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濕式燃氣儲氣罐地基水槽安全性檢測

濕式燃氣儲氣罐地基水槽安全性檢測

2024-07-23 閱讀 8176

1概述大連煤氣公司車家村2.2×104m3濕式燃氣儲氣罐水槽為圓筒形預應力鋼筋砼結構,筒內徑為37624mm,水槽靠近底部和中上部的壁厚分別為400mm和300mm,筒高為11565mm。水槽的施工利用地形,大部分筑于地下,水槽的頂端走臺在7軸處與地面持平,向兩端逐漸下降,分別在11軸和12軸中間和1軸與2軸中間修筑擋土墻,進出氣管及地下閥室建于1軸和12軸之間(儲氣罐水槽平面見圖1)。該水槽建成后經多年使用,局部出現滲漏,有的漏點滲出含有鐵銹的水。20世紀90年代曾進行過堵漏維修,后又產生滲漏,且有日趨嚴重的趨勢。為全面了解該儲氣罐的安全可靠性,我公司聯合專業單位對該儲氣罐水槽進行了安全性檢測。儲氣罐水槽的檢測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問題:該燃氣儲氣罐為生產廠的緩沖罐,考慮到供氣形勢緊張,無法停產,只能在儲氣罐運行過程中進行動態檢測。由于儲氣罐處于工作狀態,且所儲存介質易燃易爆,因此檢測過程不能對儲氣罐結構造成破壞。按照現行的國家標準,大型燃氣儲氣罐水槽只有鋼結構一種,已無鋼筋砼結構。根據以上情況,我們采用相關國家標準對地基、水槽槽壁承載能力進行了檢測。Fig.1Planofwatertankofwater-sealedgasholder2儲氣罐地基檢測①檢測標準a.《民用建筑可靠性鑒定標準》(GB50292—1999);b.《建筑結構檢測技術標準》(GB/T50344—2004)。②檢測設備主要檢測設備有水準儀、塔尺。③檢測方法利用水準儀檢測水槽12個壁柱的相對標高,測定槽壁頂端的水平度和不均勻沉降變形,由此判斷水槽的地基是否產生過大不均勻或不穩定的沉陷。④檢測數據水槽12個壁柱檢測數據見表1。表1水槽壁柱檢測數據Tab.1Inspectiondataofwallcolumnsofwatertank測點l12相對標高/mml高程差/mm5.33.30.3-2.7-3.7-4.7-0.7-6.7-9.71.36.311.3注:高程差為測點相對標高與所有測點相對標高平均值的差。⑤檢測結果分析按照建筑物總高hg小于24m的建筑物整體允許傾斜值小于總高的0.4%計算,該水槽總高hg=12m,允許傾斜值應小于48mm。由檢測結果可知,檢測的最大沉降差(6軸與12軸)為16mm,水槽地基整體傾斜符合相關技術標準。3水槽槽壁承載能力檢測3.1水槽槽壁砼強度檢測①檢測標準a.《建筑結構檢測技術標準》(GB/T50344—2004);b.《回彈法檢測砼抗壓強度技術規程》(JGJ/T23—20**);c.《鉆芯法檢測砼強度技術標準》(CECS03:88,審查稿)②檢測設備主要檢測設備有砼回彈儀、鋼筋位置測定儀、鉆芯機。③檢測方法??利用非損傷方法——回彈法檢測,推測水槽槽壁及進出氣管承座的抗壓強度。由于砼的齡期超過JGJ/T23—20**《回彈法檢測砼抗壓強度技術規程》規定的時限,因此利用鉆芯法進行修正。

④檢測數據水槽砼強度檢測數據見表2、3。表2回彈法檢測數據Tab.2Inspectiondatausingresiliencemethod構件名稱砼抗壓強度檢測數據/MPa原設計強度平均值最小值/MPa水槽槽壁30.629.0≥28.0進出氣管承座21.318.8≥18.0表3鉆芯法檢測數據(在進出氣管承座上承樣)Tab.3Inspectiondatausingborecoremethod(samplinginbellofinletandoutletpipe)試樣編號直徑/mm高度/mm高徑比試樣測試最大壓力/MPa抗壓強度換算值/MPa抗壓強度平均值/MPa168.369.71.0288.424.124.0268.270.11.0387.524.0對應樣本修正系數ηloc=試樣抗壓強度平均值/試樣抗壓強度檢測值=24.0/21.3=1.127。⑤檢測結果現齡期砼的抗壓強度基本符合原設計等級C18技術標準。3.2水槽槽壁鋼筋及預應力鋼筋強度檢測①檢測標準《民用建筑可靠性鑒定標準》(GB50292—1999)。②槽壁鋼筋檢測結果經檢測,槽壁鋼筋主要是Φ16、Φ12兩種,設計計算強度為193MPa,為普通熱軋鋼筋。按此強度計算優于現國家標準中Q215級,即屬于強度較低的普通熱軋鋼筋,因此,可以認為原設計有效,施工符合原設計要求,除鋼筋銹蝕另行考慮外,其性能沒有嚴重退化。③預應力鋼筋檢測結果預應力鋼筋原設計是每根預應力鋼筋由18根Φ5鋼絲組成,鋼絲屈服極限為1370MPa,施工前檢測的抗拉強度大于1470MPa。根據GB50010—20**《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第4.2.2條,鋼筋的抗拉強度標準值為1470MPa,故預應力鋼筋符合規范要求,其性能也符合GB/T5223—1995(預應力混凝土用鋼絲質量試驗檢測技術標準》要求。預應力鋼筋采用錐塞式錨具固定,錐形錨塞硬度>t50HRC,錨環采用35~45號鋼,淬火處理,錨墊板厚度為20mm,該水槽預應力鋼筋采用的錐塞式錨具性能基本符合現行錨具的設計標準(略低于現行錐形錨塞的硬度設計值,設計值為55~61HRC)。預應力鋼筋的張拉和鎖定施工方法符合GB50204—20**《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設計張拉控制應力為920MPa,符合GB50010—20**《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第6.1.3條的規定。槽壁砼強度等級為C28,略低于GB50010—20**《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第4.1.2條“預應力砼結構的砼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30”的規定,不符合“當采用鋼絲作預應力筋時不宜低于C40”的規定。布筋情況:用電磁感應鋼筋探測儀探測預應力筋的分布,基本與設計相同。3.3水槽槽壁表面砼裂縫檢測①檢測標準?《民用建筑可靠性鑒定標準》(GB50292—1999)。??②檢測設備讀數顯微鏡、放大鏡、卡尺、鋼尺。③檢測方法通過檢測砼表面情況,找出不適于繼續承載的裂縫,評定水槽的安全性等級。④檢測結果現齡期水槽裂縫控制技術指標略低于GB50010—20**(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第8.1.1條的要求。該水槽經長期使用,預拉應力逐漸減小,槽壁在水壓的作用下開始產生裂縫,由于砼凍融的影響和其他偶發因素使得裂縫不斷擴展,形成現在的局部滲水的貫穿性裂縫。槽壁的其他部位(3~11軸)由于土壓的作用,抵消了部分靜水壓力,使得該部位承受的荷載比檢測部位小。由于外層土體對槽壁砼的保護作用,使其溫度應力、凍融影響、碳化深度都沒受到大的影響,因此3~11軸槽壁砼要優于檢測部位。根據檢測,裂縫寬度≥0.10mm的裂縫多于20條,其中受力主筋軸拉方向裂縫7條。滲水的貫穿裂縫總共有20條,其中銹蝕鋼筋(鋼絲)的銹水點8個,另有一處預應力鋼絲保護層脫落,預應力鋼絲束嚴重銹蝕(長達2m,其中2根銹斷)。4水槽現狀評估從檢測結果分析,水槽一處預應力鋼絲保護層脫落,且嚴重銹蝕,槽壁20余處產生貫穿性裂縫滲水或滲銹水。依據GB50292—1999《民用建筑可靠性鑒定標準》評為du級,安全性不能滿足規范要求,必須采取措施,維修加固。地基符合地基變形允許值的規定;水槽槽壁承載能力符合GB50010—20**《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槽頂未產生不適于繼續承載的側向位移;現齡期砼強度、鋼筋強度、預應力鋼絲強度符合設計要求;大部分鋼筋保護層砼還未完全碳化,可以保護鋼筋,除滲漏點外,大部分鋼筋銹蝕不嚴重。因此,該水槽槽壁具有維修后繼續使用的價值。5水槽維修方案5.1裂縫修補①對槽壁表面小裂縫,可用鋼絲刷和壓力水刷洗表面,再涂水泥漿或用1:2或1:2.5水泥砂漿抹平。②對于中等寬度裂縫,可將裂縫表面鑿成凹槽,用水泥砂漿、膨脹砂漿或樹脂砂漿填充。③對于較深裂縫,可用壓力注漿法將水泥漿或化學漿灌入砼縫內。5.2槽壁加固①外砌擋土墻,擋土墻內填土,將土自然沉實(嚴禁夯實),以土壓抵消內壁水壓,減小砼拉應力,還可防止外層砼凍融。②在砼表面粘貼鋼板或碳纖維,提高承載力,保護砼防止碳化。6結語大型燃氣儲氣罐是常用燃氣儲存設備,屬重大危險源,儲氣罐的檢測是設備管理的難點之一。為確保儲氣罐的正常運行,必須對其安全性進行定期評估,以達到動態監控的目的。

?

篇2:液化氣罐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一、液化氣屬易燃易爆物品,使用時要注意安全;

二、使用和管理由專人負責;

三、罐體周圍嚴禁堆放易燃易爆物品,不準點明火,氣管應懸掛,不準就地拖拉;

四、操作順序是先打開罐閥,點燃火種,再打開爐具閥,關閥時,要先關罐閥,再關爐具閥,發現漏氣時,應立即停用,找有關人員檢修;

五、氣罐不準倒置,敲打沖撞,不準私自修理和處理殘渣,不準用火燒罐;

六、氣罐和爐具要保持清潔,清理時,不準用汽油等易燃品擦洗;

七、一旦發生氣罐燃燒等事故,要立即關閉罐閥,切斷電源,搬出建筑外進行處理;

八、點火后,人不準離開現場,防止風吹滅火或溢出滅火及油外溢燃火。

篇3:選礦廠儲氣罐拆除安裝安全措施

一、工作前熟悉并嚴格執行好各項安全操作規程:1.鉗工安全操作規程;2.電氣焊安全操作規程。

二、進入工作現場:1.檢查穿戴好勞保護品,特別是安全帽、手套、防護眼鏡、防護鞋;2.觀察周圍環境是否安全可靠,尤其是不要靠近附近的變壓器;3.檢查并正確使用好工具,防止工具傷人;

三、在拆除儲氣罐前要先檢查空壓機到儲氣罐的管路是否關嚴,并檢查罐內壓力是否歸零,嚴禁在有壓力的情況下進行拆卸。

四、安裝作業必須統一指揮進行,并配有現場的安全監護人員,安裝區域應設立警戒區禁止人員進入。安裝儲氣罐作業過程中要做好自保、互保,在吊裝過程中起重人員與指揮人員要精力集中配合好,嚴禁人員在起重臂下逗留。

五、臨時性的撤、改電源,必須要有專職電工操作,嚴格執行好停電掛牌制度,實行誰停電、誰掛牌、誰送電的確認制度。

六、兩米以上登高作業時,必須系好安全帶、拴好安全繩,并檢查是否牢固,務必做到“高掛低用、不留曲繩”,當確認無誤后方可工作;

七、在搬運拆除后的物件時,要確認是否抬得動,不得蠻干,統一行動;放置時要做好充分準備,放置后要墊平、墊穩,防止滑落傷人或損壞物品。

八、工作現場要做好文明生產,工完料凈,工具材料擺放整齊有序。

八、帶班長負責各項工程的具體安全工作,作業中杜絕“三違”現象的發生。

收貨部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