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液化石油氣貯罐安全要求

液化石油氣貯罐安全要求

2024-07-23 閱讀 4878

液化石油氣在實際生產及應用中常需設置兩個以上的貯罐,有的是多個貯罐集中布置,稱為液化石油氣罐區。由于液化石油氣本身的危險性,加之貯罐區貯存量大,一旦著火爆炸后難以撲救,造成嚴重后果。近年來由于這方面原因而引起的事故已有多起。為此,液化石油氣貯罐區必須符合下列安全要求:

(1)液化石油氣貯罐區應布置在通風良好、遠離明火或散發火花的露天地帶,不宜與易燃可燃液體貯罐同組布置,更不應設在一個防火堤內,壓力臥式液化氣罐的縱軸,不宜對著重要建筑物、重要設備、交通要道及人員集中的場所。

(2)液化石油氣貯罐成組布置時,罐組內貯罐不應超過兩排,一組貯罐的總容量不應超過4000m3。

(3)貯罐與貯罐組四周應設防火堤,兩相鄰防火堤外側基腳線之間的距離不應小于7m,堤高不超過1m。

(4)液化石油氣貯罐的罐體基礎的外露部分及罐組內的地面,應為非燃燒材料,罐上應設有安全閥、壓力計、液面計、溫度計以及超壓報警裝置。無絕熱措施時,應設淋水冷卻設施,貯罐的安全閥及放空管應接人全廠性火炬。獨立貯罐的放空管應通往安全地點放空。安全閥和貯罐之間如安裝有截止閥,應常開并加以鉛封。貯罐應設置靜電接地及防雷設施,罐區內電氣設備應防爆。

(5)貯罐區應設置備用貯罐,以供發生事故時倒罐用,或作為開罐檢查、檢修時的備用貯罐。

(6)液化石油氣貯罐區的消防設施應按火災時最不利的情況進行核算后設置,應合理設置充足的消防給水系統,輕便的消防器材及報警、檢測裝置。大型貯罐區應有直接通向公安消防系統的報警電話或其它通訊設施,保證起火時及時報警。

(7)液化石油氣管道應采用無縫鋼管,管線的低點及脹力點要安裝排凝閥和引線。定期排凝和自動排凝采取密閉方式。液化石油氣管線,應采用焊接或中間加設幾個法蘭相結合的連接,以便在更換管道或動火檢修時,可以將管道與其它設備拆開隔斷。

篇2:液化石油氣貯罐槽車罐事故安全處置規定

(一)偵察檢測

1、在情況不明的情況下,嚴禁盲目進入燃燒區,可利用望遠鏡等裝備從遠處觀察。深入燃燒危險區偵察作業人員,三人以上形成偵察小組,穿戴密封的防靜電服、鞋、手套、隔絕式空氣呼吸器,并用開花水槍或噴霧水槍掩護。

2、必須使用可燃氣體檢測儀從安全區域開始向危險區域逐漸進行檢測,必須進行不間斷的偵察檢測。

(二)警戒

1、燃燒危險區域,禁絕一切火源、電源、火花和熾熱物體;除消防指戰員及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滅火車輛外,禁止一切其它車輛和人員入內。入內人員禁止攜帶打火機、手機、筆記本電腦、BP機和非防爆照明燈具等一切可能產生火花的物件。

2、除進入爆炸危險區域內直接處理事故的消防指戰員和有關工作人員(人數限制到最低程度)外,禁止一切車輛和其他人員入內。

(三)處置

1、支隊、中隊必須設立安全員,支隊安全員由指揮長以上人員擔任,中隊安全員由副中隊長以上人員擔任。負責本級單位的作戰行動安全,檢查進入燃燒危險區以內人員的防護裝備,不按要求佩帶防護裝備和防護裝備達不到安全要求的,嚴禁進入;對進出作業人員進行登記(包括姓名、進出時間、鋼瓶壓力);提醒作業人員嚴格按照處置程序作業,對違反處置程序的必須立即制止其作業;觀察儲罐變化情況及當天的氣象條件(風向、風力等變化情況),如出現爆燃、爆炸前兆,及時報告現場指揮部。

2、必須在貯罐不泄漏、爆炸危險區液化石油氣濃度降低到爆炸下限的1/4以下,才能把罐體轉移到對人員和其它物體沒有威脅的安全處。

3、在貯罐破裂嚴重,液化石油氣大量泄漏,無法進行封堵,隨時可能發生爆燃、爆炸的情況下,爆炸危險區域和燃燒危險區域內人員要在指揮員的命令下,有組織有秩序的迅速撤退到戒嚴區域內指定位置,撤退時要盡可能的將滅火車輛器材一同轉移。

4、當貯罐發生尖嘯聲,火焰顏色由紅變白或貯罐發生顫抖等爆炸前兆現象,爆炸危險區域內的所有人員要在指揮員的命令下,有組織有秩序的撤退到戒嚴區域內指定位置,并做好防爆掩蔽(防沖擊和砸碰)。爆炸發生后,要在統一組織下返回冷卻罐體,并按著火事故的處理方法進行處置。

5、撤退后如未發生爆燃或爆炸,要利用防爆消防車、移動炮、遙控消防車、開花或噴霧水槍從燃燒危險區開始,向爆炸危險區逐步進行稀釋,直至空間內的液化石油氣濃度降低到爆炸下限的1/4以下。

6、在具備滅火后可以立即堵漏、解決泄漏問題的條件下,方可滅火。

7、進入現場人員嚴禁在泄漏區域的下水道等處的頂部、井口、低洼處經過或滯留。

8、前方實施堵漏的操作人員必須戴棉手套、穿棉衣等防凍裝備。前方水槍陣地人員采取低姿,利用掩體掩護;偵察人員在偵察時不得做大幅度、急促動作,防止產生靜電火花。

9、疏散現場物資必須輕拿輕放,防止產生火花,必須用開花水槍或噴霧水槍掩護。

10、堵漏后,必須使用開花水或噴霧水清掃事故現場內的事故罐、管道、低洼處、下水道、溝渠等處,確保不留殘液。繼續對罐體冷卻直至罐體溫度降至常溫,并繼續不間斷對儲罐等裝置進行檢測,確定無泄漏、無著火、無爆炸的危險后,才可最后結束處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