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動火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一、工程概況
南三油庫6座15萬立儲罐配套場區管網,工藝管線5.5km,伴熱管線11.4km
二、施工準備
1、工具準備
序號
名稱規格
單位
數量
備注
1
汽車吊(25t)
臺
2
2
氧-乙炔切割工具
套
5
3
干粉滅火器
具
30
4
可燃氣體報警儀
個
1
5
電焊機
臺
3
6
毛氈
kg
20
2、施工現場附近貯備足夠的滅火器和消防工具,并設專人管理。
3、現場逃生和搶險路線必須保證暢通。
4、油、水泵房在動火時,要將所有窗戶、門打開,保證室內通風良好,保證在安全許可范圍內方可動火。
5、動火前應由生產單位負責將動火部位管線停運、排空、吹掃,并將動火部位標明,交給施工單位。生產單位應將動火范圍內的易燃易爆物品移走,保證動火處周圍20米內無易燃易爆品。
6、管線吹掃完,關閉動火部位的進出口,如控制閥門不嚴,加盲板。
7、動火施工必須申請動火報告后方可動火。
三、施工措施及方法
(一)站內拆除
由于本工程需拆除煙囪、加藥泵、收油泵、燒火間及部分管道等,并分別在原位置新建煙囪、加藥泵、收油泵、燒火間及部分管道等,因此需拆除部分的工藝管線。在施工前,應保證由生產單位將以上所有管線排空,防止污染環境、影響生產。動火前,保證需拆除管線已與其他管線切斷后方可施工。
(二)站內改造
1、施工前應核對圖紙,與生產單位共同確定更換、拆除施工內容,以防施工部位錯誤妨礙正常生產活動。
2、拆除管材、設備妥善保管,統一上交儲運分公司資產庫。
3、嚴禁對不明管線割焊。
4、施工時要文明施工,保持廠容整潔,不影響生產單位正常活動。
5、施工作業人員禁止隨意啟動機泵或開關閥門,禁止未經請示亂動站內任何設備。
6、油及污水管線施工前,由生產單位對動火部位管線進行吹掃,待吹掃完成后,切斷與其他管線的連接,并加盲板盲死,由施工人員采用氧氣-乙炔焰切割后再進行下一步施工。對于無法清除干凈油污的管線采用鋼鋸鋸開。
四、安全要求
1、進入施工現場必須佩戴安全帽,穿戴好規定的防護用品。
2、進入施工現場的施工人員班前不準飲酒,工作時不允許打鬧嬉戲。
3、高空作業時必須佩帶安全帶,安全帶必須拴在牢固的構件上。
4、患有不適和高空作業病癥的人員,不得登高作業,五級以上大風不得登高作業。
5、嚴禁在站內吸煙,嚴禁攜帶火機、火柴進入生產區。
6、氧氣瓶、乙炔發生器等存放和使用要距明火10m以上。
7、一切用電機械設備金屬外殼必須接地,并保證一機一閘,臨時電線若鋪放在地面或埋入地下時,應用橡膠護套電纜,在過路處應加鋼套管保護。
8、吊裝作業前必須檢查各部件是否安全可靠,吊裝索具必須保證使用安全系數。
9、施工作業人員禁止進入生產廠房亂竄,禁止隨意起動機泵或開啟閥門。
10、設備安裝時要熟悉設備性能,設備吊裝有專人指揮,指揮人口令清晰準確。
11、吊裝時正確掌握吊件重量,起重機不得超載作業。
12、大型設備吊裝前應試吊,檢查多處受力情況和機具,無問題時再正式吊裝。
13、吊裝現場應有警告標志,非工作人員不得進入。
14、六級以上(含六級)大風天禁止大型設備吊裝。
篇2:動火施工安全規定范本
凡經批準動火的重要部門,動火前應做到“八不”;動火中應做到“四要”;動火后要做到“一清”.
一、動火前“八不”:
1.防火、滅火措施不落實不動火.
2.周圍的易燃雜物未清除不動火.
3.附近難以移動的易燃結構未采取安全防范措施不動火.
4.凡盛裝過油類等易燃液體的容器、管道,未經洗刷干凈、排除殘存的油質不動火.
5.凡盛裝過氣體受熱膨脹有爆炸危險的容器和管道不動火.
6.凡儲存有易燃、易爆物品的車間、倉庫和場所,未經排除易燃、易爆危險的不動火.
7.在高空進行焊接或切割作業時,下面的可燃物品未清理或未采取防護措施的不動火.
8.未有配備相應的滅火器材不動火.
二、動火中“四要”:
1.動火前要指定現場安全負責人.
2.現場安全負責人和動火人員必須經常注意動火情況,發現不安全苗頭時,要立即停止動火.
3.發生火災、爆炸事故時,要及時撲救.
4.動火人員要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
三、動火后“一清”:動火人員和現場安全負責人在動火后,應徹底清理現場火種后,才能離開現場.
篇3:井筒裝備動火施工安全技術措施要求
一.編制說明
根據顧橋礦深部進風井井筒裝備施工需要,需在顧橋礦深部進風井井口、井口20m范圍內、井筒內進行燒焊作業,為保證燒焊期間的安全,特編制本安全技術措施,以指導生產。
二.燒焊時間、地點及內容
1.燒焊時間:201年月日~201年月日
2.燒焊地點:井口、井口20m范圍內、井筒內
3.燒焊內容:燒焊、氧割
三.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1.通用部分
燒焊前1個小班通知礦調度,安監員、測氣員監督檢查。
燒焊作業前,項目部施工現場負責人必須對現場準備情況、措施規定參加人員的到位情況、現場通風、瓦斯及安全等情況進行檢查,當符合措施要求后,方可進行燒焊作業。
燒焊前,由礦測氣員檢查燒焊地點的風流中瓦斯濃度不得超過0.4%,方可進行燒焊。
燒焊人員必須持證上崗,燒焊工的勞保器具等要穿戴齊全。
燒焊必須清理干凈燒焊地點易燃易爆物品及其它雜物。
對在潮濕施工環境使用電焊機的,要有合格的接地保護,防止漏電傷人。
施工處要配兩只以上滅火器、消防水及不少于0.2立方米的黃沙由專人負責對施工范圍內徹底灑水。
燒焊前必須由當班副經理組織所有燒焊有關作業人員進行措施貫徹學習后方可施工。
在燒焊地點附近應懸掛便攜式瓦斯檢測儀并派專人隨時觀察瓦斯濃度。
燒焊地點設專人警戒,懸空作業要帶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帶、安全帶要高掛低用并生根于牢固可靠處,作業范圍內的所有設備必須停止運轉,非相關人員撤離作業范圍。
燒焊結束后,應留有專人對燒焊地點進行再次灑水,并觀察一小時后確認無異常情況方可離開燒焊現場。
在靠近井筒敷設的控制及動力電纜附近燒焊時,必須把電纜保護好,不得對電纜造成任何傷害。
燒焊時焊渣降落地點范圍內用水澆濕地面,燒焊過程中安排專人持水管對掉落焊渣噴灑、澆滅。
燒焊前、后現場負責人均要向礦調度所匯報。
本措施必須經礦有關單位會審后方可執行。
干部跟班嚴格按顧煤2011(23)號文執行。
嚴格一工程一施工一措施,燒焊措施由分管副總工程師組織職能部門進行會審,并報礦審批后簽字。
2.氣割
氧氣、乙炔必須進行有效隔離。在吊盤上使用時,乙炔瓶、氧氣瓶要分離放置,并進行可靠固定。
燒焊前,要詳細檢查氧氣瓶、乙炔瓶及連接裝置。氣瓶要完好不漏氣,如有破損,嚴禁使用。氣瓶儀表要合格,不得沾染油脂。
燒焊時,乙炔瓶、氧氣瓶距離大于5m,距離燒焊地點大于10m。
切割板材時要用鋼絲繩(或10#鐵絲)栓住需切割掉的部位,防止物件墜落。
氧氣與乙炔分開打運到井下且不能與人員混裝,打運速度不超過2m/s。
燒焊作業前,要對消防設施、氧氣、乙炔瓶間距及瓦斯、可燃物等情況進行“手指口述”安全確認。
燒焊結束再次灑水滅掉余下的火星,并對現場火星消除情況進行“手指口述”安全確認,清理施工現場,留專人看守1小時,確認無誤后方可離開,并向調度所匯報。
火種必須專人攜帶,特殊工種必須持有效證件上崗。
3.電焊
電焊設備工具及電焊設備導線絕緣等使用前確認無異常后方可合閘使用,電焊機應有單獨的電源控制裝置。
導線截面應與工作參數相適應。
電焊機外殼接地必須可靠,焊接鉗、鉗把線應絕緣良好。
電焊時要做好防潮措施,電焊工必須穿絕緣靴或戴絕緣手套,氣割人員必須佩帶護目鏡,電焊人員使用的電焊手套內襯耐壓不低于500V,
電焊機裸露的導電部位必須裝防護罩,在狹小或潮濕地點焊接時,應墊木板或其它防觸電措施,并設專人監護。
嚴禁在運行中的轉動機械及帶電設備上進行焊接。
在焊接前必須詳細檢查被焊件放置是否牢固可靠,在確認沒問題后,再進行工作。
電焊工更換焊條時,必須戴電焊手套,當電焊設備通電時,不準觸摸導電部分。
在工作前和工作中,應經常檢查電焊機各部的端板線路接頭是否正常。如發現漏電之處馬上處理,嚴禁帶隱患作業。
電焊工作結束后或暫時離開工作崗位時必須關閉電焊機,切斷電源,以防發生事故。
工作中經常檢查電焊機,檢查線的接頭和接地線是否緊固,以及電焊機的溫度最高不超過75℃。
嚴禁用手拿剛焊過的工件,敲渣應注意方向,避免渣屑濺傷。
4.吊盤上使用電焊機專項措施
電焊機入井前應對其絕緣電阻進行搖測,其性能滿足井下施工需要。
每次施工前先用瓦斯便攜儀檢驗施工地點瓦斯濃度,當瓦斯濃度<0.5%時方可對電焊機搭火、送電進行使用,當瓦斯濃度≥0.5%時應立即停止施工并切斷電源。
電焊機附近備有不少于0.2m3黃砂,同時要配備2只有效滅火器。
特殊工種必須持證上崗,使用的電氣設備由專人進行檢修和維護,確保完好。
電焊機、開關設備必須接地良好,各項保護齊全,控制開關嚴禁失爆失保。
電源電纜如有破損,嚴禁使用;電纜接頭按規范要求進行連接,嚴禁隨意搭接;裸露帶電部位應設置安全保護,防止意外觸電傷人;接頭處接觸良好,無閃火現象。
每次電焊機使用完畢必須停電、閉鎖并掛停電牌。
四.燒焊人員及灑水監護人員
燒焊人員:劉豐收平慶漫程輝楊維慶王奇
李信韓超臣孟獻慶馬君等
灑水監護人員:黃輝趙坤林勇蘇文礦王運軍等