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氫氣氨氣氧氣瓶天燃氣罐防火防爆措施

氫氣氨氣氧氣瓶天燃氣罐防火防爆措施

2024-07-17 閱讀 8063

(1)要經常維護和檢查管道、閥門和容器,發現有漏氣處要及時修理;

(2)在屋內當嗅到液化石油氣味,嚴禁點火、合電閘開關,應及時打開門窗通風換氣;

(3)裝在車上的氣瓶要妥善地加以固定,防止氣瓶跳動或滾動;汽車運氣瓶一般應橫向旋轉,頭部朝向一方,裝車高度不得超過車廂高度;

(4)裝卸氣瓶京戲輕裝輕卸,防止拋裝,滑放或滾動;

(5)夏季要有遮陽措施,防止曝曬;

(6)易燃品,油脂和沾油物品不得與氧氣瓶同車裝運;

(7)車上禁止煙火,運輸可燃有毒氣體瓶時,車上應備滅火器和防毒用具;

(8)兩種介質相互接觸能引起劇烈反映的氣瓶不應同車裝運;

(9)留有余壓,不得將氧氣用盡;

(10)開氣應緩慢;

(11)定期(每三年)作技術檢驗,超期未檢的氣瓶停止使用;

(12)應用熱水或蒸汽解凍,不得火燒或用鐵器敲打。

篇2:氫氣氨氣氧氣瓶天燃氣罐防火防爆措施

(1)要經常維護和檢查管道、閥門和容器,發現有漏氣處要及時修理;

(2)在屋內當嗅到液化石油氣味,嚴禁點火、合電閘開關,應及時打開門窗通風換氣;

(3)裝在車上的氣瓶要妥善地加以固定,防止氣瓶跳動或滾動;汽車運氣瓶一般應橫向旋轉,頭部朝向一方,裝車高度不得超過車廂高度;

(4)裝卸氣瓶京戲輕裝輕卸,防止拋裝,滑放或滾動;

(5)夏季要有遮陽措施,防止曝曬;

(6)易燃品,油脂和沾油物品不得與氧氣瓶同車裝運;

(7)車上禁止煙火,運輸可燃有毒氣體瓶時,車上應備滅火器和防毒用具;

(8)兩種介質相互接觸能引起劇烈反映的氣瓶不應同車裝運;

(9)留有余壓,不得將氧氣用盡;

(10)開氣應緩慢;

(11)定期(每三年)作技術檢驗,超期未檢的氣瓶停止使用;

(12)應用熱水或蒸汽解凍,不得火燒或用鐵器敲打。

篇3:防破壞防爆炸安全應急預案

本方案適用于遇有破壞、爆炸事故時,從發現到公安機關到達現場期間,大廈各部員工協同作戰,積極補救,最大限度地減少人身、財產損失的整個過程。

1.發現或接到破壞、爆炸信息時的報警方法和要求

(1)員工當發現或聽到異常的信息時,應及時選擇最方便的方式向大廈監控中心報警(0130、5119),報警時應盡量避開他人,以免引起恐慌。

(2)監控中心接到報警后,要及時通知保安隊員前往探查,同時通知分管總經理、值班總經理,在征得總經理的同意后,由管家部向公安機關報警。

(3)保安隊員要認真仔細排查大廈所有可疑的部位,決不放過任何可疑點,并保持與監控中心的聯系。

2.發現可疑物、可疑人的報警方法和要求

(1)可疑物

要及時的向監控中心匯報,管家部在向總經理匯報的同時通知保安隊員前往,做好可疑物的保護工作,并及時組織人員疏散。在征得總經理的同意后,由管家部向公安機關報警。

(2)可疑人

要及時的向監控中心匯報,監控值班人員要密切監視可疑人員,同時通知保安隊員前往查問。

3.發生破壞、爆炸后的報警方法和要求

在及時向總經理匯報的同時向管家部監控中心報警,保安隊員火速趕往現場維持秩序并組織補救工作,管家部要及時向公安、消防機關報警。

4.發現可疑物的保護工作原則

(1)先控制,再報警

首先嚴禁任何人觸動可疑物,控制任何人靠近可疑物,再報警。

(2)先疏散,后排查

對可疑物不能確定時,先進行人員的疏散,再進行排查,在專業人員沒有到達現場前嚴禁觸動可疑物。

5.發現破壞、爆炸事件后的現場保護原則

首先,及時報警并進行人員疏散,在積極撲救因事件造成的災害的同時,還要做好現場保護工作,保護好現場的每一件物品,密切注視可疑人員的出入,并對事發現場周圍的所有人員進行登記,在公安機關未到達前嚴禁任何人離開。

6.爆炸及可疑爆炸物的緊急處理程序

(1)酒店員工發現爆炸物及可疑爆炸物,應立即打電話通知消防監控室,說清時間、地點及情況、報案人姓名、部門、崗位。

(2)管家部應立即組織人員到達現場,立即疏散附近的人員,并設置臨時警戒線,任何人不得擅自入內。

(3)立即向領導匯報情況,積極配合做好各項工作,組織有關人員做好滅火及搶救傷員的準備。

(4)打電話向公安機關報案,公安人員到達現場后,協助公安人員排除爆炸物并進行調查。

(5)如果發生爆炸,及時搶救、轉移傷員,疏散客人。

(6)對附近區域進行全面搜尋以消除隱患,同時詢問發現人及現場知情者并做好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