》。

18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執行。

篇3:防止硫化氫中毒安全管理規定

第一條?根據中國石化集團公司《硫化氫防護安全管理規定》、《加工高含硫原油安全管理規定》,結合公司煉制高含硫原油的特點,為切實保障職工的安全與健康,特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防止硫化氫中毒,消除硫化氫對職工的危害應從設計抓起,凡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中防止硫化氫中毒的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使作業環境中硫化氫濃度符合國家職業安全衛生標準。

第三條?對生產、儲運硫化氫的生產裝置、罐區等單位必須按規定安裝固定式硫化氫監測報警儀,并配備便攜式硫化氫監測儀,其低位報警點應設置在10mg/m3,高位報警點應設置在50mg/m3。硫化氫監測報警儀的安裝率、使用率、完好率應達到100%。

第四條?生產、儲運硫化氫的生產裝置、罐區等單位必須按規定配備完善適用的預防硫化氫中毒的防護器材,當硫化氫濃度低于50mg/m3時,可以使用過濾式防毒用具,在硫化氫濃度大于50mg/m3或發生介質泄漏、濃度不明的區域內應使用隔離式防毒用具,供氣裝置的空氣壓縮機應置于上風側,裝置有多種型號過濾式防毒用具時,應在濾毒罐表面注明適用物質。

第五條?在生產、儲運等過程中,接觸或產生硫化氫單位,要掌握本單位硫化氫的分布情況,建立硫化氫分布圖,使單位職工人人掌握硫化氫的分布情況,并在危險點設置警示牌。

第六條?公司職防部門應在含硫化氫的裝置設置檢測點,并定期進行檢測,檢測結果要及時反饋受檢單位,對于硫化氫濃度超標點應立即查清原因并及時整改。

第七條?開好脫硫和硫磺回收裝置,搞好設備、管線的密封,禁止將含硫化氫的氣體排放大氣;含硫污水應密閉送入污水氣提裝置處理,禁止排入其他污水系統。

第八條?必須將生活污水系統與工業污水系統隔離,化驗室、實驗室等與工業污水系統相連的室內排水系統必須采取可靠的隔離措施,防止硫化氫竄入,發生中毒事故。

第九條?對生產過程中的介質和作業環境中的硫化氫含量,須定期組織檢測與評價,對因原料、加工流程改變、裝置改造或操作條件發生變化導致硫化氫濃度超過常規含量時,主管部門要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并及時通知有關生產車間、班組或崗位,防止發生中毒事故。

第十條?生產操作、檢修及有關作業人員應定期進行有關預防硫化氫中毒救護知識和技能的教育培訓和應急演練;新職工及轉崗人員必須經系統培訓并考試合格后,方準上崗作業。教育培訓和應急演練內容為:

1.掌握作業現場硫化氫分布情況;

2.掌握安全操作規程及有關管理規定;

3.掌握硫化氫的理化性質,車間空氣最高允許濃度、毒性、中毒后的表現,自救和互救技能及預防中毒的防護措施;

4.掌握預防硫化氫中毒的過濾式防毒面具、隔離式呼吸器等防護器材的使用方法、使用條件等知識;

5.掌握事故狀態下的應急處理程序和方法。

第十一條?在含有硫化氫的油罐、含硫污水罐等易揮發出硫化氫的儲罐(池)上作業時,必須隨身佩戴好適用的防護器材。作業時應有兩人同時到現場,并站在上風向,必須1人作業,1人監護。

第十二條?凡進入含有硫化氫的設備內作業,必須按有關安全規定,切斷一切物料,徹底沖洗、吹掃、置換,加好盲板,經采樣分析合格,落實安全措施,并辦理《進入受限空間作業許可證》后,方可進入作業。

第十三條?原則上禁止進入工業下水道、污水井、密閉容器等危險場所作業。必須進入時,生產單位和施工單位要制定切實可行的安全措施,并辦理《進入受限空間作業許可證》;特別危險的作業,必須經主管生產領導批準簽發后,在有人監護的情況下方可進行作業。作業人員一般不超過2人,每人次工作不得超過1小時。

第十四條?佩戴防護用品在硫化氫污染區域作業時,未脫離危險區域前,嚴禁脫(摘)下防護用品,以防中毒。

第十五條?發生硫化氫中毒事故后,事故單位除組織人員搶救外,應立即向氣防站、消防隊報警,并同時向廠生產調度、機械動力、安全環保、保衛部門等部門報告。

第十六條?在發生硫化氫泄漏且硫化氫濃度不明的情況下,必須使用隔離式防毒器材,不得使用過濾式防毒器材。

第十七條?從事硫化氫作業人員,要按國家規定定期進行體檢。

第十八條?生產裝置應設立醒目的風向標。凡進入生產場所的人員,應看清當時的風向。巡檢、采樣等作業時,沿設備、管線、儀表的上風側進行。遇有緊急情況,人員應立即向上風向撤離。當發生大量硫化氫泄漏時,應立即疏散下風側的人員。

在易產生窩風和風流折返的區域及重點危險部位,應設置能指示地面實際風向流動的標志。

第十九條?對輸送酸性氣、酸性水及其他含硫介質管線,必須做出明顯的安全警示標識;

1.酸性氣(硫化氫)管線采用黃色基色加三道黑色色環的方式進行安全漆色標識;

2.含硫化氫氣體(瓦斯)管線,采用原管線顏色為基色,加三黑兩黃的間隔色環方式進行安全漆色標識;

3.含硫化氫污水管線,采用原管線的顏色為基色,加兩黑兩黃的間隔色環方式進行安全漆色標識;

4.其他含硫化氫介質管線,以原管線的顏色為基色,加兩黑一黃的間隔色環方式進行安全漆色標識。

第二十條?要在易發生硫化氫泄漏的采樣口、放空口、脫水口、排凝口及其他易泄漏部位設立“當心硫化氫中毒”的警告標志;在易發生硫化氫泄漏的危險區域劃出醒目的黃黑色斑馬警戒線。

第二十一條?對有可能遭到車輛碰撞發生泄漏的含有硫化氫介質的管線,要采取防撞保護措施,并設置明顯安全警示標志。

第二十二條?在對含硫化氫介質的設備、管線、儀表進行拆卸、解體、更換作業前,必須按要求做好水置換或蒸汽、氮氣吹掃處理,必須履行檢查確認手續,落實防毒保護措施。

第二十三條?在檢查處理含硫化氫介質的設備、管線、儀表的設備故障時,必須佩戴隔離式防毒面具。

第二十四條?在進行較危險的含硫化氫設備、管線、儀表施工作業時,必須制定專門的安全作業及監護方案,經生產調度、機械動力、安全環保部門審查批準后執行。消防隊(氣防站)進行現場安全監護。

第二十五?條硫化氫泄漏、報警及中毒的應急處理。

裝置、罐區操作人員在外出巡檢前,應首先查看操作室內硫化氫報警器的監測數據,確定現場硫化氫的濃度情況,然后采取適當的安全防護措施。

1.當裝置、罐區操作室硫化氫報警器發出報警信號時,操作人員應按下列步驟進行工作:

(1)確定發出報警信號的設備區域及位置;

(2)查清可能達到的最高濃度;

(3)根據濃度情況,佩戴適用的呼吸防護器材;

(4)結伴進入生產現場,查清泄漏設備、管線的具體部位和泄漏情況,關閉泄漏設備的閥門;

(5)情況較為嚴重的,匯報車間和廠調度,按應急預案進行停工處理、通知疏散、警戒隔離等工作。

2.如在巡檢過程中感覺到輕微硫化氫氣味時,應立即沿上風方向進入操作室,佩戴好適用的呼吸防護器材,再進入現場,查明硫化氫泄漏原因;

3.當生產現場發生一般性硫化氫吸入反應時,崗位人員應立即將患者安置在空氣流通處休息,并視情況送往醫院觀察和治療;

4.當生產現場發生人員中毒時,搶救人員應首先做好自身安全防護,然后進入現場將中毒者抬至泄漏源的上風處,并按搶救步驟進行現場心肺復蘇。同時,立即通知氣防站和醫院;

5.當裝置、罐區外圍區域發生硫化氫泄漏時,其所在單位或發現者應立即通知生產調度、安全環保和消防隊(氣防站)等部門,同時通知相關人員采取自救防護措施。

第二十六條?對可能發生硫化氫中毒的作業場所,在沒有適當防護措施的情況下,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強制作業人員進行作業,作業人員有權拒絕作業,并可直接向上級安全主管部門報告。

第二十七條?本規定由公司安全環保部負責解釋。

第二十八條?本規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